三乡高尔夫理工高尔夫部门地点在哪

南都讯 记者胡怀军 日前,广东省高校菁英杯高尔夫球公开赛在佛山开打。经过两天的角逐,三乡理工学校高尔夫球队以549杆的成绩获得冠军。尽管开办才三年多,但三乡理工学校的高尔夫专业发展迅猛且已引发多方关注。南都记者了解到,中山或以三乡理工学校为基地,与英国一家高尔夫学院联合办学。

广东省高校菁英杯高尔夫球公开赛,共有广东、云南、湖南等地的11所高校派员参加,而三乡理工学校是唯一的中职学校。最终,三乡理工学校的学生郑丞祖获男子个人总杆亚军,郑晓彤获女子个人总杆季军,他们的同学黄嘉培也获得男子个人季军。

根据赛事组委会的规定,团体赛采取两轮18洞比杆赛的比赛方式,成绩分别取各参赛队伍两日中成绩最好的两男一女,计算总杆,总杆数最少者获胜。三乡理工高尔夫球队最终以549杆的成绩夺得本次高尔夫大赛的冠军。

全国中职类学校首个高尔夫专业,3年前在三乡理工学校正式开班。高尔夫专业部部长李长福介绍,学校在小琅环山附近修建了高尔夫训练场。今年9月,该训练场已正式投入使用,“训练场是免费的,现在学生每个月只需要60元的车费。”三乡理工学校在不久后还会装备一批先进的高尔夫球训练设备。届时,学生们的训练方式将会更加多样化。

昨日李长福还透露,来自英国的一家高尔夫学院将在下个月派员到中山考察,并商洽联合办学的可能性,如果双方能合作成功,对三乡乃至中山高尔夫运动的推广和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

  在毕业季,很多学生找工难,找高薪工作更难,但是三乡理工学校高尔夫专业首届毕业生不仅被企业“一抢而空”,还实现高薪就业。41名毕业生中,除4名学生升入大学外,37名毕业生全部就业,月薪普超5000元。

  ■ 设置高尔夫专业符合市场需求

  首届毕业生100%就业

  这个暑假,三乡理工学校传来好消息:41名高尔夫专业首届毕业生实现100%就业,黄海峰、朱虹伊、李盛钦、郑嘉卫等4位同学被湖南高尔夫旅游学院录取。

  据了解,2011年9月,在中山市教育局、三乡镇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三乡理工学校高尔夫专业正式创办,41名首届学生在今年毕业,有2人计划转型为职业球员(其中一人已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练球)。首届(2011级)高尔夫专业学生已经参加了省级以上赛事16场,共获得超100项奖励,其中黄永乐同学是2011全国业余高尔夫球希望赛北京站男子冠军、2011香港业余公开赛冠军、2011年第24届中国高尔夫球男子业余公开赛季军;马伟烨同学2012年获广东省青少年高尔夫积分巡回赛季军、2012珠中江联赛冠军;罗恩民同学获2012年汇丰全国青少年高尔夫赛男子A组第十名。马伟烨、罗恩民两位毕业生已经逐步走向高尔夫职业球手的道路。今年春节过后,中山长江高尔夫球会、顺德均安高尔夫球会、珠海东方高尔夫球会等企业陆续相中这41名毕业生,“抢”他们到企业就业。

  “首届毕业主要从事职业球员、俱乐部管理、球童、球会服务、草坪维护、兼职教练、球杆维护、高尔夫装备销售等岗位。”三乡理工学校高尔夫专业带头人、2011级高尔夫运动与管理班班主任李长福老师说:“从就业情形来看,三乡镇党委、政府设置高尔夫球专业符合市场需求,而且就业形势十分好。因为高尔夫逐步成为平民运动,高尔夫球方面的紧缺。”

  ■ 学习高尔夫专业可改变命运

  毕业生月薪普超5000元

  在首届毕业生中,毕业生不仅100%实现就业,而且就业待遇十分好,普遍超过5000元,郑晓彤就是其中一名佼佼者。

  郑晓彤,是三乡镇塘敢村的一名农家子弟,3年前进入三乡理工学校就读。今年初,她被学校推荐到中山长江高尔夫球会球童部。由于郑晓彤的各方面素质接近职业球员,能为客人提供专业服务和技术指导,在5月份就被球会认定为金牌球童,而且被球会录用,月薪基本在5000元以上。

  “在学校高尔夫专业班里,学习到的知识帮助我很快就适应球童岗位。同时,经过高尔夫裁判员的学习和考证,我对高尔夫球的规则也掌握不少。在5月份,我就被球场认定为金牌球童,客人经常点我下球场服务。”郑晓彤说,就业之后,不但个人有稳定收入,而且增加家庭收入,改善了家庭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家庭的生活水平。

  三乡理工学校副校长刘伟思认为,三乡镇是高尔夫球之乡,三乡镇党委政府一贯致力于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辅助农民子女通过在理工学校学习技术、专长,改变命运,高尔夫专业的创办已经实实在在为农民子女就业、升学改变了人生道路。

  ■ 继续深造之路畅顺

  毕业生可直升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就读

  据了解,高尔夫已定为2016年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高尔夫与相关产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鉴于高尔夫发展和市场需求,三乡理工学校在原来一个班的基础上,今年将高尔夫专业增加一个班,扩招至100人。

  为了推动高尔夫运动平民化,三乡镇按照国家的政策,从去年起,在高尔夫专业就读的农村户籍学生免收学费,非农村学生每学期收费1350元。学习期间,所有的训练器材和场地均由学校提供,只有在重要比赛或者水平较高的训练中,学生才需自行购买相应的装备。

  刘伟思介绍,从2014年9月起,三乡理工学校与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签定协议,采取“三、二”分段培养模式,学习高尔夫的学生在三乡理工学校完成三年学习之后,不用参加高考,可以直接进入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高尔夫专业就读大专,学制2年。

}

在每个晴朗的早晨,中山市三乡镇平埔高尔夫挥杆练习场上,总是不间断地传出清脆的“砰砰”声。来自中山三乡理工学校(下简称“三乡理工”)高尔夫运动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们,每个星期都会在此进行日常训练。

2015年起,高尔夫项目的全国优秀运动员被列入免试进入普通高等院校的推荐名单。2016年8月,来自三乡理工的周国武凭借全国高尔夫球团体赛第三名的成绩,成为当年全国高尔夫项目5个获免试入学资格的学生之一,现就读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近日,中山市桂山中学学生王炎彰凭借全国团体赛、中国职业积分排名及中国业余积分排名获“运动健将”称号,将有机会获得高等院校免试资格。他还计划在两年之内,努力实现中国巡回赛冠军的梦想。

就读高尔夫院校、转型成为职业选手、服务高尔夫产业链……经过数年的发展,作为中国高尔夫最早兴起的地方之一,中山正逐渐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高尔夫教学之路。

中山高尔夫盛行始于上世纪80年代

三乡镇和高尔夫的结缘始于1984年。据《中山市志(1979-2005)》记载,1984年8月25日,由香港知名人士霍英东、郑裕彤投资的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正式建成,成为中国大陆最早的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尔夫球场,占地46.6万平方米,为18洞、72杆标准杆锦标赛场地。

1985年1月,中山市三乡镇成立中山温泉高尔夫球队,成为中国大陆首支高尔夫球队,并于次年3月派员参加香港世界业余女子高尔夫球公开赛,获得团体冠军。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三乡开始盛行高尔夫运动,并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据中山市桂山中学党委副书记何斌回忆,作为三乡镇当地的最高学府,它们与中山温泉球会共同培养了中国第一、第二代甚至第三代高尔夫球选手。

他们当中,不乏郑文根、肖成汉、郑金旦等优秀球员,曾多次代表国家参加亚运会以及高尔夫国际赛事。1994年,郑文根和肖成汉还成为中国第一批转型为职业选手的球员,在中国高尔夫运动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遵循历史,发扬传统。自2016年起,经中山市教体局批准,桂山中学正式招收高尔夫球体育专长生,现有6名高尔夫球专长生在校就读,王炎彰就是其中之一。

“高尔夫运动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孩子们如果能从小接触或者是喜欢上这项运动,对于培养自我修养和塑造自律品格都很有帮助。”何斌介绍,目前,桂山中学正在申请创建高尔夫球特色传统学校,并计划与三乡高尔夫球协会共同建设高尔夫运动硬件设施,预计明年开设高尔夫球专项课程。

省内中职院校中首创高尔夫专业

虽然办校历史远不及桂山中学,但是作为广东省重点职业学校的三乡理工,却已经在开设高尔夫球课程的道路上先行了一步。

上世纪90年代,三乡理工还曾培养出大陆成就最高的男子高尔夫球运动员--梁文冲。也正是他,多次向母校倡议开设高尔夫专业,为这个朝阳产业培养人才。

“既无前人指引,又无榜样可仿,那应该怎么做?”三乡理工校长刘伟思回忆起,在2010年前后,针对梁文冲的提议,该校派专人同他一起到深圳、山东、北京、上海等地调研,大致了解全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情况及需求。

事实上,据2011年3月发布的《朝向白皮书--中国高尔夫行业报告(2010年度)》披露,2010年全国营业中的高尔夫设施总数为395家,同比增长13.5%;高尔夫核心人口数增至33.3万,增幅为11%。作为新兴产业,全国高尔夫从业人员群体也在快速增长。据测算,2010年度在高尔夫球场工作的从业者已达14万。

2011年9月,三乡理工顺利开办高尔夫运动与管理专业,成为省内唯一开办高尔夫专业的中等职业院校,并从最初的一个班发展至如今每个年级两个班,专业就读学生约300人。

“创办这样一个‘贵族’标签的专业,我们在中山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三乡理工学校高尔夫专业部部长李长福说。那时第一批学生刚到校不久,10月市里召开教育会议,相关领导向刘伟思和李长福提出疑问,“办这个高尔夫专业,有没有考虑过学生的出路问题?”

当时,李长福拍着胸脯,向在座的领导和同行立下了“军令状”:“我们虽然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大家不用担心,学生的出路一定不成问题。”事实证明,三乡理工也逐渐摸索出了独特的三条出路:转型成为职业选手、就读高尔夫院校、服务高尔夫产业链。

如今,经过6年的发展,这三条道路都逐渐探索出了具有各自特色的经验。

79人进入大学高尔夫专业继续深造

“毕业后,我想去湖南高尔夫旅游职业学院继续深造。有可能的话,再挑战自己,转型成一名职业选手。”罗宜贞是三乡理工高尔夫运动与管理专业的高三学生,一名不折不扣的“00后”。在他看来,高尔夫是越打越有意思。

15岁时,他第一次挥起高尔夫球杆。可无论他怎么使劲,小小的高尔球却总是贴着地面滚向远处。可如今,一个早上两三个小时,他就能挥杆练习200多次,一道道优美的抛物线更是屡见不鲜。在今年10月中旬举行的全国大学生高尔夫球锦标赛上,罗宜贞还获得了个人第五名的优异成绩。

以赛促教,是三乡理工高尔夫运动与管理专业的重要教学理念。对于高一年级的学生,该校在第一个学期就会组织他们到广州、深圳、珠海等地观看中国男子高尔夫职业巡回赛、中国女子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等规模较大的赛事。

“这样可以让刚刚接触的学生,在思想上接纳高尔夫运动、理解高尔夫规则,在行为上遵守高尔夫礼仪、尊重高尔夫球员。”李长福说。

经过一年的挥杆、切杆、推杆实践,在国家级高尔夫教练团队亲自授课指导下,高二年级的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实践训练为主,开始在广东省青少年高尔夫球锦标赛的赛场上亮相。高三年级的学生则逐渐活跃在深圳、珠海、广州、上海、香港等地的青少年高尔夫球赛事中。

“学会打球是基础。”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出路,刘伟思深有感悟,“接受过规范的训练、掌握了专业技能,他们再去从事高尔夫行业,就会多了一份执着和理解,或者说是真正的职业化,解决升学和就业的问题自然是水到渠成。”据统计,办学6年来,三乡理工已有79位学生免试进入相关大学的高尔夫专业继续深造。

此外,该专业还拥有自主创办的2个品牌赛事:三乡理工高尔夫专业月例赛和珠三角大中专院校高尔夫公开赛。20日上午,第三届珠三角大中专院校高尔夫公开赛也将在雅居乐长江高尔夫球会正式开球。

到企业零距离学习促就业

每个周末,罗宜贞的同班同学罗织郎,都会到长江高尔夫球会担任兼职球童,1000多元的收入足够自己每月的日常开销。他说,若是在球会全职实习,每月的工资会在7000元以上。

事实上,与高尔夫球会、企业建立长期的互助互利关系,使之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正是三乡理工高尔夫专业部推行的企业零距离学习机制。此举还可利用企业的资金和生产设备为学校教学服务。

“学生既可以零距离学习球童实操技能,学校也可以更加了解行业用人动态和方向。目前的情况是供不应求,所以我们也要求学生实习工资必须与正式员工的福利待遇相一致,实习期满在考核及格后可成为相关企业的正式员工。”李长福说。

据统计,在即将毕业的80余名高三学生中,已有20人进入顺德君安高尔夫球会、17人进入江门蒲葵高尔夫球会、5人进入珠海翠湖球会,11人进入长江球会。他们在草皮管理、机械维修、球场助理、赛事管理、球会巡场等岗位上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实实在在地轮岗实习一年。

“不仅是就业前景向好,高尔夫项目的考生也远远无法满足国内高校的需求,现在正是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发展高尔夫运动的好时机。”何斌说。

据了解,随着高尔夫在时隔百年首次回归奥运会之后,国家越来越重视该项目的发展。2016年,高尔夫已经被列入高考单考单招项目,全国共93所高校单招高尔夫项目考生。

何斌说,“接下来,我们要用体育课的方式进行普及,让每个桂山中学的学生都接触这项运动,有条件的往体育高考的方向发展。只有把基数做大了,才会涌现出更多的好苗子。”刘伟思也表示,三乡理工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做大做强高尔夫专业,为行业和相关企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乡高尔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