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准备活动教案跑步走是高个子在前还是矮个子在前

在跑步前后去要做哪些准备活动(体测800m)最好能具体下_百度知道
在跑步前后去要做哪些准备活动(体测800m)最好能具体下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跑步前:喝一点水,最好是淡盐水,防止运动是缺水。要做一下扩胸运动,防止跑步时摆臂拉伤肌肉。要迳行正压腿和侧压腿,拉伸一下腿部肌肉,活动一下手腕脚腕。特别要注意的是,要选一双合适的跑鞋,贴脚不挤脚,要轻便,跑前要检查身上有没有手表,项链等物品,防止造成运动伤害。跑步后:不要急着喝水,那样会对你的胃造成伤害。如果真的很渴,只能喝一小点,揉一揉小腿,放松一下肌肉,调整呼吸,心跳。
以上是我体侧时的经验,纯手打,望采纳!
采纳率:14%
我才急呢 我们这体测30分跑步要毅力 跑步的时候想着前面有一个自己心中很重要的人想要簇拥你或者想像前方有很美好的东西在等待你或者把大地想成一个恶魔之类的 挺管用或者把跑在你前面的人想成你的竞争对手,然后心里一直想着要超过他切记 心理作用最重要,成败是否,就在你心中怎么想的我们这1000米 我靠这个从4分50秒到现在3分48秒最好成绩 祝你好运希望采纳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800米测试最好提前三十分钟开始做准备活动。 先慢跑1500米左右,注意是慢跑,感觉到身体微微出汗即可; 然后压压腿,做做徒手操,活动一下各关节等; 然后再做3-5个50米加速跑,这时候应该离测试大约还有七、八分钟左右的时间,然后注意保暖; 休息六、七分钟左右,开始跑前一分钟,做几次原地向上跳,做一次30米加速跑,慢慢走回起点,准备起跑。
鞋子要跟脚是运动鞋,底要软,衣服不要穿太多,准备一些水,比赛前不要剧烈运动,做热身准备
先进行压腿和扩胸运动
多做一下放松活动,压腿,高抬腿,手腕脚腕的活动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跑步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您还可以使用以下方式登录
当前位置:&>&&>& > 体育教学案例评析
体育教学案例评析
第五章:创新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水平四(七至九年级) 06:27:23|
分类: 理论之基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创新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水平四(七至九年级)学习领域一
运动参考案例1
激发学习兴趣———创新体育投掷教学 [水平目标]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自觉参加体育课与健康课的学习。充分利用各种条件进行体育活动。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掌握测量运动负荷的常用方法。 [教学目标]1. 运动参与目标: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运动。2. 运动技能目标:通过体验多种投掷方法,体会投掷的用力过程,进而了解或掌握正确的投掷姿势。3. 身体健康目标:通过投掷练习,促进全身肌肉的协调用力,使上下肢得到协调发展。4. 心理健康目标:树立自信心,勇于挑战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5. 社会适应目标:学会与他人合作,树立团队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重点、难点]1. 本课重点是通过投掷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兴趣,促进全身肌肉的协调发展。2. 难点是掌握正确的投掷姿势和用力方法。 [设计思路](一)教学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和条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自学自练、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力,使学生通过自身积极主动的参与,获得对投掷知识、动作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二)教学设计本次课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的目标、要求进行设计,教学内容为投掷实心球。教师根据少年儿童普遍喜欢玩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看谁投得远的投掷练习;第二,看谁投得准的投掷练习;第三,投远与投准相结合的“简易保龄球”投掷游戏。以“自由选择姿势,看谁投得远”为切入点,通过“运动参与”、“快乐游戏”分步分层递进,使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尝试、体验投掷实心球的动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有效的启发,使整个教学过程适度有序地延伸,达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学过程](一)兴趣引导与激发阶段首先,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自由组合的方式组成小组。要求各小组成员合作协商,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图形,教师通过观察对各小组予以积极性的评价,并通过各小组间的互评,评选出本次课的“最佳图形创意小组”。接着,教师创设适宜的情境———通过“让我们动起来,跳起来”的健身操活动,进一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热身及导入到下一阶段的目的。(二)运动参与与体验阶段第一部分是以投远为目的的投掷练习。教师提出“可以自由选择投掷姿势,但尽量不去模仿他人,要有自己的独创性,看谁投得远”的要求后,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不同动作及获得的效果。几轮练习后,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样的姿势最有利于全身用力,投掷得最远?”“什么样的姿势最适合你?”然后从学生中挑选出几名姿势比较合理,投掷距离较远的学生进行示范。接下来让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进行投远练习,在练习中要求同学间互相交流投掷的感受,共同探索最佳的投掷方法,体会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第二部分是以投准为目的的投掷练习。教师先画出投掷线,摆放预先设置的投掷靶,然后同样提出“投掷方法自选,但不能犯规(不能超越投掷线),看看谁投得最准”的要求。学生分成男女两组进行练习。此时,已不用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已经带着“怎样才能投得更准、哪种姿势最适合我”的问题进行练习。教师在观察和巡视指导的过程中,针对个别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困难予以及时的帮助和解决,同时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动手动脑能力提供空间和条件,通过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三)快乐游戏阶段将投远与投准相结合设计“简易保龄球”游戏。以矿泉水瓶(内装沙子)做保龄球瓶,用实心球做保龄球,在场地上画出几条球道,把男女学生混编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淘汰赛。胜负以每人投掷两次,小组累计击倒的保龄球瓶的总数来定。最后决出两组进入决赛,夺取本次课的“保龄球赛”冠军。在游戏中,教师要求各小组要根据“简易保龄球”的特点,积极动脑思考,发挥集体的智慧去赢得比赛的胜利。通过游戏,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能力和团结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四)愉悦身心阶段最后,在优美音乐的伴奏下,通过做肢体放松操,师生共同达到心理和肢体的放松,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体态,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评 析]投掷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它贯穿于小学至大学各个时期的体育教学之中。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初中学段的投掷主教材是铅球。它一方面是以竞技运动为准绳,追求的是标准的竞技运动的技能和技术,忽略了学校体育的目的和功能,忽略了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不利于对中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另一方面,将竞技运动项目铅球作为教材也不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而且铅球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易导致中学生出现恐惧心理,不利于实施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的体育教学。本案例的最大特点就是针对传统投掷教材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单一化、教学形式简单化等弊端,通过将传统的投掷教材铅球改为实心球的方法,弱化了投掷教学的竞技性,使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这不仅减少了投掷教学中存在的危险性,而且向学生提供了多种投掷练习的方法手段,使学生在本次课的学习中,不但能够逐项体会投掷的乐趣,体验和感受投掷的整个用力过程,同时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考、有选择性的练习,也找到了适宜自身特点的投掷方法。此外,本案例的另一个特点是能够较好地理解和应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组织教学。本案例不仅在教材上大胆创新,有所突破,同时能够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条件设计出“简易保龄球”游戏,使得学生们学习体育的热情空前高涨。这对于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及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案例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竞技技术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服从教学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乐中求学、探中求知、动中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案例2
篮 球 教 学 [水平目标]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合理安排锻炼时间,掌握测量运动负荷的常用方法。知道合理安排锻炼时间的意义。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体验篮球运动为他们带来的愉悦。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篮球的运球知识和技能。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沟通协作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获得成功的自豪感和喜悦感。 [重点、难点]1. 本课重点是通过篮球练习,使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2. 难点是对篮球运球基本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设计思路](一)教材与学情分析及处理篮球运动是深受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本课针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体育运动实践能力已得到一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用篮球运动技术中的运球技术为主教材,以模拟教学比赛(投篮游戏)为辅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本课授课对象为初中低年级学生。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小学阶段都接触过篮球,但所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设计多种练习方法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根据自己掌握篮球技术的实际情况自定学习内容。这样既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充分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差异,确保学生的不同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二)教学策略本课在教法选择上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以独立学习、兴趣分组、友情分组、同质分组为主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大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尝试运用“体验篮球的乐趣”———模拟教学比赛(投篮游戏)的形式,使学生们在游戏比赛中寻找成功的关键因素和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带动篮球基本技术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自己选择练习的内容和形式的机会,并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体验到篮球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和掌握技能的成功感,身心获得全面发展,达到乐学,会学。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1. 教师运用影视资料播放篮球比赛的精彩片段(A绝妙的传球 B魔术般的运球 C炫目的投篮和灌篮)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2. 熟悉球性(1)原地持球,活动身体(左右转体、全身绕环、体侧屈、体前屈等)。(2)传接球接力游戏。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二路纵队;排头从头上将球传给第二人,第二人从胯下将球传给第三人,一上一下,依次类推至排尾;先完成传接球的组为获胜组。(3)集中注意力游戏。学生分成两组,各围成一个圆圈持球慢跑;听到教师一声短促的哨音,不做任何动作继续前进;听到两声短促的哨音,原地拍球一次后继续前进;听到一长一短哨音,原地拍球两次后向后跑;错误人数少的组为获胜组。(二)教学实践1. 学习篮球常用运球技术教师首先讲解运球的基本技术要点:“运球时,要注意眼望前方,身体稍向前,重心落在前脚,五指自然张开,用臂带动手腕,指按压球;遇到障碍物要注意改变运球的方向和位置。”然后,演示篮球中几种常用的运球技术(原地运球、体前变向运球、胯下运球、背后运球等)。2. 学生运球练习方法:练习内容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需要自行选择;练习形式为自由练习,可自己独立练习,可两个人一起练,也可3—5人分成小组练习;练习过程中,要求同学间相互观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在学生进行练习时,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并针对个别同学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教学。3. 直线运球比赛方法: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进行直线运球接力赛;不允许持球跑;先完成接力到达终点的组为获胜组。(三)展现学习成果———模拟教学比赛(投篮游戏)方法:学生按自由组合的方式分成四组,裁判员由学生自己选出,分别在半个篮球场地进行淘汰赛。每个场地中,由两名学生手持呼拉圈站在高垫上充当篮球筐,先投入10个球的组为获胜组,最后在获胜的两组之间进行决赛。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球技术进行比赛,不允许“走步”。(四)教学结束教师领做肢体放松操,使学生们达到心理和肢体上的放松。教师简单总结本课授课情况,给予全体学生积极的评价,布置课后作业(利用课余的篮球游戏熟练运用本课所授内容)。[评 析]篮球运动具有高难度的技术性、强对抗的激烈性、团结协作的集体性、精彩优美的艺术性及增强学生体质的实效性等优点,篮球一直以来都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经常被使用的教材。但在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中,由于过于强调篮球的基本技术、战术,忽略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致使在学生中出现了只喜爱篮球运动却不喜欢篮球课的现象。本案例中,教师改变了传统的篮球教学中以强调单调枯燥的基本功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上,以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为主,从欣赏精彩的篮球比赛唤起学生学习篮球的欲望入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并通过丰富多彩的趣味性游戏和模拟教学比赛,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体验到参与篮球运动带给他们的乐趣,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篮球基本技术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将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它要求“各学科课程标准要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加强教学中的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研究,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以往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案例正是通过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运球技术,并运用所学技术完成教学比赛,始终围绕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而设计的一个转变学习方式的典型案例。案例3
跨越式跳高 [水平目标]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自觉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积极参与课外的各种体育活动。[教学目标]1. 知道“助跑与起跳的结合”在跳高中最重要,并能说清助跑与起跳的要求。2. 助跑与起跳结合基本连贯,能较为协调地完成动作。3. 通过本课教学练习的过程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学练本课内容。4. 本课主要通过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的心理品质,运用所学知识调控自己的情绪,使学生乐于学习,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助跑与起跳结合基本连贯,能较为协调地完成动作。 [设计思路]1. 提高运动参与数量,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认真从事一项活动,除人的动机外,活动的兴趣化是吸引他们的主要手段,本课在开始和结束部分都安排了游戏,运用快乐体育的形式,集热身和放松于一体,使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愉悦身心。2. 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其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去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3. 采用自选难度练习,使学生逐渐适应并不断向新的高度挑战,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敢于进行较大难度的体育运动。 [教学过程]教师首先激励学生,对自己的缺点、失误要正确看待,树立自信,努力提高,为自己取得的点滴进步感到高兴。活动一:师生共同完成热身游戏《黑天、白天》黑天:学生下蹲,双手合十,模仿睡觉;白天:在场上自由活动,可以模仿各种动物,也可以模仿人的各种活动(教师参与到游戏中,具有亲和力)。专门性辅助练习:(1)起跳练习脚尖触同伴的手,助跑摸高时可选择校园内的自然物进行,如树稍、篮球架。(2)助跑起跳摆动脚尖触高物,助跑单脚起跳摸高。活动二:教师在学生做完练习后,与学生一起讨论“要想跳得高,哪些环节最重要”,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编成方法口诀:助跑自然有弹性,起跳果断要用力,两腿依次把竿过,落地轻巧要缓冲。要求学生体会口诀,学习“倒跑法”,确定助跑起点(主要让学生明白起跳点不准是造成起跳不果断的主要原因),接下来,按自己确定的助跑步数练习过低竿,逐步体会动作。 活动三:在一圆形场地中间立一根上有刻度的柱,教师要求学生自选高度60-80厘米进行分组跨越式跳高练习。“竿”采用“橡皮筋”来代替,一端系在有刻度的立柱上,一端由一组小组长手拿。由于各组选择高度不同,在每组达到教师要求的通过率后进行轮换,每组小组长在学生跳过后高喊“成功”,以激励其他同学,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技术指导,并参与到活动中,对成功率较低的组,给以鼓励。“我们一起来战胜这个高度好不好”?“好”师生共同喊出口号:“挑战,哦耶!”可进行各组间互相评价。放松身心游戏:“养鸟人”。在音乐伴奏下“小鸟”飞舞,轻盈,欢快。 [评 析]本节课教师用各种方法发展学生的腿部力量和弹跳力,同时结合了跨越式跳高,让学生选择自己所要的高度来跳,课堂气氛活跃,发展了学生的自我选择能力。动作要领采用口诀方法,使学生便于理解记忆。在整堂课中教师的亲和力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力保证,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学生对教师无畏惧感,更利于教学。在长期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良好的教学手法、手段,使教学气氛活跃,学生愉快,兴奋,就会产生相应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增长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也促进了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教师看到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对教育事业产生爱,而爱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是学生发挥感情作用的基础,是学生产生积极体验的重要源泉,是提高教育效果的前提,同时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亲和力,对师生之间实现内心世界的统一起到了推进作用。案例4
排球 [水平目标]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自觉参加体育课与健康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并能积极参与排球运动。2. 学生能初步尝试上手传球技术或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3. 培养学生的协调、灵活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主体意识及创造能力。 [重点、难点]1. 使学生基本掌握上手传球技术。2. 提高传球的稳定性。 [设计思路]1.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通过女排大奖赛中国队取得的优异成绩来唤起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对学习排球技术的渴望,既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2. 突出主体性教学,培养合作意识。分成小组,让学生自己玩。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以自由练习为中心,给学生自由、快乐地发挥技术的空间。3. 教学趣味化。在课中安排比赛,在比赛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逐渐学会技术。教学采用渐进式,逐步将动作教给学生,便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避免产生厌学情绪。4. 教师和学生一起比赛。在指导学生技术动作的同时增强了亲和力,减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感。 [教学过程]这是一堂初中一年级的体育课。在刚刚结束的世界女排大奖赛上,中国女排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我国争得了荣誉。活动一:以此为引,“同学们觉得女排的比赛打得漂亮吗”?“漂亮”!“那么大家想不想像她们一样学好排球呢?”“想!”教师准备好了几个用竹竿和橡皮筋制作的简易排球网,同时让学生们分组去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将球击过网,而且尽量不要使球落地。学生们开始游戏,但游戏的热情并不高,有用拳头打的,还有用脚踢的,五花八门。在进行了一段时间后教师组织起学生:“同学们,大家知道刚才为什么我们的球总是落地吗?”有的学生说:“我门打球的姿势不对。”还有的同学回答:“技术没掌握。”教师说:“对了,大家说得都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排球技术中的上手传球。”活动二:教师先示范了上手传球,动作准确优美,学生们马上兴奋起来(原来传球也可以这么稳,这么漂亮啊)。学练1:教师让学生将球放在两脚间(避免球到处乱跑),开始从手型教起,然后指导学生作练习并纠正错误动作。学练2:学生听口令做,下肢先发力,然后过渡到手的模仿练习。此过程球不离手,要求动作协调。学练3:做让球离手的上手传球练习(看谁的球最稳)。学练4:让学生传三次球,后一次传球的高度要高于前一次。练习后,教师找出两名做得较好的同学表演,他们的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活动三:将所学的技术应用到比赛当中。教师讲清规则,看哪组互相传球的数量多,并且将传球成功的数目高声地报出,以激励其他同学。学会了上手传球技术后,传球数目明显多了起来。学生的情绪都很高,并且都能在互相协作下完成。 [评 析]本课变以往“教着学”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兴趣活动为主体的“学着做”。针对以往教师先讲解示范而后学生作模仿的陈旧模式,本课采用引导式,先让学生自己去做,进而有效地体会正确动作的合理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的开始,教师向学生介绍了世界女排大奖赛的情况,不仅调动起学生对排球的兴趣,也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女排队员为国争光,勇于拼搏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逐渐增加动作难度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不会受到挫伤,而且也更便于掌握技术。总之,在教学活动中,只有不断地创新、改革,科学地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水平四(七至九年级)学习领域二 运动技能案例5
接 力 跑 [水平目标]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技战术知识和竞赛规则,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 [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使学生懂得,提高接力跑速度的关键在于掌握预跑时机并掌握接力跑的练习方法,能够在接力区内顺利地完成接棒。2. 围绕主课题,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3. 以小组学习的方式,提高“自律性”,激发学生主动发展的兴趣。4.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合作、互商共勉的工作作风。 [重点、难点]1. 本课重点是通过对接力跑中接棒技术具体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2. 难点是对接力跑关键技术的掌握和运用。 [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本课选用的教材是接力跑的第2次课(单元设置3学时),教学对象为初二年级男生。接力跑的核心问题是在交接接力棒的时候不减速,在实际比赛中不失误,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体的力量。为此,教师围绕接力的方式和时机设计了若干锁链式“问题”,希望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基础去发现问题。(二)教法策略1. 创设情境。在本教材的第一节课,以“比赛”作为情境进行初步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接力跑的关键技术在于传接棒。本课试图通过区域比赛的形式(接力区传接棒),使学生发现有效提高接力跑速度的方法是掌握好“预跑时机”。2. 建立假说。在教学的开始,首先进行区域小组比赛并记录,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找出存在的问题。教师再根据关键问题,提供素材供学生参考。由于学生们的认识水平不一致,所以,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必过早地加以限制。3. 验证假说。这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的关键所在。4. 得出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但不排除其他的不同意见,如合情合理,教师要予以肯定。5. 转化为能力。要求学生今后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要以今天解决问题的“意识”去面对。[教学过程]活动一:准备活动由于初二学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组织能力,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所以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场地范围内进行简易徒手操的创编,练习形式自定。然后由各小组长根据本课内容组织同学作好每一项活动,使身体各部位进入准备状态。活动二:实践活动各小组依照教师规定的顺序,进入场地分道进行接力赛。教师要求没有参赛的学生在场地两侧进行观察,寻找同学们在接力赛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比赛结束后,各小组进行讨论:(1)总结本小组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2)小组长进行归纳,将主要问题汇总,代表全组汇报。教师听取各小组的归纳总结后,针对典型问题进行启发式讲解:(1)传接棒技术的选择。演示两种传接棒技术(上挑式、下压式),并讲解它们的优劣。上挑式要求换握,较稳定;下压式要求高度准确,不稳定。(2)结合具体现象,简要介绍竞赛规则(站位的要求、区域限定、串道)。(3)针对学生能力不一,提供能力互补的方法。教师宣布本课要探讨的课题———如何有效地提高接力跑的速度。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线索,针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围绕本课课题进行练习。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在练习过程中一边交流经验,一边寻找有效提高接力跑速度的方法,并将练习成绩与基础成绩进行对比,检验是否得到提高。教师在旁观察各小组的练习效果,适时予以指导帮助。练习结束后,教师听取各小组的课题汇报。对于各小组得出的课题结论,教师不追究正确与否,而是充分给学生以肯定,并根据实际情况,用诱导和揭示的方法,诱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针对“跑速”问题进行综述。影响速度的因素很多,但主要集中在:(1)对该项运动概念理解不深刻。(2)预跑时机掌握不好。(3)传接棒过程过长,其中最为关键的是预跑时机,解决该问题一般采用“口令法”,传棒人通过口令进行联络。教师再次组织教学比赛。目的是使各小组展示本课的学习成果,通过各组间的相互观察学习,找出自身的不足,以利在下次课中改进。活动三:整理活动在轻松的音乐伴奏下,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整理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彻底得到放松,心率恢复正常,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好准备。 [评 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程设计到评析的各个环节,都应始终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本案例中,教师牢牢地把握住了“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中心思想,从课程的设计到课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的位置。本案例是一节探究性学习的课,教师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首位。在课程设计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的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本案例中,教师还采用了以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这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探究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形成了团结合作、共商互勉的学习氛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才能使学生获得创造性的发展。案例6
球类健身操 [水平目标]了解所学项目的简单技战术知识和竞赛规则,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 [教学目标]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90%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二节球类健身操动作组合。身体素质目标: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灵活性、控制能力。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美的表现力,勇于创新。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团结合作精神。 [重点、难点]本课重点是通过球类健身操的学习,培养学生将所学的运动技能灵活应用于实践的能力。难点是学生对创编健身操的合理性、有效性等知识的掌握。 [设计思路](一)设计构想本节课的设计以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展健全人格,注重器材资源的开发。以“学生自我开发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出发点,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使其享受运动的快乐。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新合作精神,激发其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为学生步入社会和自娱作准备。(二)教材选择健美操作为一项已在我国蓬勃发展的体育运动项目,在中学已逐步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它丰富的内涵以及运动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结合,加上鲜明的动感节奏、多变的动作姿势,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能满足学生精神需求。本课教材是以健美操为基础,挖掘球类项目特点,使两者有机结合,创编一套球类健身操。它能有效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是一种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新式健身方式,可用篮球、排球、足球等器材为教具进行体育健身活动。(三)教学特点教材选择具有多样性。音乐贯穿于课的始终。 [教学过程](一)准备阶段在统一音乐伴奏下,值日组长针对本课内容领同学做热身活动,活动内容由组长在课前作好计划,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团结协作精神。教师指导观察。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教师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形体训练。具体操作:内容:①谈话式开题 ②热身操 ③形体训练教师:①分组、放音乐、指导 ②领做、语言提示激励学生:①在值日组长带领下,随音乐进行热身 ②跟随教师练习要求:①精神饱满 ②欢快活泼,动作协调 ③身体姿态舒展大方(二)学习阶段1. 熟悉球性:(摆髋左右手交换球、原地踏步滚动球、原地踏步左右搓球、跑跳步左右手交换球、踏点步滚动球)学生随音乐、教师示范做熟悉球性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操的兴趣,增强手对球的控制能力,进一步热身,为主要内容作准备。2. 学习球类健身操二节动作组合,采用递进式教学方式,由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做模仿练习。学生领作示范,教师语言提示、鼓励。具体操作:内容:①熟悉球性 ②学习二节球类健身操动作组合教师:①讲解示范,并领做②采用递进式教学方式教学,语言提示③教师巡回指导 ④纠正错误动作,揭示要领学生:①模仿练习 ②分组进行练习,相互纠正③音乐控制,自主练习 ④集体练习要求:动作大方,跟随音乐节奏(三)创编阶段以小组为单位,同学集思广益,创编一节4 * 8拍动作。首先小组创编动作;各组动作展示;各组间动作交流,互教互学;最后,在音乐伴奏下全体进行组合动作练习。具体操作:内容:学生创编球类健身操一节4 * 8拍动作教师:①鼓励学生积极创编 ②巡回指导学生:①小组动作创编、学习 ②各组动作展示③互教互学 ④组合动作练习要求:①积极参与创编 ②动作创编合理(四)放松阶段调节身心,师生共舞一曲《大中国》———双人舞十六步。在和谐愉悦的旋律中,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具体操作:内容:①放松操(双人十六步) ②课后讲评 ③收器材师生:共舞一曲要求:双人配合协调 [评 析]本案例是一节利用和开发体育课程资源,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典型案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也很难转化成为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形势的发展,传统的体育课程资源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突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是摆在每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只有不断强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传统的学校体育由于受到竞技体育思想的影响,体育课程主要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作为主要内容。长期以来,体育课程教学从动作的学习到场地器材的配置,都体现着竞技化、成人化,很少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要求和接受性。它一方面导致了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极其枯燥乏味,另一方面也对体育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在本案例中,教师针对传统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上的诸多弊端,创造性地将健美操与球类练习相结合,创编了一套球类健身操。这不仅有效地发挥了健美操和球类器械的各种功能,而且开创了一种简单易行、适宜推广的、能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新式健身方法。另外,教师还通过设计创编阶段的学习,对学生这一人力资源进行了有效的开发,使以往那种由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体育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得以变革,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体育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自然资源、体育信息资源等等。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体育资源应该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决定着新体育课程资源的识别、积累、利用和开发,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而且体育教师本身也是新体育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资源。因此,战斗在教学第一线上的广大体育教师,要科学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转变旧的课程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发奋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以创新的意识积极地投身到体育教学改革大潮之中。案例7
成 功 跑 [水平目标]发展运动技战术能力。基本掌握几项主要的田径运动技能。 [教学目标]1. 通过理论讲解让学生了解快速跑练习是一项对心脏、骨骼、肌肉都有很高锻炼价值的项目,让学生知道跑的目的。2. 用快速走、跑、踏、跨、接力、成功跑等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摆臂与下肢配合的关系,从而使学生通过“学会跑”来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3. 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体会成功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难点、趣味点]难点:让学生清楚摆臂与下肢的协调配合是提高跑速的重要技术之一,并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自我纠正。趣味点:通过成功跑来满足每位学生对成功的渴望,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改变以往单纯、机械的跑的练习,尽量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设计思路](1)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接轨,使学生在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等多方面得到全面锻炼和发展。(2)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理论传授使学生了解有关快速跑的体育知识。(3)以教材的难点和趣味点的结合设计练习内容,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探讨、竞争中逐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这是一堂师生共同探讨在快速跑中摆臂与跑速关系的体育课。要求:学生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整队快静齐。师生共同做游戏“老鹰捉小鸡”。在游戏过程中“老鹰”只能捉排尾的同学,不能从中间拦截,被捉人数少的队获胜。教师进行理论讲解,为什么要进行快速跑练习呢?“大家都有体会,每次快速跑结束后,我们的心脏跳动都会很快,而这有什么意义呢?国际卫生组织对身体健康的研究表明,心脏的健康是身体健康的重要标志。每次快速跑之后,我们的心率也随之快速提高,这种心率的变化对在生长发育第二突长期的我们来讲,是非常有益的。另外,我们现在的年龄也是发展速度的敏感期,通过身体练习可以使我们的运动技能得到发展。所以,我们应该从身体健康的角度重新认识快速跑。”活动一:教师提出问题:A:在快速跑中,摆臂快好还是摆臂大好?学生带着问题和疑惑初步尝试快速走,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想法去尝试练习,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出问题:B:是不是尽量快和大幅度摆臂就一定快?在共同讨论中,学生谈在快速跑中摆臂与步幅、步频关系的体验,共同讨论并得出结论:因运动神经的调节作用,使我们的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所以摆臂快则步频快,摆臂大则步幅大,反之亦然。教师在此过程中组织学生练习并引导学生讨论。活动二:加深体验踏格跑与跨垫子接力。要求:男女生分别进行比赛,每人必须经过踏格跑和跨垫子后返回到开始位置,并击掌。下一名同学继续,最先完成的组获胜,不得抢跑。在比赛过后,得出结论:通常高个子同学步幅大,矮个子同学步频高。在快速跑当中,应尽量通过加大、加快摆臂来提高步幅、步频,从而提高跑速,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发挥个人特点。除改进跑的技术外,不断提高各项身体素质也是决定跑得快慢的重要因素。活动三:尝试成功跑。即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成先后,争取让二者同时冲向终点。学生们在竞赛时积极性都很高,素质差些的学生为了不被后面的同学追上,努力向终点跑;而素质好的同学则猛追不舍,最后二人同时冲向终点,皆大欢喜。学生在竞赛时积极努力争取,根据自己的特点,尝试通过摆臂来提高步幅、步频,同时也应该注意观察和体会。 [评 析]1. 这节体育课的突出特点是体验成功,通过“成功跑”改变过去单纯的为跑而跑和练习中只有个别速度快的学生积极练习,其他学生消极练习的被动局面。2. 带着问题上课,教师在上课开始提出问题,初步尝试,共同讨论,推出结论,再尝试组织结构,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自主练习中,在同伴的帮助、合作中逐渐认识快速跑中摆臂与跑速的关系。学生们共同讨论,在逐步实践中使答案基本统一。这样,明显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在讨论中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3. 求新求异的练习体验。学生对新的东西都十分感兴趣,如果尽量多地采用新的练习和游戏,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对体育的兴趣也会不断增强。案例8
跳跃、平衡 [水平目标]发展运动技术能力。基本掌握一两种地域性运动项目的技术。 [教学目标]1. 了解运动对健康的作用,认识跳跃练习能发展人体的弹跳能力、灵敏协调等素质。2. 主动创造学会各种跳跃方法,创编以跳跃、平衡为内容的游戏。3.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创新,懂得欣赏;增强个人的自尊自信,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1. 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跳跃和平衡技术。2. 跳跃和平衡技术的结合。 [设计思路]1. 通过师生对话引入本课。热身活动是一组学生自创自练的“木棒”练习。通过积极活跃地参与,使学生消除了紧张情绪,以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进入课的主体部分。2.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提示、参与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和学习兴趣。通过学生的创造、思考、练习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3. 以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为设计目标,强调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使每个学生在认识上、情感上和态度上积极发展。通过学生的主动创造和学习,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活动一:学生两路纵队慢跑进入场地(师生逐个击掌),教师请大家拿起地上的小木棒看一看本次课的主题、目标、要求、口号。“我们的口号是———”(教师)“相信自己!耶!”(学生)“同学们,用你们手中的小木棒为材料,发挥你们的想象力,自我创造一些棒的玩法。”(教师)学生自己创造动作(有的两人互相抛接,有的托棒做平衡练习)。“刚才我们看到很多同学创造了一些很好的玩法,那我们就根据大家的玩法来抛接棒。”(教师引导多种抛接玩法,如体前、摆腿、跨下抛接等)教师引导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抛接玩法:“如果有两个人,手上各有一根棒,你们会有什么样的玩法?动动手体会一下。”学生两个人一组创造玩法(有的比“剑”,有的对打,有的两人抛接)。活动二:让学生创造提高弹跳的方法,学生开始使用小垫子、木棒创造跳跃练习(有的把小垫子折成倒V形,单脚或双脚跳过小垫子,有的在跳的同时抛接木棒等)。“现在由我们集体练习一下我们自己创造的几种提高弹跳的方法,把小垫子折成倒V形,然后双脚跳过(学生开始做跳过小垫子的练习)。接下来增加一点难度,在跳过小垫子的同时还要抛接棒。”活动三:让同学们利用小棒和垫子加上跳跃、平衡运动项目一起创编游戏。几个同学一组,在一段时间的商议后,教师组织学生表演自己组所创编的游戏。“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一组创编的游戏最好?”“我这组!我们!”“都认为自己的游戏最好,很好。首先大家都非常自信,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各组的游戏方法都不错,都能很好地发展我们的身体素质,那就为我们各组的胜利鼓掌吧!”“下面让我们用木棒来放松一下。”老师给大家表演青蛙跳,大家也可以模仿。 [评 析]1. 挖掘学生潜能,发挥主体作用。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通过学生的自学、自创、自练、自评和尝试,来加强教学过程中学生情绪的体验和意志的培养,使学生能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2. “教”与“学”同步互动,学练结合,学玩相间。本课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创练习方法,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把教学法建立在学法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组织、点拨、引导等方法,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师生之间形成一种自由、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有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权进行学,有时间尽心独立或集体研究学习内容,发现和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同时能使师生心理相容,共同研究,平等自由地讨论,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水平四(七至九年级)学习领域三 身体健康案例9
多种跑的练习 [水平目标]发展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各种跑的练习对身体健康的意义,并掌握利用跑发展各项身体能力的锻炼方法。能力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到参与运动锻炼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发展学生的速度和耐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情感与价值目标:通过教学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利用多种跑的游戏练习,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树立竞争意识,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和获得成功感。 [重点、难点]1. 本课重点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从而养成长期参与运动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2. 难点是掌握各种跑的锻炼方法及利用这些方法发展各项身体能力。 [设计思路](一)教材的选择发展体能(速度、耐力和灵敏性)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身体健康目标学习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发展体能的教学形式和内容种类较多,其中各种跑的练习是最常用的方法。跑是人体最基本的运动能力,是所有运动的基础,也是初中学段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田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快速跑、耐久力跑、障碍跑、接力跑、协作跑等形式。本课针对水平四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学校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选择以多种跑的游戏练习为教学内容,使学生达到发展体能的目的。(二)教学策略由于本课的教学技术内容含量少,技术动作比较单一。若只是反复进行各种跑的练习,不但容易使学生过度疲劳,收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且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本课改变了传统的由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传习式教学模式,而是以“三趣”教学,即以教有情趣、学有兴趣、玩有乐趣为主导,以多种形式的游戏练习为教学方法,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学习方法,将发展学生体能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 (穿越障碍游戏):学生简单活动身体各部位关节后,成一路纵队以跳、跨、钻、滚等方式,慢跑穿越各种障碍。(图1) (二)快速跑练习(抗洪抢险游戏)1. 教师讲述解放军战士在抗洪抢险中的事迹,向学生提出向解放军叔叔学习的号召,创设“抗洪抢险”情境进行游戏。2. 游戏方法:将学生按能力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在起点处分别放置两个空球筐作为防洪大堤;在20米远处设置折返点,折返点处放置球筐两个(内置实心球若干作为防洪沙包);要求每名学生跑到折返点时,从球筐内取出一个实心球后,迅速返回起点(途中若实心球落地,要拾起后才可继续游戏),将球放入本组的防洪大堤上;该名学生完成防洪任务后,下一名学生继续进行;以最短时间完成抗洪抢险任务的组为获胜组(接力结束)。(图2) (三)耐久力跑练习(见义勇为捉“小偷”游戏)1. 教师为学生创设见义勇为捉“小偷”的教学情境,以情境导入游戏练习。2. 角色分配:学生分成两组,其中将班级中耐力跑水平较高的学生分成一组扮演“小偷”,其他同学扮演见义勇为的好少年。3. 游戏方法:“小偷”跑离15秒后,好少年开始“追捕”,路线不限,方式不限(可单独追捕亦可分小组追捕);每名“小偷”被捉住后立即离开游戏,10分钟之内将“小偷”全部捉住,为好少年组获胜,反之,“小偷”组获胜。(四)协作跑练习(“赛船”游戏)1. 教师讲述“赛船”游戏的来源:赛船游戏满语称作“赛威呼”。据史书记载,该项活动是由满族民间赛船演变而来,在现代已成为陆地上进行象征性的赛船活动的一种集体赛跑游戏。2. 游戏方法:5人一组,5人均站于两根竹竿中间,两手分别握住一根竹竿;前4人面向前方,第5人反向站立(象征“舵手”);发令后5人一齐向前跑,先跑到终点,队伍不散的组为获胜组。(图3)3. 规则:每个小组在中途因动作不一致,有摔倒、掉竿等情况发生时,必须全体停下,待队伍整理好后才能继续游戏,到达终点是以“舵手”过线为准。 (五)整理活动学生跟随着轻快优美的音乐做放松操练习,将身心从紧张的游戏情境中解放出来,使心理和身体获得彻底的放松。教师简单总结授课情况,给予全体学生积极性的评价,本课结束。[评 析]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既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是体育教学实践工作的需要。我们应该认真贯彻新课程中“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精神实质。通过对体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本案例中,教师针对初中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将各种跑的练习设计成多种跑的游戏形式,以此激发了学生参与各种跑的练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习,不仅锻炼了身体,提高了奔跑能力,发展了体能,而且通过教师有意识设置的情境,使学生的心理健康、道德观念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等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另外,本案例中,改变了传统的“就教材教教材”,以教师的教学为中心,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的做法。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将学习过程内化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能力,实现了“快乐体育”的教学思想。案例10
健 美 操 [水平目标]发展速度、有氧耐力和灵敏性。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 [教学目标]1. 运动参与目标: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特别是创编活动。2. 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各种健美操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表演性健美操动作技能,增强乐感,提高创编能力和动作模仿能力。3. 身体健康目标: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塑造美的形体,陶冶美的情操,提高欣赏美的能力;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创新思维能力,互帮互学,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教学。 [重点、难点]本课重点是通过健美操练习,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陶冶美的情操和提高鉴赏美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了解体育锻炼对人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难点是运用所学运动技能进行合理的健美操创编活动。 [设计思路](一)指导思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模仿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提高欣赏美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二)教材选择健美操以其节奏鲜明、动作优美的特点深受女生的喜爱。本课根据初一年级女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和对她们将来的影响,从激发情趣入手,以音乐为衬景,把学生带入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在欢快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本课以健美操为主教材,游戏为辅助教材。健美操动作富有创造性,学生之间可以互磋技艺并创新,不仅可以满足她们精神上的需求,享受练习时的喜悦与创造性的乐趣,同时也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陶冶了美的情操。游戏教材选用“连体人”搬运的游戏形式,培养学生协调性和团结协作精神,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过程](一)青春加油站教师改变以往由其说本课学习内容,学生只是听的导入“开课”形式,采用“青春加油站”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式直入教学主题。教师运用动感音乐、表情、动作、形体感染学生,用最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健美操”学习的渴望,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她们以此作为创编健美操的加油站。教师还为学生创设将其视为镜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丢掉害羞心理,充分表现自我。随后在“乒乓舞”中通过师生互动,增强合作配合,真正达到零距离的接触。 操作:(1)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随音乐舞动。(2)师生共做“乒乓舞”。建议: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合作配合。(二)青春个性展教师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健美操动作技能后,通过“青春个性展”中的四个“组合”(RED组合、YELLOW组合、BLUE组合、GREEN组合)的形式,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将学生按自由选择的方式进行“组合”,教师不刻意强设组长,而是靠学生自身的人格魅力去赢得“民心”自由形成。然后,教师创设师生共同合作创编健美操到CBA现场进行表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利用多方面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相互切磋进行创编,最后将好的动作串联成套。各组在完成本组的创编后要自设“访问大使”,根据教师提供的“大使出行路线”进行访问学习,并将本小组的创编动作向其他组进行展示。各小组在创编或串联动作时如遇到疑难问题,可拨打“解疑110给智能外星人,教师以CBA特约嘉宾———智能外星人的身份到各个组去解疑。操作:(1)教师分发教学卡片,学生共同探讨。(2)各小组自由创编:①访问大使 ②解疑110建议:开动脑筋积极创编,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三)青春魅力现各小组完成创编任务后,“智能外星人”将各小组合作创编的动作加以串联,以“青春魅力现”的形式提供给学生共同学习。最后,教师创设“智能外星人”带领同学们到CBA现场,将刚刚由师生共同创编的“青春魅力现”在CBA中场休息时奉献给现场的观众,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操作:创设情境并现场表演。建议:动作有力,到位,情绪高涨,激昂,队形变换准确。(四)青春娱乐版“青春娱乐版”是“连体人”搬运的游戏,它要求两人身体协调一致,共同完成。这既有助于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调控课堂气氛,使学生乐在其中。操作:教师讲解游戏规则,随时调控课堂气氛。建议:遵守规则,公平竞争。团结协作,乐在其中。(五)青春梦想篇本课的最后部分为“青春梦想篇”。让学生在“一千零一个愿望”的歌声中翩翩起舞,最后散点式地站在教师周围互评互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操作:(1)意念梦想。(2)交流体会。建议:互评互学,取长补短。 [评 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学生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学习。本案例中,教师一改传统体育教学中的“授受式”教学模式,首先通过创设“青春加油站”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学习的热情和行动,顺利导入本课教学。在学生掌握了基本健美操动作技能后,教师又设置了以“青春个性展”为主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运用新型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进行健美操的创编,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而且通过主题教学中的各个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成果得以充分展示,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使学生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功感。“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只研究教师的教法,不重视学生学法的研究和探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密不可分的。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创新构建一个适宜的环境,教师的“教”是围绕学生的“学”进行。教师应适时地点拨与指导,而不是包办一切,学生要在教师“教”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重视学生的“学”就是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本案例正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充满了浓厚的民主氛围,实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案例11
肩 肘 倒 立 [水平目标]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和机能的影响。认识和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发展的影响。[教学目标]1. 学习肩肘倒立的技术动作和保护方法,并能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2. 具有立体意识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造能力。3. 培养团结合作互帮互助互学精神和提高审美能力。 [重点、难点]1. 掌握肩肘倒立的动作要领。2. 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互相保护。 [设计思路]1. 通过音乐和舞蹈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 突出主体意识,进行创造性学习。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需“跟我学”就可以了,因此,似乎也形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教什么我学什么,老师教多少我学多少”,学生无需多动脑筋,更无需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本课打破传统,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创造动作来学习。 [教学过程]这是一堂初中二年级女生班的体育课,随着音乐的响起,教师将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健美操热身部分。活动一:“同学们以前学过技巧吗?”“学过!”“那就请同学们把你以前所做过的你自己认为最漂亮、最能展现自己个性的动作做一遍。在做的同时,同学们可以相互学习(分小组做,学生自动分成若干小组,各自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优美动作,有的做舞蹈的小跳,有的做单脚平衡,有的做成桥)。大家做得都很漂亮,为能掌握更多的技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肩肘倒立。” 活动二:学习肩肘倒立,教师首先带领学生作辅助性练习,仰卧屈体做两次,逐渐过渡到肩肘倒立。教师示范动作,整个动作完成得优美、标准,赢得了学生们的掌声。教师和一名学生示范保护和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学生们两人一组开始练习,在学生练习过程中教师也参与到其中,为学生作指导,并不时地提示大家。比如:两脚并拢,腿伸直,学生在练习一段时间后已基本掌握了仰卧屈体。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下一部分的学习,首先教师作示范动作,在作的过程中提示大家注意几个易犯的错误和基本动作要点,如:倒肩时要举腿、翻臀,向上伸腿时两臂伸直压地,同时伸髋;倒立时,两手撑腰的后侧,低头、立腰、夹臂、展髋、眼视脚面。教师和一名学生作两人练习和保护动作的示范。保护者站在倒立者背面,握其小腿上提,并用膝盖顶其背部,帮助倒立者体会正确动作;保护者站在倒立者侧面,帮助向其后屈体滚动和向上伸髋成肩肘倒立。教师组织学生进入练习部分,在练习中有许多学生撑不住腰,这时教师再次讲解:我们在撑腰的同时两臂一定要夹紧,两臂和背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形来支撑我们的身体。再次进入练习部分,学生作出动作的效果明显变得标准了。活动三:我们学习了肩肘倒立,那么大家就用我们在课堂所学的技术加上以前我们所了解的技术分组自己创编动作(给大家商讨时间)。哪位同学或哪一组同学出来先表演呢?大家都积极踊跃地要表演,在这次课余的时间里学生们在“My heart will go on”的歌曲伴奏下表演着自己设计的优美动作。 [评 析]这是一堂成功的体操课,教师以肩肘倒立为中心展开,让学生自己展示,学生们展示了成桥、前滚翻,还有各种手势和动作,在课的一开始便提高了学生们练习的积极性。在学生自学、自练的基础上,组成了学习小组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纠正,使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提高发现错误和改正错误的能力,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发展社会交往能力。教师在课的前、后部分都安排了学生自创动作的展示机会,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以及迎接挑战的能力。作为一名现代教师,要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示范动作标准讲解到位,而且在教学中要及时发现错误,并予以生动、委婉、正确的纠正,像以往为教动作而去教学是不可取的。要在教授体育知识的同时渗透出其他知识,如力学、数学等,真正起到隐性教学的作用。 案例12
理论课———运动与身体健康 [水平目标]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认识和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技能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1. 通过理论讲解使学生了解健康知识,并能应用到现实生活中。2.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重点、难点]1. 学习体育锻炼时应该注意的几种情况。2. 纠正学生一些错误的体育锻炼观点。 [设计思路]运用幻灯片,以动画的形式将常识性知识给学生演示。动画短片中既有正确做法也有错误做法,意在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去认识到底哪种是正确的,哪种是错误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来安排本次课的内容。通过学习运动与健康的小常识,如感冒时能否进行体育锻炼等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体育活动与身体健康的正确关系。通过学习来纠正一些学生的错误观点,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体育锻炼,从真正意义上促进身体健康。 [教学过程]在学习前先观看自制的幻灯片,共有4段。内容是和本课学习内容相关的动画短片,有正确观点也有错误观点。如:一名同学患感冒,他的家长对他说:感冒了不怕,体育课上多跑几圈出出汗,感冒就会好了。看后让学生讨论,哪种正确,哪种错误。教师将同学们的观点收集归纳并且开始本课内容的讲解。内容一:感冒后能否进行体育锻炼感冒时能否进行体育锻炼?对这一问题,人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有这样一句话:“感冒乃百病之源。”也就是说感冒能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对轻度感冒,有些人认为打打球或跑跑步出些汗就会好转。其实不然。有些年轻人平时身体强壮,在感冒初期打打球跑跑步可能会感觉舒服些。但对多数人来讲,感冒时进行体育锻炼是有害无益的。因为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人体为了抵御入侵病毒,调动了身体的有利因素,如白血球增加、肝脏解毒能力增强和新陈代谢加快等。与此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如果感冒时打球跑步,就会使新陈代谢加快,体温升高,很容易导致高烧而使体内调节功能失常;运动中枢神经兴奋,也会使抵抗能力下降,加重病情。因此,感冒时不宜参加体育锻炼,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休息,待感冒痊愈后,过几天再开始体育锻炼。 内容二:运动时出现头昏、头晕或头痛是什么原因?怎么办?运动时出现头昏、头晕或头痛,有的时候是单独出现,但更多时是伴随脸色苍白、肢体无力、出汗过多、恶心甚至呕吐等症状。当这些症状出现时常常被迫停止锻炼。引起运动时头昏、头晕或头痛的原因:1. 缺乏锻炼者从事剧烈体育活动,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肌体呼吸器官的功能水平不能适应剧烈运动而引起的必要的反应。2. 体内热量不足的表现。当头昏、头晕等症状发生在锻炼一段时间后或锻炼接近尾声时,尤其在外界温度过高、过冷的条件下出现这些症状时,就是体内热量不足的表现。3. 由于一些疾病引起的贫血、高血压,在运动时可能出现头晕、头昏或头痛。加强全面身体锻炼,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保证供给肌体足够的热量,及时发现和治疗过度疲劳。内容三:剧烈运动时和运动后能否大量饮水?剧烈运动时体内盐分随大量汗液排出体外,饮水过多会使血液的渗透压下降,破坏体内水盐平衡,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甚至还会发生肌肉痉挛现象。由于运动时需要增加心跳、呼吸的频率来增加血液和氧气的供应以满足运动需要,而大量饮水会使胃部膨胀充盈,影响呼吸。血液循环流量增加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不仅不利于运动,还会损害心脏。此外,大量饮水会使胃酸浓度降低,影响食物消化。内容四:如何让身体长得更高?1. 食物与营养。营养要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水、矿物质,缺一不可。2. 运动是人体发育的重要条件。运动不等于劳动,后者一成不变的动作无益于增长身高。增高运动应是完全协调人体发育的运动。3. 药物增高,可能是所有方法中最受欢迎的。研究表明,矮身材的人生长激素分泌偏少。有的研究机构使用生长激素促进身高,肌肉注射2~10年,身高增加5厘米。但人类生长激素原料难得,且价格昂贵,治疗结束大约需花费10万元,非一般家庭所能承受。4. 其他因素。生活方式、跪坐、睡眠姿势,都与身高增长有一定联系。因此,劳逸结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无裨益。 [评 析]这是一堂理论课的教学。习惯于户外上体育课的学生们在理论课上能否认真听讲?通过本次课这种疑虑被打消了。本次课的设计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觉。教师制作了大量的动画短片,并加以配音、配乐,使教学变得更加形象化、生动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因此而提高了,并且通过热烈的讨论使教学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本课选用了三个在运动中应注意的小常识和一个如何让身体长得更高的学习内容,更贴近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因为这些内容是他们经常会遇到的。我们上体育课和从事体育活动是为了增进健康,如果在学习和活动过程中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则得不偿失,也无法体现“体育(与健康)”课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水平四(七至九年级)学习领域四 心理健康案例13
跳箱分腿腾越 [水平目标]通过体育活动树立自尊和自信。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运动参与目标: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本课教学之中。 运动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初步建立分腿腾越的技术概念。身体健康目标:提高学生跳越障碍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速度和灵敏素质。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社会适应目标: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重点、难点]1. 本课重点是通过跳箱分腿腾越的练习,培养学生正确感知自我越过障碍的能力及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树立自尊和自信。2. 难点是对学生跳越障碍畏惧心理的消除及对跳箱分腿腾越动作技术的掌握。[设计思路](一)指导思想本课以“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新的学习评价理论为依据,利用跳箱分腿腾越为“媒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的目标要求而设计。本课教学内容为跳箱分腿腾越,它是在学习屈腿腾越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支撑跳跃的技能。通过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腿部、臂部和肩带力量以及速度和灵敏素质,提高学生协调能力和跳越障碍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勇敢、果断的顽强意志品质。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练习使学生熟悉器械,消除对器械的畏惧心理。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跳越障碍的目的,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成功感,增强自信心。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正确感知自我越过障碍的能力。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法、程序教学法、模拟比赛法和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二)教法策略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崇尚英雄及自我表现欲较强的心理特点,创设“学习奥运健儿,勇于拼搏,超越自我”的教学模拟比赛情境,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将学生快速引入到课堂教学中。2. 采用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组织协调能力。(1)教师提供教学卡片,学生通过教学卡片上提供的信息获得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2)组成学习小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氛围及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教学模拟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竞争意识和迎接挑战的能力。 [教学过程]由于体操项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中学生普遍存在着畏惧感,尤其是女同学甚至厌恶体操课。因此,在教学之初教师不要急于宣布本课教学内容为跳箱分腿腾越练习,而是以讲述在奥运会上我国体操健儿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故事为切入点,创设“学习奥运健儿,勇于拼搏,超越自我”的教学模拟比赛情境,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进入本课教学。因为采用了模拟比赛教学法,所以,教师将教学评价相应地设置为最佳团队奖、最佳运动员奖、最佳教练员奖和最快进步奖等奖项。整个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一)准备阶段教师先让学生分组进行准备活动,然后统一进入分腿腾越辅助练习———“过人”(跳背练习)。教师通过观察及结合课前掌握的学生现有技能状况,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并从中挑选出四名技术好、组织能力强、认真负责的学生担任各小组的教练员。(二)赛前练习阶段教师为给学生提供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空间和条件,只是简单地介绍跳箱分腿腾越的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重点强调自我保护方法和必要的安全措施。然后,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教学卡片分发给各小组,卡片上面为学生提供了分腿腾越的多种练习手段、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教学注意事项等参考。各小组领取卡片后,小组成员间开始讨论并各自提出不同的看法。教练员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后,确定本小组的训练方案并立即投入到练习中。 练习中,教师要求同学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教练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助手作用,不仅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而且要认真负责组织学生练习。教师在巡视和检查各小组练习情况时,要注意观察那些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分腿腾越动作仍存有畏惧心理的学生,并及时将这部分学生集中起来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教学。首先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入手,采取降低器械高度、降低动作难度等手段,使他们能够完成动作,逐步增强自信心。其次,及时给予积极性的评价,使他们勇于展现自我。每当学生完成一个动作后,教师都要及时地给予积极性评价,并鼓励他们在其他同学面前展现自我,使他们感受到展现自我的骄傲和获得成功的喜悦。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会不断得到增强,从而能够完成预期的教学任务。(三)比赛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练习后,教师按照预先的设计将各小组集中起来进行比赛。比赛采用每名学生完成动作后,裁判员当场予以评分的方法。裁判员由教师和各小组推选出来的代表组成,要求裁判员公正、准确地对每一名学生所完成的动作进行评分。通过裁判员的评分和同学间的互评,最终评选出本课各个奖项的获得者。(四)赛后总结简单的放松整理活动之后,教师针对本课授课情况进行小结,对学生取得的成绩予以充分的肯定,并给予全体学生积极性的评价。 [评 析]一般说来,小学生喜欢模仿和游戏,所以,情境教学常被认为是比较适合小学体育教育的一种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高年级就一定不能使用。只要设计合理,运用得当,在高年级运用情境教学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案例就是在初中学段的体育课中成功地运用了模拟比赛情境教学法的案例。在本案例中,教师成功地将情境教学法的基本理念运用到难度较大且枯燥乏味的体操教学之中,不仅改变了以往学生不喜欢体操课的观念,使学生们能够以热情饱满的精神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而且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之下,学生们体验到了体操课带给他们的那种超越自我的成功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将体育课的作用从对身体的教育延伸到心理和认知领域。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需要获得相应的文化知识。但是如果一个人缺乏自信和自尊,遇事胆怯,不敢进取,不敢大胆地在众人面前展示自我,那么他就无法让他人认识和了解自己,也就很难被社会所接纳。现代社会要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要求个体具有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对于学生们的未来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本案例所展现的最大亮点。案例14
跳绳 [水平目标]通过体育活动树立自尊和自信。根据自己的运动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运动参与目标:激发对跳绳运动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跳绳练习的一般方法,了解跳绳的相关知识和对身体的作用以及在跳绳练习时应注意的事项,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运用跳绳进行身体锻炼奠定基础。身体健康目标:通过跳绳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体能,提高协调性和弹跳能力,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心理健康目标: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品质,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社会适应目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重点、难点]1. 本课重点是通过跳绳练习,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在他人面前展现自我的意识,树立自尊和自信。2. 难点是对各种跳绳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设计思路](一)教学指导思想本课以跳绳为教学内容,通过练习,不但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跳绳的各种跳法和相关知识,而且能根据已有的跳法进行自由创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让学生将自己创编的跳法大胆地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其自信心,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能力。(二)教学设计本课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根据学校教学场地的设施和学生技能等情况,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的基本要求进行设计。1. 分析学生及对策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中低年级学生。好动好玩是学生的天性,他们对体育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喜欢学习和模仿他人的运动技巧。初中学段的学生自信心较强,但有时会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还存在着任性、娇气、依赖性强、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为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上述心理特点,灵活多样地安排多种跳法练习,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天地,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同时,教师通过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小组对抗赛的形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采用表扬、鼓励为主的积极评价方式,使全体学生都能从本课的学习中获得运动的乐趣,同时给学生带来学会了的愉快、成功了的喜悦和获胜后的开心与自豪,以此弱化和扭转学生的不良心理倾向。2. 教材的选择跳绳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经常使用且十分受学生欢迎的体育活动之一。它是一种以下肢运动为主,结合上肢的协调性配合进行练习的身体活动。它可以通过设计动作的难易和控制动作的速度,达到调节运动量的目的,因此适合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的学生练习。通过跳绳练习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器官机能的发展,而且对于发展弹跳力、灵活性、协调性等都有显著作用。同时,还可以促进青少年智力、身高的增长,增强心肺功能和肠胃功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与热身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本理念,教学之初,为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带领学生作准备活动的做法,改由教师先简单演示几种自编的“跳绳操”,然后提出“请你也来试一试”的建议,将学生按自由组合的方式分成小组,为创编“跳绳操”进行准备活动。要求学生们达到充分热身,为进入下一环节作好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二)实践部分由于跳绳的种类和方法很多,所以在实践部分教师按照“单人———双人———多人———集体”以及“短绳———长绳”的顺序,设计各种跳绳方法。这种设计可使学生的练习由简单过渡到复杂,同时又兼顾到学生的不同运动需要。而且,由于练习难度的不断递增,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不断向新的目标挑战。教师在简单介绍和演示几种不同的跳绳方法后,向同学们提出问题:“用跳绳我们还可以做哪些练习?你能编出更新颖、更有趣的跳绳方法吗?”请同学们充分想象,大胆尝试。接下来将同学们进行友伴分组,分头练习。学生练习时,可选择教师给出的练习方法,也可按自己的兴趣进行自由创编。教师在检查各小组练习情况的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对那些在跳法上有所创新的同学,教师还要鼓励他们将自己的跳法大胆地向其他同学展示,以增强其自信心和体验成功的喜悦。最后,教师运用“比一比,哪组学得快,哪组的跳法最新颖”的游戏比赛形式,将本课推向高潮。通过游戏比赛,不仅使全体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跳绳的乐趣,也有效地培养了同学们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三)调节放松本课学生的运动量稍大,教师采用了配合舒缓音乐慢慢放松身体的放松操练习,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彻底的放松。 [评 析]“课程标准”指出:“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传统的体育教学比较忽视学生的运动兴趣,学生基本上是采用被动的学习方式,即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学生不用思考只是进行机械性的模仿练习,在学生的动作中无处不体现着教师的身影,是一种典型的“填鸭式”教学。这不仅无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也有碍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这种学习方式只能使学生学会运动动作,但不能使学生学会运动知识和技能,更谈不上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本案例最大的特点就是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实际上是体现了新课程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能力。另外,本案例还针对初中生普遍存在的任性、娇气、依赖性强、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倾向,通过在他人面前展示自我,提高自信心,以游戏比赛的形式培养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对弱化和调整上述不良心理倾向起到了正确引导作用,这也符合新课程中“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学生将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的课程目标。案例15
耐 久 跑 [水平目标]通过体育活动树立自尊和自信。了解自尊和自信的作用。认识体育活动对自尊自信的影响。[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理解心肺功能(耐力素质)与健康的关系,明确弯道跑的技术要求。 技能目标:掌握正确的耐久跑技术,学会弯道跑时着地、摆臂、身体内倾等动作。 情感目标: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品质,乐于助人,为集体争光。 [重点、难点]1. 掌握弯道跑时的摆臂与身体的内倾。2. 弯道跑时身体倾斜要适宜,并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设计思路]为了提高学生对长跑运动能够培养顽强拼搏精神和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勇气的认识,使学生逐渐意识到无论是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常常都会遇到困难与障碍,都需要勇敢地去战胜克服。通过创设情境,增加学生对耐久跑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情境中既学会耐久跑,又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品质。采用游戏的方式放松并配以音乐,使放松效果更加有效。队列与准备活动、游戏相结合,化“枯练”为接受美的熏陶,运用快乐体育活动的形式,集娱乐与健康于一体,使学生在快乐体育中愉悦身心,调节紧张学习情绪,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教学过程]活动一:激发兴趣部分: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出课的要求。要求:准备充分,保持体力,有信心完成任务。弯道跑注意观察示范和自身体会。游戏热身部分:进行队列练习,自由结伴自喊自作队列动作。游戏:教师语言描述自然景观,学生设想动作,教师放大自然音乐,设定郊游的情境让学生慢跑柏油路,过小河,搭肩过草地,畅游湖泊,曲折慢跑等。活动二:耐久跑A教师设定长征路上红军故事情境,暗示学生节省体力完成任务。由学生自由选择路径,采用中速慢跑或跑走交替的不同跑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既得到意志品质磨练又不超量。教师要求学生在作动作时身体重心要高,步幅适宜,摆臂动作正确,动作轻松。教师讲解(从耐久跑发展心肺功能到耐久跑与健康的关系),进行300米慢速跑并进行技评。教师创设长跑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下完成分组米跑,学生可自由选择长度。要求学生要保持动作正确,动作轻松,坚持到达目的地。耐久跑B:弯道跑动作方法:跑时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内侧脚用前脚掌外侧蹬地,外侧脚用前脚掌内侧蹬地,外侧臂摆幅和力量均大于内侧臂。重点:身体向圆心方向倾斜。难点:倾斜度要适宜,身体保持平衡。学生一起行进在大中小圆上,分别跑圈。先是直道跑,接着弯道跑,再进入直段缓冲。在做完此项练习后,教师要求学生讨论直道跑与弯道跑有什么不同。教师在学生讨论后作归纳总结并进行示范,小组进行体验性练习,主要体会动作要领。小组讨论,进行组内纠错练习,在大圆上进行十字接力。要求:明白道理,跑姿正确,游戏时严守规则,注意安全。 活动三:放松游戏《开火车》学生双手依次搭前面同学的肩,同步慢行进,要求分成四组进行比赛,游戏时配合默契,节奏同步。 [评 析]本课培养学生的坚持意志品质,从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困难情境开始,鼓励学生敢于面对困难,使每一位同学在正确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从而使学生随着耐力水平的提高,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以增强自己的意志品质。 意志行动与目标性分不开,目的越明确意志就越坚强。教师在米跑中,让学生自选长度,即是对目的性的明确过程。人们的预定目的是在反映客观现实中产生的,是根据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而确定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就会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和遭受什么挫折,都会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逐渐加大训练量,使学生更容易适应。在上课过程中加入游戏,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案例16
障 碍 跑 [水平目标]学会其他调节情绪的方法。学会呼吸调节法。学会肌肉放松的方法。 [教学目标]1. 了解障碍跑,并学会用跳、跑、钻、爬、滚等动作完成障碍跑。发展身体各部分协调配合的能力。2. 在设计障碍跑的过程中,体现出创造力和主体意识。3. 培养勇敢、顽强、拼搏、合作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学会用各种方法完成障碍跑。完成多种形式下的障碍跑。 [设计思路]1. 突出教学主题,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精神。穿越障碍是必备的一项生存技能。针对学生目前对某些体育活动存在畏惧心理组织本课,培养他们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2. 突出主题性教学,着力培养创新思维和组织协调能力。在课的前部分安排摆放器材的比赛,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想障碍物如何摆放才合理,才能使自己更便于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集体合作的条件下完成比赛,同时也能培养组织协调能力。3. 利用音乐、游戏的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身心。在课中安排游戏,使本课变得更加兴趣化,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很高。在放松部分安排音乐使学生的放松更有效果。 [教学过程]导入:“一提起障碍跑大家都知道,就是穿越障碍,从折返点返回并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个同学(让学生了解障碍跑的基本原则)。在练习中我们要做一些例如跑、跳、钻、爬和走跑平衡的几个练习。在练习之前我们先来自己动手,将器材按各组的想法摆放好。同学们可以互相商量,用自己组认为最合理的方法来摆放。”学生们开始商量如何摆放器材,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摆放器材的比赛。有一组完成得比较慢,教师鼓励他们并和其他同学一起为其鼓掌加油。教师介绍接力方式,采用立式的迎面接力开始第一轮比赛。学生在比赛过程中难免会将栏架碰倒,有的同学会去扶正,因此而影响比赛。教师在这时给学生以鼓励,并且对每组的成绩作出准确的评价,以平衡学生们争强好胜的心理。第一轮比赛结束后,教师给学生一定时间去分析自己组成绩优、劣的原因。最后学生总结成绩好坏的主要原因:障碍物的摆放顺序、间隔距离和过障碍的技巧。在学生总结后,教师再次组织学生开始比赛。这一次比赛的效果明显会好于前一次,而且大家都更有积极性,热情更高涨。用轻柔舒缓的音乐伴奏,老师带领学生做深呼吸,并加以舞蹈动作。学生们都很投入,身体各部位得到放松。 [评 析]1. 本案例让学生自己动手布置场地,既起到了游戏热身的作用,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能力与自主性的尊重,使学生获得自尊。并且在互相商讨、合作中完成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2. 练习中使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学生都畏惧过障碍,但在其他同学面前谁也不想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几次成功后感到喜悦,对障碍物的畏惧心理渐渐消除了,意志品质也得到了锻炼与培养,树立了自信心。3. 教师在本课中的重要角色就是引导和鼓励学生,在学生不知所从的情况下必要地进行点拨(看你们所摆放的障碍物的间隔距离是不是太远了)。老师的亲切引导和热情的鼓励使本次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效果。4. 体育活动是磨练、考验人的意志品质的活动,它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坚强,具有了坚强的性格就可以克服各种主客观的困难,坚持做好每件事。所以,教师有意识地通过障碍跑来锻炼学生意志是十分必要的。水平四(七至九年级)学习领域五 社会适应案例17
跳 跃 练 习 [水平目标]理解不同运动角色的任务,识别体育道德行为。在体育比赛中,与同伴合理分配角色,并能指出体育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培养学生对跳跃运动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基本掌握正确的立定跳远动作,并通过立定跳远接力赛激发小组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练习方法进行自我锻炼,发展自身的跳跃能力。情感目标:利用适宜条件促进学生合作竞争意识和能力的双重发展。 [重点、难点]1. 本课重点是通过分组学习立定跳远,培养学生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2. 难点是对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育课准备活动的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