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方队中国足球总教练练:训练几个月有战士长高10厘米

国庆阅兵有14个徒步方队 坦克方队将呈现箭形
来源:新华社-瞭望
  “国庆60周年阅兵村建设与历次阅兵村建设相比,接受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在北京郊区两个飞机场兴建阅兵村,仅用了131天就搭建板房133925平方米,比国庆50周年缩短时间96天,建筑面积增加了48693平方米”,张韧说。  他告诉本刊记者,此次阅兵村建设本着“勤俭阅兵”原则,物资采取招标采购方式,公开招标、低价中标、不设标底,先后考察全国22省市420多家企业,中标总额6000余万元,比预算减少开支4000多万元。广泛开展节水、节电、节油、节气等群众性活动,节省了大量开支。  看着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多功能板房,阅兵村第二兵站政委傅钢对本刊记者说:“阅兵村划分为5个功能区,分别是方队指挥区、训练区、装备区、生活区和兵站保障区,集中布设管理单元,建制独立组织伙食,集中集约搞好保障。”  1999年国庆50周年,本刊记者也曾采访当时的阅兵村。那时受阅官兵“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身上没有干爽的时候;洗澡困难,板房内没有空调,像是“闷罐车”,官兵的衣服上都是汗碱,室内气味难闻;官兵白天训练一天,晚上气温太高,很难入睡。  如今,室内安上了空调,官兵午睡都能安然入梦。第一兵站站长李建华向本刊记者介绍道,阅兵村里宿舍、浴室、会议室、餐厅、盥洗室、炊事用房、服务中心用房、凉棚、绿地等应有尽有。  还有医疗队和防疫队,他们为1万多名官兵进行了健康体检和疫苗接种,食品有严格的检验制度,保证了目前阅兵村没有一人食物中毒,没有一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参加过多次受阅的“老兵”都很感慨:“这是我军阅兵史上最人性化的阅兵村,是绿色阅兵村、城市化阅兵村,训练最理想、生活最舒适的阅兵村。”  英雄部队云集  阅兵村堪称人民解放军英雄部队的大本营,战功卓著部队的万花筒。“秋收起义团”、“平江起义团”、“硬骨头六连”、“上甘岭特功八连”……走进阅兵村,本刊记者看到英雄团队的旗帜四处飘扬,每一面旗帜背后都有一部惊天动地的光荣历史。  “铁军”、“红军师”、“猛虎团”……国庆60周年阅兵注重选择具有光荣传统和参与完成重大任务的部队,并安排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典型个人参阅。据统计,受阅部队中,有一半以上的方队诞生于战争时期。  在徒步方队驻地,“红一师”的旗帜猎猎生风。这是一支从井冈山走来的部队,战争年代先后涌现出了“大渡河十七勇士”、“狼牙山五壮士”等一大批英雄模范和先进集体;近年来,连续8年被解放军四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在这次国庆阅兵中,这支部队作为中国陆军步兵的代表参加受阅。  某新型坦克方队,渊源则要追溯到1928年7月平江起义的红军团队。这支部队的历史简直就是人民军队历史的缩影------参加过从井冈山会师到万里长征、从三大战役到抗美援朝等众多历史事件,也是我军第一个由骡马化向摩托化、第一个由摩托化向机械化转型的部队,目前装备我军最先进的三代主战坦克。在这次国庆阅兵中,它将作为装备方队的“排头兵”第一个出场。  身披空军迷彩、装载降落伞包的空降兵战车方队,是以“上甘岭特功八连”为主体组建的方队。这也是一支有着优良传统的“尖刀”部队。这次大阅兵,他们将首次驾驭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伞兵战车亮相阅兵场。  空军某地空导弹方队,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组建的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曾开创了世界防空史上用地空导弹击落敌机的先例,被授予“英雄营”称号。进入新世纪,英雄营接连两次换装,每次换新装备到部队都是当年形成战斗力,实弹打靶都是发发命中好成绩。  汗水铸就“受阅标准”  “这次阅兵,军委总部确定的标准是要‘超历史水平,创世界一流’”,阅兵联合指挥部训练组组长、北京军区军训和兵种部部长王舜向本刊记者具体解释了这个标准:“国庆35周年阅兵,受阅方队队员的腿功很硬实;国庆50周年阅兵,受阅方队排面很齐整。在今年的国庆阅兵中,我们要求徒步受阅部队既要硬又要齐。”  徒步方队受阅训练讲究军姿挺拔、步调一致。为此,训练组制定了军姿定型、踢腿定高、操枪定位、步幅定距、步速定准、转头定度的“六定”要求,以及帽线齐、颚线齐、胸线齐、臂线齐、脚线齐、枪线齐的“六齐”标准。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标准,有关部门还制定了10项重点内容、四种基本方法和循环连贯综合作业法等一系列的训练方法。  受阅训练是高强度的、超负荷的,其艰苦程度有时难以想象。“光按照循环连贯综合作业法这一项要求,徒步方队的队员们每人每天要正步走13000米,齐步走4600米。”训练组副组长尹守基说。  炎热的气候给阅兵训练也带来巨大的挑战。入夏以来,室外气温有时高达40摄氏度,地表温度达到50多度,训练场地像是一块“铁板烧”。在步兵方队,本刊记者看到战士们每天的衣服训时一身汗,回时一身碱。  阅兵方队二中队教导员刘杰说,投入阅兵训练以来,队员人均每天流汗2公斤以上。新战士高腾说,每天训练回来脚全被泡白了。  “擦汗就像是洗脸一样,一抹一大把汗。每天出的汗都把帽子内圈的黄色牛皮泡黑泡臭了”,王舜说,在训练场上他们每天都被处于“上下夹击”中:热浪一股股从裤子口、衬衣口灌进去,再一点点向上蔓延,经过衬衣直至呼到脸上,与此同时,帽子上、头上、脸上、身上的汗一点点地向下流,再一点点地汇聚,最后都流到鞋里。  “没有办法,一些官兵只能在帽子里垫一块毛巾,过一段时间就摘下来拧一拧”,王舜说。  经过高强度的训练,战士的皮肤晒黑了,肩上、手上磨出了老茧,脚上长了鸡眼,脚底磨出了血泡,有的战士还出现了尿血、烂裆、静脉曲张的现象。可是为了提高动作水平,阅兵队员从来没有半句怨言,每个人都在默默地加劲,就连在上厕所的路上都会练练踢腿、练练步幅,上床睡觉前要先压压脚尖、练练腰板。  仪仗队方队队员艾金玉有时半夜会想起教练讲的动作要领,爬起来就到洗漱间去体会。高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今天是星期天,终于可以休息了,可我不想休息,因为我的动作与老兵之间有差距,我必须加班加点,争取超过他们。”  艰苦的训练造就的是过硬的本领,每个方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在步兵方队,队员们站军姿两小时纹丝不动、4小时挺立不倒、60秒钟不眨眼睛。正步练习连续踢腿200次、端腿10分钟不变形。  在导弹战车方队,导弹发射车行进的标齐误差和骑线误差均达到3厘米以内,远远超过了10厘米的训练标准。整体行进时,像“豆腐块”一样整体向前移动。  在海军学员方队,352名身穿洁白礼服的海军学员方队,在1分06秒的时间里,踢出128步,通过96米模拟的天安门东西华表。这一速度与上级的规定分秒不差。  据本刊记者了解,经过多次合练和天安门广场两次预演,目前受阅部队已经基本达到军委总部确定的受阅标准。  三支“娘子军”  在阅兵村和空中梯队所在机场采访时,本刊记者发现,上万官兵的阅兵方阵中有三支“娘子军”格外起眼,分别是三军女兵方队、女民兵方队和女飞行员梯队。这是新中国历次阅兵中女兵最多的一次,其中三军女兵方队和女飞行员梯队是首次参加国庆受阅。  三军女兵方队是白求恩军医学院负责抽组,由北京军区、海军、空军和二炮部队选送,阵容大、军兵种全、地域分布广。据介绍,三军女兵方队队员来自除港、澳、台、西藏外全国其他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378名队员中,有少数民族24人,分别来自汉族、满族、回族、蒙古族、苗族、壮族、黎族、瑶族、藏族和羌族等10个民族。  女民兵方队由北京市朝阳区在编女民兵遴选抽组而成。队员分别来自北京市朝阳区所辖的23个街道、20个乡、国资委、卫生局、教委以及驻区市属企业,平均年龄21岁,最大的29岁,最小的17岁,其中有公务员、打工妹、教师、护士、企业职工,还有大学生村官、舞蹈教练等。这次女民兵方队将作为唯一一支民兵方队,代表全国基干民兵接受祖国检阅,展示我国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这是曾享有“民兵之花”美誉的朝阳区女民兵方队,继国庆35周年和国庆50周年阅兵之后,第三次参加国庆阅兵。  女飞行员梯队是首次参加国庆阅兵。梯队由空军某飞行学院女飞行员组成,都是我国首批战斗机女飞行员,人均飞行时间不足400小时,经过刻苦训练,她们已达到多机起飞集合一次成功,准时到达时间误差在±1秒之内。10月1日,她们将驾驶15架国产某型号歼击教练机编队飞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连续14次参加国庆阅兵  在阅兵村,本刊记者还发现有3支部队自开国大典以来,连续14次参加国庆阅兵,他们把辉煌的历程留在共和国的阅兵史上。  第一支是海军学员方队。海军学员方队来自素有“海军军官摇篮”之称的海军大连舰艇学院。这次参加受阅的400多名队员为清一色的军校大学生。  在大连舰艇学院流传这样一句话:每一个学员身后,都将是一艘舰艇、一个舰队、一支编队。为了提升学员自身素质,锻造海军未来的生力军,他们中大多数人执行过重大任务,锤炼了过硬的作风。其中,248人执行了援奥任务,演绎了精彩的奥运仪式,118人援奥结束后随舰出访了柬泰越三国,2人曾两度参加意大利及“中国杯”帆船赛,1人曾参加环球远航。  第二支是水兵方队。由青岛海军潜艇学院组成的水兵方队,受阅队员全部为2008年12月入伍的新兵,平均年龄仅19岁。  潜艇学院是亚洲唯一一所以潜艇、防险救生为主的高等教育院校,是我国海军潜艇、防救领域的教育训练中心、科研学术中心、决策咨询中心。中国海军潜艇部队80%以上的官兵都曾在这里进行过深造。全国重大宣传典型、“铁血艇长”蔡一清,就是该院培养的优秀指挥军官的代表。  第三支是履带式自行加榴炮方队。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炮兵旅组成参加受阅的履带式自行加榴炮方队,是唯一一支连续14次参加国庆阅兵的装甲部队。这支部队的前身是晋察冀炮兵排,1947年成立晋察冀军区炮兵旅,1985年整编为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炮兵旅。自诞生以来,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重大战役。他们曾在渡江作战中击伤入侵我国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表彰。  在60多年的征程中,这支部队身兼多项第一:全军第一支成建制的炮兵部队、全军第一个机械化炮兵旅和全军唯一对外开放的炮兵部队。作为一支开放部队,自1971年开放以来,先后接待了132个国家和地区463批5600余名贵宾来访,其中国防部长以上级别88批次。  据悉,在这次受阅中,方队的参阅装备是信息化含量较高的一种新型大口径火炮,实现了单炮作战和连续发射,可在很短的时间内从行军状态转化为战斗状态。  徒步方队囊括中国所有武装力量  徒步方队是本刊记者采访时间最长的阅兵村,在逐个方队进行拉网式采访之后,本刊记者蓦然发现:国庆60周年大阅兵14个徒步方队由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武警和后备力量六大阵容组成,展现了共和国武装力量的全貌。  陆军阵容由3个方队组成,分别是陆军学员方队、步兵方队和特种兵方队。陆军学员方队由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组成;步兵方队由北京军区某步兵师组成;特种兵方队由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特种兵大队组成,在国庆阅兵中是第一次亮相。  海军阵容由3个方队组成,分别是海军学员方队、水兵方队和海军陆战队方队。海军学员方队来自大连舰艇学院;水兵方队由青岛潜艇学院组成;海军陆战队方队由南海舰队海军陆战队某旅组成。  空军阵容由2个方队组成。分别是飞行学员方队和空降兵方队。飞行学员方队由空军210多个团以上单位抽组而成。空降兵方队以黄继光生前所在连、上甘岭特功八连、英雄红三连、常胜模范连为主体组建而成。  第二炮兵阵容由二炮学员方队组成。队员由第二炮兵所属院校的生长干部学员和士官学员组成,其中本科以上生长干部学员占60%。第二炮兵徒步方队是首次参加国庆阅兵。  武警阵容由武警方队组成。队员从北京总队19个支队、4万多人中层层挑选出来,分别来自国旗护卫队、摩托车护卫队、武警仪仗队、礼炮中队、雪豹突击队,以及担负党和国家领导人住地警卫的武警部队。  后备力量阵容由2个方队组成,分别是女民兵和预备役方队。预备役方队由北京军区预备役高炮师为主体组成。  此外,有两个合成方队,分别是三军仪仗队方队和三军女兵方队。三军仪仗队方队由北京卫戍区仪仗大队组成。三军女兵方队由陆军、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部队组成,这是徒步方队中阵容最大的一个方队,共有378人,其中领队有3人,分别代表陆军、海军和空军。  特种兵方队首次亮相  特种兵一直以来带有几分神秘色彩,备受外界关注。在国庆60周年阅兵中,由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特种兵大队组成的特种兵方队作为全军特种兵的代表队,将首次出现在阅兵方阵中。  方队队长李乃刚向本刊记者介绍,我军特种侦察兵组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总部和各大战区都编有不少数量的特种部队,特种兵的装备不同于一般部队,除配有步枪、微声枪、匕首等轻武器外,还配有无人机、战场电视、热成像仪、全球定位系统、战场情报处理系统等高科技装备,能够利用先进的侦察器材获取敌方情报。这与我军当年“一根绳子,一把刀,深入敌后捉舌头”的侦察方式已有天壤之别。  李乃刚说,北京军区特种大队是一支应急机动作战部队,担负着反恐维稳、紧急处突以及其他多样化军事任务。1990年特种大队组建以来,先后完成“北线联合”、“利剑---98”、“联合---2000”、“挥戈---01”、国家反恐演习、2008奥运安保支援等重大任务90余项,迎接了俄罗斯、希腊、德国、以色列、日本、澳大利亚等50余国军事代表团参观访问。三次荣立集体二等功,连续9年被总部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  在阅兵村,本刊记者还见到了方队副队长金铭。1米82的个头,标准的军人姿态,说话条理清晰,思维敏捷,他是北京军区某集团军特种大队大队长,也是中国第一代特种兵。  2001年,金铭带队赴爱沙尼亚参加了第10届“爱尔纳突击”国际特种侦察兵大赛。在与美、英、法、德、意大利等13个国家31支参赛队的比试中,中国特种侦察兵以绝对优势勇夺外国参赛队团体总分第一名和比赛课目中的9个单项第一,刷新了“爱尔纳突击”10届以来多项新纪录。这是中国军队自l998年应邀参加比赛以来取得的最佳战绩,这支特种部队同时荣获了“军事技能最佳表现奖”,令世界特种部队刮目相看。  金铭说,中国特种兵与一些国家特种兵相比是年轻的小弟弟,能够创造出这样的佳绩实属不易。“国庆60周年由北京军区特种兵大队代表全军特种兵参加国庆受阅,与我们大队近年来取得的成绩不无关系。”  方队政委赵泽民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特种兵在国庆阅兵舞台上首次向世界亮相,我们必须以一流标准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在阅兵训练中,方队以特种兵义胆忠肝的豪气、舍我其谁的霸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无所畏惧的勇气、敢打敢拼的杀气“五气精神”,激励队员苦练素质,奋力拼搏,目前整个方队士气高涨,训练水平不断提高,每天训练超过了12小时,踢腿1.8万步,里程接近14公里。  按照预设的方案,10月1日当天通过天安门广场的徒步第四方队就是这支闻名遐迩的中国特种兵方队,中国特种兵的风采将首次镶嵌在共和国的国庆阅兵史上。  地面和空中队形发生重大改革  本刊记者在阅兵村采访期间,经过细心观察,发现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地面徒步方队、车辆方队、空中梯队的受阅队形都有重大改革。  地面队形的改革体现在陆海空三军女兵方队。三军女兵方队的徒步方阵为25*15+3,陆海空3人领队,共378人,比其他徒步方队多一个排面25人和1个领队,共多26人,这是世界近代阅兵史上最大的徒步方队。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国庆阅兵徒步排面进行过3次改革:开国大典至1958年阅兵式徒步方队横排面由20人组成;1959年国庆10周年大阅兵横排面增加为24人;35周年国庆阅兵徒步方队将横排面确定为25人,纵列为14人,形成25*14+2,2个领队。三军女兵方队比国庆50周年阅兵增加1个领队和1个排面,是为了体现陆海空三个军种的人数均等,即每个军种5个排面、各1个领队。  车辆方队队形的改革体现在某新型坦克方队。在阅兵中,坦克方队作为装备第一方队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方队将一改以往装备阅兵2+4*4队形,以1+2+3+4*3箭形队形亮相,这是新中国历次国庆阅兵车辆方队的首创队形。  空中梯队队形的改革体现在某直升机梯队。今年空中受阅有三种队形:楔字队形,就是受阅飞机编队成箭头形状;右字队形,就是受阅飞机编队像中文一捺的形状;品字队形,就是9架直升机组成品字形状,品字队形是首次出现在国庆受阅空中梯队。据悉,我军历史上空中受阅大都是楔字和右字队形,国庆50周年,直升机首次参加国庆受阅,当时5架直升机就组成了楔字队形。  上述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中地面和空中队形发生变革的观察成果,得到了阅兵指挥部的认可。
相关搜索:..抗日胜利70周年阅兵的阅兵总领是谁?有多少个地面方队?有多少个徒步方队?外国_百度知道
抗日胜利70周年阅兵的阅兵总领是谁?有多少个地面方队?有多少个徒步方队?外国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此次阅兵共67个方(梯)队,中国50个方队,外军17个方队代表队。在中国方队中,徒步方队11个,抗战老同志乘车方队2个、装备方队27个、空中梯队10个,正式受阅约1.2万人。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受阅将军训练强度超战士:每天8个半小时1周6天
来源:新华网
  “标兵”将军炼成记  胜利日大阅兵,即将亮相的将军领队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56名现役中将、少将,来自全军各大单位,率领徒步、装备和空中方队庄严受阅,这在共和国阅兵史上还是第一次。  一个将军,一面旗帜。在过去数月的高强度阅兵训练中,这些年过半百的部队高级指挥员,与普通官兵一起训练、一起生活、一起吃苦,成为官兵行动的楷模、方队的“最美标兵”。  训练强度甚至超过年轻战士  与比自己小30岁的战士一个标准站军姿、踢正步、走队列、喊口令,对将军们来说,是个艰巨的挑战。  “50多岁人的身体,当然不能跟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比。”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将军领队、第14集团军副军长邓志平说。  “所有受阅人员的要求都是一样的。”阅兵徒步方队总教练刘士胥告诉记者,将军们更是阅兵联指在训练上始终紧盯的“关键人”。  在向北京集中之前,将军们其实都在各自方队进行过基础训练。刚入住阅兵训练基地参加集训的时候,他们的训练时间和受阅方队一样,都是一周训练五天、每天五小时。  一周后,训练时间很快加强为一周训六天、每天八个半小时。训练强度甚至超过了受阅方队的年轻战士。  “一上午喝上三瓶水,基本都没去厕所。”邓志平说,“全变成汗水流走了”。
相关搜索:..徒步方队总教练袁大庆谈国庆阅兵训练亮点
  袁大庆,60周年庆典徒步方队总教练、大校。他在北京卫戍区装备部任职,曾在1984年、1999年天安门阅兵现场下达“敬礼”口令,并以清脆高亢的嗓音,被誉为“袁大嗓子”。
  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题:“天下第一喊”――徒步方队总教练袁大庆谈阅兵训练亮点
  新华社记者白瑞雪、常爱玲
  “装甲方队,敬礼!”
  “徒步方队,敬礼!”
  1984年和1999年国庆阅兵中,一个极具穿透力的声音把命令送至肃立在天安门前的千军万马。下达这条口令的,是人称“天下第一喊”的袁大庆。
  袁大庆今年56岁,1969年参军后曾任连长、参谋长、团长、师长等职。这次阅兵,他担任徒步方队的总教练。于是,一个不用话筒也能传遍方圆几里的声音,常常在阅兵村高亢响起。
  国庆阅兵前夕,袁大庆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介绍了阅兵训练的有关情况。
  徒步方队有三大亮点,最终达标“一二三四”
  记者:与以往的阅兵相比,今年的徒步方队有什么亮点?
  袁大庆:有三大亮点。第一,今年的徒步方队中第一次出现了特种兵和二炮学员方队,涵盖的军兵种比过去更全了。同时,挂枪方队更多了,看上去更加威武。
  第二,我们更加强调队员上身的挺拔和踢腿的力度,要求每一步踢出来像射箭一样矫健,要求落地声音铿锵有力,因此这次的方队在整体气势上会更强。
  第三,这次阅兵的队员在身高、姿态等方面的条件比过去更好,比方说,所有男队员的净身高都在1.75米以上。
  记者:经过训练,方队最终要达到什么标准?
  袁大庆:简单来说,方队要达到“一二三四”:一块钢板――整个队伍像一块钢板一样平稳,两根标杆――每个方队的两名领队要走得最好,三条切线――横、纵、斜三条线都要像刀切一样直,四壁铜墙――四条边线要像铜墙一样纹丝不动。
  记者:要实现“一二三四”,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袁大庆:从单兵训练、排面训练到方队训练,每一步都不容易。走步不难,走好难,要把方队几百人训练成像一个人走步更难。从当战士起,我就认为:队列训练是一个脱胎换骨的训练。
  训练几个月,有队员长高了10厘米
  记者:您认为队列训练更接近科学还是艺术?
  袁大庆:训练的过程是门科学,训练的结果更接近艺术。科学是有规律的,只要我们把握规律、按照规律去办,事情就能办好。我们摸索出了队列训练的原理,按照这些原理组织训练,队形无论怎样变换,队伍始终是整齐的,这就证明我们的训练原理是科学的。
  记者:经过几个月的训练,队员们有些什么变化?您对他们目前的水平满意吗?
  袁大庆:很多队员长高了,长结实了。水兵方队有的队员几个月长高了10厘米。参加这次阅兵的大多是80后、90后官兵。他们理解动作快,吃苦精神也很强,为了动作早日过关,经常挑灯夜战。台上一分钟,台下几年功。为了天安门前东西华表之间的96米、128步,我们的战士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很多人一个月踢坏一双鞋。我对他们非常满意。
  记者:作为总教练,您也跟部队一起训练吗?
  袁大庆:教练不能离开训练场,训练对象在哪里我就在哪里。课余时间,有的队员加班,我们也会去指导他们。每天我们教练跟队员一样,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我的脑子里全是训练,晚上做梦都在训练场上教动作、喊口令。
  嗓音天生洪亮,徒步直接反映军队战斗精神
  记者:有人称您为“天下第一喊”“袁大嗓子”“袁大喊”。你的嗓音天生就这么洪亮吗?
  袁大庆:天生的,加上后天的练习。在部队当班长时,我喜欢练习喊口令,到山上练,在树下练,曾经把嗓子喊哑了,在医生指导下吃了中药才调理过来,以后就越喊越洪亮了。指挥员的口令是很重要的。不带麦克风给成百上千的队伍讲话是常有的事情,比如在野外驻训作动员,讲话必须让所有人都能听见。
  记者:您曾经担任师长。带领作战部队执行等军事任务与阅兵任务有什么共同之处?
  袁大庆:二者都需要一流的组织领导、高昂的士气和严格的训练,只不过训练的内容不同。阅兵是部队战斗力的反映。一支没有战斗力的部队,肯定走不出整齐划一的方阵。同样,完不成阅兵任务,等于战时打不赢。
  记者: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军队已经从“骡马化”“摩托化”迈向“机械化”“信息化”,徒步为什么仍然是军队接受检阅的必要形式?
  袁大庆:无论武器装备如何发展,战争的胜负最终取决于人,阅兵首先检阅的就是人。徒步行进更能让外界直接看到我们这支军队高昂的士气和战斗精神。阅兵将军群影:我们本质是战士 不打仗要将军干啥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当将军回归士兵  将军的本质就是战士,作战的时候让你冲锋陷阵,生命都要放弃。既然是战士,那么战士能去的地方你要能去,战士能做的事,你也应该能做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樊永强刘济美/北京报道  “不服老不行。”57岁的唐建明少将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这位皮肤黝黑、目光炯炯的将军,来自中国海拔最高的地方——青藏高原。阅兵后几个月,现任西藏军区副司令员的唐建明就要退出现役,开始退休生活。  在西藏服役的40年间,唐建明从士兵变成了将军。长期的高原军旅生涯,让这位出生于四川成都的老兵患上了高原病:心室肥大,高血压,双腿严重静脉曲张。  在阅兵训练场,他站1小时的体能消耗,相当于普通人站2~3小时,时间一长,就会头晕、骨痛、小腿浮肿。但从军姿、敬礼到答词,训练毫不懈怠。  “既然当军人,就要时刻拿出军人的样子。”在唐建明看来,这次阅兵,是他军旅生涯的巅峰,是难得的荣耀。  “将军在训练场上就是一面旗帜。”在阅兵之前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阅兵联合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舜表示,将军们“忘记了自己的职务、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忘记了自己的伤痛,和受阅官兵一起训练、一起生活,体现的是我军高级指挥员练兵打仗、带兵打仗的风采”。  将军集中训练,强度超过普通官兵  “狼牙山五壮士”英模部队方队,由第65集团军军长张海青少将担任领队。  张海青今年54岁,而他带领的方队年龄平均不到25岁。  站军姿,他像战士一样,手和膝盖夹上扑克牌;为了练下肢力量,提高踢腿速度,他给自己打上绑腿;为练耐力,每次教练要求他正步踢够96米就行,他一踢就是两个百米,一天好几个来回。  “50多岁人的身体,当然不能跟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比。”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将军领队、第14集团军副军长邓志平少将今年52岁,刚参加训练时,有些超标的体重让他很有负担。  5月下旬,邓志平带着阅兵方队向北京阅兵训练基地集中。到北京第二天是个星期六,恰好是他的生日。这天,他直接上了训练场,加入将军队集中训练。从最基础的立正、稍息、起步走练起。  按照阅兵联合指挥部的要求,在训练内容上,徒步方队主要是训练“四线三功”——帽线齐、手线齐、枪线齐、脚线齐;踢腿功、摆臂功、站立功。最后要达到的效果是:徒步方队做到人员站立2小时不动,正步行进200米、齐步行进1000米动作不变形。  而将军,则是阅兵指挥部在训练上始终紧盯的“关键人员”。  入住阅兵训练基地一周后,阅兵联合指挥部领导前来视察,发现将军们的训练基础与要求相比差距不小。于是,训练时间从一周训练5天、每天5小时,很快加强为一周训练6天、每天8个半小时。这个训练强度,甚至超过了普通受阅官兵。  刚开始训练时,站军姿15分钟,他就浑身发抖。训练半小时衣服全部湿透,到训练80分钟休息时,衣服脱下来一拧,全是汗水。  成效相当显著。  从5月23日将军们集中训练,到6月30日结业考核,40天让将军们的训练水平“脱胎换骨”。上次前来视察的阅兵联合指挥部领导过来一看说,“没想到进步这么大”。所有人都顺利结业。  邓志平刚参加训练时,单腿“蹬翘”,根本就站不住,现在一只脚踢出去,脚尖下压,单腿站立,纹丝不动,保持两分钟也没有问题。而按照阅兵的标准站军姿,轻松突破2小时。  “看,这就是成效。不信你让四五十岁的人做一下试试?”邓志平笑呵呵地说。  让两个带队的将军走起来就像一个人  从“将军训练班”毕业,邓志平俨然已是训练专家。  “一切习惯都是从不习惯开始的。”在他看来,把整个方队走齐,没有捷径,只能靠“千万次的反复,形成肌肉记忆”。而要形成排面和方队的整齐度,就要把每个人的习惯汇聚成集体的习惯,这只能靠反复训练,形成默契。  徒步方队通过天安门,走在方队前面的两位将军领队,万众瞩目。  “观众的目光,第一时间就是看将军领队。”阅兵徒步方队总教练刘士胥说。他曾多次参与国庆阅兵训练,明白观众的“看点”在哪里。  “比较难的是如何让两位带队的将军走起来就像一个人。”刘士胥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每个方队的将军领队都有体型差异,在短时间内把两个人训练成“一个人”,侧面看就像是一个人在踢正步,并非易事。  必须培养两个人已经内化到“肌肉记忆”里的协同感、默契感。  与邓志平搭档的是第14集团军副政委高伟少将,他们两人几年前曾搭过班子,分别担任一个作战师的军政主官,“有协同默契的基础”。  两个人一同训练,遇到不协调不一致,会相互指出来,偶尔也会相互埋怨。  “我们两人的观念是一致的。”高伟说,因为两人感情深厚,因此都很坦率。  “小一点说是为了我们两个人的训练效果,大一点说为了方队,为了我们这次整个阅兵的成功,为了将军领队的形象。”高伟说。  “今年举行盛大阅兵,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军队一项全局性的重大政治和军事任务。”高伟说,作为“军旅标兵”的仪仗队员都没有“吃老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加码?  为了一个敬礼时的亮相摆头动作,邓志平和高伟一起起码练了上万次,最后达到了两个人完全一致。现在,两个人走在阅兵训练场上,迈腿、摆臂、踢腿、落地,不论从正面看还是侧面看,都像是一个人。  57岁的海军北海舰队副司令员刘庚群少将,是反舰导弹方队的将军领队。他曾多年在一线舰艇任职,也经常作为指挥员率舰出海执行重大任务,肩周和腿部关节都有严重劳损,稍长时间站立就疼痛难忍。  只能靠咬牙坚持。先是站10分钟,然后20分钟,再到半小时……经过1个月的集中强化训练,刘庚群站军姿2小时纹丝不动、40秒不眨眼。  方队合练,他的动作总是合不上。为此,他每次都比方队提前40分钟到达训练场,和其他3名校官领队反复练习敬礼动作。半个月过后,整齐如一。  “阅兵训练,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体的潜力。”刘庚群说,百炼成钢这句话,决非虚言。  从士兵成长为将军,再从将军回归到士兵  从5月份带队进驻京郊阅兵训练基地,高射炮兵方队将军领队、第39集团军副军长孙永波少将就从未离开过。  “50多岁的人了,没有像他这么拼的!”战士汪明钦一脸钦佩。  孙副军长比汪明钦大36岁,高强度的训练一度让小汪有些吃不消。但他发现,这个年龄比他父亲还要大不少的集团军首长却始终坚持训练,不搞特殊。  “首长从士兵成长为一名将军,如今又从将军回归到一名士兵,军姿训练我们站多久他也站多久,还经常请战士当教员,给自己抠队列动作。”汪明钦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每个方队采访,官兵们都能讲出将军领队的“感人瞬间”。  “攻坚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将军领队、第21集团军副军长田福平少将,脚部有旧伤,每踢一次正步,就要利用休息时间冰敷。  一天下午,阅兵指挥部组织全要素合练。田福平忍着疼痛,带领方队一个下午在观礼台前踢了17次标准长度的正步,总长度近两公里。训练结束时,他的双腿几乎无法站立。  将军带头参训,成为激发官兵士气的最好榜样。  据方队长赵健宏大校介绍,方队官兵中,先后有299人腿脚肿痛,67人皮肤皲裂,几乎所有人员脚底打起了血泡,不少官兵踢坏了3双陆战靴。  一个多月后,“攻坚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的训练成绩,从刚到北京阅兵训练基地时的垫底位置,提升到中上游水平。  将军和战士PK正步  对于50多岁的将军领队来说,阅兵训练中最容易疲劳受损的身体部位是膝盖、脚踝和腰部。打着绑腿、护膝、护腰踢正步、站军姿,在将军领队中司空见惯。  吃苦,但不言苦,是将军领队们的普遍态度。他们善于从政治高度理解这次受阅任务。  “年龄和身体,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平型关大战突击连”英模部队方队将军领队、第16集团军副军长吴亚男少将,尽管每天都要裹着护腰踢正步,却并不觉得阅兵训练有多苦。  “从接受阅兵任务的那天起,我的想法就是,要按照打仗的标准和要求来参加受阅。”吴亚男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将军如果连领队训练的苦都吃不了,还能带兵打仗吗?如果不打仗,要将军干什么?”他说,将军的本质是战士,作战的时候冲锋陷阵,生命都要放弃,更何况体力和健康?“战士能去的地方你要能去,战士能做的事,你也应该能做。”  在他看来,将军和士兵天天在一起训练,一起流汗,就是最好的教育引领。  吴亚男为了提高自己的踢正步水平,主动和方队的训练尖子PK,从50米正步,到100米正步。“将军和战士的比赛”,激发了队员的士气。  与吴亚男搭班领队受阅的黄铭少将,向本刊记者回顾了自己所在部队军史的一个个光辉战例。他说,人民军队与所有旧军队的一个显著区别就是,打仗冲锋的时候究竟是“跟我上”还是“给我上”。  “没有八路军115师各级指挥员带头冲锋,就没有打破敌人不可战胜神话的平型关大捷。”黄铭说,作为高级指挥员,部队定下的规矩、立下的标准,自己都不带头执行,还怎么谈带兵、治军、打仗?  酷爱士兵的指挥官,总能喝到祝捷酒  在阅兵训练基地封闭训练的几个月里,和平均年龄比自己小30多岁的战士同吃、同住、同训练,对于将军领队来说,并非难事。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实地采访看到,将军们都和战士一样住在某军事院校的学员宿舍,区别只是战士们是6人1间,将军们是1人1间,晚上睡觉都能听得到隔壁战士的呼噜声。  在第21集团军副军长周建国少将的宿舍,本刊记者看到,单间面积不大,没有独立卫生间,上厕所要去公共厕所与战士们一起排队。房间里除了一张床,一个摆洗漱用具的塑料架和几件训练器材外,没有多余之物。  “又找到了刚当兵时的感觉。”周建国告诉本刊记者,将军与士兵都是一个饭堂吃饭,“一个盘里夹菜”,都过着训练场、饭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  “没什么不适应的。”他说,近年来,集团军党委班子每年都会蹲连住班、体验基层生活。  早在2013年4月,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解放军总政治部要求全军和武警部队组织团以上领导和机关干部蹲连住班,佩戴列兵军衔,住在班排,还要进行“解剖式”调研。  阅兵训练,改变了将军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一些将军中止了熬夜,生活更有规律,有的将军肩膀、腰腿疼痛得到缓解。  “多了朝气、少了暮气,多了锐气、少了惰气,多了兵气、少了官气。”武警反恐突击车方队将军领队、武警北京总队副政委孟鸣少将这样总结自己的变化。  刘士胥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将军把自己当作普通一兵,“这是一个动力源,起到了带动作用”。  战士臧琪凯是军长张海青的“小教练”,最初他并不愿意接下这个任务。  “他们都是将军,训得严,怕他们留下训练伤,可训得不严,他们又达不到阅兵的标准。”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张海青明确告诉“小教练”,训练中不要称呼职务,就把我们当成普通一兵。  “兵是战斗力的基础,带兵重在带心,只有战士信任你,关键时刻,才能和你冲锋陷阵,而这份信任需要靠自己的能力与真诚去赢得。”张海青说。  他告诉本刊记者,和战士们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连做思想政治工作都变得简单。一名军官正在退伍和留队之间徘徊,张海青跟他说了句:“别走了!”对方就点点头说:“不走了!”  武警北京总队副司令员徐平少将,协调总队为每名队员购买了瑜伽垫,战士们每天晚上训练完队列动作后,睡前练一会儿瑜伽,放松身心。他的这个创意,被士兵猛烈点赞。  邓志平少将则成了“将军司务长”。  一次,他看到炊事员正在准备午饭食材,立刻卷起袖子:“今天我教你们做排骨焖饭,给大家换换花样!”  “部队常说一句话:‘好伙食顶得上半个指导员’。”邓志平告诉本刊记者,他希望能让官兵们吃出精气神、吃出战斗力。  一次,几名队员向前来巡诊的北京军区总医院医生说:“将军领队对我们非常关爱,跟着这样的首长上战场,我愿意为他们挡子弹!”  彭德怀元帅有一句名言:“一个酷爱士兵的指挥官,总能喝到祝捷酒。”   坦克方队将军领队、第38集团军政委邹运明少将对《瞭望东方周刊》说:“长期在部队基层摸爬滚打上来的干部都知道,我们高级指挥员的角色,首先得是优秀的带兵人,其次才是合格的指挥员。”  他说,现在是“60后”的军职干部、“70后”的师职干部和“80后”的团职干部,带“90后”“95后”战士,更需要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和知兵爱兵的情怀。  “阅兵提高了新生代战士对领导干部的信任和对军队的敬仰。”在第16集团军参谋长黄铭少将看来,将军领队和战士每天一起踢正步、一样吃自助餐、一同睡平板床,体现了官兵一致、上下一致,说明了我们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没有丢,也消除了社会不良风气对基层的影响,这对于青年官兵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感召和教育。  “我们这支部队的光荣血脉还在。”9月3日,在家全程观看完胜利日阅兵的贺龙元帅之女贺晓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新一代共和国将军在阅兵场展示出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让人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可以担负起强国强军、捍卫和平的历史重任,不负重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乒乓球总教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