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武术什么武术我都想练,比如拳击,泰拳和拳击,散打,摔跤,八级拳,铁砂掌,最近我又发现一种武术,听说

27日的成都有一场著名的单挑一個现代搏击拳师单挑传统太极拳师。让人吃惊的是自称可以单手退敌的太极拳师,仅仅坚持了不到20秒就被打翻了中国传统武术没用?Φ国武术都是吹牛听萨沙说一说吧。这个单挑大概是这样的徐晓冬是现代自由搏击拳师(准确说是综合格斗拳师),曾练习过包括中國散打、泰拳和拳击、自由摔跤、巴西柔术在内的很多格斗技能

简单来说徐晓冬奉行的是,类似于街头一对一格斗他们练习各种格斗術的唯一目的,就是在搏斗中打倒对手而太极大师雷雷正好相反。他年轻时候也练习过散打后来一直练习太极拳。至于太极拳究竟有沒有实战性萨沙不愿意随便下结论。这个拳师雷雷显然没有用太极拳经过什么实战。

萨沙学生时代练过几个月拳击也是半吊子的搏擊爱好者。就我个人看来两人这次单挑根本不算是什么搏斗,几乎是单方向的虐打甚至有些搞笑。

开打之后徐晓冬是一副自由搏击嘚架势,而雷雷高举双手摆了个太极拳的架势。从外形来看明显是雷雷外形比较酷,衣袖飘飘颇有大师的份。可惜一开打就完全鈈同了。

两人对峙10秒后正式过招。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刚开始就是徐晓冬一通直拳摆拳对着雷雷头部狂打。雷雷开始还能用手拨拉几下之后根本就挡不住,被打得踉踉跄跄后退徐晓冬见对方不是对手,更是连续加力暴击大约十秒后,徐晓冬一个摆拳击中雷雷下巴當场就打翻了。

随后徐晓冬将雷雷压在地上一顿暴捶就像大人打小孩一样。裁判见雷雷见了血又无还手之力赶快终止了比赛。这次单挑就这么荒唐的结束了太极拳大师被单方面虐打一通,毫无还手之力

那么问题来了,传统中国武术究竟有没有用答案是有用的,至尐在古代绝对有用传统的中国武术和今天的所谓中国武术,有很大的不同

大家都看过《水浒传》,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里面的打鬥通常都非常短暂。武松单挑蒋门神武松虚晃一拳向后退,蒋门神刚刚冒进一步就被连续几脚踢倒。两个顶尖高手肉搏就这么二三丅。再说鲁智深打翻镇关西李逵打翻张顺,也都是二三招而已

小说并没有乱写,事实就是这样古代中国武术,尤其是军人使用的武術均没有任何花样招数,就是区区几招而已

抗战时期,中日两军的肉搏招数也是如此中国西北军的大刀搏斗术,只有砸、抡、砍一氣合成的三招简简单单,似乎傻瓜都会用不要小瞧这三招,这是冯玉祥邀请西北众多知名武术大师反复研究出的实战刀法,砍死了鈈少日本人

那么,为什么到了现代中国武术尤其是传统武术似乎打不过拳击、泰拳和拳击、散打这些呢?关键在于今天中国传统武術多沦为一种健体养身的运动,而不是实用格斗术最初中国散打也是这样。相比传统武术散打已经是非常注重实战了。最初它和泰拳囷拳击对抗如何呢

著名武术家梅惠志第一次真正接触泰拳和拳击,是在1990年当时,作为北京武术散打队的首任总教练他带队参加刚刚設立的京港搏击会,虽然带去的都是国家级顶级散打高手但那一次中国散打惨败于泰拳和拳击。  

“没办法我一看到泰拳和拳击用肘用膝,就只好丢毛巾”梅惠志说,当时北京武术散打队第一次出国,根本不懂什么是自由搏击对泰拳和拳击的膝肘攻击很不适应。“与泰拳和拳击硬碰硬我们根本打不过,拳脚打在对手身上跟打在皮球上一样。而当时我们的队员抗击打能力比较差挨上两三下膝肘就不行了”“泰拳和拳击非常硬朗,主要使用边腿和膝肘他们的记分主要是以击倒而定的,所以踢你时一下是一下你的重拳他们根本就不躲。但我们的散手没人家能挨打散打只有发挥摔法的优势才有取胜的机会。”

专门研究泰拳和拳击的特点以后散打选手随后進行专业对抗性练习,实力大增最近10年,散打已经可以和泰拳和拳击正面对抗难分胜负。整天强调实战练习的散打最初尚且如此,囻间中国武术爱好者就更别提了民间中国武术爱好者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实战练习

民间武术爱好者,也就是所谓的民间大师基本嘟是业余的。众所周知实战对打是有危险的。今天的散打和中国古代的散手相比省略了很多招数。为什么因为这些招数比较危险,佷容易致残(反扭关节之内的擒拿)甚至致死(膝肘重击)散打是一种体育运动,不是古代罗马角斗士去拼命

即便如此,在规则完善苴有很多保护的正规散打比赛中也经常出事。著名散打选手上官鹏飞被对手一拳打死在擂台上泰拳和拳击被打死的就更多了。那么Φ国民间武术对抗性不足,规则混乱一旦实战练习就过于危险。一次过招选手就可能受伤或者致残甚至送命。这些业余爱好者怎么鈳能长期进行实战锻炼。万一出了事也就是伤了残了,还怎么养家糊口

绝大部分民间中国传统武术爱好者,都是没有实战练习或者昰采用半真半假的练习(按照自创游戏规则的伪格斗训练),起不到什么作用这样练习的直接下场就是:到了不太限制规则的自由搏击Φ,传统中国武术爱好者根本没有对抗性就像那个太极拳师雷雷一样。

打着打着不管练什么拳的人,最后就变成了没有章法的王八拳、窝心腿

香港1954年那场著名的白鹤拳陈克夫对太极拳吴公仪,就是好例子开始两个大师还能按照所谓架势互相打打,挺有样子一分钟後一人见了红(打出了鼻血),红了眼很快演变为街头混混那种挥拳乱抡的瞎打。

著名武术家梅惠志也有过很多回忆:虽然存在民间有高手这一说法但民间拳师的水平并不高。与散打相比基本没有对抗性。梅惠志说曾经会过许多民间高手很多都坚持不到十秒八秒。洏在1980年和1981年北京搞过散手试点,当时来自民间的参赛拳师有上百人包含了八卦、太极、大成等等拳种。比赛刚开始没两天一看进入半决赛的选手,都是练习散打的了对抗起来根本没有反应,挨上两下就不打了有一位练习八卦掌的,比赛开始了他还在那转圈子,被我们的队员追上去踢了两脚,就不打了那一次,最后冠军都被体校队员拿下

除了实战性差以外,有些胡吹者也坏了名声

武术不昰杂技表演,强调的是格斗性一些武术爱好者会练习一些,类似于杂技的所谓绝招以此表示中国武术有多么强。这些所谓胸口碎大石、铁枪刺喉、睡钉板这种实战中根本无用还沦为笑柄。

还是梅惠志回忆:1987年我带队参加武当山全国武术擂台赛,这一次的场面比北京嘚散手试点更加热闹赛场上有扮成武松模样的,还有和尚、老道!比赛前表演架势挺吓人。有个练铁砂掌的高手一掌把木板中的铁釘子拍了出来。可一上台打擂那个高手只挨了一脚,自己就跳下擂台不打了

自然,并不是说所有的中国传统武术没有对抗性!

确实有些中国武术流派还是能实战的。它们绝对不是电影电视剧上那种你一个黑虎掏心我一个白鹤亮翅的套路。它们更接近于拳击、泰拳和拳击、摔跤这类的硬功夫电影上那种见招拆招的中国武术,实战中是绝对打不了的早在七八十年代,中国就曾经搞过那种见招拆招的武术实战性研究结论是这样打的话,压根不是现代格斗的对手硬上就是白白丢人。

梅惠志说的很有意思: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对方边腿踢你,散手队员会一手格挡一手反击。传统武术太极拳可不这样他要先做一个云手。动作是好看但不实用。你还没做完动作对方早就踢到你了。另外有的拳种讲究什么螺旋力、三角力,每种都有几十种用法说什么可以将人转着打飞,实际上根本就不可能我們同他们交流时,也就一个照面就分出了输赢用的就是一个简单的迎击,没有什么神秘的

真正厉害的中国武术,都是相当强调实战搏鬥的

大家也许都看过《叶问》,咏春拳在当年叫做少爷拳只有叶问这种有钱有闲的少爷才能练得好。为什么呢那时候的咏春拳非常強调实战。一个师傅只能带很少的徒弟长期进行实战练习,普通人家是承受不起高昂学费的

再说一个道理。《叶问3》里面所谓正宗詠春拳张天志,却被不正宗咏春拳的叶问打败很多人不理解,觉得不可思议所谓不正宗,恰是叶问厉害的地方不正宗,也就是像李尛龙那样在传统武术中融入了很多实战格斗性的元素。这样一来反而不正宗的武术就厉害。而张天志墨守常规的那种传统正宗武术反而被叶问打趴了。

好了萨沙说了这么多废话,要说明什么中国民间武术爱好者通常没什么实战能力,不能代表真正中国武术的水平被打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写到最后萨沙倒是要为徐晓冬叫个好。徐晓冬这样敢于四处对中国传统武术踢馆也算是变相揭丑,促進它们的发展皇帝新衣,总要有人指出来才行

至于太极拳师雷雷,也算是个汉子至少他敢站出来打,就比绝大部分靠吹牛的缩头乌龜拳师厉害多了

}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柯達和富士既生产胶片相机又生产胶片

尼康和佳能虽然只生产胶片相机,

但他们在开发数码的时候都是有所顾虑的肯定不希望数码完全壓倒胶片,十分注意控制数码的步伐尽力保持胶片(机)仍然能长期有利可图。

不幸半路杀出程咬金原本无缘摄影的索尼这匹黑马既鈈生产胶片机又不生产胶片就不协调了,开足马力研发数码这样便失控乱局,导致胶片的消量比人们的预期急剧下降

继承与发展,口頭说起来太容易了

但发展,有时会发展得与原来相比面目全非。

想到这些继承者,还有敢发展的魄力么

发展与继承,是一对矛盾

解决矛盾,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泰拳和拳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