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为什么说武功不如郭靖?

大家好,我是江湖人称“北洪七,南叶七”的七先生。本期话题我们来说说张无忌与张三丰,在《倚天》中作为主角张无忌可谓是威风八面,从一个老实巴交的小人物一跃成为江湖第一大教的教主。武功更是得到《九阳真经》、乾坤大挪移、太极拳、太极剑、圣火令神功、七伤拳、龙爪手等神功,行走江湖中真可谓再无敌手。而且张无忌敦厚善良、侠义仁慈,被金庸称赞为最喜爱的男主角。

然而张无忌虽然武功无敌,却始终有一个绕不过的坎。没错,这个坎便是太师父——张三丰。张无忌与老张同样都是以《九阳真经》为基础,可张无忌却是得到全本真经,而老张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内容。也因此这个缘故张三丰始终觉得自己武当派的武功存在不可弥补的缺陷,这才百岁高龄还创了太极拳、太极剑两门神功。可在面对刚相的偷袭之时,虽然被重伤却也能一掌击毙敌人。在面对玄冥二老之时,更是能够一招制敌救下小张。在面对赵敏手下三大高手阿大、阿二、阿三的挑战之时,虽然身受重伤却依然能够自心满满。在携手小张无忌前往少林求取九阳功之时,少林高僧如临大敌,欲群起而战。由此来看,张三丰的实力当真深不可测,非小张所能比拟。

而反观张无忌,面对玄冥二老也只是稍胜一筹,面对三渡的金刚伏魔圈,三次挑战却皆未能胜出,在与波斯三使对战中,还吃了大亏。因此小编不禁想问:张无忌相比于张三丰,到底差在了哪里?

有人说张三丰一百来岁,吃的饭比小张吃的盐都多,对战经验十分丰富,岂非小张所能相比。如此说来似乎有点道理,可纵观金庸笔下小说,小一辈比之老一辈武功高者多如牛毛。而更有鲜明对比的是郭靖,郭靖武学资质相比于张无忌可谓是十分愚钝了。然而郭靖习得《九阴真经》之后领悟能力大增,不仅自创了一人可用的天罡北斗阵,更是将其融合自身的武学里。在二论之期与东邪、北丐相斗三百招不分胜负。而《九阳真经》本就借鉴与《九阴真经》,可以说两部著作师出同源,作为武学典籍两书更是不相上下,被广大读者并列为金庸四大内功心法。那为何张无忌练得《九阳真经》之后能力提升还不如郭靖呢?

细读《倚天》我们不难发现,张无忌虽然武学资质甚高,但却并未完全理解透《九阳真经》之中的武学道理。在《神雕》结尾中金庸曾有提示,此真经作为武学宝典练成之后内功固然厉害至极,但这只是其一,更为重要的是上面还有许多至深的武学道理。杨过听到觉远大师一句“后发制人,先发者制于人”便悟得了多年未解的武学困惑,而张无忌通读了全书却也只是照搬照抄,修炼上面所载的武功而已。对于真经上描述的至高无上的武学原理完全不顾,这就有一点似丢了西瓜捡芝麻,亏大发了。

故小七以为张无忌之所以在得到全部《九阳真经》之后还是未能赶超张三丰,其主要关键的问题就是出在张无忌未能理解真经上至高无上的武学道理。

好了,本期话题到此结束,大家若有不同见解请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们下期见。

}

金庸的武学体系中,有个很奇特的设定,主角的武功未必“无敌”,同一时期内,必定会有境界更高的“老江湖”存在。

在《射雕英雄传》里,有自创九阴真经的黄裳,《神雕侠侣》中有“无剑胜有剑”的独孤求败,《笑傲江湖》里有“退居二线”的风清扬……

《倚天屠龙记》中,“男一号”张无忌出镜率最高,一路“开挂”的他学会了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太极拳、剑,圣火令神功等多项“高阶技能”,但若以武功高低论英雄,他还远不如“活久见”的张三丰。

出身少林的张三丰,少年时期就有幸接受了觉远大师的指点,学会了4-5成的九阳真经,在内力决定胜负的条件下,虽然没有外门功夫的加持,却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擅自偷学武功”被开除后,张三丰踏上了一条艰难的“创业之路”,经过几十年的“自悟”,领会了武功中以柔克刚的至理,以自悟的拳理、道家冲虚圆通之道和九阳真经中所载的内功相发明,创出了辉映后世、照耀千古的武当一派武功。

武当派成立时间不长,为何能成为可与少林比肩的“武林副班长”?还不是因为有张三丰这个不断创新的“劳模”?张三丰在长期的实践中研发出了一整套完整、系统的实用型技能,才能在江湖上保持强势的地位。

享有“宗师”名号的张三丰,却难能可贵地保持着一份清醒,同行们说他已达到了“无敌”的境界,而张三丰本人却自认为比不上当年的郭靖,是自谦、还是有自知之明?

幼年时期的张三丰,有缘见过郭靖一面,过程很短,郭靖也没直接出手,如何判断两位不同时代高手的武功,得通过具体战例、临场的发挥来进行比对。

首先是内力!郭靖练过全真教内功、桃花岛内功(黄蓉传授)、也是修炼九阴真经的大成者,上册的心法口诀、下册的武功招式,还有连接上下册的梵文译音版总纲,他掌握的程度最深、也最全面。

从内力这个层面来说,张三丰输在了起跑线上!10岁的郭靖已经开始学武了,张三丰在扫地,18岁的郭靖学会了九阴真经(程度有限、功力不深),同时期的张三丰刚离开少林、处在流浪期,20岁的郭靖参与华山论剑,能力拼东邪、北丐,张三丰还在流浪……

少年时期的PK,郭靖完胜,中年时期的郭靖已经投入到镇守襄阳的事业中了,张三丰才开始“悟道”,70岁左右的郭靖战死,张三丰才开始收徒传功!

中年到老年期间的PK,张三丰完败!以中年郭靖的临场发挥来看,如果不是为了守卫襄阳,活到张三丰那个年纪不是件难事,百岁以后的郭靖,武功又会达到何等境界?

射雕、神雕时代,武林中的精英辈出,既有周伯通、东邪、南僧这样的老前辈雄风犹在,也有金轮法王这样的中生代虎视眈眈,又有杨过那样的后起之秀跃跃欲试,郭靖能保持领先,凭的是自身“硬碰硬”的真本事!

郭靖所使的降龙十八掌,初学时便已非同小可,加上这十馀年苦功,已到炉火纯青之境,初推出去时看似轻描淡写,但一遇阻力,能在刹时之间连加一十三道後劲,一道强似一道,重重叠叠,直是无坚不摧、无强不破……

丐帮世代相传的降龙十八掌,被郭靖玩出了“新花样”,13道后劲,威力还能叠加,单是这套“大招”,江湖上就没几个人能顶得住,何况郭靖利用九阴真经、天罡北斗阵,又对降龙十八掌进行了第二波的“升级改造”——

郭靖近二十年来勤练“九阴真经”,初时真力还不显露,数十招后,降龙十八掌的劲力忽强忽弱,忽吞忽吐,从至刚之中竟生出至柔的妙用,那已是洪七公当年所领悟不到的神功……兼之他在掌法之中杂以全真教天罡北斗阵的阵法,斗到分际,身形穿插来去,一个人竟似化身为七人一般……

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左右互搏术+天罡北斗阵的组合拳,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单人对群殴的完胜,一旦启动这种攻击模式,即使张三丰亲临,也未必能支撑得住!

郭靖活跃的时代,武林同道见识过他的武功,反观张三丰,他“名震江湖”后,对于他的武功,更多的只是弟子们的“宣传”!

张三丰再传弟子——宋远桥

张三丰成名垂七十年,当年跟他动过手的人已死得干干净净,世上再无一人。他的武功到底如何了得,武林中只是流传着各种各样神奇的传说而已,除了他嫡传的七名弟子之外,谁也没亲眼见过……

活到老、才有可能学到老,张三丰身体力行地证明了一个现实:晋升为大师,是靠熬出来的。

倚天时代的江湖,竞争力远不如郭靖所处的时代,少年、中年时期的张三丰,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避开了不少有实力挑战他的对手,比如少林神僧空见、比如明教教主阳顶天……

当赵敏率领大批高手“踢馆”时,张三丰遭人暗算失去了作战能力,张无忌在为他疗伤的过程中,张三丰不由自主的想到了昔日的郭大侠——

生平所遇人物,只有本师觉远大师、大侠郭靖等寥寥数人,才有这等修为,至于当世高人,除了自己之外,实想不起再有第二人能臻此境界!我百年的修为,或许能与郭大侠比肩……

重点来了,张三丰说自己百年修为或许能与郭靖比肩,这是对郭靖的肯定,也是对现阶段(110岁以后)自己修为的认可,这可不是自谦,而是真的比不上!

不仅张三丰自己持有这个观点,他还把这层见解毫无保留地灌输给了徒孙张无忌,在流落荒岛时,张无忌和周芷若的一番对话,用了18个字进行了总结:

据说贵派创派祖师郭襄女侠的父亲郭靖大侠,资质便十分鲁钝,可是他武功修为震烁古今,太师父说,他自己或者尚未能达到郭大侠当年的功力……

他自己或许尚未能达到郭大侠当年的功力……短短18个字,证明了张三丰不如郭靖不是谦虚,否则他没必要跟张无忌谈往事,金庸先生大概是想借张无忌之口,证明郭靖的武功比张三丰更高!

}

明明只有一面之缘,但是为什么张三丰百岁之时,却说不如郭靖?这里面有几个方面原因,下面给大家全面的解释一下,以下内容请参考:

一、张三丰由衷的钦佩郭靖:

张三丰是一个非常光明磊落的人,他的一生致力于拯救天下黎民百姓,可是由于当时历史背景的关系,张三丰一直没有获得成功。所以张三丰每当想起郭靖的丰功伟绩,自然是觉得自惭形秽。郭靖为了阻挡外族侵略者,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且郭靖多次击败对手,让侵略者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张三丰想到郭靖的时候,总是怀着一份崇拜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份崇拜的情绪会越来越浓重。

二、郭靖的武功确实非常强悍:

无论是射雕英雄传,还是神雕侠侣之中,郭靖一直都是当世少有的武林高手。特别是郭靖为了保卫国家,面对无数的敌人,从来没有退缩过,这份豪情壮志,舍我其谁的精神,确实睥睨天下。张三丰回想郭靖一生行侠仗义,扶危济困,自然会觉得郭靖神功盖世,更何况郭靖确实是一位武功非凡的大侠客。

三、张三丰作为晚辈的谦虚:

张三丰和郭靖相比仅仅是一个晚辈,他跟郭襄属于同辈人,所以看待郭靖自然是当作父辈尊重。其实在张三丰的心里面,郭靖就是一棵大树,让他的心灵能够有一个寄托。所以他作为晚辈,自然不敢说自己武功强于郭靖。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过和张三丰有关系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