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公里长途山地车骑行装备 要准备哪些装备呢?

参与话题讨论,请先或
TA最近发表的主题
TA加入的小组
23322个帖子
2199个帖子
1097个帖子
5572个帖子
5714个帖子
1073个帖子
11685个帖子
京公网安备号
京ICP证110318号
新出网证(京)字242号
蚂蜂窝客服 400 166 6866&&&工作时间 10:00-18:30&&&注册 06-11-28行业 学生
谈谈公路车装备,这几年的骑行感受
我骑车几年了,都是在国外(比利时)骑的公路车,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公路车装备和骑行感受。
我的车子是两年半前买的,PINARELLO DOGMA 1的架子广州产的(原厂应该是深圳立朋),CAMPI的50mm碳刀,喜马诺ULTEGRA 6700的套件,久裕(NOVATEC)花鼓,TUFO的管胎。骑了3000多公里,一点问题没有,也没爆过胎(这里赞一下管胎高压,真的不容易坏)。当时架子,碳刀轮组,套件好像都是4000多一套,比较贵。现在碳架,轮组便宜一些了。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bbsatt/day_cca88ff2065.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bbsatt/day_e3c6bec0e290b.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首先想说一下架子,车架子按照材料分有铝合金,钢和碳纤维。我都骑国,以前在国内骑过捷安特的铝合金架,后来在荷兰骑过蓝领(RALEIGH)的钢架,最后是这个PINARELLO的碳架。铝合金架子我觉得就是垃圾,是比钢架轻很多,但是没有反馈,一脚下去没有感觉,真的没有卖点。钢架是最后质感的,很硬,很重,一脚下去反馈强烈,缺点是重,要保养(会生锈什么的)。其实只要不爬坡重量不是那么重要,个人觉得钢架经典。
然后是碳架,碳布+树脂+碳布。碳布基本都是日本TORAY(东丽)的,UCI比赛的架子基本都是这个材料。里面又分T600, 700, 800, 1000等,数字越大含碳越高(和钢材一样),越硬,越轻,但是也越脆,越危险!T1000的话,基本就没有屈服度,没有变形量,很脆,容易断,但是轻。很多MONO(三角和坐管一体的)架子和AERO(风阻小)的架子都用到T1000的碳布以减轻重量(这种架子制作成本高,结构重)。
其实T700就非常好,比较轻,经济,有一定变形量,比较舒服。
架子的尺寸很重要,这个尺寸不单单是上管,下管,立管的长度。三个管子之间的角度最重要!小的架子角度小,大的架子角度大。角度小难发力,角度大好发力。但是大的架子比较难控制,危险。所以很多比赛选手还是用小架子,加长立把来增加长度。架子小了人窝在那里不好发力,不舒服,所以架子最好是自己亲身去试一下,以身体舒展,能很好控制,比较好发力为准。
然后说说轮组,这个是影响速度的关键了!大碳刀+好的花鼓真的是非常的块,风阻很小,滑的快,基本不减速。我后来给我老婆买了新款的PINARELOO DOGMA 65.1的架子配的就是后面88mm的大碳刀,乔申120响(一圈响多少下)的花鼓,就是快!很容易保持高速!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bbsatt/day_e0cd27c0e6c.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bbsatt/day_d3b623ca3961.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有人说大碳刀怕侧风,其实只有前轮会受侧风影响(后轮是死的),所以建议前面用50mm的。如果在小就没有切风效果,不如省钱用铝合金的。
如果不追求速度铝合金轮组也不错,但是速度没法比了。像这个喜马诺R500的就不错,只要500块。但是那个花鼓就...非常坑爹(脚一停,速度马上下来),不过500块轮组,好点的花鼓都500向上了,也正常。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bbsatt/day_a082458abd40.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自锁,我用过两种,一种是喜马诺的SPD,大家都熟悉的,很好用,配件便宜,效果好,用的人最多我这里就不说了。我要说的是后来我用的SPEEDPLAY的珞钢的(棒棒糖)。这个比较新鲜,是美国人发明的,有点怪,就是一个小圆饼,两面都好锁,但是贵,得1100,配件也贵(但是是钢的,不怎么磨损)。这个自锁最大的卖点就是锁住之后脚可以左右15度自由的转(非常活),感觉就像没有锁住。人在起行踩踏时脚在最高点和最低点的左右角度其实是有区别的,最高点脚向里别点,最低点向外。这个SPEEDPLAY就是这里让你能有变化,我之前用SPD总觉得膝盖有点别住,压力大。后来换了SPEEDPLAY真的膝盖就舒服了,不是做广告。其实膝盖如果没有什么问题,我还是建议用SPD,简单。但是如果想见小膝盖压力,这个SPEEDPLAY就非常好!其实这个SPEEDPLAY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刚开始怎么都踩不进去,只能从上往下垂直踩,多踩,踩得有点旧了就很容易了(脱下来简单,比SPD松),还有就是刚开始感觉怪,不敢摇车。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bbsatt/day_ce44.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bbsatt/day_b193b5bc1ae.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bbsatt/day_c6eed87edb38.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bbsatt/day_a.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坐垫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很容易忽视。你只要骑行30分钟以上,坐垫就是决定舒适程度最重要的因素,但是每个人的屁股不一样,坐姿不一样,体重不一样,这样就没有一款适合所有人的坐垫。这个真的没有办法的。只能自己去试。坐垫从形状上将有传统型(从后面看是拱形的,屁股中间压力大,腿容易动),现代型(平的,像FIZIK,屁股两边压力大)。
我一直用的SELLA ITALIA的一款,中空,两边有硅胶的,很好,像大家推荐。其实淘宝上有很多很好的坐垫,从1,200到4,500都有。这个真的得试。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bbsatt/day_e3d75bccfb8c.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bbsatt/day_ffbdc448518a.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最后讲讲鞋子(缩鞋),闪电和MAVIC都是在我们国家广东那边做的,性价比比SIDI高(SIDI都是进口的,1,2千)。闪电相对多,几百的(从300多吧)到1000多都有。我现在就用闪电的S-WORKS, 有点贵1200,但是真的很轻,一只鞋子就180克!碳底,硬,做工很好,但是不是很舒服要适应。穿起来和我以前的SIDI比真的脚下生风,踏频马上就上来了。真的,不吹牛。但是个人感觉长途长期的花可以选择一款舒服一点的,像那种几百的闪电,软一些的就非常好!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bbsatt/day_94f23f87242f.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window.open('viewimg.htm?url=/bbsatt/day_d21dd90395a6.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差不多就这些心得,希望能和大家多多交流,谢谢!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viewimg.htm?url=/bbsatt/day_149a45b1d10.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点击在新窗口查看全图\nCTRL+鼠标滚轮放大或缩小';}" onmouseover="if(this.resized) this.style.cursor='hand';"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viewimg.htm?url=/bbsatt/day_ce38ff1401370.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shushu
13-5-18 18:42
注册 05-5-27来自 其它
-------------------------------将冬泳进行到底
13-5-18 19:09
(空白的小蔡)
活死人墓常住居民
注册 08-5-31行业 学生来自 神奇的二次元
LZ属于公路党初级偏上阶段,每人定义不同~
愿意去尝试,愿意去接受,愿意去体验,赞赏LZ的方式
欢迎回国后一起骑行~
还有那啥些XX,别骑个公路就以为自己真是高贵的公路党了。
请对号入座,请对等级入座。
镇江能玩的公路不多,能烧的公路没有
会玩又会烧的木的。
会玩会烧能动手的绝迹~
13-5-18 19:23
注册 06-11-28行业 学生
其实公路车不是那么难参与的。很多人觉得公路车难上手,的确,公路车相对于其他自行车来讲有个学习的过程,并不是说会骑自行车上了公路车就能得心应手。但是好好练练,也就个把月时间绝对可以熟练掌握,没有问题。关键是肯不肯去做。而且我觉得正因为有个学习过程才更有意思,熟练掌握后才更有乐趣!就像手动档跑车,也需要学习过程。
还有公路车给人的感觉是比较贵,一般都得1万多起(整车)。但是如果真的作为一辈子的爱好真的也没有什么,2万块不到绝对可以配到非常非常好了,除非去追求套件(电子的)。一台好车可以骑很多年,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就算赶时髦,走在发展前端,也就3-5年要换个新款架子,那也就是3,4千的事情(一款架子),哪怕T800的也就5,6千。和一部好点的手机一样贵,而且至少3-5年一换。好点的汽车保养也得几千吧。
-------------------------------shushu
13-5-18 21:06
& 谈谈公路车装备,这几年的骑行感受&nbsp&nbsp
Powered by
0.078708 s
梦溪论坛的帖子由网友发布并不代表网站官方之意见及观点。如需转载本论坛文字及图片请注明出自梦溪论坛,商业用途需征得作者本人同意!
发帖、回帖拥有个人空间
上传及分享相册精彩内容推荐骑自行车环海南岛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按投票排序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昨晚还在回忆环岛骑行的细节,今中午就看到了这个话题,真巧。我是2012年国庆独自上路骑行环海南岛的,虽然已快半年,但记忆犹新。一:为什么选择环海南岛骑行一:为什么选择环海南岛骑行环海南岛骑行,绝对是国内十大路线之一!1.景色亮丽抛开海南岛各种5A、4A级旅游景点不说,光是靑山、翠湖、碧海、蓝天、白云、黄沙、绿椰这种简单朴素心旷神怡的的色彩组合已经足够吸引人的了。2.难度较低地势起伏平缓,岛内最高峰——五指山,也才1867米,东西环线基本是沿着海的,跟川藏线比难度低了N个级别了。一路上都有城镇、村落,补给点众多,食宿方便。当然还有解渴降暑的神器——椰子供各位大爷品尝。国道上车辆不息,不用担心抢劫等安全。此外,气候多以晴天为主,不用过多担心雨雪雾冰雹等天气。3.路线选择多海南北端海口,南端三亚,海口到三亚的国道有三条,东线G223(323KM),中线G224(309KM),西线G225(429KM)。可以从海口顺时针东进西出,也可以逆时针西进东出;可以东线中线,也可以西线中线;可以海口出发,也可以三亚出发;可以从海口骑到三亚然后坐动车回海口;可以骑上高速没人管你,也可以一会儿高速一会儿国道变换着来;可以先在东线骑着,然后转到中线,再接着跑到西线。总之,路线都在你的掌控之中。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既然题目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就不提及各种牛人的攻略了,网上一搜一大堆。主要谈谈自身遇到的需要注意的地方。1.防晒——关键中的关键海南低处低纬度,云层薄,紫外线非常强,尤其是五指山以南的地方。以三亚为例,没有任何防晒措施在阳光下呆一个小时,足以将皮肤晒红,晒黑,晒脱皮。本人皮肤从小就黑,以为不怕晒,骑行穿短裤,没想到在本来就很黑的程度上,晒得更黑,而且黑得有层次。所以,强烈建议做好防晒工作,防晒霜啥的会因为流汗被稀释到,感觉没啥用,所以长裤、长袖或者袖套、遮脸的魔术头巾是必备的。关于手套要重点说说,建议一定要戴,保护手是小,防晒是大,而且最好是长指的手套,我就是因为嫌热戴的短指的,结果手指至今是黑白两种颜色,在中间关节处分界。南部地区阴天少,不要指望太阳不太强烈时而疏忽紫外线的关照。一路上都会有风,所以不要因为嫌热而一身短打轻松上阵。黑了,是很难白回来的,尤其是我这种本身就很黑的,没有最黑,只有更黑。2.补水进食阳光强烈,气温较高,运动量大,蒸发旺盛,必须不断补充水分。我每天骑行8个小时以上,喝水500ml的至少5瓶,但途中基本没有“唱歌”的冲动。脱水中暑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除了早餐吃饱晚餐吃好,路上也需要不停地进食补充能量,饼干、沙琪玛、蛋黄派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饼干本身很干,估计在很渴的情况下没啥欲望。3.修车工具乡镇村落很难找到修车的,国道路上更是没有,建议自备打气筒、备胎、撬胎棒、补胎工具,以备万一。我运气不错,前后胎都只爆过一次。4.防尘总体来讲,东线西线的国道比较好,烂路较少。但某些路段在修路,货车一辆接一辆扬长而去,尾气和扬长足够你受的。防尘面罩或魔术头巾不可缺少。5.不要乱吃沿途树上硕果累累,热带水果品种多多,在不明确为何物以及是否成熟的情况下,最好不要食用。一来热带食物与亚热带、温带食物的特性毕竟不同,若不适应,可能会造成过敏等问题;二来吃了生的拉肚,骑车也不方便。海鲜也要适可而止。当然,海南也还是有很多好吃的,比如我的最爱,抱罗粉,猪脚饭,椰子饭,陵水酸粉。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该吃的要有节制。6.注意休息头两天只顾赶路,骑得较快,搞得很疲惫,以至于很多想去的地方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遗憾放弃。虽然路况起伏不是特别大,但上坡下坡还是不间断的。本来很美好的骑行之旅,逐渐变得艰苦不堪。骑了两三天后,渐渐摸索出了休息的节奏。一是节奏均匀,不要忽快忽慢,控制在10km-20km之间即可;二是定时休息,骑两三个小时坐在阴凉地方休息半个小时,骑一个小时下车休息10分钟以上,骑半个小时停车站立喝点水;三是利用下缓坡休息,让屁股离开坐垫(此时什么3D硅胶坐垫都是浮云),放松一下,虽然风阻较大,但短暂的休息能够换来持续的动力。7.注意气候变化海南南北气候差异大,三亚干、热,海口湿、潮。尤其是陵水至兴隆之间,山相对较高,从三亚往北翻过山,顿时从阳光灿烂变到阴雨面面,前后真是分分秒之间的事。所以,衣服要穿透气排汗的,下雨赶紧把雨衣给套上。感冒可不是件小事。在这个山坡,前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天气。南边天晴,北边下雨。在这个山坡,前后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天气。南边天晴,北边下雨。8.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为什么出发上图是我所经过的地方,海口至东方段明显没有其他地方密集,是因坐大巴走的高速。严格来讲,6天行程,骑行5天,搭车2小时,两小时的高速公路节约了两天天半250KM的骑行路程。上图是我所经过的地方,海口至东方段明显没有其他地方密集,是因坐大巴走的高速。严格来讲,6天行程,骑行5天,搭车2小时,两小时的高速公路节约了两天天半250KM的骑行路程。既有遗憾,又是幸运。环岛骑行是准备了很久的大事,全程骑行是最初梦想,250公里的空白多多少少是个遗憾,挥之不去。国庆七天,要想7天骑完每天至少100以上,这也意味着只能埋头赶路,无暇顾景。途中偶遇骑友小Y,一起同行两天后,他说我这样的骑行太累,为了完成目标而忽略了很多很多,骑车健身房里都可以进行,出来就是要感受自然体验未曾感知过的世界的,不如放慢脚步,骑多远是多远,不要光顾着骑车而忘了看路。骑行的意义,不在骑,而在行。在行驶中感受天地,感受自我。于是,我们从海口搭车到了东方;于是在鱼鳞洲看了日落,躺在海里让清澈的海浪敲打身躯;于是穿小道在感恩角,顶着烈日撑着伞,边看大海边喝啤酒;于是,亲眼目睹了教科书上的莺歌海盐场;于是,不经意间远眺了东锣岛西鼓岛。慢下来的这段路程,竟成为印象最深的记忆。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请放慢脚步,多看看这座瑰丽的海岛。在时间仓促的情况下,也不要急于赶路,缩短路程乃至搭车,也要比匆匆而过来得值得。埋头赶路,你哪有时间去欣赏路上的种种美景?哪有精力去了解沿途朴实的岛民?哪有时间去领略琼州文化?你哪骑过海南。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为什么出发。PS:推荐使用 面包旅行 来记录骑行中的点点滴滴,很好用的一个APP。
邀请了一位曾去海南骑行的朋友来回答这个问题^_^……以下是朋友讲述的经历,整理成答案如下:1、线路:环岛有三条线,东线、中线、西线,长度依次递增;三条线中,东线最短,但是风景最好;中线直线距离短,但是全是山路,爬坡比较多,比较适合有经验有体力的;西线不推荐,一方面长另一方面又没什么景点。环岛的一般都是大爷(请自行理解“爷”的发音),时间多!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单线的~朋友当时走的就是东线:骑了3天(两个男生)有女生顶多4天,从海口到三亚。高速是350多公里,国道不到500公里!当时,骑了大概400多公里,一半国道一半高速(算上在城市里的距离)。2、车:如果是环岛自己带车比较划算。最便宜的车是40一天。假设走中线去,东线回,算上三亚待的时间,估计得要10天左右。成本就很高了,还不如带自己的车!上高铁去,用车包带着,自行车可以带上火车。如果骑单线,那就租车就可以了。最多4天就到了。旅行轶事:朋友骑行时,就遇到几个大爷,前面骑车后面悍马跟着。。。威武霸气。。。3、游购娱tips:注意防晒:从海口到三亚,你会感觉是去到了两个世界……从海口去三亚一路骑车过去就是从春天往夏天走……牛岭一过,晒成狗。。。(朋友当时是寒假去的,寒假尚且注意防晒—— 也只有寒假用得上了。。。夏天去,哪儿都晒成黑炭。。。)千万不要去温泉:非要去就去最有名的七仙女,但是非团去估计价格会比你整个海南行都贵。海南的温泉会让泡过温泉的人感到失望,没泡过的对温泉绝望,以为温泉都这样的,那就惨了!!!海鲜:海鲜,也不一定是大排档最好。如果有认识的人介绍那也行,但是如果自己去吃,一定要先问价格,千万别说要之类的字眼,就问价格,然后点了先让他算好价钱。再下单。热带水果:这是唯一比外地便宜很多的东西。海南的海鲜还真不一定比别的地方便宜多少。但是热带水果还是便宜不少的!椰子挑好的买,能多喝几个就多喝几个。外地买的都差本地的几条街呢问路:找女生,凡是要问、要打听的,就找女生去,海南女人比男人好! 海口也有海可以看,西海岸,那里有个中国帆船基地。去之前打听一下,也许有帆船比赛!4、其他: 其实海南人还不错的……不过去年微博妖魔化了可怕的海南。有时候吧,说真心话,真的不能怪他们(当然我不排除没良心的),其实大部分人都是生活很不容易的……本地人工资不高,但房价普遍3,5万。赚的都是开发商和老百姓没什么关系。海南本地人根本泡不起温泉。朋友在海南和本地人聊天,问他们去不去玩,他们都说玩不起。在海南人眼里,朋友一行就是有钱人……海南开发之前,整个岛都是老百姓的。现在老百姓自己玩不起了。海根本不用看!不花钱的海,都咋地……花钱的也只有蜈支洲岛了。这是开发最晚的。老实话,不花钱的海,跟武汉的东湖差不多(颜色上)就是大了一点!你赶风大的时候去东湖!感觉一样儿的!
既然是环岛,那就忽略中线吧。另外,冬天去海南骑车是最佳时期。路线篇:首先,强烈推荐的路线是西线——东线环岛,从西线到三亚,虽然还是爬坡比较多的,但是从地势来说是下坡路,好走很多,西线一路大城市比较少,已经开发的海滩比较少,所以景点比较少,但是一路上山路居多,所以原始风景比较多,也还算是很不错的。到了三亚,可以休整个几天,后面几天的东线相对来说更加轻松和惬意。沿路景点很多,慢慢欣赏。本人设计的西东线图。Day1、海口——儋州市(115KM)
Day2、儋州市——叉河镇(87KM)Day3、叉河镇——佛罗镇(99KM) Day4、佛罗镇——天涯镇(80KM)(去看看天涯海角吧)Day5、停留三亚
Day6、三亚——海棠湾镇(50KM)Day7、海棠湾镇——兴隆(75KM)(这段路有一个陵水县大坡,要花很多的时间爬坡,而且我在2013年1月份去的时候,陵水县到海棠湾镇这段路路况极差,尘土飞扬,当天本身我们已经是较晚出发,三十公里的路让我们一行人赶了三个小时的夜路,没爆胎没出车祸已经是万幸,如果这段时间要去骑车,得特别关注这段的路况,尽早出发。)Day8、兴隆——博鳌(95KM)Day9、博鳌——清澜(72KM)(强烈推荐去东郊椰林看日出,很壮观)Day10、清澜——海口(95KM)注意事项:1、修车工具是必备的。2、戴上袖套,头巾和头盔,防晒和安全。手套要注意手指的防晒,要不然手的颜色会变成一节一节的。戴眼镜的更加要注意了,把头巾拉到盖上耳朵上。不戴袖套的下场如图所示,这仅仅是一天的效果。几天下来直接开始脱皮了。3、每个人准备一个备胎,在路上爆胎之后很难立即补胎,所以不如先换上新胎。4、尽量不要走夜路,非常危险,海南很多公路两边都是没有路灯的,所以要走夜路也要确定自己的电筒和尾灯是满电的。5、活络油是必须带的,环岛游下来基本每个人的大腿和小腿都会非常酸痛,基本后面几天每一天的晚上都得把腿擦个遍。6、如果是二十几个人的队伍,在行进当中最好把队伍拆分成小分队,5至6人一组最好,根据体力和修车能力进行适当拆分,否则在前进时候,人多就容易出问题,如果让所有人一起等,会浪费很多时间。7、每天上路要准备好干粮,强烈推荐的是香蕉,在海南也很容易买到。8、不要随便在沙滩上晒太阳,擦了防晒油也没用的,半天就可以能让你火辣辣的。9、沿路风光如下图偏多,比较少机会看到海,基本只有在三亚才能尽情玩水。 10最重要的一点!如果队伍有妹子,要特别照顾她们!坚决不能让妹子骑最后一个,要让体力最好的人垫底,要不然骑最后的妹子爆个胎的话,一下子就落下了。而且在爬坡的时候也是,这些时候是最容易拉开距离的,不能让妹子最后一个,如果她发现前面一个人都没有了,会心慌。 PS:去海南之前一定要认识到,这趟旅行没那么轻松,也没那么惬意,不过会值得让你怀念。
关于注意事项,上面说了很多很棒的。我补充一发。以下全部内容是我的路线,是一份纯线路图,我在马蜂窝上的小游记,主要是线路和路况:网上的路书大部分跟攻略掺杂在一起,这篇纯线路图,可满足七天或者八天游的骑友使用,若不加在三亚休整时间。纯骑七天的朋友,第四天可以跟我一样直接骑到三亚而不在海棠湾过夜,若是时间充裕的骑友,还是建议去一下海棠湾。以下是正文:D1(89KM):从海口出发,沿国兴大道过琼州大桥进入白驹大道,继续前进,进入海文高速。下高速后,向东转弯,进入文昌市的文西路,继续走是文清大道,沿文清大道走约五公里,向北进入清澜路,一直走可以到达目的地:清澜港。
贴士:清澜港住宿一般60-80标间。
码头有柴油机小船去东郊,第二天可以去东郊椰林看日出,或者直接在东郊住宿,价格不详……
早上可以去八门湾绿道骑车,路两旁全是椰树,骑着很舒服的。D2(65KM):出清澜镇,沿着S201可一直到达长坡镇之后,不进琼海市(加积),继续向南到博鳌。
贴士:不要相信路书上说的琼海到博鳌的路多好多好,去了就知道了,路况巨坑爹,全是被大货车压出来的坑坑洼洼,而且道路很窄。倒是出博鳌之后的路况有一段是极好的,而且路两边全是山林,也是极好的。D3(80KM):出博鳌,上迎宾路,然后进入东线路况最好的道路:G98。绝对比223国道省时省力。今天的终点其实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直接干到陵水县,这个选择适合体力较好的骑友;大部分人会选择在兴隆过夜,不仅仅是因为路短,更因为兴隆的温泉和咖啡。去陵水的话,一直走高速就行了,去兴隆就从万宁南出口下高速,然后走223省道,还有人从万宁出口下高速,要比从万宁南下高速多骑几公里,看个人喜好了。
小贴士:体力好、装备齐全的骑友可以从迎宾路直接上G98,但是个人建议从龙滚镇或者山根乡上高速——因为高速路上没地方吃饭、只能顶着大太阳休息…… D4(90KM):出兴隆,走223国道,在陵水县吃午饭,上高速,还是G98,一直到海棠湾镇下高速,然后去后海。相信我,这里比亚龙湾还要棒!而且亚龙湾的沙滩都是酒店的,不能露营,但是在后海,没人管你的!特别是,你可以去晴天小屋或者千年红去住!然后就去冲浪去吧!因为第二天行程非常短,晚上玩儿到几点都行!
贴士:东线最高峰叫牛岭,环岛路线中第一个让人感觉“上坡如吃翔,下坡如拉稀”的地方。
三亚湾看上去不干净——虽然是拍日落的好地方
亚龙湾人多到爆,多到你都不想下水了快
综上所述:海棠湾最棒 D5(31KM)。随便怎么走都能到三亚,G223,或者多走一点路但是路况好的G98。区区三十公里,心情很好的情况下,听听歌就到了!
贴士:清补凉一定要吃,六七块一碗,爽到尿。
推荐入住三亚老班长国际青年旅舍。去了就知道,气氛超级好。我住过的N多青旅中,气氛最好的青旅只有以下几家:的老班长,的,的西凉驿。最重要的是:你爱怎么玩儿怎么休整随便你。 D6(86KM):不要小看这86KM!!!今天骑行将会非常辛苦!中线完全是在考验你的意志力的!牛岭在五指山面前完全不值一提,接下来你要翻越的三个山口分别是:甘什岭、大本岭和我忘了叫什么的岭,基本是吃三碗热翔,拉三泡长稀。
贴士: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下坡非常爽,但是弯道多,注意手部不要太僵硬以免发生意外难以控制
同上的原因,每次过弯一定要提前减速,哪怕你现在速度快四十了,也一定慢慢减速!谁也不知道转过山口来是不是呼啸而过的大卡车,为了自己的小命,尽量减到二十五六。
注意安全!!!!!!!!!!!!!!!!!!!!D7(80KM):这段热带雨林非常令人捉鸡,最好准备雨衣。224国道要路过中线最高点——阿陀岭,海拔771M,翻山过程,沿盘山路12KM,海拔陡升400多米,非常辛苦。山顶有个小亭子,可以略微休整一下,然后就是比昨天还爽的下坡!!!!
贴士:更爽的意思就是更危险。 D8(150KM),就是这个数字,这说明……战斗吧!少年!!!!从琼中出发,沿224国道一路向北回海口!这一路上坡很少,大部分是平路,下坡可是存在很多呦!!!看着里程碑上的数字越来越小,想着自己离海口越来越近,然后燃烧小宇宙吧!希望能有所帮助。
海南线已经很成熟了,而且沿途城市乡镇足够多,我就给点小路线的建议好了框框里的冯家湾,在文昌到博鳌的路上会经过,那里路边有一条长滩,很不错哦框框里的冯家湾,在文昌到博鳌的路上会经过,那里路边有一条长滩,很不错哦这是放大的卫星图(红线处拐进海滩)在博鳌到万宁的路上会经过一个午饭点,即下图中红点处在博鳌到万宁的路上会经过一个午饭点,即下图中红点处可以在这里吃午饭,然后东拐到小海,坐1元小轮渡,会有一段沿海县道。小海渡口边的粽子不错,4元一个,比别的地方都便宜一元。以下放大卫星图可以在这里吃午饭,然后东拐到小海,坐1元小轮渡,会有一段沿海县道。小海渡口边的粽子不错,4元一个,比别的地方都便宜一元。以下放大卫星图出了儋州可以考虑一天骑到海口,不过恐怕不可避免的要抄近道,有这么一条小路,路况还好出了儋州可以考虑一天骑到海口,不过恐怕不可避免的要抄近道,有这么一条小路,路况还好小路推荐介绍完毕。小路推荐介绍完毕。关于走国道与高速的选择问题,我走过陵水到三亚一截高速,放弃过屯昌到海口的一段高速,这二者的共同点是,它们的国道都不好走,路况差,上下连坡,距离还很长,可能不可避免的要走夜路,不过,我还是建议走国道,出门在外,安全警钟要长鸣。
下面是我一次不太成功的独自环岛骑行的经验,供参考:路线:上面 说的东线,从海口到三亚,本来准备一圈的,到海口之后放弃了。时间:08年7月下旬,最热的时候,骑完花了3天。比较快,一方面因为当时年少勇猛,另一方面是旅程乏味只想尽快到三亚。1.错误的路线虽然都是骑东线,但是也是有讲究的,我当时的路线。Day1:海口经安定县到琼海市Day2:琼海到万宁(这天相对轻松)Day3:万宁经过陵水到三亚以上全部沿着省道或国道之类的大路骑行。这样做的原因是海南地广人稀,当地人又跟我说海南民风剽悍,而当时我是一个人,所以不敢走小路,只是沿着大路骑。这样做的结果是,大路都在岛内转来转去,地图上看着离海边近,其实距离至少几公里。TMD沿途一米海岸线都看不到!!!!!海口出发前去海边转了一圈,下次见到海就TM是三亚市区了!!!!!想象:骑累了,到海边把车一倒,衣服一扒冲进海水里。大概是这样的(图片来自网络)---&现实:蜿蜒的公路,椰子林看到吐!!!!!树下还有大蚂蚁!!!!!!建议:找人结伴,做好功课,多走小路。2.错误的季节我去的时间是7月下旬,当时是准备环岛一圈回到海口直接从海口飞到北京看奥运会。而那个时间,是海南最热的季节。我记得最高气温每天都在35度以上,实际地表温度肯定超过40度,而且湿度很高。在这样天气条件下,比在内陆骑车消耗要大得多,我每天大概带4L水出发,每到一个补给点就把水灌满,防止半路被渴死。过程中,大概有两次差点中暑。骑着骑着发现有晕眩感,就赶紧停下,在路边的椰树下休息半小时。歇好了缓过来接着骑。建议:选择不太热的冬天去环岛,再不济春秋季去。夏天那种天气搭伴都不好搭,我在海口住的banana youth hostel的老板告诉我在我到达前一周有另外一个人独自环岛去了,08年整个7月从那儿出发的也就我俩。3.其他租车:海南当地的车行租的一辆ATX750,在海口三亚都有店,可以海口的车到三亚还。不太记得多少钱一天,但是我记得还车的时候找各种理由克扣了我不少钱,当时刚到三亚心力交瘁,没功夫跟他们扯,就乖乖给钱了。防晒:不热的时候穿件皮肤风衣,防晒霜也是要的,当时短袖快被晒脱皮。到了三亚穿个泳装身上红一块黑一块。墨镜:阳光刺眼,戴好骑行墨镜。我带的一副在某座山顶休息的时候落下了,下完坡才发现。那段悲催的骑行经历大概是这样。
注意事项如下:
  1:行李越简单越好【海南地图、快干衣2件、长袖风衣1件、普通保暖上衣1件、凉爽沙滩鞋、头巾、单车尾灯和前灯、头盔、手套、骑行短裤、简单修车工具、备用1个内胎、】如个人有其它疾病也要随身携带自己药物,且告诉陪同车友。  2:如果大家有学生证、教师证、记者证、军官证、残疾证等等都带上,或许能省掉一些门票费用  3:不要赶夜路,公路上都没有路灯,夜行危险  4:早出发 午间休息 下午骑行 晚上不赶路,若骑行队伍中有人离开或受伤,应通知其他队员,并把车放在路旁醒目的地方  5:爱车不要骑到海水或沙滩,不然不出1天自己爱车马上变速、刹车、花鼓等马上出问题。且过不久整车马上下地狱  6:路上记得多吃些水果,如:西瓜、苹果、芭蕉、椰子等。多喝水,但喝水也有讲究【少量多次】。  7:自己带车不见得好,第一要考虑打包漂洋过海,过海后又得安装,环岛后又得打包,有的还要发快递寄回(这个费用已经在300左右不等),运输
又成问题(怕刮坏)到头来自己的爱车已经面目全非,最好在当地租车环岛,具体海南租车环岛最大、车辆最全的可以找鼎点,全海南自行车出租连锁,电话
4,基本上关于自行车的装备都可以提供出租  8:身上不要带太多现金  9:如露营的需要找有住人地方在周围露营,不要在森林或荒凉地方露营。
在海南工作了4年,经常在东线高速和海文高速上来往,更经常看到一些无素质的骑行者在高速公路上进行所谓的环岛游,图的是省事,可海南最美的偏偏是乡村間的椰林和风景,本来骑自行车是欣赏风景和放松心情的活动,可这些人干嘛要在高速上进行危险的骑行?真诚的奉劝那些以高速公路进行环游的人们,真爱生命,不论是你自己的还是属于高速公路的那些驾驶者的
下个靠谱的骑行记录软件才是真,比如「骑行控」
环岛人很多,经验也很多,经过长途骑行的话,海南是费力少,风景还行的一条线路了,性价比高。环海南算是一条很安全的线路了,风险较小,有长途经验的话很随意了。经验的话可以去biketo,china bike上面找。我的感受是一定要到没人的海滩上露营,体验一把桃花岛的感觉,我与朋友在海南东北角木兰头露营,从海口出发,经过骑车、轮渡之后,才到达那里,那里都没什么人,露宿沙滩,记忆最好了,纯天然有一种浪迹天涯的感觉。
少带行李,上路吧注意防晒,我大年初二开始骑,多云天气,这是我骑2天之后的手,白色区域为戴手表处。
海南岛骑行现在很成熟了,海口和三亚都可以租自行车,基本不用自己带车如果是初学者,骑东线是没有问题的,路上一家三口其中有个初中生的组合已见过几次有GPS懂路的可以自己找乡道和市道走,风景比国道要好
去年12月份刚环岛骑行回来,简单分享一些关于自行车的事情1、海口和三亚的天气相差很大,我们去和回程都遇到海口在下雨。所以建议题主最好装上挡泥板还有其他防雨设备,这样有利于保持一定的速度。而且一天骑行下来,你也不会想去洗车的。2、海南的路况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我们大部分是走省道,东线的话,万宁之前(海口往三亚方向)几乎全是沥青路,陵水之后,路况非常烂,一直到三亚都是。当地人说在修路。3、前面有人提到了高速路,我也提一下。海南的高速路出入口是没有收费站的,也就是说只有不被交警逮到的话,是有机会在上面骑行的。为什么说有机会,因为我不建议走高速路。首先是危险,高速上面有很多大巴行驶,虽然他们不会故意撞你,但是他们经过的时候会让你胆颤心惊的;其次,告诉骑行很枯燥,当时因为陵水往三亚的路实在太烂了(我的车没有装避震),也是出于好奇,我们在上面骑了一小段(不会被交警跨省吧...( ⊙ o ⊙ )),全是沥青路,路也比较平缓,可以比较容易保持高速。只不过这样跑真的很机械,乏味。4、关于装备:保命的(头盔),防雨的(挡泥板,雨罩,不建议雨衣,挡风非常吃力,而且闷),维修的(组合工具,链条油,内胎,刹车皮,就算什么都不懂,也建议简单学一下调前后拨,还有换胎),-------这里展开一下,可能废话比较多,海南的路况总得来说还不错,我用的是26X1.5的光头胎,全程14XX公里,扎了两次胎,一次在三亚市区,被铁丝钩的,一次在最后一天的中线接近海口的地方,外胎被玻璃划破了。也就是说烂路反而没有扎胎,我觉得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我把胎压打的比较足,很多人认为把胎打胀容易扎,其实这是个误区,外胎上面一般标有厂方建议的胎压范围,打个中等偏上就可以了。---另外,建议有时间的话隔天调一下变速和刹车,因为长途这种高强度骑行,车子容易出问题。当时我在路上调前拨,落后了进度。----刹车皮(V刹)的话,如果在雨中骑行过,那么最好检查一下,磨损会比较厉害,及时换上后备的。------继续说装备,我认为长途骑行,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舒适性,因此骑行裤,手套等最好都有。这些东西有的时候你不觉得什么,等失去的时候就会追悔莫及。另外,如果有准备夜骑的话,要带上骑行手电,和备用电池,大部分时间都是没有路灯的。友情提醒:长途注意体力分配,不要勉强,可以带多点吃的在路上补给(吃完记得放回兜里,保护好海南的环境),在海南省的南面,比较容易买到椰子,路上买来补充体力很不错。
海南之前我也去过,不是骑行,回来之后感觉不深。这趟环岛骑行回来,深入了很多一般游客不会去的地方,接触到土生土长的海南人,海南每年都会举办自行车比赛,当地人对骑行者都比较友善他们都非常热情,会给你加油打气,真的非常感动。祝题主骑行愉快,平安归来。PS 因为赶时间,所以写得很乱,只想分享一点东西,希望大家莫见怪。有需要可以私信或者评论,谢谢。
1 路上会遇到很多车友,所以不会寂寞2 本地人很热情和欢迎,所以很有存在感3 累了后大吃大喝,是一件异常幸福的事4 备好电源和雨衣,防雨夜5 备好相机,后悔没多拍照片6 配个好点的坐垫,防压前列腺7 防晒8 百度地图 微博微信9 音响 几个车友k歌爽翻了
我来回答一下,长途骑行,路线是第一位的,所以规划路书是第一件要关注的事情,首先通过网络先搜索以往的攻略,然后圈出几个自己无论如何都一定会去的地方,然后就是在地图上将线路规划出来。线路规划好之后就等上路了,然而如何确保你能够按照预定的线路骑行而不会迷路呢?我建议你使用一款名叫“骑记”的手机App,这个软件支持ios版和安卓版,能够提前规划好线路,并让你沿着预定线路骑行。。。不仅如此,骑记还有很多贴心功能能够帮助你完成长途骑行。作为车友,平时骑车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有一个完成的骑行记录,以及能够及时和车友进行交流,骑记正是一个这样的app,日常的骑行记录包含了完整无偏离的轨迹和数据记录,还可以分享到微博微信给亲朋好友,也可以通过骑记周边实时找到附近的车友,刚才那个刷过你身边的美女,搞不好你立刻就能知道是谁,哈哈。周边功能可以让你找到车友,也可以找到车店,一个人孤身在异乡骑行,如果车子出现问题,找到附近的车店无疑会使你恢复继续上路的信心。离线功能,则可以帮助你节省宝贵的数据流量,出发前下载好途径城市的离线地图,骑行的时候就可以查看离线地图,这一切都无需消耗流量。严格意义上说起来,骑记是用来帮助全面提升骑行生活体验的app,作为即将长途旅行的童鞋,强烈推荐。。。
我来谈谈中线的吧。当年骑中线的时候,记得三亚的房价差不多4k。那次骑行的同伴,大都四散了,还有已不能相聚的。每年都有同伴相邀再次骑行,不知为何总不可再次。正题开始。中线难度我觉得在中等,基本可分为2段:海口--琼中:基本是平路,最多有些小起伏。琼中--三亚:就是翻山了。最高是阿陀岭,单其实有很多起伏的山坡。所以一天下来的总爬升不小。线路:一条大直路了,不多说。过琼中有些路可以到五指山景区,一直想有时间去看看。线路设计有些要提示的:一般都是第一天到琼中,琼中比较繁华,交通汇集之处,还有个小夜市。但第二天就要难度大些。中午前最好能翻过阿陀岭,到五指山市吃中饭。这是2天的行程,一般常规都这样。装备;沿国道走,一路都有小店,装备可从简。一般骑行装备:头盔、手套、备胎、简单工具即可。休闲游吗,可以坐在路边的座椅上,拿个玻璃杯喝喝咖啡、奶茶。热带水果尝尝。
补充两点:1.带根长绳,妙处看下图2.注意看脚下的路!总会有些意外的收获总会有些意外的收获
海南高速没有收费口,自行车也可以混进去。虽然会节省很多体力,但是真的真的真的真的要注意安全。要注意补水,每骑行一段要注意休息。本人就是在高速上面太激动一路狂骑结果晕倒摔了个脑震荡。还好戴了头盔且身边有人且没有车高速驶过。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注意安全啊一定一定一定。不过海南的粉真的好好吃,什么酸粉腌粉抱罗粉等等等等,各种粉都好吃。还有清补凉。
我是一名长途骑行爱好者,和很多同好一样,环过海南岛后又走了川藏线或者滇藏线。看完上面的所有答案后,发现有人讲到海南岛的中线,但是没有细说,而当时中线留给我的印象又非常深,所以忍不住想补充一下。海南岛和其他大部分海岛一样中部是山区,四周是平原。中部的五指山海拔1800米左右,是海南岛全岛最高的山。山区气候温润多雨,其中,琼中县是海南省降雨量最多的地方,热带植物茂盛,尤其是五指山上的热带植物种类很丰富。五指山周围都是海拔800米左右的小山,1800米的五指山就像鹤立鸡群,攀登到海拔1700米左右就能看到非常好的风景,雪白的云层,云层下面是低矮的错落有致的群山。另外如果题主以后还打算继续骑车旅行的话,从三亚出发到五指山脚下的水满乡(听这名字,水满乡,就知道当地山区的气候了,后来第二天下午就遇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这一整天的上坡路会是一种很好的历练,以后骑滇藏线应付那些大山就有底气了。其实中线给我印象深的原因不是只有五指山的美丽风景,更多的是在去往五指山的路上。去年四月份我从三亚出发,沿着224国道骑,暮色渐浓,快到达五指山市时,前方出现宽阔的灯火通明的大路,但是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转上了边上一条去五指山的县道,当时想一定要到目的地。那条县道上没有路灯,汽车也极少,那天正好是农历15号,夜空晴朗,月光如银,手电光范围外的树木好像被披上了一层夜的薄纱,路两边,海南岛初夏夜晚的虫鸣好像有节奏一样,山涧水哗哗地流着,经历了三亚的大太阳后,山里晚上气温在20度左右,骑车正好不冷不热,非常舒服。快一年过去了,那晚给我留下的印象还是很深刻,各种细节历历在目。但是如果只有这种主观感受的话,还不足以说明为什么中线值得去。重要的一点是,中部山区的民风淳朴,我们去那天,就得到当地苗族人热情的帮助,请我们到他们家里吃苗家五彩饭,开摩托送我们到上山的小径下,他们完全不求回报地帮助陌生人,感觉纯粹是出于对自己家乡的自豪感,让人非常感动!后来骑到那里的朋友也告诉我一件他类似的经历,那天他也是晚上才骑到,停下来到当地一家苗族人家讨水喝,那家人后来就邀请他住在他们家了。当然不是鼓励题主去“麻烦”当地人,只是说如果有人热情地帮助你,就应该放下心防,像他的一位老朋友一样坦然地接受。补充两点:1、和上面很多回答者一样,不赞同 米斯特陆 说的“可以骑上高速没人管你,也可以一会儿高速一会儿国道变换着来”,出门在外安全最重要。我之前那条高速上过隧道的经历实在是太恐怖了。2、不建议把自行车骑到沙滩上,自行车沾到咸海水后非常容易生锈,我回来后前叉完全锈住了。
刚起床,看见这个…我现在就在海南中线屯昌县,这种问题我来回答在合适不过了。突然发现个问题,怎么这么多人说路线?突然发现个问题,怎么这么多人说路线?我问你们,你们为什么去骑行?有很多人吵吵着辞职去西藏?为什么?因为每天总是周而复始的生活,厌烦了,想脱离体制,不是么?到最后也是规划着旅行。那不叫旅行,你们要是这么想,干脆在家呆着吧,就算你骑完,你会发现你和没骑的你没任何区别,也就是没有任何改变。知道旅行的意义是什么么?我说说我自己的观点,旅行最吸引我的就是不确定性和未知,让我总是既兴奋又恐惧,对!我就是这么变态!就是喜欢!估计每个人对未知都会有点恐惧吧,但是兴不兴奋就不知道了。虽然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是一种快乐。我尊重这种想法,但是我不赞同,我不希望自己这辈子活的不明白,我不知道我现在的认知是对是错,所以出去走走看看,总会让我接触新的事物,让我有新的想法,慢慢的就如同特修斯之船,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已经完全不能苟同自己原来的思维了,在我眼里,这是成长,而这种成长的感觉也让我无法自拔,算是满足自己的一种成就感吧,就像尼采的那句话:不赞美,不责难,只求了解和认识。这就是我旅行的目的。我是一个超级路痴,我女朋友叫我路痴小王子。我就算照了导航走都能走错…不要问我为什么,我也不知道,就是能走错,但是我并不担心,只要有路我就往前走,大致方向对了就ok,有时候觉得这样也挺好,因为路痴,所以我看到了好多海南原著居民的生活。我总是在田间小路骑。有时候没水了,会和本来的奶奶爷爷的要水喝,在唠两句,我是东北人,自来熟,就能敢去唠。骑行就是要这样。敞开心扉。还有的人说,骑行海南对自己来说是一个挑战,我尊重,但不赞同,我就纳闷了…有说的那么难么?我看到好多妹子,骑的比我还快。下坡跟不要命似的。我50迈速度都跟不上,还有的上坡都不停,在车上喝水。海南纯属体验骑行快乐的地方。要想挑战去川藏或者滇藏,新藏。那才是挑战。反正我当时骑川藏,我觉得是有点难,每天都是挑战,14座大山等着你,让你知道知道什么是绝望的上坡。前几天路过万宁得时候有个小坡,上去之后,我看见有个界碑上有人写着,”老子第一次推车居然献给万宁了”。当时我就想你得有多无知,对于川藏来说,那什么都算不上。还有,有些人带的那么多东西。一个托包不够,还得背个包…。感觉是上战场似的。至于么?哪来那么多东西。旅行么,一切从简。我就是一人一车,一机一镜,一闪。后来觉得闪光灯都是多余。我就穿的一套衣服,没换的。如果脏了。晚上洗一下,第二天就能干。我内裤每天晚上都洗,第二天都能干。如果不干。用风筒吹一下,也就ok了。最多在带一个洗面奶和防晒霜呗,再就是手机充电器,真不知道还有什么需要的。没写完,有空在写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地车骑行装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