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日本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对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Error while processing content unencoding: invalid stored block lengths31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现状、成因及其社会的影响分析(论文)
上亿文档资料,等你来发现
31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现状、成因及其社会的影响分析(论文)
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现状、成因及其社会的影响分析;近年来,在日本一直流行着“少子高龄化”这一说法,;一、少子高龄化的现状;一般认为,当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我们来看一些数据,日内阁府公布;二、日本的“少子高龄化”现象的成因;1.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2.“大
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现状、成因及其社会的影响分析 近年来,在日本一直流行着“少子高龄化”这一说法,即“出生婴儿减少,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这一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就已出现,且愈演愈烈,不仅仅在医疗、福利、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方面,而且在经济成长、产业的良性发展等方面也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已成为日本政府和国民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文章从少子高龄化的现状、成因、社会影响等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一、少子高龄化的现状一般认为,当一个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的时候,被称为老龄化社会,如果这一比例再翻一番,超过14%的话,就被称为老龄社会。日本从1994年就进入了老龄社会,目前是世界上老龄化现象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走在日本的街头,老年人的痕迹随处可见,显然,日本是一个老龄化非常明显的国家。超过65岁的人在日本的总人口中比例已经超过了20%,也就意味着每5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于是,在街上你可以看到,开出租车的都是老年人,上下班高峰时,地铁里头发花白、西装笔挺的老年人与年轻人一样步履匆匆;在乡村,田地里开着拖拉机往来耕作的人往往也是老者居多。种种现象会让每一个在日本生活的人觉得:原来少子高龄化问题就在身边,而且越来越严重。我们来看一些数据,日内阁府公布发表了《平成21年版高龄化社会白皮书》,书中指出:截至2008年10月,日本的总人口达1亿2千769万人,其中未满15岁的儿童人口约1740万人,占全体人口总数比例的13.6%,65岁以上的高龄人口达2822万人,高龄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达22.1%,也就是说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高龄化比例比上一年提高了近一个百分点,再次刷新了历史记录。统计还显示,越是高龄,女性人口越多,其中,65岁到74岁的前期高龄者约1500万人,其中女性比例比男性多出大约88万人,75岁以上的高龄者多出大约1270万人,其中女性比男性多317万人,白皮书还对日本未来社会进行了预测:大约到2020年,日本的后期高龄者将超过前期高龄者。2055年,高龄化率将上升到40.5%,届时将有1.3个年轻人负担一个老年人的福利费用。 二、日本的“少子高龄化”现象的成因1.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各方面的变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在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给日本的女性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要求男女平等的呼声日益高涨,经济的发展、教育的普及使得女性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社会、了解世界,进而更加激起了她们要与男子一起参与社会发展的强烈愿望。随着男女平等意识的增强和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提高,新一代的日本女性已不再满足传统的生活方式,不再甘心做专职的家庭主妇,在封闭的家庭生活中度过一生。2.“大男子主义”的世俗观念加深了女性对结婚育儿的恐惧感日本社会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仍然存在,他们一心忙于工作和应酬,不愿意帮助妻子共同分担家庭和育儿事务,导致妻子身心一直处于疲惫的状态,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女性对婚姻产生恐惧。同时,日本是一个“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女性要想在工作中获得同等成绩,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加上许多用人单位对有孩子的女性职工存在偏见,因此,很多女子不甘心为结婚育儿而失去自己为之付出心血的工作,从而导致晚婚晚育甚至终生不结婚的现象屡见不鲜,这是少子高龄化产生的重要原因。3.经济不景气使年轻一代对育儿倍感压力近年来,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上升。尤其是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日本长期受不良债权、通货紧缩、内需不足等问题困扰,经济几乎处于停滞状态。收入的不稳定使人们不得不降低消费。同时,对于已婚的年轻一代,更是倍感压力。我们可以作一个估算,且不谈从幼稚园到高中所需费用,仅大学一项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如果是私立大学,四年的学费将要花费300万~400万日元,医学类专业会更高,而一个普通的职员,年收入也不过如此。高额的教育费用使年轻的夫妇在孕育下一代时会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4.医疗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少子化的加剧,都会推进高龄化的发展。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的改善、劳动强度的减轻,特别是医学的进步再加上社会养老保险的普及,日本的人均寿命大幅提高。据统计:战后,日本的人均寿命1947年为52.01岁,1958年为66岁,1972年为73.5岁,1996年已达80.3岁,2006年达82.3岁,成为世界上平均寿命最长的长寿国。另一方面,老龄化问题出现的同时,出生率持续走低,据日本厚生省的《人口动态统计》表明:日本在2007年达到人口峰值1亿2778万人之后,人口开始出现持续的负增长。新生儿数量不断减少,老年人口比重越来越大,必然使社会人口结构严重失衡,最终使得日本的人口结构越来越趋向于倒金字塔型,即老年人口最多,儿童人口最少。三、带来的社会问题1.看护问题严重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日本以超过欧美发达国家倍数的人口老龄化速度进入了高龄化社会,老年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据日本厚生省人口问题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上升至25%左右,而且在 战后第一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也将于2020年加入老年人的行列,届时,老年人口指数将接近40%,必然会使老年人医疗费用膨胀,退休金预算激增,伴随而来的是社会劳动人口的负担加重。从日本老龄化发展的趋势看,85岁以上的第一代高龄老人的孩子近60岁,孙子近30岁,四代人中有两代人正在同时衰老,这就带来了高龄老人谁来照顾的问题,因为照料者本身也面临着老龄化的问题。2.政府财政负担加重(1)养老金负担加重。日本的财政支出很大一部分用来支付社会保障费用,主要是养老保险和医疗费用。日本的养老金体系包括所有国民参加的国民养老金,另外还有一部分私人经营的养老金,统称为公共年金。随着高龄人口的增加,领取养老金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养老金保险制度的改革,进一步加重了本来已陷入困境的日本财政负担。(2)医疗费用负担加重。日本政府自60年代以来就采用全民医保制度,80年代初,进一步加以完善,建立了独立的老年保险制度,规定70岁以上或65岁以上70岁以下身体有残疾的老人所需医疗费用的70%由中央财政负担,其余30%由地方政府负担。老年人的不断增加必然会使政府的财政难以为继。3.劳动力不足由于少子高龄化现象的日益严重,日本劳动力的供给将以中老年人为主。在农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村人口日益减少,农业生产后继乏人。而且老年人在体力上力不从心,在观念上更显滞后,这会大大阻碍农业的发展。在工业上,随着少子高龄化的加剧,日本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而劳动力的供需问题又使得工人工资上涨,从而导致产品成本加大,企业不得不加价出售产品,最终丧失了国际竞争力。4.对日本的教育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实际上“少子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已显现出来,近年来由于经济的不景气,国民消费水平下降,教育费用又居高不下,加之“少子化”现象的发展,许多大学已经出现生源不足的现象,致使对教师的需求减少,一些师范大学及综合大学的教育系已经开始重组或缩小规模,今后这一危机将愈演愈烈。综上所述,少子高龄化问题是日本今后必须应对的战略性难题,少子高龄化问题的解决,对日本今后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日本政府已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对策,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的作用。当然,要想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任重而道远,日本政府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这一问题也会给有这一倾向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启示。 参考文献1 陈鸿斌.老龄化、低出生率――日本无法破解的难题[J].日本学刊,2003(3)
2 王 伟.日本人口结构的变化趋势及其对社会的影响[J].日本学刊,2003(4)
3 人口老龄化困扰日本经济[N].国际金融报,4 包贺喜格图.少子高龄化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J].当代经济,2009(2)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31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现状、成因及其社会的影响分析(论文)等内容。
 当代日本少子化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尹宁宁 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 点击数:6592 admin ] 更新时间: 文章录入: 1.日本少子化的社会现状 日本厚生...  当代日本少子化现象的原因及对策[ 作者:尹宁宁 转贴自:湖南社会学网 点击数:6590 admin ] 更新时间: 文章录入: 1.日本少子化的社会现状 日本厚生...  论日本社会右倾化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形势政策论文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日本右倾化的状况和原因,从而指出其对中国的 影响。 从各个...  中日少子老龄化问题(小论文)_日语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出生率低下(少子化)の主な原因は、「婚化」と...日本政府によってk表された『高h化社会白(...  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现状、... 3页 免费 日本の集...日本右翼势力的成因及影响【内容摘要】 :众所周知,...本文着重于 分析日本右翼势力在二战结束后重新抬头的...  浅析老龄少子化 给日本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顾 勇 [摘要] 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引导人们以长期和 超长期的视野来考量人口问题,以形成适应新时代的新人口观,正...  “少子化”现象已经成为日本2l世纪的社会病,已经...化社会自皮书》 中, 十分忧虑地将本国人口现状...这与20世纪60年代20来岁的人口激增形成鲜明对 比。...  日本の少子高h化の原因は、出生数がpり、一方で...,成为全球老龄化问题日益对社会及经济带来重大影响。...教训 2 潍坊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はじめに日本は、...  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现状、成因及其社会的影响分析(论文)_日语学习_外语学习_教育专区。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现状、 日本少子高龄化的现状、成因及其社会的影响分析近年来...是全球首家大型政务类网站,欢迎登陆本站!&&&|&&
提示:您在上方可以搜索政府工作报告、统计数据、统计公报等相关政务信息。
推荐城市:
&当前位置:&=&&
日本提高消费税率的动因、影响及展望
&&&&日期:&&&&浏览次数:296次
&&&&&内容提要:消费税增税是日本多年来最为敏感的话题之一,改革也面临诸多困难。为了重建财政、减轻人口少子老龄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支出压力,提高消费税率以增加财政收入是日本政府当前最现实的选择。2012年6月26日日本众议院通过了野田内阁提出的消费税增税法案,日本政府定于2014年4月和2015年10月分别将消费税率由现行的5%提高至8%和10%。日本政府和民主党内部以及经济学界对此持有不同看法。提高消费税率在短期内会对日本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日本政府今后将实施阶段性提高消费税率及引入多档消费税率等各项改革以推动财政重建。
关键词:提高消费税率,动因,进展,经济影响
目前,全球有145个国家引入了消费税制度。其中,法国于1954年最早开征消费税,日本则在35年后的1989年为了解决财政赤字逐年增加的问题,由竹下内阁首次开征税率为3%的消费税。近年来,日本人口少子老龄化不断加剧,社会保障财政负担连年膨胀,使得日本国债余额屡创新高,东日本大地震后的清理、赔偿和重建等支出又进一步加大了日本政府的财政负担。鉴于此,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纷纷下调日本国债信用评级,为日本的财政状况亮起了黄灯。日本亟待为摆脱财政困境谋求解决之道。
消费税是日本的三大主力税种之一,目前消费税收入仅次于所得税收入约占日本国税收入的四分之一,而且日本现行的消费税率仅为5%,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仍有通过消费税增税解决财政困难的较大空间。通过增加消费税实现财政重建,被野田内阁视为&无法逃避的挑战&。2012年6月26日消费税增税法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后,日本政坛不再平静,民主党的分裂已成定局。2012年12月16日,自民党在众议院选举中获胜,安倍组阁后仍有意推进包括提高消费税率在内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然而就当前经济形势来看也面临着诸多难题。尽管困难重重,提高消费税率势在必行,从长期看也有利于日本经济发展。
一&日本提高消费税率的背景
日本的消费税相当于中国的增值税,是对在日本国内销售的商品和服务按销售价格的一定比例普遍征收的附加值税。战后的夏普税制改革使日本确立了以直接税(所得税和法人税)为主、间接税为辅的税收体制。与直接税相比,如消费税这样涵盖社会各阶层纳税人的间接税的引入,可使日本的税收结构更趋合理。基于以上考虑,加之为解决政府财政困难,1989年竹下内阁开始征收消费税,税率设定为3%。1997年桥本内阁将消费税率提高至5%,并延续至今。
日本的消费税具有三大特征:(1)采取宽税基,以强调税负公平。除规定的一些交易(土地交易和房地出租、存贷款利息收支和保险金、邮票转让等)之外,对商品和服务普遍课税。(2)实行单一低税率,以鼓励国内消费。税率设定为5%,其中4%为国家消费税,1%为地方消费税。(3)允许扣除进项税额,以避免重复征税。
(一)从国际比较来看,日本有提高消费税率的余地
西欧国家的消费税率一般在15%-20%之间,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更高达25%。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中,日本现行5%的消费税率处于最低水平。另外,从消费税收入占国家税收的比例看,日本也处于较低水平,和法国的消费税收入约占国家税收总额的一半、德国占三分之一相比,日本仅占四分之一。再有,日本的国民租税负担率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也较低,仅为24.3%①。因此,与其他OECD成员相比,日本还有提高消费税率的空间和余地。(参见表1)
表1&&主要发达国家消费税相关情况的比较&&&&(%)
消费税收入/国税收入
国民租税负担率
各州采用不同税率
资料来源:財務省「税制」、。国税庁「税大講本」、。
(二)国内困境迫切要求日本提高消费税率
人口少子老龄化加剧,使日本的社会保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财政难&困境。目前,日本在人口的&质&(劳动人口减少)和&量&(总人口减少)上面临着双重压力。2012年4月17日,日本总务省公布了2011年10月1日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日本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度减少了25.9万人,为1.27799亿人,其中,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3.1%,15-64岁人口占63.6%,65岁以上人口占23.3%。②另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对未来日本人口的推算,预计到2025年,日本的总人口将减至1.19亿人左右,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突破30%。而到2050年,日本的总人口将减至1亿以下,其中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增至40%。③有研究表明,日本的劳动人口以每年1%的速度减少,对经济增长产生0.7%的负面影响,与0.7%的年增长率相抵。④人口结构问题成了制约日本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⑤
目前,日本的社会保障支出额正以每年约1万亿日元的速度增长,其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也逐年上升,与此相比,社会保险费收入却增长缓慢。近20年来,社会保险费收入与社会保障支出之间的差额不断扩大,愈发加重了日本政府的财政负担(参见图1)。现阶段,日本平均每三个劳动人口就需要供养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即便将全年的消费税收入全部用于养老金、老年人医疗和长期护理保险等项支出,每年尚有10万亿日元左右的缺口。⑥而且,今后随着少子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及劳动人口的持续减少,养老金、医疗等社会保障支出的压力将继续增大。
图1&&日本社会保险费收入与社会保障支出的变化
資料来源:財務省「日本の財政関係資料」、2011年9月、35頁、。
日益恶化的财政状况敦促日本政府实施财政重建。近年来,日本政府一般债务余额不断膨胀,其与GDP之比甚至接近太平洋战争末期的水平⑦,因此可以说,日本的财政状况已经脱离&和平&常态,进入了类似&战时&的危险状态。经济的长期低迷和通货紧缩导致税收锐减,而社会保障支出却大幅增加,削减社会保障支出以外的经费支出已经没有太大的余地,为了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压力、改善国家财政靠举债度日的局面,财政重建成为日本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测算,消费税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为政府带来2.5万亿日元的税收,这对于解决日本政府的财政困境具有重要意义。⑧这似乎也是国际社会的共识。2011年4月21日OECD在《对日经济审查报告》中指出,日本政府实现财政重建目标的前提是必须将消费税率提高至20%。⑨2011年11月23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日本稳定性报告》也指出,如果日本的国债利率在现有水平上提高的话,日本国债将立即变得不可持续,一旦日本的财政不平衡状况进入不可持续的状态,日本将遭遇利率上升、市场信用下降,脆弱的财政金融体系将受到冲击,并通过传导效应使实体经济受到很大影响;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是最大限度地削减财政支出和将消费税率提高至15%,这样日本政府的财政重建目标才有可能半数达标。⑩
(三)日本提高消费税率一波三折
在日本,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关于提高消费税率的议论不绝于耳。实际上,日本政府也早已有意通过消费税增税扭转财政难的局面,只是消费税改革方案酝酿多年却难以有效推进。2008年6月,自民党政权提出了消费税增税方案;2009年6月,日本政府在《日本财政运营战略》中制定了&2015年度财政赤字与GDP之比要在2010年度基础上减半以及2020年度彻底消除财政赤字&的财政重建目标。2009年夏季参议院大选中,民主党向国民承诺&四年内不考虑增加消费税&并击败自民党成为执政党,消费税增税改革也就此搁浅。2010年参议院大选前,日本首相菅直人提出将参考自民党的观点将消费税率提高至10%的提案,招致民主党在大选中丢失了十个席位。野田首相上任后力排众议,进一步加快了消费税增税改革的步伐。
二&野田内阁的消费税改革法案及评价
2012年2月17日日本政府在内阁会议上确定了以提高消费税率为主的社会保障与税制一体化改革大纲,3月30日野田内阁提出了消费税改革法案,6月26日消费税改革法案终于在众议院获得通过。
(一)野田内阁的消费税改革法案
野田内阁提出的消费税改革法案指出,将从2014年4月1日起将消费税率从现行的5%提高至8%,2015年10月1日起进一步提高至10%,提高消费税率所得的收入将全部用于支付包括养老金、医疗等在内的社会保障支出。消费税改革法案的主旨是增加社会保障财源和实现健全财政,明确规定了消费税收入的用途以及提高消费税率的步伐和节奏。
该法案的&附则&还补充强调了以下两点内容:(1)提高消费税率的前提是日本宏观经济保持在正常轨道上运行(日本政府设定了2011-2020年平均名义GDP和实际GDP分别增长3%和2%的目标)、物价恢复到正常水平,为实现经济快速好转,日本政府应尽快制定综合经济对策并采取促进经济增长的必要措施;(2)实施提高消费税率之前,必须确认名义GDP和实际GDP增长率、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变动情况等宏观经济指标是否达标,一旦经济形势急剧变化时可停止增税(即引入所谓的&景气弹性条款&)。
日本财务副大臣五十岚文彦在《有关提高消费税率时期的注意点》中强调,日本政府在2009年6月出台的《财政运营战略》及2012年2月17日出台的《社会保障和税制一体化改革大纲》中分别确定了财政重建目标及2015年实现社会保障财源充裕的目标,可见提高消费税率与实施财政运营战略及社会保障改革密不可分。而且,《社会保障和税制一体化改革大纲》中还明确规定了消费税率提高五个百分点所得收入的分配和用途:一个百分点(约2.7万亿日元)用于改善儿童入托排队现象、提高医疗护理服务水平及加强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力度,一个多百分点(约2.9万亿日元)用于支付基础养老金国库负担额度的一半,剩余的约三个百分点分别用于减轻下一代人负担(7.0万亿日元)和支付由于提高消费税率而增加的社会保障支出(0.8万亿日元)。⑾通过实施上述措施,提高消费税率将为日本财政重建做出贡献。
(二)对野田内阁的消费税改革法案的评价
2012年初,野田内阁明确提出了消费税改革法案,野田首相本人表示将不惜以政治生命为赌注,争取使该法案得以实施。虽然野田内阁对提高消费税率持强硬态度,但日本国内对消费税改革法案评价不一,主要的代表性观点归纳如表2。
即便是在赞成进行消费税增税改革的阵营中,学者们也从经济学角度讨论了野田内阁的消费税改革法案的可行性,提出了不同见解。
首先是关于日本经济能否承受消费税率提高五个百分点以及实施消费税增税的具体时间等问题。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熊野英生指出,日本经济在&失去的20年&里,物价水平基本原地踏步,如果消费税率提高五个百分点,家庭经济很难承受,因此必须同时推进消费税增税、财政重建及经济增长战略。⑿针对增税的时机,专修大学的野口旭认为,当日本经济走出通货紧缩且通货膨胀率为2%、名义GDP增长率为4%时,可以考虑提高消费税率。⒀而东京大学的井堀利宏则认为,日本经济未来很难维持2%的增长率,经济持续负增长的可能性较大,他对因为经济低迷推迟消费税增税的观点提出了批判性意见。⒁法政大学的小峰隆夫也强调,未来只要不发生如雷曼兄弟破产这样的重大突发性事件,日本就应该按照消费税改革法案确定的时间表逐步提高消费税率。⒂
其次,学者们还讨论了实施财政重建及完善社会保障财源所必需的消费税率水准。日本财务省2012年初的测算表明,即使消费税率提高至10%,也不能保证社会保障财源充足。⒃一桥大学的佐藤主光估算,日本实施财政重建和完善社会保障的前提是从2015年起将消费税率提高至10%,并从2020年起进一步提高至15%。⒄大和总研的武藤敏郎指出,实现日本财政收支平衡、保证社会保障四项经费(即养老金、医疗、护理的社会保障支出以及实施少子化对策所需要的经费)财源充裕的条件是从2015年起将消费税率提高至10%并从2020年起进一步提高至16%。⒅一桥大学的野口悠纪雄认为,若不进行社会保障改革,要将财政赤字与GDP之比控制在3%以内,消费税率就必须提高至30%。⒆
表2&&日本学者对提高消费税率的不同看法
野口悠纪雄(一桥大学名誉教授)
日本政府如果想通过提高消费税率实现财政重建,不但要增税,而且有必要将消费税率提高至30%。
河野龙太郎(法银巴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对日本政府明确提出提高消费税率法案给予高度评价。日本政府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税金)以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保障费用入不敷出。如果不提高消费税率,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将濒临危机。
大前研一(经营突破大学校长)
日本是借款大国,为避免陷入无法履行债务的局面,日本政府必须提高消费税率以完成社会保障与税制一体化改革。
伊藤元重(东京大学教授)
社会保障与税制一体化改革是日本政府无法回避的政治课题。假如提高消费税率法案在国会未获得通过,那么就应该解散众议院,问信于民,由日本国民做出选择。
竹中平藏(庆应义塾大学教授)
提高消费税率就是将负担转移给下一代人。可以采取增加国民税负来保证社会保障制度健康运行,但不是现在,应该是一个20-30年的长期计划。因此,反对此次提高消费税率法案。
高桥洋一(嘉悦大学教授)
目前解决日本经济低迷,应该推行小泉、安倍内阁时期验证过的手段,即日本银行向市场大量投放货币以致日元贬值、出口企业收益增加及法人税收入增加。现在如果采取提高消费税率,无疑是增加财务省官僚们的特权。
森永卓郎(独协大学教授)
提高消费税率法案将以失败告终。如果日本政府强行实施提高消费税率,2014年日本将陷入危机,并引发严重的收入差距问题。
资料来源:「消費税引き上げ問題に関する経済学者、エコノミストの発言まとめ」、2012年7月、。
针对消费税增税所得收入的用途,庆应义塾大学的竹中平藏认为,日本经济增长恢复到正常运行轨道后可将消费税率提高五个百分点,增税所得收入应该全部用于下一代人的社会保障支出。⒇三菱UFJ研究中心的五十岚敬喜则认为,如果增税所得收入全部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话,社会保障的财源将得以保障,可国债发行额却无法减少,财政赤字规模也不会缩小,仍然无法唤回市场对日本财政体制的信任。(21)
综上可知,日本经济学界对提高消费税率的意见不一,学者们各抒己见,评价分析了消费税增税改革的利弊。笔者认为,虽然消费税增税改革面临着诸多压力,但是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以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财政支出压力并最终实现财政重建这一角度来看,提高消费税率的改革是日本政府当前最现实的选择。尽管消费税增税法案距离实施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其经验将成为其他国家进行消费税改革的一个重要范本。即便时间不一,诸多发达国家未来也将面临如日本一样的问题:一方面是维持宏观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是削减中长期政府债务的同时控制社会保障支出。
三&提高消费税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野田内阁的消费税增税法案虽然在众议院获得了通过,但要付诸实施还需跨越如执政党内部意见分歧、在野党反对及民意壁垒等多道难关。野田首相孤注一掷地以自己的政治生命为代价坚持提高消费税率,其目的在于重建财政以带动日本经济增长。提高消费税率后日本经济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在讨论野田内阁的消费税增税法案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之前,有必要先考察分析1997年桥本内阁将消费税率从3%提高至5%这一举措对日本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其他发达国家提高消费税率后经济状况的变化。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能够更好地论证野田内阁提高消费税率法案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一)1997年日本提高消费税率对其经济的影响
1997年5月日本经济开始下滑,日本国内普遍认为桥本内阁提高消费税率是导致此番日本经济低迷的主要原因。然而,事实是1997年北海道拓殖银行的经营破产、山一证券的自主停业在日本国内酝酿了深刻的金融危机,同时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也对日本国内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考察日本1997-1998年实际GDP构成的变化发现,设备投资和公共投资在此期间大幅度下跌,与此相比,1997年第三季度日本的个人消费由负转正。(22)因此,可以说1997年桥本内阁在做出提高消费税率的决定时,未能很好地预见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改革时机掌握欠佳,但&1997年提高消费税率使得日本经济增长减速&的观点显然站不住脚。
(二)其他发达国家提高消费税率对经济的影响
首先考察德国和英国的情况。2007年1月德国政府决定提高消费税率。在此之前,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出现了销售量突增的现象。德国政府将消费税率从16%提高至19%后,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量大幅下降,但是2007年第二季度个人消费开始回升,第三季度的实际GDP增长率恢复到上年同期水平。不幸的是,接踵而至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德国GDP增长率大幅度下跌。另外,英国政府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的一年间将消费税率从17.5%下调至15%。之后随着金融危机的逐渐平息,2010年1月将消费税率从15%调回17.5%,2011年1月再提高至20%。在此前后,英国也出现了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销量剧烈震荡的现象,但是到2011年3月,英国的实际GDP增长率已恢复到上年同期水平。可见,提高消费税率对德国、英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
2012年日本大和总研以欧洲27国为分析对象,采集了67例数据,测算了多组提高消费税率前后年度经济增长率加速度(提高消费税率年度的经济增长率与前一年度的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差额)的变化后发现,提高消费税率未必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23)为了应对主权债务危机,最近法国、希腊等国也纷纷提出在现行20%的消费税率基础上继续提高消费税率的法案,并准备提交国会表决。
(三)野田内阁提高消费税率对经济的影响
野田内阁实施提高消费税率将对日本经济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1.提高消费税率短期内会对日本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有利于日本经济发展。
在当前国内消费者信心低迷、收入多年未增的情况下,提高消费税率在短期内会对日本的消费造成一定的冲击,抑制经济增长。2012年6月28日,即野田内阁提出的消费税增税法案通过后的第三天,法银巴黎证券(BNP Paribas)测算了消费税增税对日本GDP的影响:2014年4月提高消费税率前,小汽车、住宅等个人消费将大量增加,因此2013年度的GDP增长率将提高0.5个百分点;2014年4月税率提高至8%后,消费会出现一时下滑,从而导致2014年度的GDP增长率下降0.8个百分点。(24)从长期看,日本国民对财政前景信心增强,会逐渐抵消消费税增税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同时,日本政府可以通过权衡把握好提高消费税率的步骤和节奏,最大化地利用国民对于财政前景信心增强的&红利&,将消费税增税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控制到最低点。
2.从日本社会保障收支现状看,消费税增税所得的收入将是人口少子老龄化背景下社会保障最稳定的财源。
如前所述,包括稳定社会保障财源在内的财政重建是野田内阁工作的重中之重,&失去的20年&导致税收严重不足,重建财政需要增加国家税收。日本国税有三大主力税种,即所得税、法人税和消费税。如图2所示,从历史角度检验,消费税是一种收入比较稳定的税种,受经济状况波动、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大,这是消费税与所得税和法人税的最大区别。消费税改革法案明确指出,提高消费税率所得的收人将全部用于养老金、医疗等在内的社会保障支出。因此,随着消费税率的逐步提高,日本社会保障收支不平衡的局面将得到改善。
图2&&所得税、法人税和消费税占日本财政收入的比例变化
注:2012年的所得税、法人税及消费税收入是在2012年度日本政府财政预算基础上计算得出。
资料来源:財務省「わが国税制&財政の現状全般:主要税目の税收(一般会計分)の推移」、。
3.从日本现行税收体制及消费税的特征分析发现,提高消费税率对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首先,日本国内对所得征税实施&九六四&方针,即工薪阶层收入的90%、自营业者收入的60%、农户收入的40%被定为征税对象。与此相比,消费税是对国内销售的商品和服务按价格的一定比例普遍征收,以确保国民税负的公平性。其次,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所得税和法人税相比,消费税增税对经济增长的副作用相对较小。(25)这是因为,劳动者的收入或用于消费,或用于储蓄,二者择其一。而日本的所得税具有&双重征税&性质,不仅对劳动者的劳动收入课税,而且对劳动者的储蓄利息课税。与此相比,消费税不对储蓄征税,不影响家庭长期储蓄决策。因此,消费税不对劳动者选择消费或是储蓄产生太大的影响。另外,从资源分配的效率性角度而言,消费税并非对资本收入和资产征税,也不会影响投资和贸易活动。
4.消费税增税将加大国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税负,提高消费税率后,收入越少的人群的相对税负会越重。
日本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以标准四人家庭(夫妇一方为工薪阶层、养育两个孩子)在不同消费税率条件下的家庭年度负担额为例,考察了消费税对国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2014年4月及2015年10月当消费税率分别提高至8%及10%时,所有日本国民都将面临增税导致的收入减少和税负增加;尤其是对于低收入家庭而言,由于消费税具有逆累进制特征,增税带来的负担更为严重。如年收入500万-550万日元的标准四人家庭的年度负担额度将在目前的水平上分别增加约7.3万日元和11.9万日元。(参见表3)
表3&&提高消费税率对家庭经济的影响&&&&(单位:万日元)
家庭年收入
税率为5%时的年负担额
税率提高至8%时的年负担额
税率提高至10%时的年负担额
资料来源:「第一生命経済研究所の試算」、『産経新聞』2012年6月26日。
综合考察提高消费税率对日本经济可能造成的多方面影响,可谓利弊兼存,但从长远和深层次角度考虑的话,其相互作用的合力是:提高消费税率将使日本财政逐渐走出困境,为未来财政重建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日本经济社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四&对日本政府提高消费税率的展望
结合竹下、桥本内阁的消费税改革及其他发达国家提高消费税率的实践经验可以认为,提高消费税率对于当前处于窘境的日本经济而言势在必行,虽然存在重重阻碍,日本政府将遵循3S原则,即迅速化(sooner rather than later)、阶段化(stepwise)、持续化(sustained)的原则,加大消费税改革步伐,最终实现财政重建、推动日本经济快速增长。
图3&&主要发达国家的债务余额与GDP之比
资料来源:財務省「日本の財政関係資料」、2011年9月、19頁、。
第一,提高消费税率从长期看有利于日本经济增长,但以消费税为借口的政治博弈会成为实施消费税增税的绊脚石。近年日本政坛频繁更迭,执政党与在野党之间甚至执政党内部互相拆台,难以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上达成一致。小泽一郎等力量反对消费税改革法案,更多的只是一个借口,主要目的是争权夺利。虽说提高消费税率势在必行,也将推动日本经济增长,但是变化莫测的政坛局势恐怕会影响日本经济的正常运行。
第二,日本政府债务负担的空前加重,势必加大消费税增税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预期。(26)图3反映了主要发达国家的债务余额与GDP之比,从中可以看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的负债就不断增加,财政状况日趋恶化,2011年日本政府的一般债务余额与GDP之比攀升至212.7%,约为国际安全标准的3.5倍,居发达国家之首。可见,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的债务问题极其严重。逐步提高消费税率以增加财政收入,是日本政府今后应对债务危机的重要手段。
第三,为了实现财政重建,日本政府今后在提高消费税率以增加财政收入的同时,将大力削减社会保障支出。实现财政重建,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的两个手段必不可少。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仅采取减少财政支出或仅采取增加税收的手段,财政重建均收效甚微。(27)井堀利宏指出,单纯实施消费税增税并不能完成财政重建,如果财政赤字递增,那么自动削减财政支出的机制必不可少。(28)因此,日本政府今后阶段性地提高消费税率的同时,将最大限度控制社会保障支出。
第四,日本政府今后应该修改统一税率,探讨引入多档消费税率。日本从1989年开征消费税以来,一直采用单一低税率制,这有利于征税的简洁化,也能避免消费税对价格的扭曲。野田内阁的提高消费税率法案之所以遭到反对,其原因之一是消费税增税将影响低收入阶层的日常生活。有研究指出,若引入按税种设定的多档消费税率,则可避免增税对低收入阶层的影响。(29)为了减轻消费税增税对国民特别是低收入者带来的负担,许多发达国家都设置了免税、零税率、优惠税率和标准税率等多档消费税率,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适当降低税率或采取优惠税率。(30)日本经济长期低迷,消费信心本来就不足,提高消费税率可能会进一步抑制消费,如果对生活必需品和非日常用品区别对待并课以不同的税率,效果将有所改善。
①东日本大地震后,日本政府实施了减税政策,2012年日本的国民租税负担率降至22%。
②総務省統計局「人口推計(平成23年10月1日)」、。
③国立社会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人口統計資料集(2011年版)」、。
④『金融財政事情』2010年9月6日号、10頁。
⑤参见李薇:《野田内阁面临的挑战与抉择&&2012年野田政权面临的挑战》,《日本学刊》2012年第2期,第3页。
⑥財務省「日本の財政関係資料」、2011年9月、5-6頁、。
⑦大和総研「消费税引き上げを巡る5つの論点」、『第172回日本経済予測』2012年2月16日、7頁。
⑧参见张舒英:《日本的灾后重建缘何深陷财政困境》,《日本学刊》2011年第4期,第26页。
⑨OECD東京センタ一「对日経済審查報告書」、2011年4月21日、。
⑩財務省「日本の財政に对する国際機関の見方」、2011年11月23日、。
⑾財務省「社会保障&税一体改革について」、2012年2月29日、。
⑿熊野英生「政府が揭げるプランを検証経済活動に悪影響も&消費増税含む一体改革の問題点」、『金融財政ビジネス』10227号、2012年2月23日、15-16頁。
⒀「第177回国会衆議院財務金融委員会議録第28号」、2011年7月15日、6頁。
⒁井堀利宏「とことん考える消費税増税に失敗す&れば財政危機が顕在化」、『エコノミスト』90 (14)、2012年4月3日、90頁。
⒂「消費増税のタイミング判断まどわす法案付則」、『日本経済新聞』2012年4月1日。
⒃財務省「社会保障&税一体改革について」、2012年2月29日、。
⒄佐藤主光「試案&消費税増税のあり方2020年度には15%にして社会保障と財政再建を両立させる」、『エコノミスト』&88 (43)、2010年7月27日、81頁。
⒅武藤敏郎「消費增税の終着点示せ」、『日本経済新聞』2011年12月28日。
⒆野口悠紀雄「とことん考える消費税嵗出見直しなしに財政再建はできない」、『エコノミスト』&90 (11)、2012年3月13日、74頁。
⒇竹中平蔵「消費税增税に大義も効果もなし」、『産経新聞』2012年2月10日。
(21)五十嵐敬喜「消費税增税の使い道」、『日本経済新聞』2011年2月16日。
(22)大和総研「消費税引き上げを巡る5つの論点」、『第172回日本経済予測』2012年2月16日、19頁。
(23)大和総研「消費税引き上げを巡る5つの論点」、『第172回日本経済予測』2012年2月16日、18頁。
(24)『産経新聞』2012年6月29日。
(25)「財政制度等審議会財政制度分科会議事録」、2010年5月18日、。
(26)参见江瑞平:《东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深广影响》,《日本学刊》2011年第4期,第16页。
(27)大和総研「財政再建、増税と同時に嵗出を削减せよ」、2012年、1頁、。
(28)井堀利宏「とことん考える消費税増税に失敗すれば財政危機が顕在化」、『エコノミスト』90(14)、2012年4月3日、92頁。
(29)大和総研「消費税増税時の逆進性&低所得者对策のQ&A」、2012年6月19日、9頁、。
(30)大和総研「消費税増税時の逆進性&低所得者对策のQ&A」、2012年6月19日、9頁、。
作者:&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教授 施锦芳&&
来源:&《日本学刊》
【全球政务网】
&|&&|&&&Copyright & 2012 www.govinfo.so&All&Rights&Reserved&全球政务网&&京ICP备号-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5中国人口结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