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国内日本乒乓球女运动员运动员要想去新加坡日本乒乓球女运动员队训练,什么办手续才能进入新加坡队,谢谢!

伦敦奥运会乒乓球进入倒数第二比赛日的争夺,新加坡女队与韩国队打响女团铜牌争夺战。第一盘,冯天薇以3-1力擒金暻娥为新加坡先下一城。李佳薇在第二盘登场3-1击败石贺净,随着又与王越古拿下双打这一盘,新加坡队就此直落三盘击败韩国队,继冯天薇摘得女单铜牌后,又获得了一枚团体铜牌,这也是新加坡代表团在伦敦奥运会迄今仅获的两枚奖牌。  作为“海外兵团”中的一员,李佳薇算是真正能够威胁到中国乒乓球队的重点队员之一,从北京队出走新加坡的她,曾多次在重大比赛中战胜过王楠、郭跃等同时代的中国女乒主力队员,因此每逢大赛,打法特殊的李佳薇总会被中国女乒重点研究。  按照李佳薇的父亲兼启蒙教练李万祥的说法,李佳薇如果不去新加坡,以她的实力也完全能够在中国女乒立足。那么这样一位乒坛女杰最初是如何走上乒乓球之路的呢?李万祥告诉记者,这一切缘于李佳薇自己的“偷师”。  李万祥年轻时候也是一名专业乒乓球运动员,不过一次意外的受伤让他告别了乒坛,为了不让自己抱憾终生,他省吃俭用开办了一所业余乒乓球体校,把希望寄托在了孩子们的身上。就在他开办的这所只有48平米的体校内,李万祥开始了自己的乒乓球育才之路。  虽说对这小小的白球痴迷不已,不过李万祥起初并没有让女儿李佳薇练习乒乓球的打算,而是让她去学体操。但一次偶然发生的事件,让李万祥把女儿从体操队领回了家,“佳薇那时候的体操教练跟我关系不错,也在西城体校。有一次我去训练馆看佳薇练体操,当时那个教练为了帮队员拉韧带,就坐在了佳薇的后背上,按说这个训练应该有个一个时间限制。但是我当时看到的情况是,教练坐的时间可能过长,佳薇的脸都已经紫了,明显就已经情况不对了,那个教练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赶紧上前把佳薇扶起来,让她把气慢慢喘过来,好在最后没发生什么意外。”  从那次之后,李万祥就不让女儿去体操馆了,而是把她留在自己的乒乓球学校,在自己教小队员打球的时候,让佳薇一旁捡捡球。李万祥没有意识到,自己没主动让女儿去学乒乓球,并没有耽误女儿领悟这项运动的精髓所在。  有一次训练课,李万祥反复给包括郭焱在内的10几个小队员讲解动作要领,并且自己一遍遍地做示范动作,但是场上的小队员们却一直无法达到教练的要求,这让站在一旁捡球的李佳薇颇为不屑,她嘴里嘟囔了一句“真笨”。  这句无心之语落入了李万祥的耳朵,让他颇有些意外。有些好奇的李万祥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拿过球拍让小佳薇也做一做动作,没有想到的是,李佳薇做得有板有眼,无论发球和接发球都让李万祥觉得真像那么回事,“其实佳薇能够很快走上乒乓球之路,全靠她自己一个人在底下偷偷地观察,我在台上说的时候她也会偷摸在底下练,所以她之后很快就能上手。”李万祥说。  看到女儿在这项运动上很有天赋,同时具备刻苦钻研的精神,李万祥觉得女儿或许能够在乒乓球运动上有所成就,于是开始了对女儿的培养。日复一日的“魔鬼”训练,让李佳薇逐渐成长,1990年她进入北京什刹海体校,1994年进入北京队,1996年远赴新加坡,成为新加坡队的主力,并且谱写了四届奥运会的传奇经历。
刚表态过的朋友 ()【苏州世乒赛今日开幕】4月25日,2015年第5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苏州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开幕式和抽签仪式。苏州世乒赛共有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50多名运动员参加,中国乒乓球队则派出了16名选手参赛。 记者 肖勇 万程鹏 摄
同时转发到微博冬日正午的太阳晒得人暖洋洋的,很惬意。
  和往常一样,李晨上完上午的课和同学一起来到学校的食堂,依然点上自己爱吃的白菜烧肉,再来上一碗饭,找到一个可以晒到太阳的位置,慢慢享用。在扬州大学荷花池校区的食堂里,作为经济学院国贸系大一新生的李晨几乎和所有的扬大学生一样。在数百名用餐的扬大学子中,你甚至第一眼根本不会注意到他――谁又会想到这个胖胖的阳光大男孩,一年前还是新加坡国家乒乓球队的选手呢?
  李晨,这个名字在中国毫无名气可言,甚至在新加坡也算不上响亮。但是,从号的晚上开始,李晨在扬州业余乒乓球界却是无人不知――因为他的新加坡前国手的经历,更因为在那天晚上,几乎横扫了扬州业余乒乓球高手,拿到了代表扬州乒乓球业余比赛最高水平的精英赛冠军。
  一个冬日的午后,“扬州冠军”李晨如约来到了扬大瘦西湖校区门口的一家咖啡屋,接受记者的采访。面对记者,李晨显得很内敛,很低调,但其中仍透露着东北人特有的豪爽。我们选择了一个靠窗口的位置坐下,和煦的阳光透过明亮的落地玻璃窗晒到人的身上,感觉很好。记者点了一杯拿铁咖啡,而李晨却要了一杯绿茶。看得出来,李晨是一个受中国文化熏陶颇深的人。
  我们的话题从李晨去新加坡打球开始。李晨说,在去新加坡之前,他在河北六通俱乐部效力过三年,打过乒超。2004年,在河北队一个教练的推荐下,李晨到新加坡,而且直接进了国家队。
  初来乍到的李晨并不被新加坡人看好,因为在新加坡国家队中,大部分中国“外援”都有进入过中国国家队的经历,乒超的资历在那几乎不算什么。刚去的那段时间,李晨的压力挺大。但是,李晨说他喜欢压力,有压力才有前进的动力。很快,李晨得到了一个一战成名的机会。有一家新加坡俱乐部邀请李晨参加新加坡联赛。“那是我到新加坡之后第一次参加比赛,说实话,压力真的挺大的。”但在压力之下,李晨却有着超水平发挥,带着俱乐部的三队拿到了团体第三的成绩,而倒在李晨拍下的就有世界冠军马琳在广东队的双打搭档凌伟超。“可以这么说,正是那次比赛,奠定了我在新加坡的地位。”
  随后,李晨又得到了代表新加坡参加2005年越南金球拍乒乓球国际邀请赛的机会。在那次比赛中,发着40度高烧的李晨不但帮助新加坡队拿到了团体冠军,还在男单关键的一场比赛中,击败了东南亚乒乓球的冠军,为新加坡队单打夺冠扫除了一个最大障碍。可是,高烧的李晨却因为在比赛中耗尽了全部的精力,不得不放弃了接下来的比赛。
  在新加坡逐渐站稳脚跟的李晨却在2006年回国了。由于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李晨的父母对儿子很是挂念。“我父母的意思是让我回国上学,可是我又放不下乒乓球,为这,我跟我父母交涉了有几个月。”但最后,孝顺的李晨还是回国了。
  回国之后,李晨一个姐姐的电话,改变了李晨此后的人生走向。“我姐姐对我说,现在有一个学校挺好的,在那既可以打球,也可以上学,让我来看看。当时我还有些犹豫,不过来到扬州之后,我只用了一分钟,就决定上扬大。”对于扬大的学习氛围和乒乓氛围,李晨是赞不绝口。
  李晨说,他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从一名运动员到一个学生的转变,现在在充分地享受着乒乓球带给他的乐趣:“每天上午上课,下午训练打球,这就是我追求的生活!”李晨说,在扬大良好的训练和学习环境中,好动的他竟也能静下心来看书。
  “扬大的训练水平不错,保持水平是没有问题。有时到了周末,我自己还加练。其实就是喜欢呗,别人也许喜欢唱歌、上网什么的,我就爱好乒乓球,一天不打,就觉得手痒……”李晨还向记者透露,放假后,他也许还会出国短期锻炼
  一下,以提高自己的球技。
  不过,李晨强调说:“现在我也就是个业余选手,乒乓球就是一个爱好。提高是无止境的,既然喜欢,就希望能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看得出来,尽管已经不是专业运动员,李晨还是对乒乓球保持着一份执著和痴迷。
  在采访快结束的时候,李晨还诚恳地嘱咐记者,在文章的最后一定要帮他感谢一直关心他的人:扬大体育学院金玉副院长、经济学院雍书记、杨书记、敬爱的班主任季老师,还有各位同学以及把他送进扬大的姐姐――苏州日报体育记者祁楠。
  在李晨身上,记者分明感觉到了一种热情,一种血融于水的热情!
  ■李晨简历■
  出生年月:1986年3月
  出生地:辽宁沈阳
  1993年-1997年 沈阳沈河体校
  1997年-2001年 辽宁省体校
  2001年-2004年 河北六通乒乓球俱乐部
  2004年-2006年 新加坡国家队
  2006年至今 扬大经济学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运动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