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上班族,没有办法热身运动八个步骤,吃饭给我出个方法,一日三餐怎么吃

原标题:中国饭盒PK日本便当盒,差的不是一点点···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

上班族都不想跨出空调房半步。

午饭则划分出两大阵营:

外卖包装早被说的体无完肤,

带饭的大多也是玻璃碗搞定。

中国吃饭讲究色香味俱全

饭盒作为色的重要衬托,

看了看有便当文化的日本,

结果三观又被刷新一遍。

肯定是因为饭盒太难看了!

Hakoya的饭盒基本上是塑料制成,

你见过把饭盒做成书的吗?

端着它到底是要看还是要吃啊!

在花红柳绿的便当盒界独树一帜

有时候推出各种电影同款,

从星球大战、蝙蝠侠到小黄人,

孩子拿到估计压根舍不得放下。

简直跟乔布斯的审美如出一辙。

说到便当盒,不得不提称得上

日本便当界的国宝级作品:

这家店开创于江户时代,

栗盛俊二是第六代传人,

原料只用200年以上的秋田杉木材。

日本匠人喜欢钻研已不是秘密,

栗盛俊二改进了制作工艺,

独创将底部锐角磨圆的方法,

加速干燥、延长使用年限。

有如此专心制作饭盒的匠人,

难怪日本的便当文化如此发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回头想想我们的便当盒,

隔壁奶奶拿着千篇一律的保温盒

在这个高速运转的时代,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曹操送给荀彧一个鸡翅木食盒,

荀彧打开发现空空如也,

后世解释“椟”音同“毒”。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古代食盒除却装盛食物,

还是彰显身份的重要道具。

材料、工艺都非常讲究,

主人的家族地位,财富状况。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食盒可分为捧盒、攒盒、提盒

捧盒的礼仪性多于实用,

皇帝过寿臣礼须以捧盒呈上,

隆恩赐赏亦用捧盒盛出。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高总一尺八寸,长一尺二寸,入深一尺;

下留空,方四寸二分,以板闸住,作一小仓;

内装酒杯六,酒壶一,箸子六,劝杯二。

上窄作六格,如方盒底,每格高一寸九分,

远宜提,甚轻便,足以供六宾之需。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微博

最为有名的是象牙镂雕提食盒

现在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盒身镶嵌镂空精雕的象牙片,

上雕人鸟走兽、树花山房,

▲图片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

如今食盒已然退出中国人的生活,

给来者讲述曾经的繁华。

外卖独行天下的日子里,

我们丢失的既是一部分文化,

有空买个自己喜欢的饭盒,

相比较之下,你更喜欢哪款饭盒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可算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国人讲究早、中、晚的一日三餐制。那么,咱们南昌的上班族是如何解决一日三餐的呢?这三餐是否吃对了呢?

    “老板,拌碗粉,加辣,然后拿个海带排骨汤。”每天7点30分左右,家住新建区兴华路的胡哲琼都会到家里楼下的小店里解决早餐,“拌粉+瓦罐汤”是她每日早餐的“标配”。

    “我是土生土长的南昌人,最爱吃的就是拌粉加瓦罐汤,有干有湿,我还觉得挺营养的。”胡哲琼表示,她的早餐选择也是很多南昌人的选择。

    果然,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拌粉或拌面再加上一盅瓦罐汤是很多南昌上班族的早餐组合。“刚来南昌时还挺不习惯的,但工作几年下来,也习惯了这样的早餐搭配。”郭丹来自陕西,曾经喜欢“胡辣汤+饼”的早餐组合,如今也成为了“粉面+瓦罐汤”的拥趸。

    那么,“粉瓦”组合真的同市民想的那样,是理想的早餐吗?市公共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会理事长黄志军表示,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和水6类,早餐占全天供给热量、营养素的1/3左右。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早餐应至少包括四类食物,即谷类(米、面)、肉蛋类、豆奶类、蔬菜和水果类。“拌粉和瓦罐汤包含谷类、肉类、蛋,但缺少水果和蔬菜,算不上营养早餐。”黄志军建议,市民吃“粉瓦”组合时,可增加适量果蔬,做到营养搭配。

    另外,记者还发现,南昌有不少上班族放弃食用早餐。“还不如多睡两分钟”“没趁早吃就干脆并到午餐吃”“早上睡醒没胃口”等都成了他们不食早餐的理由。卫生部门曾对南昌居民是否吃早餐的问题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每周内每天定时吃早餐的占82.50%,每周有4—6天吃早餐的占11.33%,每周有1—3天吃早餐的占3.67%,基本不吃早餐的占2.49%。

    “经过一夜,人体内储存的葡萄糖等能量已被消耗殆尽,想要维持上午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就必须从早餐中获取能量。如果不吃早餐,机体所需各种营养素得不到及时补充,不仅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还将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引发一些疾病。”黄志军说。

    在南昌,上班族的午休时间一般只有1—2个小时。因此,他们的日常午餐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完成——吃食堂、带饭、点外卖。

    “我们单位提供的午餐标准是15块钱,一般是一荤一花荤两素菜加一份汤和米饭。”在红角洲附近工作的熊倩告诉记者,单位食堂的饭菜算不上难吃,但也绝对不好吃,不过选择确实比家里多。“有8个菜可选择,只要自己不是太挑食,保证营养应该问题不大。”熊倩说。

    和熊倩一样,市民万女士的单位也提供午餐,不过她却并不爱天天吃食堂。“一星期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菜,分量也不够多,经常到下午三四点就饿了。”万女士告诉记者,她一周时间里有一半的时间通过点外卖来解决午餐。“有时候是点粉面,有时候就点些小吃。”万女士说,如果午餐选择点外卖,她都会另点一份水果。“感觉吃点水果能补充些维生素,营养更丰富点。”万女士说。

    “不想挤着电梯下楼,也不想在饭店排很久的队等座位。所以我每天中午都是用手机订外卖。”在金融公司上班的小杨中午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忙起来总是错过午餐时间,但外卖不会对用餐时间进行限制,小杨便习惯了在办公室点外卖。“点餐不仅省去了觅食的时间,还能多休息一会。”小杨表示,现在的手机软件只要订餐一次,系统就会记住你的地址和电话,多次订购也变得更加方便和容易。“有时候会有同事一起拼单,大家一起吃,品种更丰富不说,也能省些配送费。”小杨说。

    市民熊丽每天中午也不愿意挤电梯下楼吃饭,她的办法是“带饭”。“如果头天晚上家里准备了好吃的荤菜,我就会提前勺出一部分放到饭盒里,第二天早上再炒个蔬菜,就成了午餐便当。”熊丽告诉记者,每天早上一到单位,她就把便当放进公共冰箱,等到中午时再用微波炉热一热吃。“虽然很简单,但总比吃外卖干净吧。”熊丽说。

    那么,午餐“三剑客”中,哪个才是最强“王者”呢?黄志军表示,单位食堂的卫生比较有保障,上班族不会有吃到“地沟油”“毒米”等担忧。“而且品种相较家里要丰富,营养相对均衡,不过在食堂吃饭多是和同事边聊边吃,很容易过量,大家要注意把握。”黄志军说。

    对于午餐专注“外卖”的上班族,黄志军则表示了担忧。“首先是食品卫生问题,其次,外卖食品种类单一,营养难以均衡,最后,外卖食品多追求口味,不注重健康,长期食用非常不利于身体健康。”黄志军建议市民,午餐尽量少选择外卖,如果非要选择,尽量选择值得信赖、有实体店的外卖餐厅,同时注意营养搭配,比如搭配水果蔬菜等。

    工作日的晚餐吃什么?这是令很多早出晚归的职场人士“头疼”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上班族”,他们多数下班时已经到了晚上五六点,如果碰上加班,吃饭时间就更不确定了,因此,部分人选择“凑合”一顿。不过,也有人觉得辛苦了一天,应该好好犒劳下自己,往往会选择下馆子吃“大餐”。

    “我这个礼拜连续吃了三天大餐了,每天半夜都被‘撑’醒,感觉食物噎在喉咙里。”市民小郭告诉记者,因为工作比较忙,所以她经常不吃早餐,随便吃点午餐,最后到晚上再好好吃一顿,以弥补辛苦了一天的胃。

    和小郭不同,邓女士夫妻并不爱在外面吃大餐。但是她同样认为,晚餐是三餐中唯一时间充足的一顿,一定要好好地吃。“两个人我也会做三菜一汤,两荤一素,汤多数时候也是肉汤。”邓女士认为,自己晚餐的营养搭配很好,唯一的缺点就是每天都要到八点半左右才能“开吃”。“吃完后总觉得很撑,为了消食,我们常常晚睡。”邓女士说。

    “现在很多上班族都是忽略早餐,草草应付午餐,晚餐吃得重油重盐,过于丰富。长期如此不仅会导致发胖,还会影响身体各项机能。”黄志军表示,人体进餐后,会分泌胃酸、胃蛋白酶及胆汁以帮助消化食物,如果晚饭吃太晚,就意味着午饭与晚饭之间的间隔时间延长,这会导致胆汁长时间存于胆囊之中,长期如此,胆汁浓缩会导致胆汁排泄不畅从而引起结石。“尽量在保证营养的基础上少吃,吃完也要进行适当的运动。”黄志军说。

    晚餐不宜太丰富,那凑合吃点怎么样呢?“晚上活动量少,吃多了入睡难,所以晚餐一般吃面条,或者啃馒头。”市民胡先生告诉记者,他身边还有不少人因为担心吃晚饭会发胖,所以选择不吃晚餐。

    对此,黄志军表示,人们应该做到三餐能量平衡,早餐占全天能量的25%—30%,午餐和晚餐均为30%—40%。“不吃晚饭,胃酸会伤害胃黏膜,对养胃不利。”黄志军建议市民,晚餐以清淡为主,可以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水果、蔬菜,然后适当吃点主食,比如南瓜、玉米、小米等。(记者 吴浣  王飞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睡前8大长高拉伸运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