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向别人身体里植入狗狗芯片植入和人造肌肉,然后就能用电脑控制他的行

十大未来值得关注技术 DNA打造电脑芯片
仿人机器人
&&&&& (&日)据美国《大众机械》杂志报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从DNA&折纸术&到骨整合技术,一系列&大想法&受以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未来我们将有机会触摸压电显示器,也有机会购买自己的第一辆超级电容动力汽车。
  1.仿人机器人
  不管机器人在外表上与人类如何相似,一旦揭去它们的外衣,你所能看到的不过是一堆堆杂乱的电线,与我们的体内环境毫无相似之处可言。欧洲的一组科学家正致力于缩小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这种差距。他们研制的防人机器人原型能够高度模拟人类的身体结构。在这种仿人机器人体内,有一副由热塑性聚合物打造的骨架,与每一块肌肉相对应的传动装置以及类似肌腱的线路。欧洲科学家的目标是研制出与人类更为接近的机器人,能够像人类一样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并作出反应。
  2.直接碳燃料电池
直接碳燃料电池
  传统观点认为,煤炭是一种破坏环境的&肮脏&能源,而氢燃料电池则是一种清洁能源,但新一代直接碳燃料电池却向这一传统观点发出挑战。这种燃料电池并不是借助难于获得的氢,而是通过氧与煤粉(或者生物量等其他碳源)之间的电气化学反应产生能量。
  直接碳燃料电池的优势在于,碳基能源生产并不需要燃烧,效率可达到传统煤电站的两倍左右。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直接碳技术公司预计,他们可在2010年研制出一个使用生物量并且装机容量达到10千瓦的原型。俄亥俄州的Contained Energy公司则希望在不久后利用这项技术为小型灯泡供电。两家公司的最终目标都是研制出模块式直接碳燃料电池,通过组装建造一种新型小规模发电站或者为现有发现站增加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
  3.代谢组学
  过去5年时间里,加拿大埃得蒙顿的阿尔伯特大学的科学家一直致力于&人体代谢组项目&的研究。这个项目具体是指一个数据库,包含8000个天然产生的代谢物(人体内参与化学反应的小分子)、1450种药物、1900种食品添加剂以及2900种在血检和尿检中发现的毒素。利用这些信息,研究人员可以对患者的代谢组学特征进行分析,允许他们通过血液或者尿液检测得知患者是否喜欢吃巧克力或者患上危及生命的疾病可能性。
  目前,进行这些检测需要借助价值数百万美元的设备,而这些设备通常只有研究实验室才有。人体代谢组项目的数据库于2007年第一次对外公布,现已得到商业应用,用于进行药物研发和疾病诊断,让快速而便利地进行个体健康状况检测和提供医学指导成为一种可能。
  4.DNA&折纸术&打造微型电脑芯片
&DNA&折纸术&
  过去几年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一直将显微镜下才可观察到的DNA串折叠成各种有趣的形状,也就是所谓的DNA&折纸&。2009年夏季取得的一项研究突破显示,折叠的DNA串可用于制造超小型电脑芯片。在此之后,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便与IBM的研究人员合作,共同致力于DNA&折纸术&研究。根据他们的研究,三角形等特定形状的DNA串能够像硅片一样在微芯片制造中扮演重要角色。DNA串可以充当一个锚定点,用于锚定微小的电脑芯片组件。这些芯片组件最小只有6纳米,与当前的45纳米这一标准相比可谓是一项巨大进步。
  5.压电显示器
&压电显示器
  科学家长久以来就已了解天然产生的压电材料的属性,即可以将电能转化成物理性应力,反之亦然。如果将这种特性应用到电子显示器上,便可研制出能够改变形状的显示器。2010年,这项技术有望应用到主流消费品制造领域,让移动设备拥有非比寻常的显示屏。关机时,屏幕可以变硬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开机时,屏幕又会变软,形成一个可按压的触摸屏。
  6.骨整合技术
骨整合技术
  最理想的假肢在活动时能够像人体自然生长出的肢体一样。骨整合技术的目标就是将假肢与患者的骨骼完美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骨细胞与钛相容而不是排斥这一优势。目前,这项技术已经应用到小型牙齿和面部植入手术。研究人员正加紧研究,希望这项技术能够在安装假肢方面得到应用。
  2008年,德国牧羊犬&卡西迪&(Cassidy)接受了一次成功的假肢(左腿)植入手术。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大学的兽医外科医生计划在2010年利用骨整合技术再为截肢狗实施6次假腿植入手术。现在,他们正考虑对北卡罗莱纳州公园的一只虎猫实施这种手术。但与动物相比,将这项技术应用到人类肢体上势必面临更为巨大的挑战。
  7.水平钻探技术
水平钻探技术
  在美国地下1.1万英尺(约合3352米)的页岩层内蕴藏着数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由于密集的岩石导致天然气流动异常缓慢,大部分天然气根本无法借助普通钻井钻取。解决之道是:首先垂直向下钻进岩层,而后逐渐进行90度水平转弯,穿过页岩天然气藏。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想法,但在更高的能源价格以及更先进的技术促使下,能源公司突然之间开始聚焦这项技术。2008年,美国切萨皮克能源公司在南部海纳斯维勒页岩天然气田部署了14个水平钻井。根据他们的预计,水平钻井数量有望在2010年年末增至40个。
  8.动能水力发电
动能水力发电
  传统的水力发电需要建大坝,而建造水坝往往是一项规模庞大的工程学项目,将改变当地的地貌和生态系统。动能水力发电是一个对环境影响较小的解决之道,利用河流与潮汐的自然流动驱动水下涡轮发电。自2006年以来,美国Verdant Power公司便一直在纽约的东河(位于罗斯福岛东部)测试6个水下涡轮,以证明这项技术拥有发展潜力。这家公司希望在2010年获得批准,在东河部署30个大型水下涡轮,为美国电网输送1兆瓦特电力。全球其他类似项目也将在不久后完成测试并开始投入全面运转,其中包括在世界上潮差最大的加拿大芬迪湾安装的3个水下涡轮。
  9.纳米纱线
  自1991年问世以来,人们便一直用&伟大&二字形容碳纳米管。碳纳米管之所以拥有吸引力应归功于它们的强度(可达到钢铁的100倍)和出色的导热导电性能。但直到现在,我们仍没有大批量生产碳纳米管的能力。所幸的是,事情正发生改变。美国新罕布什尔州Nanocomp科技公司正将纳米管织成纱线并在商业上得到应用。最近,这家公司将长度超过6英里(约合10公里)的纳米纱线交付给一家大型航空公司。2009年春季,纳米纱线进行了一次成功的防弹测试,令五角大楼兴奋不已。由于比凯夫拉尔纤维(纤维B)更轻更细,纳米纱线可用于制造下一代防弹衣。
  10.超级电容
  发展电动汽车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储存能量。电池性能虽然大幅度提高,但价格仍较为昂贵,充电速度也较慢同时使用寿命较短。超级电容可能成为一种解决之道,虽然所含电量不及电池(至少当前的超级电容技术如此),但它们没有与电池一样的任何缺陷。也就是说,超级电容寿命更长,没有化学反应产生的污染和电池记忆问题,同时还具有更大的耐用性。
  多年来,研究人员就一心要让汽车超级电容技术趋于完美。目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正在研究基于纳米管的超级电容,阿贡国家实验室则在探索采用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的可行性。相比之下,德克萨斯州公司EEStor在这条道路上的步伐迈得更快一些。这家公司在4月宣布其钛酸钡设计已经通过关键测试。虽然EEStor宣布的消息引发质疑,但他们的合作伙伴、加拿大ZENN汽车公司已开始展开宣传大战,宣称超级电容动力汽车将于2010年问世。
據臺灣媒體今日報道,宏碁董事長王振堂認為,續航時間長的超薄筆記本是筆記本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他最近甚至催促英特爾將精力重新放回到超級薄筆記本領域。
原來為開發中國家兒童設計188元一台的「百元筆記電腦」計畫,也準備在美國和加拿大配合「送一得一」(Give One, Get One)促銷計畫銷售,現在每台訂價399元。
繼蘋果電腦之後,聯想集團預計本月二十六日正式發表研發經年的秘密武器ThinkPadX300,拿掉DVD燒錄機後只有二.九磅,比蘋果空氣還要輕。
美國蘋果公司19日說,上季度是它“最盈利的”一個季度,其電腦和手機的季度銷售量均創下了歷史新高。
(jgospel 駐京通訊員 孫小美 日)新京報訊,龍芯電腦在19日召開的“自由軟件日(SFD)”活動上,推出了新一代一體機。其性能相當於英特爾淩動(Atom),仍只能支持Linux系統,價位分2399元和2899元兩檔。
據國外媒體報道,Sun周五發布了Java應用商店Java Store的最新測試版。
日本松下電器產業公司日前開發出新型鋰離子電池,其容量達4安時,可應用於電動汽車、筆記本電腦等各種設備。
以下是我們關於蘋果平板電腦的參數配置及功能的猜測,和大家一起分享。
Android平台的3G/4G平台手機「HTC EVO 4G」,傳輸速度最高可達3G的10倍。
「第三代」電子紙即將問世,屆時將可樹立真正的主流典範。
據報道,Facebook日前宣布,將推出“應急開關”(panic button)應用程序,保護青少年安全使用該網站。
新華社柏林7月17日電 “幾天前在網上發了張照片,現在想刪掉,才發現已在網上傳開了。”不少網民都經曆過這種情況。怎樣才能增加用戶對私人信息安全的控制呢?德國專家發明新方法,“到期”數據將無法打開。
IBM公司發布一款新的大型計算機“zEnterprise”,稱其爲迄今最爲強大的大型計算機,其成本效率優于先前幾代産品。
據外電23日報道,印度打算制造全球最便宜的觸屏“筆記本電腦”,將以35美元(約合人民幣237元)的售價出售。
日立開發新型操作界面 逼真度接近《少數派報告》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拟的生命形式,使它们在电子世界里自我复制繁殖,并逐步进化到产生基本智能。这对未来在计算机里“孵化”人工智能的大脑带来了希望。
据报道,市场研究机构Student Monitor数据显示,过去5年,苹果取代戴尔、惠普、东芝和索尼等主要笔记本电脑厂商,成为美国学生计划购新机时的首选。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9日报道,俄亥俄州立大学科学家演示了世界上第一个塑料计算机存储设备,该设备利用电子自旋来读写数据,能以更小的空间存储更多数据,处理程序更快而且更加节能。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8月11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惠普实验室的数学家维奈·迪奥拉里卡已经于6日提交了关于论证该问题的论文草稿,如果此答案被证实无误,那么他将获得由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提供的100万美元奖金。
单纯地增加芯片数量:双核处理器、四核处理器,只要空间足够 大,1000核也不是没有可能。好在如今有一家科技公司,发明了一种新的运算方法,号称将在2013年推出一款芯片,性能将是现在计算机普遍使用的X86 芯片的1000倍。
微软在Windows Vista系统中引入了Windows体验指数(WEI),从五个方面评估系统主要组件的性能等级,最终得分则取决于最低子分。Windows Vista世代的单项最高分为5.9分,Windows 7中升至7.9分(今后还会根据硬件发展继续适当提高)。虽然这种评分机制只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自然也是越高越好,那么如何才能获得7.9的满分呢?
据报道,一项新的技术能使人们非常方便地通过思想来输入键盘字母和上网搜索资料,英特尔公司负责该科研项目的研究者说。
相信大部分玩家在两年之前都没有想到可以用上6核心的处理器,可以用电脑玩3D立体游戏。那么未来的电脑硬件会是什么样子呢?会不会出现上万核心的CPU、会不会有大到我们永远用不完的硬盘,科幻片中那些智能电脑会不会出现呢?
据报道,遍布小孔的钻石片或许对新一代超级电脑的计算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美国加州大学科学家利用现有技术,在大钻石片上刻了无数充氮小孔。这些充氮钻石可以存储信息的数量是目前硅芯片系统的数百万倍,同时信息处理速度也是后者的数十倍。
中国首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将于8月底在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完成全部设备安装,9月开始系统调测试,预计年内投入运营。
据近藤介绍,他在自行拼装的电脑中安装了32TB的硬盘,相当于数十台普通电脑之和。计算时使用了美国研究生Alexander J. Yee(22岁)开发的程序。在通过邮件进行数次测试后,近藤于5月4日开始计算,截至8月3日,整个计算共耗时约90天零7个小时。
处于信息社会的我们(尤其是IT相关人士),每天都要长时间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种操作,比如,开机/关机、播放/暂定音乐和发送/接收邮件等等。在进行这些 操作的时候,都要接触很多计算机图标或符号。不知你对这些图标/符号了解多少呢?伯乐在线-职场博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图标/符号的来源。
本系列的50个高科产品是由PC World网站网友在2007年投票选出。虽然其中有些产品已经“作古”,但它们对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贡献早已载入史册。其中很多产品,国内用户很少听说 过,更别说使用了。所以,伯乐在线职场博客将分10篇,每篇讲述5个产品,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些产品的光辉岁月。
电子文档相比于手写稿来说,存储、修改、转移都很方便,但有时不方便进行电脑操作。这杆笔在笔头部分加装了动作捕捉器,通过记录笔尖的运动轨迹,来将您写的字或画的画,经由传感装置传入电脑,并转换为文字或图案。
旧金山报道: 2010旧金山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ntel Developer Forum,IDF)将于9月13日-15日正式举行。
据报道,日本富士通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可同时给数厘米范围内的各种小型移动设备充电,无需使用电缆。该系统最早可于2012年出现在手机及其他产品上。
广东省将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其中平板(包括LCD、OLED等)和芯片就是重点发展的内容,以解决广东乃至全国“缺芯少屏”的短板。
据报道,英国牛津大学科学家苏珊-格林菲尔德近日研究认为,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大脑的影响已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苏珊呼吁政府和私营公司联合起来,共同对电脑游戏、互联网和社交网站等现代科技对人类大脑的影响展开全面、彻底的调查。
有些笔记本电脑用户,习惯把屏幕一合,然后趴在桌上睡觉。可事实上,屏幕关掉后电脑辐射依然存在。计算机专家解释说,事实上只要没有关机,电脑有电流通过,电脑就会发出辐射。而且电脑辐射最强的是背面,其次为左右两侧,屏幕的正面反而辐射最弱。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了量子计算机研究领域的新进展。领导研究的杰里米·奥布赖恩教授认为,这一进展可能使量子计算机面世的时间提前到10年之内。
几十年前人们就预言,未来“普适运算”将会被广泛应用。随时随地享受资讯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是,普适运算意味着计算机会失去原有的重要地位,但这就是 2020年的生活。由于数字技术的进步,未来的工作含义将发生很大变化,但在2020年普适运算也算不上尖端科技了,而是已被广泛应用。
据报道,作为电脑开机软件的Bios如今已有25年历史,而最近的一项技术升级可能会使这个“元老级别”的电脑元件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据报道,印度国防部长科技顾问、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以下简称“DRDO”)总干事V·K·萨拉斯瓦特(V.K. Saraswat)表示,该机构正在开发一种面向未来的计算系统,其中包括印度自己的操作系统。 萨拉斯瓦特说:“我们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如今,包括银行和国防设施在内的各个机关都需要安全。拥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将帮助我们阻止黑客攻击。”
瑞士联邦政府日前宣布,他们委托有关专家,成功研发出用于防治铁路噪音污染的计算机程序,以减少噪音对铁路沿线居民的侵害。
微软的自然键盘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为计算机开启了人体工学设计的大门,但到现在它们似乎已经销声匿迹,而机械键盘厂商Cherry则在今天宣布了一款特殊的人体工学键盘,它对传统键盘的键位再次进行了调整以符合人手的自然状态,体积更小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可编程性,售价不便宜,高达199美元,预定购买则可下降到169美元,预计12月份可以交付。
以文字表示棋子,走法和中国象棋及国际象棋有相当大的差别。
丹麦技术大学日前研发出一款具有自我功能修复能力的新型计算机,据称测试成熟后将被美国航天局用于火星生命探测项目中。
欧盟出资的一项名为MAUCE的电脑系统开发项目日前已经完成。该系统可以识别人类身体语言,并作出相关反应。
据报道,谷歌周六在官方博客中宣布,正在开发自动驾驶汽车,以防止交通事故并减少碳排放。
Google近日公开了他们正在研发的自动驾驶汽车,到公开为止,这种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完成了14万英里的行驶测试。ABC News本周得到机会去Google总部采 访,并坐进了一辆经过改装的丰田普瑞斯汽车进行体验。
德国科学家近日宣布研制出了新型无人驾驶汽车,并表示人们即将从“操纵方向盘”的时代解放出来。这种名为‘德国制造’(MIG, MADE IN GERMANY)的新型自动汽车,不但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据报道,知名业界资讯网站Artechnica发布了《2010年10月浏览器测试报告》,提供最新的有关浏览器稳定版和Beta测试版两种评测数据。废话不多说,下面带领大家一睹为快评测报告的全内容:
想查询一个日文单词,电脑又没有安装日文输入法,怎么办?使用平板电脑的时候,想查词却只能用触摸式模拟键盘,又慢又麻烦,怎么办?日,有道词典3.4正式版发布,推出了中日韩英四国语言手写查词功能,用户可以用手写的方式输入日文或韩文,轻松查询。
自旋计算机就是基于电子自旋原理,利用电子自旋状态存储和处理海量数据,相比于现在使用的传统电子计算机不仅数据量更大,而且能源消耗和发热量更低,速度也要快得多。
据报道,美国知名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每年10月都会发布一份今后三年内值得关注新技术的预测报告。对于即将到来的2011年,Gartner周二也发布了一份预测报告,称明年期间,企业用户应该对10项新技术的应用加以密切关注,其中包括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移动应用和媒体平板、下一代数据分析技术和视频技术等等。
微软公司高级副总裁、微软研究院创立者里克·雷斯特(Rick Rashid)10月19日在接受专访时,为人们描述了10年后的科技生活,计算将摆脱对于实体的依赖性,未来每张桌子或者墙面都可成为计算机或者显示屏幕。
近日,图灵奖得主、“现代个人计算机(PC)之父”泰克(Charles P. Thacker)来到上海参加微软创新日活动,并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我们经常会为不断地删除文件而恼火,在硬盘容量有限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将每一个喜欢的程序或是音乐保存在我们的电脑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俄罗斯的一名电脑达人自己动手,制作了能够装载60个硬盘,容量可达70TB的家用电脑。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日前,美国科学家声称,一种仪器能够让人们通过大脑意识操作电脑游戏,这将为闭锁综合症患者带来一个崭新的世界。
据报道,从《星球大战》到《红矮星号》,长期以来移动全息图一直是科幻题材作品的一个重要成分。现在科学家的一种新发明,能让观众在不佩戴特殊眼镜的情况下,看到三维立体全息影像。
据报道,关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预言从来没有停止过。如果有一颗直径达10公里的小行星正向地球飞来,并将有可能摧毁我们的城市,你是否想知道它究竟何时到达,撞击威力究竟有多大?近日,美国普渡大学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科学家升级了最新版本的小行星撞击灾难计算器。
回形针,圆珠笔,大众甲壳虫汽车,优盘,这些都是颠覆性技术,因为它们小巧,廉价,易用。Square支付系统(以下简称Square)也是如此,它能使信用卡交易变得更小巧、更廉价、更便捷。Square就是2011年你必须知道的四种名字之一。
据美国科技博客网站Silicon Alley Insider(SAI)道,SAI今天评出了今后数年内企业用户将普遍采用的25大新技术和相关应用,其中包括网络办公软件、商务移动应用程序、触摸屏售货亭以及超级智能浏览器等等。
据报道,“初音未来”不但外表可爱迷人、穿着时尚,歌声更是美妙绝伦,大量问鼎音乐排行榜榜首的单曲都是她的手笔。现在的她已经成为日本最新并且人气最旺的流行明星。与日本其他歌星有所不同的是,“初音未来”并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只是一个全息影像。
在目前的平板电脑市场,还没有哪一款产品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所有需求。因此美国著名IT杂志《PCWorld》网站专栏作家评出终极平板电脑的十大功能特点。
据報導,劍橋大學的一位科學家威廉o康舒妥發明了一個電腦程序,通過該程序發現,歷史上的日那天沒有任何大事發生,是自1900年以來最無聊的一天。
為了減少紙張打印造成過量且不必要的樹木砍伐,世界自然基金會WWF 推出同名文件格式,本身和PDF 十分相似,都可以在Adobe reader 上閱讀,唯一的差別只在WWF 檔不給印,打印鍵會被反白無法選取。檔案的製作軟件SAVE_AS_WWF 目前推出第一版1.0 for Mac,大小約11 MB,未來將會推出PC 版的,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上官網看看。
苹果一共有4款产品进入“2010年十大科技趋势”榜单,包括排在第三位的苹果iOS、第四位的苹果iPhone和第九位的MacBook Air。除了谷歌Android之外,谷歌最新推出的即时搜索功能Google Instant也进入了该榜单,排在第十位。
日前,科學家使用“積木”原理重建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使這台兩千多年曆史的安蒂基西拉計算機被賦予了新的生命。
12月25日凌晨消息,IBM本週發布每年一度的“未來5年5項預測”報告,對未來5年的科技發展作出5大預測,其中包括空氣動力電池、3D投影手機和個性化換乘車等技術。
信息時報綜合報導 現代人生活繁忙,下班後已經沒有精力烹製晚餐,很多時候都要光顧快餐店或去超級市場購買現成的食物回家吃。然而,廣大上班族這種與“親自下廚”漸行漸遠的被動局面或許不久之後就能得到改善,據英國媒體12月24日報導,美國紐約康奈爾大學一批科學家正在研製一款“3D食物打印機”,好像打印文件一樣把食物“印”出來。從今以後,“親自下廚”又多了一個新含義。
美英兩國科學家聯合開發了一款運算速度超快的電腦芯片,使當前台式機的運算能力提升20倍。
據報導,一個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近日正致力於建立一個特殊的模擬器,據稱可以復制地球上發生的任何事情,從全球天氣模式到疾病的傳播、國際金融交易,再到交通擁塞等。
2010年的日曆已經進入廢紙簍,但虎年仍未結束,過去一年IT業最危險的十大技術依然伴隨我們左右,不離不棄,就像十隻潛伏在每位網民身邊的猛虎。以下我們列出這些足以讓全球網民寢食難安的十隻“大貓”(雖然它們平日看上去就像溫順的小貓)。 
日前,美國猶他州大學的科學家研發出一款新型的眼球測謊儀,通過追踪眼球運動來判斷被測試人有沒有說謊。
已經11歲的加州山景城電腦歷史博物館,過去兩年已籌集資金並進行了新的大翻修,1月13日正式亮相,1月11日舉行了一場媒體秀,介紹了一些 計算業內真正的先驅。
據英國Bolton News報導,這名男子名叫Neil Brook,有一天發了一條短信給他認識六個月的朋友Josef Witkowski,短信詞語中包含單詞“Mutter”,而它的手機自動拼寫功能卻將這個詞語變成了“Nutter”,因而激怒了後者。
製作特殊玻璃的公司康寧(Corning)在本月推出一支相當吸睛的廣告,在短短5分多鐘內描述的未來世界,讓人恨不得可以快轉時間以身置其中,康寧從7日公佈這支廣告後,目前已吸引數十萬人上線觀賞。
台灣使用平板電腦iPad人口即將突破50萬,50年老字號的空中英語教室搶得先機,日前針對上班族,推出互動版iPad英語教學電子雜誌,一周內雙雙打入教育類App付費及免費下載排行榜冠軍。
在網路時代,筆記本電腦幾乎與人們如影隨形。選筆記本就如選情侶,一個好的筆記本不僅能讓你的工作一帆風順、效率加倍,也能是時候的陪你一起娛樂,幫你度過生活中每一段無聊的時光。又是一年情人節,無論是你有人陪,還是仍然是一個人,希望你都能在這個情人節挑選到適合你的筆記本,讓它陪你度過今後的每一天。
消息還稱,除了更小的螢幕尺寸之外,新款iPad在解析度上會與iPad 2相差無已。目前蘋果已經向某些亞洲面板商提交了這種尺寸面板的訂單。
微軟在最新的Windows 8 Build版本中已經加入了很多細節功能,包括提供更多的輔助功能選項。早在Windows8開發者預覽版中就有開發者發現過其中有一個全新設計的螢幕閱讀器,閱讀速度明顯改善並且支援更多的語言與聲效,而且這個閱讀器將不只能夠讀取Windows系統中的內容,也可以支援一些應用程式。
作為現代辦公中最常用到的工具之一,略顯厚重、顏色暗沉的筆記本電腦也越來越千篇一律,讓人失去工作的興趣和激情。而英代爾攜眾多廠商推出的Ultrabook超極本打破了筆記本電腦的沉悶:極致輕薄的身材、簡約時尚的造型、良好的性能加上超長的續航,讓超極本如同“沈佳宜”一般清新脫俗,能在眾多筆記本中讓人一見傾心。
當地時間2月29日上午微軟公司在西班牙巴賽隆納舉辦發佈會,正式公佈其下一代作業系統Windows 8消費者預覽版並提供下載地址。這是接近於Windows 8正式版的測試版本,消費者可以免費下載體驗其特性。
DooID是一個新推出的About.me類型服務,具有一些非常有趣的功能,業界人士認為它可能會在這個類型的眾多服務中脫穎而出。
美國谷歌公司4日宣佈啟動“眼鏡計劃”,開始公開測試配備增強現實技術的眼鏡,這一眼鏡可在使用者眼前直接顯示各種實時網路資訊,使用者還能通過語音技術進行相關操作。
據國外媒體報導,就在開發者鄧尼斯o胡珀(Daniel Hooper )想出了一個聰明的方法簡化iPad點選文字步驟並放出演示視頻後,今天開發者凱爾o豪厄爾斯(Kyle Howells)在Cydia平臺上發佈了相關的免費應用,名叫SwipeSelection。
這場“體感”技術變革的目標是:用手勢而非滑鼠點擊或觸摸螢幕來控制電腦等電子設備。宣導者相信,這種方式不僅能讓現有的許多電腦任務操作起來更簡便,而且還能處理更複雜的事情,如在無需觸碰電子設備的情況下進行3D建模、查看衣著是否搭配、訓練運動員,以及在手術過程中查看醫學圖像等。
今年一月的時候Ion Audio 就發表了這款錄像機,兩個鏡頭、兩個麥克風,兩組裝置可以瞬間切換前後方視角,讓拍攝效果更活潑、也更貼近人的需求。從機身圖片看到它使用SD 記憶卡,中間是錄像鍵、錄像鍵上方則是兩個鏡頭的切換鍵,接口還蠻簡潔的,一台售價120 美金。
在視覺上,我們已經有了3D,那麼為了讓電影體驗更加逼真,我們是不是還要加上嗅覺,甚至觸覺上的感受呢?
視頻:看看這個小實驗如何實現的
微软研究人员正在设计一种新的方法,用多点触摸鼠标来一改传统鼠标所定义的交互模式。在一份名为“多点触摸鼠标交互模式的设计与改革”文档中,微软研究人员表示,一个多点触摸鼠标可以结合并充分利用人体工学鼠标的表面计算,然而当前的鼠标设计原型和产品都没有完全利用这一技术,包括苹果的Magic鼠标。
better than automated parking offered by luxury auto makers. Way to fit in tight spots!!!
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 今天美國青少年人一天傳出超過一百個手機短訊, 這是很多家中父母都體會的普遍現像, 互傳短訊已是他們互聯消息的首要方法;
上周首度推出 iOS 版語音搜尋 (Voice Search) 應用程式 (App),單挑 iOS 開發商蘋果 (APPle)((US-AAPL)) 自家的 Siri 語音服務。結果根據美國媒體實測發現,前者搜尋效能大勝後者。
澳大利亞一名接受心臟移植手術的男子術後食性大變,變得愛吃漢堡和薯條。據說這顆心臟的原主人是一名18歲的少年,原來也愛吃漢堡和薯條。此事引發專家的爭議,有人認為心臟移植造成記憶轉移,可以證明大腦不是唯一有記憶功能的器官。
(jgospel 駐京通訊員 孫小美 北京時間日)美國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在食品包裝材料、紙張和紡織品中常用的一類被稱作全氟烷基化合物的化學物質會影響人體血液中膽固醇水平。
(jgospel 駐京通訊員 孫小美 北京時間11月12日)美國科研人員最近研究發現,如果女性在年輕時肥胖,那麽她們今後更容易患多發性硬化癥。
據國外媒體報道,《時代周刊》評出2009年度十大醫學突破
近日,美國《時代周刊》公布了今年十大醫學突破,中國科學家在2008年利用誘導性多能幹細胞培育出的小鼠有幸入選。
英國研究人員最近通過基因方法研究發現,乳腺癌不是單一的一種疾病,而至少包含5種疾病。這些疾病的癥狀和治療方法各不相同。
近日,科學家借助超級計算機模擬出大爆炸後不久的宇宙圖景。通過這張圖,可以看到稠密的暗物質或普通物質處於波動狀態之中。
從日前召開的重慶市腫瘤學會年會獲知的信息表明,重慶醫科大學兒童醫院去年收治了800多名腫瘤患兒,比上一年增長近15%,其中三分之一是惡性腫瘤。
1978年第一屆招收研究生,我就直奔著癌症去了。結果搞了半天,發現原來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每個新方法一出來,我就去鼓搗一陣,最後一個個都破滅了。
一種由西雅图的Dendreon 生化科技公司研發的前列腺癌新疫苗 Provenge, 可望通過美國聯邦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 ,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英国《自然》杂志网站8月12日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化学家和工程师共同制造了一种最新的V形纳米晶体管,外膜覆有一层磷脂双分子层,能非常容易地进入细胞内部进行检测,而不会对细胞造成任何可见伤害。
一位拥有畸形巨大心脏的57岁山区农妇昨日健康出院。近日,她在北京协和医院成功接受了“坏心”的体外整形手术。
美国一家制药企业研制出一种“聪明”药片,能有效帮助患者养成按时服药的习惯,还可以让医生及时掌握患者的身体状况。当前这种药片仍处于临床实验阶段。
据报道,阿根廷医生日前为一位妇女成功摘除重达23公斤的肿瘤。肿瘤在这位女士体内已生长18个月。
美國南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成功研制出一種柔韌性很好的碳原子薄膜透明材料,並用它制作出有機光伏電池。研究人員說,這種碳原子材料用途廣泛,比如有望用來生産太陽能窗簾和自行發電的衣服。
近日,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三洋电机)推出了其新一代eneloop爱乐普环保充电电池系列产品。
昨天复旦大学传来消息,该校新能源研究所夏永姚教授课题组关于水系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找到了导致水系锂离子电池循环性差的核心问题。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一流学术刊物《NatureChemistry》。
据报道,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以及来自马里兰州大学的另一组研究人员利用两种不同的病毒研制出锂电池的阴极和阳极。随着这些研究成果浮出水面,病毒制成的电池不久之后便可为人们的手机供电或者喷在衣服上,成为一种可以穿在身上的电源。
BBC报道,麻省理工学院日前研发出了微型太阳能电池,它只有几十亿分之一米大,可进行自我修复,延长电池寿命。
喜欢煲“电话粥”的人未来有可能成为能源制造者。韩国科学家研究声波充电器,有望将声波转化成电能。研究报告由《高级材料》学刊发表。
近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神奇的水凝胶太阳能电池——人工树叶,能够产生电流的人工树叶,这一新型太阳能电池比硅电池更加环保和便宜。
据《时代周刊》报道,乌尤尼盐沼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沼(Salar de Uyuni)位于安第斯山脉高处,处在玻利维亚偏远的一角,这是地质学家发现的一处含锂最多的盐滩。波利维亚政府也因此而控制着全球供应量一半的宝贵锂资源,这种物质是生产新型电池的重要材料。
“锂电池放电放得越尽,电池的损耗就会越大,”艾克郎大学,帮助美国太空总署NASA研究延长电池寿命的电子工程教授Tom Hartley,说到,“给电池充电充得越满,电池的损耗也会越大。锂电池最好是处于电量的中间状态,那样的话电池寿命最长。”
氢能发电的方式是氢燃料电池,这是利用氢和氧直接经过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电能的装置。换言之,也是水电解槽产生氢和氧的逆反应。
据报道,英国HaloIPT公司近日在伦敦利用其最新研发的感应式电能传输技术成功实现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在展示过程中,该公司将电能接收垫安装于雪铁龙电动汽车车身下侧,这样电池就可以通过无线充电系统进行无线充电。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各样的无线产品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宠爱,蓝牙和WIFI更是家喻户晓。而手机多的朋友,通常充电时电源线总是会乱七八糟,感觉不是很好。为此,无线充电产品应运而生,不用电源线也能充电,目前不少厂商也都推出了这种无线感应充电器。日前,金霸王(Duracell)公司推出的新产品myGrid USB接口无线感应充电器,让手持设备更加无拘无束。
现在的美军士兵的装备变得越来越高科技,在享受先进技术带来便捷的同时,人们也渐渐发现了问题——能源。一旦士兵身上科技装备的电力用完,虽谈不上这个士兵就废了(我相信美军个个是蓝波),但至少缺了很多方便。
Paper batteries紙電池,顧名思義就說一種薄如紙張的電池,可以像普通紙張一樣可以任意彎曲,比液態燃燒電池更安全及更方便,成本也很低。因此這種新奇的電池技術越來越得多世界各地科研實驗室的青睞,但研發紙電池也並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了,而令人驚奇的是,通過水也能給這種電池充電。
韓國LG電子近日發布了一款通用型無線手機充電器“Wireless Charging Pad”(產品編號WCP-700),號稱能為無線充電帶來革命性的進步。
据报道,日本富士通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无线充电系统,可同时给数厘米范围内的各种小型移动设备充电,无需使用电缆。该系统最早可于2012年出现在手机及其他产品上。
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最近發明一種“水”電池,這種電池能利用淡水與海水之間含鹽量差別進行發電。這一發明為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開闢一條新路。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團隊近日顛覆世人對電池的概念,他們將太陽能電池製成“墨水”形式,透過打印機轉印到紙張上。MIT指出,這種技術幾乎與打印照片一樣便宜又簡單。
紐約諾斯波特中學(Northport Middle School)13歲男孩艾登(Aidan Dwyer)以樹木為原型發明了一顆“太陽能電池樹”(solar cell tree),其產生的電力比普通的太陽能光伏電池板高出20到50%。
McCormick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
瑞典myFC公司現發明的一種便攜式燃料電池充電器日前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CES 2012上展出,它可對手機、相機、GPS裝置進行充電,令人驚奇的是為電子裝置充電的來源竟只是少量的水。
美國史丹佛大學的華人科學家發表最新研究,新研發的鋁離子電池具有高效耐用、可超快充電、可燃性低、成本低等特點,將來手機只需 1 分鐘.
据报道,这个漂亮的机器人名叫C.R.A.B.,透过它,我们可以展望到未来的警务。它是不是会成为下一代巡警、武装警卫,甚至警察巡逻车的替代者?这种机器会使警务的特性发生彻底改变。它集警车和警员的角色于一身,采用先进的机械人和人工智能技术。
由于各种原因,不少人远离家乡独自在外生活,即使再想念家人也不能立刻回到他们身边。有没有一种方法能让分隔两地的人们随时见面呢?日本大阪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远程智能机器人,一解在异地生活人们的相思苦。
据报道,2010年9月,国际空间站将迎来历史上首位机器人成员。该机器人成员的主要工作任务在于执行国际空间站中危险及重复的太空作业,以节省人手和时间使得空间站的其他宇航员可以从事其他太空研究工作。
众多机器人正在战场和战场上空大显神威,它们将使战争发生自核武器问世以来最深刻的变化。
据报道,科学家揭开了第一个可感受情绪并与照顾它的人结下情谊的机器人的神秘面纱。这个叫做“闹(Nao)”的机器人被设计得可以模仿1岁孩童的情绪并可以与善意对它的人结下深情厚谊。“闹”使用的是和婴儿学习与他人进行社交和情感互动同样的表达和行为线索。
英国利兹大学的科学家为了能够顺利的开启神秘的吉萨大金字塔中的神秘之门,近日特别研制了一个“开门人”。这个机器人将替代科学家,去探索金字塔的神秘内部。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16日报道,有如斯皮尔伯格执导的《A.I.人工智能》的情节,英国富豪东尼艾里斯(Tony Ellis)和妻子朱蒂(Judie)膝下无子,也没有养宠物,但是有个跟前跟后、唠唠叨叨、说个不停的机器人艾米克(Aimec)在身边,让这个家里没有一刻沉闷。
据报道,看着它的金色金属脑袋和力量强大的白色身躯,“机器宇航员2”号(以下简称R2)不免让人联想到《星球大战》中出现的机器人或者美国橄榄球比赛的选手。据悉,R2将成为“发现”号航天飞机下一次太空之旅的第7名机组成员。
据报道,外骨骼的本来含意是指动物的外部骨骼,用于支撑或保护内骨骼。经过不懈研究,科学家已研制出很多性能卓越的外骨骼,帮助有需要的人更有效地打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在北京举行安保技术与装备产品新闻发布会,图为该集团公司第九研究院红林厂研制的新一代排爆机器人“雪豹10”进行排爆演示。
东京工业大学制作的两栖机器蛇
地球现在正面临着绿色植被在不断减少的危机,而人类也因为这样要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此为还原绿色植被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手段,但是依靠人力去做的话,效率始终不够高。为此设计师Anna-Karin Bergkvist设计了一个概念的绿化植树机器人,希望将来能将其制造出来,来更好的进行植被的还原工作。
仿生设计一直是机器人研究领域中一项重要学科,比如这款名为Phasma的机器人就是利用了昆虫的行走方式,将其力学原理借鉴到其设计中。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前,日本科学家使用基因改良青蛙卵细胞建立一种高精密传感器,能分辨气味和探测气体。该高精密传感器可用于设计灵敏分辨气体的机器人。
为了庆祝 Willow Garage PR2 机器人正式开放预购( 呃,定价大概是「非诚勿扰」的那个层级 )迈出「商业化」的第一步,PR2 之父 Scott Hassan 特别举办了一场总奖金一万美元的 PR2 疯趴,由各单位拍摄自家 PR2 所会的技能,再由评审选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影片给予奖金。
近日,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举行的国际机器人展上,展出一个无需人操控就可以完成行李搬运甚至武器操控等任务的机器人,该机器人在商业和军事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前景。
据美国物理组织网站报道,近日,美国哈佛大学的工程师最新研制一种汽车差动齿轮百万分之一大小的新型差动齿轮,可用于控制航空微型机器人的飞行,未来可用于监控环境危害、森林火灾和其它对人类带来威胁的区域。
由卡内基·梅隆大学最新开发的一条机器蛇“山姆大叔”,已经能够爬树了。这条蛇是由卡内基·梅隆大学生物机器人实验室制造的最新版本“模块蛇”。
在美国经典科幻电影《2001:太空奥德赛》中,宇宙飞船上一台名叫“哈尔”的智能电脑出现“妄想狂”故障,劫持飞船并设计杀死了4名机组人员,最后一名幸存宇航员设法战胜了哈尔。这也许只是科幻电影中的场景,然而美国科学家已经设计发明出了能够欺骗其他机器人、甚至欺骗人类的智能机器人。
据报道,生物技术天才们已经设计出具有触觉的电子皮肤,这种人造皮肤可以用在下一代机器人和假肢上。科学家在英国《自然材料》杂志上说,这种目前还处于实验室检测阶段的材料,对外界作出反应的最小压力范围,几乎跟人类皮肤一样,而且反应速度相同。
据报道,为了纪念美国科普杂志《探索》发行30周年,《探索》杂志官网推出了一篇题为《世界末日30大猜想》的预测分析性文章。文章认为,人机融合、基因超人、外星瘟疫等30种情况可能导致世界末日的到来。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日前,英国最新研制的一款机器人,能够流利地讲15种语言,表达幽默感,甚至还能做一些滑稽的动作。这款被命名为“机器人演员”的机器人已被美国宇航局订购,作为肯尼迪航空中心的机器人导游。
日本Kawada 公司近日联合国家工业科技高级学院发布了他们的商业机器人产品HRP-4。
打扮超酷的机器人大跳街舞、机器人变脸大师表演国粹、机器人保姆为行人倒水……昨日,在北京北路的活动现场,各种机器人表演引来街坊的阵阵叫好。昨日,市科协和省科协分别在广州市越秀区的北京北路和都府社区举行“全国科普日”活动启动仪式,许多只会在高端科技展上才会出现的发明创造走进到社区,让市民大开眼界。市领导方旋、刘平出席了北京北路的启动仪式。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日本千叶科技学院的机器人科学家公布了最新款机器人——“长腿模特机器人”,它的身高约1.88米,长着一双独特的长腿。此外,它能够轻易地搬运100公斤的物体自由移动。
据报道,在近日东京举行的Google 2010开发日活动上,日本机器人投资公司RT Corp和Android开发公司Brillant Service共同展示了号称是全球首个基于Android系统的机器人。该机器人名为RIC android,它是在RT Corp公司之前RIC机器人基础上开发而来。它高120cm,重14Kg,可通过双腿进行移动,手和头同样可以进行活动。
据报道,在最近一期“不要教他们太多”节目中,科学家们制作了一个人形机器人,它能自己学习如何使用弓箭射击目标。
据报道,加拿大科学家开发出一款使用脚蹼游动的水下机器人,它可通过无线方式接收并执行指令。
这就是《大众科学》杂志网站介绍的几款目前正在研发中、不久的将来就会上岗为我们服务的“助人”机器人。
综合英国媒体10月4日报道,由美国Google公司赞助的“月球X”登月机器人设计大赛经过两年的紧张准备已经进入最后阶段,谷歌为此赛事共投入3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亿元)奖金。此次赛事目的是鼓励个人和公司展开月球探索项目。
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日前在新书《伟大的设计》中称,解释宇宙时上帝不是必须的,万有引力定律就足矣。据美国太空网9月13日(北京时间)报道,霍金日前在谈到他的新书时又表示,探索太空和时间旅行的主角应该是人类,而不是机器人,哪怕仅仅是出于追求浪漫的前提。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机器人大量涌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现在能顺应潮流趋势的机器人,已经发展成有学习能力的类人机器人,即能够边看边学。来自日本的HRP-4 "diva-bot"机器人,在可识别人声脸型的HRP-4的基础上进行包装改进之后,不仅可以看一个歌手演唱时的嘴型记录下来,还能模仿唱歌时的种种表情、呼吸体态等。
据报道,2010年台北国际机器人展(TIROS)在台北世贸展览馆拉开帷幕,包括一款能用两只手弹钢琴的机器人在内的众多新型机器人纷纷亮相本次展览。
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总医院, McSleepy 和 DaVinci 这两部机器人成功独立完成它们的第一例前列腺手术。
ASIMO是日本本田(Honda)公司研制的类人机器人,也是全球最先进的类人型机器人。于10月31日迎来了它10周岁的生日。此次为了庆祝它的十岁生日,本田公司还在官网上特别建立了一个网站页面,利用影片和图片详细展示了ASIMO的发展历程。
一般人都养猫养狗当宠物,但却有人拿自己DIY的MicroMouse(电脑鼠)当宠物。近日,一只由Kato制作的“Egg Torte”(蛋挞)的日本电脑鼠机器人,在日本举办的2010 “电脑鼠走迷宫” 竞赛中获得了冠军。
最快明年初,既可移动又能看病的金山“胶囊机器人”将正式上市。记者昨日从金山科技有限公司获悉,金山科技研发出全球首款“胶囊机器人”,这解决了传统胶 囊内镜只能在胃部被动蠕动的技术难题。与此同时,用于检测胃食管反流病的金山PH胶囊也研发成功。金山科技成为全球仅有两家研发出PH胶囊的企业之一。
话剧《再会》在日本东京艺术节上演。一名初次登上舞台的女演员引人注目,她拥有棕色明眸,梳着棕色中分长发,声音平静,表演略显机械化。她并不是因为“处女秀”感到紧张,而是因为她是仿真机器人Geminoid F。
你见过机器人的眼睛放电吗?在昨天试营业的阿拉贝机器人乐园里,美丽的女机器人就能眉目传情。
据报道,一位名叫苏珊·安德森(Susan Anderson)的英国哲学家和她的丈夫、计算机科学家迈克尔·安德森(Michael Anderson)近日共同研制了一个可以做出具有道德性行为的全新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以根据衡量事实和事情的结果来做出理性的决定,还能够在不同的决策中选择如何行动。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17日报道,全球第一款全功能性爱机器人即将在英国问世。美国的发者明者说,由于英国客户对这项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高,所以决定先在英国上市。
据美国物理学组织网站报道,美国乔治亚州科技学院最新研制一款机器人“科迪(Cody)”,现已实验测试它能够通过擦拭动作清洁人们的手臂和大腿。
相信很多看过好莱坞电影《蜘蛛侠》的人,都知道男演员拥有像蜘蛛一样高超的本领,可以飞檐走壁,那么机器人也能像蜘蛛一样飞檐走壁吗?近日,在刚结束的第三届以色列机器人技术大会(ICR2010)上,就出现了一种拥有蜘蛛一样本领的蜘蛛侠机器人。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機器人的所有者,79歲的托尼-塞爾曾在英國皇家空軍服役,他在1950年利用一架墜毀的惠靈頓轟炸機的廢鋁製造了這個6英尺(約1.8米)高的機器人喬治,總共花費了15英鎊(約人民幣158元)。
日本SI Seiko 公司與國家農業機構研究所聯合開發的草莓採摘機器人,它最牛逼的本事是,能夠準備判斷草莓的成熟度,從而只採熟透了的草莓。
DARwIn-OP是本週在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舉辦的2010仿人機器人大會上發布的新款仿人機器人,高18英寸,重6磅,並且它是一款開機源機器人。
圖中這個只有半個身子的傢伙名叫Athlete,直譯過來就是運動員。它可跑可跳,是一個合格的運動員。而它與普通機器人最大的不同就是,Athlete 並不是簡單利用電機來移動和彈跳,而是模擬人體肌肉運動規律實現跑步和跳躍的。 Athlete 身體內的啟動裝置就好似人類的肌肉,它可以收縮存儲能量,然後突然爆發。
毫無疑問,聖誕節是流傳範圍最廣,參與的人數最多的節日了,全球有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慶祝聖誕節,世界各國都充滿了聖誕的節日氣氛。在日本也有著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慶祝他們自己的聖誕節,我們知道販賣機和機器人是日本最愛好的科技產品了,那麼聖誕老人如果弄到日本人手裡會是什麼樣子的呢?很顯然他不會是日本人,而是一台自動販賣機。
劍橋大學Computer Laboratory/計算機實驗室的Peter Robinson 教授正在開發他稱之為“mind-reading machines/讀心術機器”,能夠根據用戶的肢體語言,讀懂用戶的心思。
日本Tsukuba 大學研發的機器人TalkTorque 2 的工作是為人們導航,它會放置博物館、實驗室、或者類似看上去都會讓人迷路的大樓內,作為客服人員為您導航。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各种领域得到了广泛运用。在南韩大邱地区21个小学,机器人作为英语助教被请进了小学教室。在大邱市鹤亭洞鹤亭小学一节英语课上,教室里的小朋友在跟着老师喊“怪兽“,“宝贝”......教孩子们英语的老师正是机器人教师EngKe(英文和关键的合成词)。
跨年夜的 Party 過的還開心嗎?是否為了幫客人拿飲料而不斷在客廳和廚房間來回奔波呢?下回記得請個服務生來做這種事,不然請底下介紹的這台機器人應該也不賴吧?
日本的高科技技術宅博士生吉崎航專攻一個名叫V-Sido的軟件,研究如何靠人體遠程實時操縱人形機器,而在得到Kinect之後,他很快把這兩樣東西聯繫到了一起,並放出了上面的演示視頻。
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市12歲男童斯蒂潘·蘇平由於身患白血病,脆弱的免疫系統使他無法離開家門一步,更別提像從前一樣背著書包到學校上學了。不過最近幾個月中,斯蒂潘在一個“上學機器人”的幫助下,終於實現了遠程上學的夢想。
看 過《終結者》系列電影的觀眾可能都會震驚於其中未來機器人的強大功能,並產生過恐懼心理。當然,那些機器人只是科幻電影中的角色。不過,德國機器人與機械電子研究所科學家近日成功研製出一種功能驚人的機器人手臂,或許可以看作是現實版終結者機器人的最初部分。
據GetRobo報導,來自日本大阪大學Hisashi Ishihara 和Yuichiro Yoshikawa 發明的Affetto 面部表情機器人,而Affetto 的亮點是:以1-2歲人類小孩為造型,同時具有學習和認知能力,能像真正小孩那樣模仿和學習新的表情。
機器人是當今世界備受關注的前沿課題,隨著計算機技術、微電子技術、網絡技術等快速發展,機器人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發展,特別是近年來智能機器人的研發已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智能機器人的功能與人更接近了。
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泰林克斯公司近日公佈了一種由迷你遙控機器人搭載的毫米波雷達名為“美洲豹20-H”。該項目由美國陸軍的相關研發部門贊助實施的。
居住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15岁小男孩林登·巴蒂饱受一种罕见的肾病困扰,几乎没有免疫力。一个小小的感冒也可能致他于死 地。因为这种特殊的情况,林登不得不一个人呆在家里学习,不能得见自己的同学。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日前,美國波士頓動力公司最新研究一款獵豹機器人,它的奔跑速度能超過人類以及終結者類型的機器人,最終這款機器人將服役於美國軍隊。
世界上地震最為頻繁的日本和美國加州同時也是機器人工程學發展壯大的沃土,作為數一數二的科技強國,利用現代技術緩解地震創傷的能力堪稱一流。
韓國三星公司最近將視頻機器人與清潔機器人結合到了一起,使產品也頓時多了幾分生機。這款自動清潔機器人型號為三星VC-RL87W,事實上它是一個傳統的吸塵器機器人加上了一個視頻攝像頭,此攝像頭可以向用戶的智能手機或者電腦發送視頻圖像,從而允許用戶更為方便地操控機器人,除此之外該清潔機器人上還附帶了一個麥克風,其功能可以說相當娛樂。
瑞士科學家發明超微小的奈米機器人(nanorobots),它可「遊」入人類眼球的血管,為病人上藥治療。
由日本Tmsuk株式會社與日本防災機器人開發委員會共同研製的T-53 Enryu機器人確認已經加入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救援行動。
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機器人學和力學研究所最新研發了一款滾輪機器人,不僅有超強的接握能力而且善於衝咖啡。這款機器人的男性叫做“滾輪賈斯汀”(Rollin" Justin),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機器人之一,他能通過視覺和触覺進行精細、靈敏的動作,完成諸如接球、泡咖啡等任務。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工程師研製的“遊俠(Ranger)”步行機器人在充電一次的情況下,在康奈爾大學的體育館里以每小時1.3英里的速度通宵不停的行走,一共走了307.75圈,每圈0.13英里,總行程40.5英里,用時30小時49分2秒,中間沒有停頓,甚至人類接觸,創造了世界新紀錄。
外界盛傳數月的神秘機器人日前終於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公開亮相。此前一直有傳聞稱這一款機器人是由蘋果公司或者谷歌公司研發,但是事實上,這款機器人的開發商是一家名為RoboDynamics的公司。
澳大利亞學生研製出解魔方速度最快的機器人,用時不到11秒。這款機器人名為“魯比”(Ruby),它首先對雜亂無章的魔方進行掃描,而後開始還原。 10.18秒後,“魯比”便完成了解魔方任務,就此打破機器人解魔速度紀錄。
近日,美國機器人公司Willow Garage為了測試和推廣PR2系列機器人, 帶著機器人James飄洋過海來到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Munich),在那里和該大學製造的機器人Rosie合作做了一份早餐。
瑞士科學家最近研發出全世界第一個擁有肌肉、肌腱和骨骼系統的機器人,不過它最先進的一點在於,它還會思考,會反省,讓自己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而這項能力以前只出現在人類身上。
這款機器人名為“MABEL”,最高速度可達到每小時6.8英裏(約合每小時10.9公裏),據說這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雙腿有膝機器人。
來自德國柏林機器工具與製造研究所的新研究使iPhone成為能控制工廠生產線上巨型機器人的遠程控制器。
最近美國哈佛大學的工程師首次對外界展示了一台採用閉合線路控制的昆蟲仿生學微型飛行機器人執行垂直飛行的情況,他們藉以控制垂直方向的方法將最終幫助未來開發在全部三個軸向上實現自主操控,擁有靈活飛行能力的微型機器人。
意大利發明家馬特奧-蘇茲(Matteo Suzzi)研製了一個會彈鋼琴的機器人,名為“Teotronico”。這款機器人有19根手指,彈琴速度超過任何人類。此外,它還能一邊彈琴,一邊唱歌。能夠同時做這些事情的機器人,Teotronico還是頭一個。
電影《阿凡達》(Avatar)裡的同步操作機器人,最近已由美國猶他州鹽湖城軍火工業公司"雷神"(Raytheon-Sarcos)研發出來了,與電影中的機器人一樣,只需將雙手套上感應裝置,便可靈活地控制機器人的手臂了。也就是說你做什麼動作,它就會跟著你做什麼。
美國波士頓動力(Boston Dynamics)公司研製了一款名為“PetMan”的軍用機器人,能夠像士兵一樣活動手臂和大腿,還能夠做俯臥撑。這款機器人並不會在近期內應用於戰區,目前的作用是充當一個行走機器,測試士兵的防化服以確保其不會發生破裂。
電影《阿凡達》(Avatar)裡面的科幻劇情與現實越來越接近了,先是由雷神公司研發的同步操作機器人(與電影人類軍隊隊長操作的機器人相似),再是美國國防部資助的城市光學沙盤顯示系統(與電影人類基地裡的3D全息技術相似),現在《阿凡達》裡主角遠程控制阿凡達的技術也已得到初步的實現。
新加坡義安理工學院Ng Beng Kiat教授設計的機器老鼠日前在筑波舉辦的2011年全日本機器小鼠比賽(All Japan Micromouse Robot Competition)中,以3.921秒解開了迷宮獲得了第一名並打破了1年前4秒多鐘的紀錄。
農業生產或許在未來會交給機器人去做,先進的技術會讓機器人代替人類更好的完成播種、收割等工作。來自美國愛德華州的研究人員大衛(David Dourhout)和其團隊開發了名為Prospero(普洛斯彼羅) 的農業機器人,它不是一隻巨大的機械耕牛,而是由許多不同功能的機器人群組成。
一位俄羅斯媒體大亨推出一項以永生為最終目標的高科技研究計劃,欲將人類思維移植進機器身體中,以實現長生不老。
4個機器人在太平洋遊了3200多海裏(約合5926公裏),創下世界最長的海洋遊走距離紀錄。這些無人駕駛的機器人參與的是一個收集海水成分和質量數據的計劃。
據介紹,該機器人由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製。它的奇妙之處在於,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它都能一眼將你認出來,而且還能夠根據你此前輸入的喜好與你進行溝通和互動。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喬塞特(Howie Choset)設計研發了一種蛇形爬行機器人,頭部直徑比一角錢硬幣要小,十分靈活,能用於協助精細手術的操作。他認為這類機器人能讓複雜精細的外科手術更快、更容易進行,並能降低醫療成本。
這款機器人名為“FACE”,能夠做出快樂、悲傷、恐懼等多種與人類一樣的表情。FACE的問世意味著科學家在朝著研制先進類人機器人的道路上又往前邁進一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狗狗芯片植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