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罡:堂堂咏春拳小念头就这么被MMA鄙视了吗

是咏春拳小念头一个初级套路咜的动作招式不多,但它集中了咏春拳小念头攻防的最基本的招式和手法练好小念头各个招式动作组合,就能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小念头”作为咏春牌第一首拳套之称别具含义。当一名初学者启蒙之日教者会以告诫的语气对说:“小念头不正,终身不正;习武如是做人如是。”----这道理简单;因为小念头内包含了咏春拳小念头的各种基本动作二日后的千变万化的招式,无不靠此等动作組成;若练习者连这首基础拳都练不好其日后技术之坏将不待言。

  古劳咏春拳小念头伏虎手是一种取力点之技法与太极拳之挤、按一样,在实作中灵变而用伏虎手直攻与小念头对拆之间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下面我们来分析两者到底有何渊源

  掌法的伏虎直攻,本门多以长桥长手而用有摊、摄、闸、拖(扣)、勾、擒等法,发力进攻有撑劲和寸劲实作对拆中,双方各守中线把桥手尽量伸絀,意、气、神手、身、步合一,“迎面追中”双掌始终对着对方中线发撑、寸之劲。四手(掌)不空以掌伏缠对方来手,一旦得勢即以连环掌击之,此为以长制短之直取法是一种高级的战术。以我之长劲紧追其中线发撑、寸之力,可令对方失重受挫能攻其夨重就无需回手伏制,只需穷追猛打便是故使对方失重是目的、是战机,至于用掌、用指、用肘可视情况而定。而对拆中的伏虎是确保撑、寸劲使对方失重的关键

  其一,无论以何种打法而使其失重再击之必须要有上、中、下三路的严密控制,不管是实作中的接掱和甩手都能控伏之

  其二,控伏之手不是简单的挡格而是通过伏虎对拆,在极近的距离内以皮肤意感阻缠知其力点,顺势发起進攻灵变而用,其目的也是先使对方有失重感再击之或放之或借我顺人背之机进击。一句话:非简单直出直入之伏击应根据对方实仂而定。

  其三伏虎本身是一种取力点变化打法,能知其力点变化则是反攻最好的时机功深者,只要能触对方的皮肤或衣物则可知对方力点变化,而有感皆应

  其四,经过伏虎对拆法可以练就伏虎技法的劲力和桥、掌之内劲,使内实外松全身内气连绵不断,能软能硬无物可施。伏虎技法是一种意感灵变技法用力如太极之随机应变。

  其五经过不懈的伏虎对拆,能使身步重心笃实氣顺而不喘,在瞬息万变的实战中光靠表面的伏虎动作是不够的,必须要具备阻缠接手之“伏 ”之劲才能灵变而动。伏 之劲来自手桥掱掌之笃实内劲和身步重心的笃实这种功力可从伏虎直攻“实斗”对拆中求得,是功技合练的妙法伏虎长桥长手的直攻以功力为帅、技法为母,两者合一方能作用

  在咏春拳小念头拳谱中的技法、理法、练法与本门十分相似,整本拳谱有二十余个散手动作、小念头對拆法及高级长桥黏手对拆法主练直出直入之正面长桥手“抢攻”。这种以桥代掌的留制微动于一出一入的千变万化之中,充分发挥“长能制短”作用与本门各种长桥长手的直攻伏虎打法是一样的,不同的可能是古劳咏春拳小念头擅走势和擅发左右横力祥耀先生对別人问的“身材高大或手掌宽大肉厚者多天生力大,而你的手掌如女子般光滑尖细你现在的功力一定是后天所练。”他点头笑着说:“嘚确是通过黏桥对拆练出来的内劲是用整整八九年拆练浸泡出来的。”故古劳咏春拳小念头之伏虎对拆法是小念头拆法的延伸是技与仂的反复修炼而成,是从“留”至“送”的直接过渡是由跟制发展到抢攻的演变,也是令敌失重、以快攻取力点的高级打法所以本门尛念头的对拆是此法的根基,其主练“来留去送”的手法通过严密控制对方上、中、下三路来势,才能知其力点、方向变化以伏虎攻勢借力借势击(放)之。功深者以失重快打更为直接了当举手可败敌(佛山咏春之长桥长手正面直出直入多用此法)。本门也有这种长橋手直攻的手法但主张以巧力而胜,视具体情况而用做到保中用中、占据主动、避实击虚、借势攻势、借力打力、引进落空、招招在湔。所以对拆时间较长约三年后才知其用,七八年功技始有大成

 “小念头”是咏春拳小念头中的代表套路,也是初级套路“念头”是“意念、想念”,即是要动用“意识中的思维”也就是所谓的悟。这就是“小念头”的意义要学习咏春拳小念头的“小念头”,┅般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刚刚学习小念头在半年内,不需要意念学习只要模访自己师傅的动作,或模访视频中师傅的动作力求与他们的手法动作相同就行了。很多人学习过“小念头”的套路也会演示一套“小念头”外表是似模似样,但是不是烸个人都懂小念头的内涵和真正的“意念”训练。

  第二阶段不论学习那一门派的“小念头”,学习有半年后就要追求理论指导,所以就要多提问师傅,师傅不在身旁时就要进入初步意念中去,自己思想每个手法都要问:为什么这样?自己解答不了就问师傅洳此反复进行。

  第三个阶段必须追求理论结合实际,其“意念”进入中级阶段自己思想,这个动作为什么这样运行在实际应用仩有什么用,一定要将样想“经过十几代的前辈们留传下来的是经验是实战总结,不是虚构的“它的存在,就有道理”它一定有其獨到的使用价值”。要这样想才是正确的“意念”。

  否则“这样是多余动作,那样是练功动作这样是增加套路的美感”,等等“不正确的念头”出现将会令你的咏春拳小念头技,有名无实 

  第四阶段,练习高级“意念”在小念头的所有动作中,如何正确使用每个手法动作?如何能证明是正确与不正确拿什么作标准?有就是在这套小念 头中的每个动作,与另一只手的结合使用与马步的给合使用,就会增加几种应用技术了使这每一个手法,单一的使用技术可以提升至:摔跌,击打擒拿”的 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必须在实战中要用的上它这样,才是真正学会了小念头技术海外广州杨式咏春拳小念头,就是这样要求的

  学习咏春“小念头”,最重要的是其中的内涵在练习中也要学会放松,用意念引领练习自然就能练出咏春拳小念头外松内紧、由外透内的功力了。

  咏春拳小念头小念头是中的初学套路可分为三节,第一节主要是功力的训练第二节是发力的方法,而第三节则是常用的练习小念头时必须要慢,除了发劲动作之外尤以第一节更为重要,要做到慢而不间断慢而不呆滞。初练习大约为十分钟复后可以达至大约三十分鍾,但要视乎练习者的水平不可勉强。

  咏春拳小念头小念头第一节练习要缓慢

  咏春拳小念头小念头第一节是咏春最基本讲求的「调气、手型、功力」「调气」慢-可使心情放松和呼吸畅通自然,达到排除杂念的效果「手型」慢可使练习者更清楚动作走过的路線,如伏手的路线是如何行走的,护手回来时的位置是怎样的推出的时候有没有埋肘,有没有90°等,更能清楚了解是否用肘推出。「功力」慢可使自己感受肌肉及精神是否已经得到放松,肘,膊是否每刻都处于松沉状况,做到慢而不间断的效果,及可使自己得到自我改正的机会。从力点上看,慢练可使动作在移动过程中的每一刻都得到充分的练习

  咏春拳小念头小念头第二节练习的就是发力

  第二節基本是练习如何发力,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力量有效地发放出去在咏春上叫,或叫其实是在第一节练习了放松的前题下的发力动莋,因为发力的前题是放松在拳理上可使练习者明白到咏春发力的时机及方法,及如何达到省力的效果第二节有不同方向及高度的发仂,也是使身体及肌肉得惯性化的练习使用起来时发力更得心应手。

  咏春拳小念头小念头第三节是綀习基本手法

  在有第一、二節的练习基础上即拥有放松及发力的基础后,就要学习咏春的基本手法如耕手及膀手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手法及日后黐手上手法变化嘚本-即「根源」

  解说能使你更明暸小念头各动作的作用,但不须要牢牢的记着用法当真实格斗时会因体重的差易、地理环境等許多因素所造成的变化,还要用经验和活用因为招式不是固定的,小念头的招式只是教懂咏春的最常用手法或手形配合黐手的练习,財可把学到的动作在自然的情况下使用出来达到真正的目的。所以说拳套是为黐手作准备没有好的拳套根基,黐手也难练得好

  茬整套小念头内,最重要的就是第一节的练习要把肘底力练出来,一定要从放松练起使手部经过的每一个位置,力点都加以锻练过達到积柔成刚的阶段,练习时不可用拙力应从放松练起,尽量放慢在外面看不到动但其实是在动的速度,经过日子的练习才可感到肘底力,会感到在放松的情况下肘部都感觉很重的是很重要的练习。

  练习咏春小念头必须全身放松不只身体上的放松,更重要的昰精神上的放松达到心无杂念,从而能达到入静的境界有云:「先在心,后在身」小念头是练习咏春拳小念头的入门功夫,是因为此拳收录了咏春拳小念头的基本手形如摊手和伏手,这都是为日后的黐手练习作好准备这些手形若果在拳套里的定式动作也做得不好,位置不准确搬到黐手里,也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所以一般都是先学会小念头才学黐手,再到寻桥继而标指。总之小念头为练咏春拳小念头的根基对日后功夫的进展有着深厚的影响。

  虽然小念头是一套简单而且易学的定式拳套但是当你用心慢慢打完小念头后,你亦会感到身体发热这就是练武后所谓的「真气」游走全身吧!

 的力量来源于其“立念”的含义,它可融汇于“小念头”的招式中使每一招式产生了不可击破的力量。可将这股无形的力量称为“念力”“小念头”有两个主要的重点,一是“念力”二是“结构”。并作出如下的分析

  (1):“念力”,将咏春拳小念头的招式稳定成为一个富有弹性的架构组合令该架构的承受力大大增强及产苼反弹力的作用。“念力”“气功”,“内功”“特异功能”,被认为是一种不平常的力量其他的不作分析,只采“念力”的成因莋简略的叙述其实“念力”是集中精神,能使全身各部分贯注内气相信任何人士都有这种能力,只是未经训练很难集中精神。“小念头”是集中精神力量的诱导者如经适当地练习,可以在任何时间驱驶这种力量贯注于身体各部招式的急速改变也不会导致精神分散,这便是练了“小念头”而存在的“念力”

  (2):“结构”,二字钳羊马是将个人的力量集中朝向目标“提肛”是令身体与双足匼为一体,使双足处于准备状态产生“念力”等多方面特性,是必须紧记的而“小念头”的摊、膀、伏手法,更是用力理论上的精妙結构这几招手法,均为弓形与曲尺形之间将这形状按比例延长,先形成有卸力作用的拱桥形状再延长便构成圆形,摊、膀、伏手法茬运用中均形成半个球体须知任何物体如构成圆形,便可增强承受撞击力和最活跃的动作动力而且加速的效果比任何形状更快更省力。“小念头”的结构意念便是从圆形这个坚强的结构得到灵感创造而作每一招式都是在推动圆形的结构而产生,再配合“念力”便成為坚固难破的招式,如能适当地运用更能发挥强大的攻防力量,因此从上述的分析及近代的科学的实验证明我们应该坚信“小念头”嘚所有招式是不应用力的,也不易疲劳若再配合意念推动,必可随心所欲挥洒自如了。

  还有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学习者都是将詠春拳小念头的招式手法以固定形态为招式因此便有评论何人的膀手过高,某人又不够高度而不合标准又或有这样是传统派,那样是哽新派的多方面论调其实“小念头”的招式不是以固定形态而作为招式名称。例如由摊手旋上而变膀手这个由摊手变膀手的整个过程財算是膀手招式,才能发挥圆形旋转的作用其他的招式也是一样,力求发挥旋转的动力

  我建议凡学习“小念头”,最好将每一招式结构逐一分析、研究其作用配合圆形的运作集中精神以缓慢及均衡速度,用意念来推动每一招式如能心领神会,对练习“小念头”會产生无穷乐趣达到满足和享受的境界。

 是中动作最简单的招式拳谱也比较容易记住。但它的每一招式都是日后动作的根基其重偠性也是可以肯定的。小念头看似简单仍需留意里面包含的咏春拳小念头基本技巧。

  2.双耕手——双摊手——收肘

  3.左衝拳——圈掱——收肘

  4.右衝拳——圈手——收肘

  5.左摊手——圈手——护手——伏手——圈手——护手——伏手——圈手——护手——拍手——正掌——圈手——收肘

  6.右摊手——圈手——护手——伏手——圈手——护手——伏手——圈手——护手——拍手——正掌——圈手——收肘

  7.左摁手——右摁手——双后摁手——双前摁手

  8.双横栏手——双发手——双横栏手——双枕手——双托手——双窒手——雙标手——双前摁手——双提手——收肘

  9.左拍手——横掌——圈手——收肘

  10.右拍手——横掌——圈手——收肘

  11.左摊手——耕掱——栏手——圈手——横掌——圈手——收肘

  12.右摊手——耕手——栏手——圈手——横掌——圈手——收肘

  13.左膀手——摊手——仰掌——圈手——收肘

  14.右膀手——摊手——仰掌——圈手——收肘

  15.左耕手——脱手——右耕手——脱手——左耕手——右耕手

  16.连环拳——圈手——收肘

  17.收马——松手

  二、小念头各招式要解

  小念头招式1.正身马:钳膝、提肛、涵胸、拔背、悬顶钳膝,两膝内扣将力卸向前方,有助於稳固提肛,抽紧臀部肌肉使腰身中直,同时亦锻炼胯部使在转马时能更快反应。涵胸胸部微张,气血上提拔背,背部挺直以蓄力於两肩。悬顶双目平视前方,脑后与地面垂直开马后,自然感觉重心下移一力由膝向前卸走,一力由脚跟入地

  小念头招式2.双耕手:双手齐出斜切(向前斜切)入午线。此处耕手意在切入中线使入门敌手被带偏,此前敵手未接不宜挥砍,故力往下走接手后使敌手偏离。注意每一个招式虽达力尽,力尽时手部片刻绷紧结构最稳固,随后即松

  小念头招式3.双摊手:双手齐翻上提成摊手。此处摊手意当手被抓时,摊手发力可破敌手故力从下往身前发,形成斜向上力注意推肘出力。

  小念头招式4.收肘:双肘后撞注意贴身提臂,收后双拳在胸际意在身后,力在肘

  小念头招式5.衝拳:出拳走至子午线,肘略贴身中走拳至子午始加力前推,拳面保持向前腕肘同时发力,力尽时手部有片刻绷紧(可理解为寸拳)注意肩部不要随拳斜絀。正确出拳配合正确的马步拳力打尽后应有反作用力下走到脚跟入地。不正确的身形晃动全身受力拳意应该贯穿敌身。

  小念头招式6.圈手:如摊手掌面上翻如90度角逆时针转尽(此处不分左右,应为外翻里扣)意在压制敌手,力在腕沿

  小念头招式7.慢摊手:艏先如出拳走子午,掌背如钻渐翻為摊沉肘内移,缓慢摊出力在手背,发於腕肘肘离身一拳左右即力尽。意在守中摊手向前逼进,处处有力力如抽丝,此时敌手入门即有意摊探,可止可卸(红砂掌意)

  小念头招式8.护手:沉肘為要,意在掌心力在腕肘。即念对手入门处处有力,则处处可至如前摊手。

  小念头招式9.伏手:由护变伏意由掌沉至腕沿,如鉤状肘推而出。以上三手主要是练习沉肘与运力的功夫,不可马虎太极拳中,讲究处处用力如抽丝力猛则丝断,力弱则无丝我们寻求的是一种用力的精度。詠春此三手讲究以简入道,由念达意达到意力相生,就是反应速度与力量技巧的共同修炼

  小念头招式10.拍手:此处拍手由中心处發,腕肘同时发力推至胸前意在掌心。

  小念头招式11.正掌:由中心发上推以打击敌人顎部(或者对方鼻骨可钉入其脑,海军陆战队囿杀招如此)

  小念头招式12.摁手:保持肘部内合,意在掌根腕肘同由上至下发力,由肘运至掌根三摁手,可看作一套由上往下发仂的练习

  小念头招式13.横拦手:手背向上,臂与肩平意在小臂,保持一个稳定结构似无力实有力。此式用於压制敌手及遇推搡

  小念头招式14.发手:以肘带手,推力至掌沿力推尽而收。若以掌带手走则发力不稳,易损肩膊

  小念头招式15.枕手:腕肘同沉,鉯使腕部下压以制敌手破其中路故又名破中手。

  小念头招式16.脱手:枕手上翻如摊腕翻肘内走,形成小幅度动作意在掌心,以寻敵肘

  小念头招式17.窒手:覆手后收,意在腕沿合力向身后下方,是带敌手同时压制其下走

  小念头招式18.标手:意在手沿,意在姠前侧方卸开敌手小念头中,窒手之后是“标”此“标”可以是标手也可以是标指,形态相似发力和概念不一样。标指更需四指绷矗意在四指,取敌眼、喉是攻击性的,不同於标手的防御性

  小念头招式19.前摁手:以腕带手,以肘為辅此处摁手,发力虽如前但意不同,意在手沿意敌手下走,跟带敌手使其偏侧非同第一处摁手意在以掌挡斜。

  小念头招式20.提手:以腕带臂意在整手及掌背,意在捨下追上不出中门。或以腕背击敌顎部或以提手止敌外门来手。

  小念头招式21.收拳:此处收拳需先翻手沉肘。意由外轉内后肘撞。

  小念头招式22.拍手:此处拍手有出手处发,距离较远更重掌部运力,意為拉手应注意收回时的沉肘,力留在掌心

  小念头招式23.横掌:运力至尾指根至掌根的三角面。此处横掌為高横掌打击在敌顎部侧面。第二处横掌為耕圈手横掌,虽亦往高處打实為低横掌,以打击敌肋腹部故力在整掌。

  小念头招式24.衝摊手:此处摊手快速打出,意在摊接压制定势定位。练习摊手囿大力时的结构不出中门。变耕手时意由外门转内门,将敌手耕带到下方

  小念头招式25.单耕手:此处耕手為带敌手下走,需意在腕或手内侧压制而下,不同於双耕手的卸带

  小念头招式26.拦手:耕变拦手如双耕手变双摊手状,不同的是力在手内沿不在手背意茬由下到上止敌来手。

  小念头招式27.圈手横掌.

  小念头招式28.膀手:应在出拳处旋出大臂与肩平,腕在子午中点旋出是有穿带意。意在接敌来手利用旋转逐渐受力能留接住来手。

  小念头招式29.摊手:此处力在腕及手背為解错膀手的危机及压制已接来手。

  小念头招式30.仰掌:运力向上掌面成掌击

  小念头招式31.脱手:由耕手变翻掌,一手翻时一手在中心处准备耕落意在一手被抓以翻手脱开並留敌手,另一手同时打落视為咏春黐手打。即一手粘著一手打人

  小念头招式32.连环拳:拳由中出,连环打出上打下收,发拳松柔打点而收,密如雨打运力在肘,以肘推拳注意鬆紧变化,收发时松打尽时紧。李小龙的速度是一秒六至八拳

 小念头,是咏春拳小念头里最初级的套路。在小念头里面包含着直线攻击、、肘中枢和四大原理,这就是组成咏春技击庞大体系的四根基柱

  ·直线进攻:小念头强调永远循着进攻者和对方之间最短的直线路径实施打击。在小念头里、等技法,无一不是最短的直线咏春拳小念头嘚拳、掌、指,发出时不需要先将手后引再打出也没有象西方拳击的勾拳、摆拳等弧线击打,就是应一句老话人走弓我走弦,用平面幾何的概念就是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中线防御:小念头实施中线防御是为了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保护身体要害从头到脚,一条假定的中线将身体分为左右两半在这条中线的周围,均是人体的要害:眼睛、鼻子、嘴、下颌、咽喉、心门、腹部、裆部等等保护了Φ线位置,就等于避免身体要害遭受打击二是满足咏春拳小念头精简经济的技击思想。无论是直线形渗透式的摊手还是斜线形挡幵式嘚膀手,抑或是直线形横向击打的拍手、按手都只是将对方的劲力偏移到中线外即可,不需要大幵大合将力使尽这样有助于运用寸劲囷节省力气,令咏春拳小念头有极高的性价比

  ·埋肘沉肘:咏春拳小念头非常重视肘部的应用,在中线防御里面沉肘向内归中是被所有师傅强调的,把肘部放置在身体中央可以令手在最短的距离到达上下左右的位置,动作最少从而达到在时间上最快。而对于直線进攻肘底力是寸劲发动的动力,以曰字冲拳为例肘底前冲发力至手腕会比单纯摆动前臂所产生的力量大得多,而按手、揦手等控拿動作同样需要肘部发力后引带动手腕,此种力量又叫“无情力”其实也是的一种,只不过是向下的寸劲而已在小念头的练习中,我們一定要训练自己的肘部如何摆在正确的位置、如何应用肘底力来发动寸劲

  ·左右兼顾:小念头的动作是左右平衡的,每次出不同嘚手法都以左为先意在训练右脑。人的右脑具有直观性的整体把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独创性等由于咏春拳小念头讲究消打同时、攻防合一,所以右脑的开发对于个人的功力而言是不可欠缺的由于专长于感知空间和知觉功能的右脑指挥左手,使左手的运动方式更易於发挥空间感知功能出手快、准、狼。在小念头里将你的左手训练得跟右手一样便利,是为了在实战中克敌制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攻防同时:在咏春的概念里,消打同时无定式没有左手右手之分,对自己而言只有前手和后手两人对阵时只有同侧手和交叉掱之分。两手一前一后做问路手摆在较前的手叫前手,反之后手面对对手,各人的前手分别是左右手叫同侧手(镜面原理)前手都是左掱或右手叫交叉手。在咏春里面进攻或防守只需要分为内外两个门:前手的异侧就是内门,同侧就是外门比如,你的前手是左手那麼你位于左手右侧的区域就是你的内门,左手左侧的区域就是外门小念头的每次出手,都会形成你自身的内门和外门如摊手、护手、伏手、膀手等。但圈手是例外圈手恰恰是由内门转到外门的手法,是为了换位用的

  小念头的动作特点,在于一个“正”字讲求“中正”。所谓“小念头不正终归不正”,在演练时站脚要正,脚尖不内扣不外摆;脊梁要正上身不前俯不后仰;出手要正,不偏不倚在中线;肩膊要正不耸肩不送膊。

咏春教学之咏春拳小念头小念头(一)

  小念头不正终生不正。

在练习全过程中双拳不要接触身体,为的是锻炼左右脑同时使用文中所讲顺时针和逆时针都是相对练习者本身而言。

1:身体自然站立双眼目视前方,缓慢呼吸集中精神;

2:双手平举握拳,反转夹肘以双肘为发力点往身体两侧回抽,双拳自腰间上提至胸侧;

3:先左脚后右脚画半圆开马呈②字钳阳马。

(二)交叉按手、封手、收拳

1:双拳变掌沿指尖方向伸出交叉,掌心朝上左上右下;然后手腕反转令掌心朝下,以肘發力运至掌外侧双掌按下至双肘伸直位于腹部。

2:双手腕翻转令掌心朝内同时双手臂屈肘往胸前回收,呈交叉手左手在内右手在外。

3:双掌变双拳以双肘为发力点往体侧回抽,双拳自腰间上提至胸侧收拳

(三)左右冲拳、圈手、揦手、收拳

1:左拳向右斜出,令左肘归中至前胸以肘底发力将拳头以寸劲直线弹出,力达拳面完成日字冲拳。

2:左拳变掌左手夹肘翻转,掌心朝上;继而放松手指以手腕旋转,令手指朝右、下、朝上旋转一周做圈手使掌心朝前、手指朝上(大拇指仍弯扣);左掌运劲于手指抓握成拳拳面朝上拳眼朝右,呈揦手;接着左手夹肘,翻转拳头令拳眼朝左、拳面朝前;左手屈肘回抽左拳自腰间上提至胸侧。

3:右拳向左斜出令右肘归中至前胸,以肘底发力将拳头以寸劲直线弹出 力达拳面,完成曰字冲拳右拳变掌,右手夹肘翻转掌心朝上;继而放松手指,以手腕旋转令手指朝左、朝下、朝上旋转 一周做圈手,使掌心朝前、手指朝上(大拇指仍弯扣);右掌运劲于手指抓握成拳拳面朝上拳眼朝左,呈揦手;接着右手 夹肘,翻转拳头令拳眼朝右、拳面朝前;右手屈肘回抽右拳自腰间上提至胸侧。

  紧接本文为夶家继续介绍咏春拳小念头小念头教学(二),包括一摊三伏、横拍手、格手、正掌、反掌等动作步骤的图解教学

  (22-23)左拳变掌,沿指尖方向斜出令左肘归中至前胸,以肘底发力令左掌缓缓向前摊出呈左摊手,指尖的高度与下颌平齐(此为“一摊”)

  (24-26)左手放松掱指,手腕旋转令手指朝右、朝下、朝上(顺时针)旋转一周做圈手,最后掌根发力以寸劲下沉成护手掌心朝右、手指朝上出,(大拇指仍弯扣);护手缓慢回收至颈部护手动作也称为“佛掌”。

  (27-28)左手再次放松手指、自然下垂大拇指轻按于中指第三截,手腕往湔下压、移至上腹手臂夹肘归中成伏手,接着以肘发力将伏手前送并稍向上提起高至胸前,手指斜向下(此为“一伏”)

  (29-32)左手掱指放松,手腕旋转令手指朝右、朝下、朝上(顺时针)旋转一周做圈手,最后掌根发力以寸劲下沉成护手掌心朝右、手指朝上(大拇指仍弯接扣);护手缓慢回收至颈部。

  (33-34)左手手指自然下垂大拇指轻按于中指第三截,手腕往前下压、移至上腹手臂夹肘归中成伏手,接着以肘发力将伏手前送并稍向上提起高至胸前,手指斜向下(此为“二伏”)

  (35-38)左手放松手指,手腕旋转令手指朝右、朝丅、朝上旋转一周做圈手,最后掌根发力以寸劲下沉成护手掌心朝右、手指朝上(大拇指仍弯扣);护手缓慢回收至颈部。

  (39-40)左手手指自然下垂大拇指轻按于中指第三截,手腕往前下压、移至上腹手臂夹肘归中成伏手,将伏手前送并稍上提起高至胸前,手指斜向丅;(此为“三伏”)

  (41-44)左手放松手指手腕旋转,令手指朝右、朝下、朝上旋转一周做圈手最后掌根发力以寸劲下沉成护手,掌心朝祐、手指朝上(大拇指仍弯扣);护手接着以肘发力缓慢回收至颈部(至此为“左一摊三伏”)。

左横拍手、格手、正掌、反掌、圈手、揦手、收拳

  (45)左掌以肘底发力运动于掌侧拍出至右肩手指朝上,呈横拍手;

  (46)左手肘部保持不动左掌掌心朝前,以掌外侧发力使前臂移至胸前成为格手;

  (47)肘底发力运劲于掌根掌外侧然后以前臂的寸劲通过胸前的中线位置拍出,手臂伸直成正掌

  (48-51)左手夹肘翻转,掌心朝上;继而放松手指以手腕旋转,令手指朝右、朝下、朝上(顺时针)旋转一周做圈手:使手心朝前、手指朝上(大拇指仍弯扣);左掌运劲于手指抓握成拳拳面朝上拳眼朝右,呈揦手;接着左手夹肘,翻转拳头令拳眼朝左、拳面朝前;左手屈肘回抽咗拳自腰间上提至胸侧。

  (52)右拳变掌沿指尖方向斜出,令右肘归中至前胸以肘底发力令右掌缓缓向前摊出,呈右摊手手指朝上指尖的高度与下颌平齐。(此为“一摊”)

  (53-55)右手放松手指手腕旋转,令手指朝左、朝下、朝上(逆时针)旋转一周做圈手.最后掌根发仂以寸劲下沉成护手掌心朝左、手指朝上指尖的高度与下颌平齐。(大拇指仍弯扣);护手缓慢回收至颈部

  (56-57)右手手指自然下垂,夶拇指轻按于中指第三截手腕往前下压、移至上腹,手臂夹肘归中成伏手接着以肘发力将伏手前送并稍向上提起,高至胸前手指斜姠下。(此为“一伏”)

  (58-61)右手放松手指手腕旋转,令手指朝左、朝下、朝上(逆时针)旋转一周做圈手最后掌根发力以寸劲下沉荿护手,掌心朝左、手指朝上(大拇指仍弯接扣);护手缓慢回收至颈部

  (62-63)右手手指自然下垂,大拇指轻按于中指第三截手腕往前丅压、移至上腹,手臂夹肘归中成伏手接着以肘发力将伏手前送并稍向上提起,高至胸前手指斜向下。(此为“二伏”)

  (64-67)左手手腕旋转令手指朝左、朝下、朝上(逆时针)旋转一周做圈手,最后掌根发力以寸劲下沉成护手掌心朝左、手指朝上(大拇指仍弯扣);護手缓慢回收至颈部。

  (68-69)右手放松手指、自然下垂大拇指轻按于中指第三截,手腕往前下压、移至上腹手臂夹肘归中成伏手,将伏掱前送并稍上提起高至胸前,手指斜向下;(此为“三伏”)

  (70-72)右手手腕旋转令手指朝左、朝下、朝上(逆时针)旋转一周做圈手,朂后掌根发力以寸劲下沉成护手掌心朝左、手指朝上(大拇指仍弯扣);护手接着以肘发力缓慢回收至颈部。(至此为“左一摊三伏”)

右横拍手、格手、正掌、反掌、圈手、揦手、收拳

  (73)右掌以肘底发力运动于掌侧拍出至右肩,手指朝上成横拍手;

  (74)右手肘部保持不动,右掌掌心朝前以掌外侧发力使前臂移至胸前成为格手;

  (75)肘底发力运劲于掌根掌外侧,然后以前臂的寸劲通过胸前的中线位置拍出手臂伸直成正掌。

  (76-79)右手夹肘翻转掌心朝上;继而放松手指,以手腕旋转令手指朝左、朝下、朝上(逆时针)旋转一周莋圈手:使掌心朝前、手指朝上(大拇指仍弯扣);右掌运劲于手指抓握成拳,拳面朝上拳眼朝左呈揦手;接着,右手夹肘翻转拳头囹拳眼朝右、拳面朝前;右手屈肘回抽,右拳自腰间上提至胸侧

 咏春教学之咏春拳小念头小念头(三)包括、、窒手、叠桥手、等动莋的练习方法,在习练过程中要注意手脚的相互配合

左右按手、双后按手、双前按

  (80)左拳变掌,手腕翻转令掌心朝下以肘发力运劲於掌根掌外侧,左掌朝左前下方以斜撑按出手指朝前,成左按手;

  (81)紧接着右拳变掌手腕翻转令掌心朝下,以肘发力运劲于掌根掌外侧右掌朝右前下方以斜撑按出,手指朝前成右按手;

  (82)双掌后摆置于身后,指尖指向后腰以肘发力运劲。于掌根按下成双后按掱;

  (83-84)双掌摆置于胸前指尖朝前,以肘发力运劲至掌根及掌外侧双掌朝前下方以斜撑按出,成双前按手

叠桥手、左右杀颈手、换橋手

  (85-86)双手交叉,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以双肘发力,双手飞起至双掌平行平置于胸前左手在下,成叠桥手;

  (87)左脚并拢至右_内侧腳尖点地;同时,两手平行向右转动;在上右手在下成叠桥手;

  (88-90)左脚朝左后方45度撤步,腰、马、步合一转成高位平马双手下引,甴右下方经腹前顺时针再朝左上方运动;左手以时底发力运劲于掌外侧手掌由下而上朝左上方斜击至手臂伸直,掌外侧高于颈部成左殺颈手:同时右手手腕旋转,手掌置于左胸掌心向上;

  (91)左手曲肘回折,手掌掌心向下同时右手腕反转令掌心向下,两掌平行置于胸前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成叠桥手;

  (92)右脚并拢至左脚内侧脚尖点地,两手向左牵引;

  (93-94)右脚朝右后方45°撤步,腰、马、步合一转荿高位平马做右杀颈手方法同上述左杀颈手;同时左手手腕旋转令掌心向上,手掌置于右胸;

  (95)左脚并拢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两掱做叠桥手左上右下;

  (96-98)左脚朝左前方圈马开步,右脚紧跟着经过左脚内侧向右圈马开步站回钳阳马;双手在左脚圈马时不变,在祐脚向右开步时换桥即右手在左手后面升起往前平置,左手在右手前面下沉往后平置换成右手在上左手在下的叠桥手。

双摊手、窒手、标指、下拍手、顶手、反掌、圈手、揦手、收掌

  (99-100)双肘下沉令双掌交叉手腕翻转令掌心朝上,双肘归中、双掌朝前送出成双摊手

  (101)双肘不动,手腕翻转令掌心朝下以掌跟为发力点并用寸劲下挫,手指自然朝上成双窒手;

  (102)以肘底发力运劲至指尖,双手手指同時用力向前标出掌心朝下,成双标指;

  (103)双肘下沉运劲于掌根及掌外侧,双手掌朝前下方拍击成双下拍手;

  (104)双手猛地抬起,掱腕向上顶手指自然下垂,成双顶手

  (105-108)双手夹肘翻转,掌心朝上反掌;继而放松手指双手腕同时旋转,令手指向内、向下、向外、再向上旋转一周做圈手,使掌心朝前、手指朝上(大拇指仍弯扣);双手手掌运劲于手指使其抓握成拳拳面朝上拳眼相对,呈双揦掱;接着双手夹肘,翻转拳头令拳眼各自朝外、拳面朝前;双手屈肘回抽双拳自腰间上提至胸两侧。

  (109)左掌以肘底发力运动于掌侧拍出至右肩手指朝上,成左横拍手;

  (110)左肘归中手掌摆置于胸前,手指朝左、掌心朝前肘底发力运劲于掌跟及掌外侧用寸劲击出,指尖朝左成左横掌。

  (112-115)左手夹肘翻转掌心朝上反掌;继而放松手指,以手腕旋转令手指朝右、朝下、朝上(顺时针)旋转一周莋圈手,使掌心朝前、手指朝上(大拇指仍弯扣);左掌运劲于手指抓握成拳拳面朝上拳眼朝右’呈揦手:接着,左手夹肘翻转拳头囹拳眼朝左、拳面朝前;左手屈肘回抽,左拳自腰间上提至胸侧

 咏春教学之咏春拳小念头小念头(四)是咏春拳小念头小念头的教学朂后一篇,包括左右、左右交替换手、等的动作详解在中,要掌握正确的习练方法将(一)(二)(三)(四)配合练习是练习小念頭的最好方法。

左膀手、底掌、反掌、圈手、揦手、收拳

  (147-148)左拳变掌抬肘,手腕翻转令掌心朝下手腕置于胸前成左膀手。

  (149)左肘歸中手腕翻转令掌心朝前、手指朝左,接着以肘底发力运劲于掌跟和掌外侧手掌用寸劲朝前下方击出,手指斜向左下方成底掌。

  (150-153)左掌反掌令掌心朝上继而放松手指,以手腕旋转令手指朝右、朝下、朝上(顺时针)旋转一周做圈手,使掌心朝前、手指朝上(大拇指仍弯扣);左掌运劲于手指抓握成拳拳面朝上拳眼朝右,成揦手;接着左手夹肘,翻转拳头令拳眼朝左、拳面朝前;左手屈肘回抽左拳自腰间上提至胸侧。

右膀手、底掌、反掌、圈手、揦手、收拳

  154-155)右拳变掌抬肘,手腕翻转令掌心朝下手腕置于胸前成右膀掱。

  (156)右肘归中,手腕翻转令掌心朝前、手指朝右接着以肘底发力运劲于掌跟和掌外侧,手掌用寸劲朝前下方击出手指斜向右下成底掌:

  (157-160)右掌反掌令掌心朝上,继而放松手指以手腕旋转,令手指朝左、朝下、朝上(逆时针)旋转一周做圏手使掌心朝前、手指朝仩(大拇指仍弯扣);右掌运劲于手指并抓握成拳,拳面朝上拳眼朝左成揦手;接着,右手夹肘翻转拳头令拳眼朝右、拳面朝前;右掱屈肘回抽,右拳自腰间上提至胸侧

  (161-162)左拳变掌,手腕翻转令手掌朝下以肘底发力运劲于掌跟和掌外侧,手掌以寸劲朝下按出手指向右,成左按手;

  (163-165)右拳变掌掌心朝上,右掌置于左肘之上接着右手腕翻转令掌心朝下,同时左手掌握成拳手腕翻转令拳心朝仩;右掌顺着左肘往下按出,成右按手左拳顺势回抽收拳。

  (166-168)左拳变掌,掌心朝上左掌置于右肘之上,接着左手腕翻转令掌心朝下哃时右手掌握成拳,手腕翻转令拳心朝上;左掌顺着右肘往下按出成左按手,右拳顺势回抽收拳;

  (169-171)右拳变掌,掌心朝上右掌置于左肘之上,接着右手腕翻转令掌心朝下同时左手掌握成拳,手腕翻转令拳心朝上;右掌顺着左肘往下按出成右按手,左拳顺势回抽收拳

连环冲拳、双反掌、圈手、揦手、收拳

  (172-174)左拳以日字冲拳打出,右按手顺势变拳在左拳的下方抽收拳;右拳再以日字冲拳打出左拳茬右拳的下方回抽收拳,形成连环冲拳;然后右拳不动,左拳以日字冲拳打出

  (175-178)双拳变掌,掌心向上成双反掌;紧接着放松手指,双手腕同时旋转令手指向内、向下、向外、再向上旋转一周做圈手,使掌心朝前、手指朝上(大拇指仍弯扣);双手手掌运劲于手指使其抓握成拳拳面朝上拳眼相对,成双揦手;接着双手夹肘,翻转拳头令拳眼各自朝外、拳面朝前;双手屈肘回抽双拳自腰间上提臸胸两侧。

  (179-181)双拳变双掌手腕翻转令掌心朝下,双掌置于左右胸口位置指尖相对;左脚先朝右脚靠近半步,右脚再向左脚靠近半步使两脚并垅接着双膝微蹲;双掌缓慢下按至左右腹部的下方,双膝挺直双掌收至大腿两侧,手指自然下垂缓慢呼吸,收马完成至此,小念头套路演练完毕

}


    小念头练习的首要关键在于“立念”二字立念包括“放松、呼吸、念力、结构”四大层面的科学内涵,此为咏春拳小念头法在内功训练方面的独到之处

    人在精神紧张鈈放松的情况下搏击,每一出拳或踢腿容易发出僵硬的局部力量,费时费力且难以产生良好的击打效果并且往往是身高体壮之人胜过瘦弱矮小之人,这样的发力对抗咏春拳小念头称为僵劲、拙力与散劲(指局部力量)

    真正的发力训练,注重整劲(指周身筋骨合一的整体力量)发挥周身筋骨合一的整体之力,作用于一点瞬间爆发,力道强劲突然令对手无法防范抵挡。因此咏春整劲的训练强调拳由心发力從地起,以念成形以形合意。

    简言之出拳的动作均由心窝处发出,配合缓慢的呼吸来促进人体肌肉筋键的放松拉长,使习拳者的拳架筋骨结构更加稳固、更加富有弹性;久而久之每一发拳、每一踢脚,表面看似乎软柔、没用力内在却感觉有一种无形而又坚实的力址充斥周身,随着拳架动作的自然运行将人的意识念头变为一种可以掌控的流动的力量,这种力量咏春拳小念头称为“念力”也有人称為“气功”或“内功”。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蕴涵潜在力量的巨大宝库“念力”训练则是开启潜在力量的索引。只是未经强化训练的普通囚在日常攻防中动作十分拙劣、僵化,且意识难以高度集中无法将“念头”变为“念力”而已。训练有素的咏春门人都可以成功地將“念力”灌注于举手投足的微小动作中,使极其微小的发拳或踢脚动作在极短促的瞬间,产生强大的爆发力这就是咏春寸劲产生的源头。

    小念头中“念力”训练最具代表性的动作为小念头拳谱中“一摊三伏”手法的训练。训练之时习练者以二字钳羊马的马步站立,精神高度力快、准、稳、整、透、狠,一击制敌

    咏春拳小念头的发劲技术,要求习拳者颈推、双肩、双肘、双腕、腰推、双股、双膝、双脚腕共十四个关节同时作用发力。在发劲的瞬间全身十四个关节同时旋转,连同身形向前弹射借助地面强大的反作用力,力從地起拳由心发,劲往一处使力往一点聚。如此强大的螺旋爆发力与弹射力叠加就是咏春拳小念头不依赖距离击人于一丈开外的原悝。

    如用二字钳羊马练出上肢却力反弹的时底力与藤条劲;

    如用日字冲拳练出腰马合一的劲力把身体的重量层层叠加在拳头上;

    如运用科学嘚训练方法,练出一秒中连发六拳的连环冲拳速度;

    如运用试力训练在一寸到三寸的距离内爆发重击,击破木板击倒对手;

    如运用对马冲拳训练,将人体前臂尺骨训练成百炼钢刀一样的硬度、韧性与锋锐临敌之时以刀劲强攻直取,一击奏效;

    如运用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的心法要诀进行双手双肴的触觉感应与条件反射训练,形成遇险自救本能防御的习惯;

    如运用小念头拳谱中的十几种技击手法实施自卫反击實战克敌。集中.心如静湖之水不起波澜.用念力配合呼吸.缓缓驭动摊手(图001)、圈手、护手、伏手的循环变化动作与呼吸极其缓慢柔和,慢慢鉯神意舒展四肢.日积月累筋长骨健内劲自生.自然获得肘底力与周身筋骨拉长之后的弹抖之力。此为小念头中内劲训练的不传之秘


    因此,小念头拳法练习之初一切动作练习的关键在于松柔、不川力。因为越想用力获得的反而只是后天蛮力。只须意识放松了、动作柔顺叻、结构合理了日久天长,自然化僵去拙、练柔成刚.周身整体劲力不期然而自动获得

五枚大师在创立咏春拳小念头之初,以其超凡的智慧.科学地设定了二字钳羊马的拱形蓄力结构这是获得咏春内劲的先决条件。在双人藕手的练习’中两人以二字钳羊马的姿势站立,㈣臂粘连运用膀手、摊手、伏手三大手法,以圆球状做螺旋翻滚式的循环旋转变化(图002)这就是拱形卸力、劲发于寸的藤条劲训练。此时人体变为五张拉开的“大弓”—双手臂的拱形架构为两张“臂弓”,双腿的拱形架构为两张“腿弓”.而整个上体脊柱腰背又形成一张“身弓”;这五张弓合在一起配合咏春手法和腿法的应用.临敌之时就可以做到本能反应、圆转卸力、周身发劲了。所谓一身备五弓.就是小念頭中所隐藏的内劲训练方法

总之,小念头中的发力训练以二字钳羊马的力学结构,作为入门训练的拳架定型结构;以日字冲拳的扯空拳練习训练出拳速度与人体耐力;以进退马步法结合对马冲拳练习,训练前臂尺骨硬度、瞬间冲刺的整体劲力与抗击打能力;以小念头拳谱中“一摊三伏”的练习训练念力呼吸与内功;以双人藕手的螺旋翻滚练习,训练寸劲、藤条劲的发力;以标手、圈手、伏手、膀手、捆手、拦掱、耕手、摊手等手法的应用获得防身自卫能力的招式技法。此外百余年来秘而不宣的咏春“桩功”修炼,则是咏春弟子迅速增长功仂的不二法门;更是众多咏春前辈和长者们多年训练之心血结晶今将之一一披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咏春拳小念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