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抗寒能力要如何训练时会变胖吗?

有问题 @ 爱问Powered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你现在的位置:
肌肉男大胖子皮包骨谁先被冻死?
编辑:yanbing
  新年伊始,连续的降温天气让人们颇感不适的同时,也考验着我们的抗冻能力。一旦气温骤降到“冻死人”的程度时,我们人体是否能抵抗得住呢?人体的抗寒能力又有多强?哪些因素影响着你的抗寒能力?在不同的体温下人体发生着哪些变化?让我们跟随专家,一同了解人体与温度的秘密。 □记者刘爽  人体极限体温是多少?  体温降到30℃会丧失意识  人是恒温动物,需要一定的体温来维持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行。但你知道吗?其实人类是讨厌寒冷的,因为我们有较长的肢体,这个生理构造预示着,人体的散热能力远比保存热量的能力要高效得多。当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如果没有衣物、房子、暖气保暖御寒,我们的体温也会随之降低。  那么,人体在不同体温下发生着哪些变化呢?据专家研究表明,人的正常体温是37℃,此时人体免疫力旺盛,身体健康。当体温降到36℃时,身体会借着发抖、打战等方式增加热量,以保持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当体温维持在30℃-35.5℃时,会造成人体自律神经失调,而癌细胞却繁殖较快。一旦体温降到30℃,人就会丧失意识、失去知觉,继续降到29℃,会出现瞳孔放大,并很快死亡。  由此可以看出,一旦无法使身体保持在合理的温度即36℃左右时,人的生命就会受到威胁。但也有人可在核心体温明显降低的情况下活下来,安娜·巴根霍姆就是这样的人。据报道,她的体温曾降到13.7摄氏度却奇迹般地存活下来。当时,她不慎落入一条冰冷的溪流中,被困80分钟后才得救。  当然,人体自身体温的活命底线还有个上限,由于体温是通过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而产生,如果人的体温超过42℃,人体内的蛋白质就可能会凝固,人体“大厦”将毁于一旦。  人体是如何适应不同温度的?  两种自身机制帮助人类御寒  当寒冷的天气来临,我们纷纷采取添加衣物、打开暖气御寒的同时,我们的身体也在悄悄地通过采取各种手段来适应寒冷。大连中医院皮肤科主任都群介绍,皮肤表面有冷觉感受器,当外界环境温度变低时,它们会将这一信息传递给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接到“命令”后,就会开始积极地发挥作用,它的第一反应是减少散热,其方法是皮下的毛细血管会马上收缩,减少血流量,而我们内脏血管却开始扩张,保证大脑和内脏的正常运转。此时,我们会感觉皮肤和手脚冰凉。  “如果我们继续呆在寒冷的环境下,则会引发寒战反射——牙齿打战、身体发抖。”都群介绍说。寒战是一种无意识的骨骼肌快速收缩和放松的运动,可以快速产生高于平时5倍的热量以维持体温。  另一个机制就是人体不断地储存脂肪。你是否发现,每到冬天体重都会增加,那是因为在寒冷的刺激下,我们会不自觉地多吃东西,但却很少运动,这样一来,多余的热量就会被我们的身体转化为脂肪,储存在身体各个部位作为隔热层,饥饿或严寒时则作为后备能源。  胖人比瘦人更抗冻?  主要看谁的肌肉更发达  不少人觉得奇怪,为什么有的人在外面一会儿就冻透了,有的人大冬天还冬泳?什么样的人更抗冻,这和胖瘦有关吗?都群表示,这个不能一概而论,从脂肪能维持体温这个生理功能角度讲,胖人的确比瘦人抗冻。“但并不是胖人就一定抗冻,像有的人虽然很胖,但血液循环不好,要知道,人体真正的能量是靠血液带动的,这样的人也是不抗冻的。 ”  另外,还有一个环节不能忽略,那就是肌肉是人体产能的主要场所。如果一个人的脂肪很多(肥胖人士)而肌肉不多,那么这个人自身的产热量就不是很高,无论脂肪再怎么阻挡散热,但自身产生的热量有限,人体还是觉得不够暖和。而一个肌肉很发达的人,即便脂肪少一些,热量的散失多一点,但由于自身不断地产生热量,因此不会觉得冷。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运动员们不怕冷,练健美的人冬天也穿得很单薄。而那些既没有发达的肌肉,又没有适度的脂肪,皮包骨头的瘦人,自然就是最不抗冷的人了。  此外,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我们的抗寒能力,比如体表面积、健康情况、疲劳程度等。一般对于同体积的人而言,体表面积越大,散热越多;健康状况好,运动锻炼多,对寒冷的耐受性就会越强;而饥饿、疲劳则难以抵御寒冷的气候。  如何提高抗寒能力?  增加户外锻炼可提高抗寒能力  实际上,人类御寒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穿衣保暖。但总有些人不喜欢穿着厚厚的外衣,既笨拙,又不美观。难道不能通过什么方法来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吗?  都群介绍,要想提高人的抗寒能力,最有效的措施是进行“抗寒锻炼”,我国古代医学中的“秋冻”说,也包含着“抗寒锻炼”这层意思。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人来说,可以通过积极参加户外锻炼来提高人体抗寒能力。因为身体在不断受寒冷空气刺激下,肌肉、血管不停地收缩,促使体内新陈代谢加速,身体产热量增加,进而提高机体的抗寒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冬季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以避免因冬天气温低,体表血管遇冷收缩,血流缓慢,肌肉黏滞性增高,而造成韧带弹性和关节的损伤。另外,运动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切不可盲目追求大运动量。如果遇冰封雪飘天气,也可在屋檐下原地踏步跑,既能收养生之效,又能避免意外。  都群强调,对于那些身体素质差、有基础病的人以及老年人,不建议抗寒训练,更应注意保暖。  新闻链接  人体体温为何选择37℃  有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你是否想过:不论人的年龄、身高、体重差别多大,有一个数字是相同的,那就是体温是37℃左右。不论是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还是棕种人,也不论你住在赤道还是北极,体温都基本相同。哺乳类、鸟类以及其他的温血动物都具有恒定的体温,它们的体温同样是37℃上下。寒带的南极企鹅和热带撒哈拉沙漠的骆驼,它们的体温同样是37℃上下。为何体温偏偏选择了37℃?  37℃只是体温的一个大概数字,人体各个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间的体温均存在着差异。正常人口腔温度为36.3℃~37.2℃,腋窝温度较口腔温度低0.3℃~0.6℃,直肠温度较口腔温度高0.3℃~0.5℃。一天之中,清晨2~5时体温最低,下午5~7时最高。  科学家认为,人类的体温之所以设定在37℃,和我们在20℃的房间中感到舒服的原因一样。当200多万年以前人类刚出现在非洲时,白天的平均温度在25℃以下。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当人类的体温超过35℃时,打猎这类活动经由新陈代谢过程所产生的热最容易发散出去。也就是说,是人体自身新陈代谢水平和地球环境温度之间的平衡,决定了37℃这一恒定体温。恒温动物的体温大多在35℃~40℃范围,这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链中的捕食者和被捕食者耐力较量的结果,即为动物捕食活动等生存竞争过程的平衡点。  据《探索与发现》报道  抗冻大比拼  最抗冻  肌肉发达的人  由于肌肉自身不断地产生热量,因此不会觉得冷  比较抗冻  脂肪层厚的人  从脂肪能维持体温这个生理功能角度讲,胖人的确比瘦人抗冻  最不抗冻  皮包骨头的人  既没有发达的肌肉,又没有适度的脂肪,自然就是最不抗冷的人了  影响抗寒能力因素:  ●体表面积:体表面积越大,散热越多●健康情况:健康状况好,运动锻炼多,对寒冷的耐受性就会越强●疲劳程度:饥饿、疲劳则难以抵御寒冷的气候  人体在不同体温下发生哪些变化  42℃  人体内的蛋白质就可能会凝固,人体“大厦”将毁于一旦。  37℃  人体免疫力旺盛,身体健康  36℃  身体会借着发抖、打战等方式增加热量,以保持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  30-35℃  人体自律神经失调,而癌细胞却繁殖较快  30℃  人就会丧失意识、失去知觉  29℃  瞳孔放大,并很快死亡  13.7℃  奇迹 安娜·巴根霍姆不慎落入一条冰冷的溪流中,被困80分钟后才得救。她的体温曾降到13.7℃却奇迹般地存活下来。  
相关阅读:
北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Copyright (C) 1998 - 2014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各类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所有 北国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沈网警备案号
北国网官方微信
制作单位:北国网
运营部电话:}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生长时间不啪会变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