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什么运动好患者为什么做了运动好点之后又复原了

如何摆脱颈椎病、肩周炎 运动是关键_网易女人
如何摆脱颈椎病、肩周炎 运动是关键(全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肩颈痛已经成为现代人的“头号公敌”。白领易得颈椎病、肩周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长时间坐在空调房里,肩部受寒、久坐不动,单一的固定姿势,引发局部的肌肉、关节受损,出现肩痛、手麻、头痛、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症状。可见,预防肩颈痛,电脑族、手机族、上班族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别久坐不动,工作半小时就应起身活动一下上肢。
PartA颈椎病
一些坏习惯易致颈椎病
“办公室族离颈椎病只有一厘米的距离”,此话一点不夸张。据统计,90%以上的白领人群或轻或重患有颈椎病,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久坐不动。工作中长时间的、单一的固定姿势是形成颈椎病的主要原因。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骨科主任陈少文说,以前患颈椎病的大多是四五十岁的搬运工人或在田间劳作的农民,如今颈椎病已非中老年人和体力劳动者的“专利”,来骨科门诊就诊的患者中有许多年轻的公司白领,他们大部分时间保持坐姿,即“三坐”人群:上下班路上坐车(或开车);上班时坐办公室;下班后久坐看电视、上网。正是由于这种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患颈椎病的电脑族、手机族越来越多,加上不良坐姿,使颈椎病具有了高发性和年轻化的特点。
颈椎有七块骨头,正常的生理弯曲是向前弯,这七块关节之间都依赖于肌肉的保护。如果你长时间久坐,并且保持一种姿势,颈部肌肉就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时间久了,肌肉劳损,丧失了保护骨骼、关节的能力。这样一来,人常常会感觉肩颈疼痛,这是肌肉劳损的“警告”。除此之外,以下一些错误的习惯也会伤害颈椎——
扭脖子。长时间伏案工作后,会出现颈部肌肉紧张、酸痛,有些人就开始做扭头的动作。这种动作不应经常做,特别是两边肌肉酸紧度不同,扭脖子很容易导致关节错位,韧带拉伤和肩膀移位。
侧扳脖子。按摩放松的时候,很多人喜欢让按摩师侧扳脖子,“享受”脖子发出的咔咔声响,这种突发的颈部被动活动可能会造成韧带、肌肉、骨质的损伤,加重疼痛,也可能因椎动脉的突然阻断使脑部缺血产生眩晕甚至昏厥。
睡姿不良。除了工作之外,预防颈椎病还要避免看书、看电视时倚着沙发或半躺、半靠在床头,这些姿势都可能让颈椎受伤。睡觉时,枕头太软、仰卧太高、侧卧太低;睡过软的弹簧床等都是不良的习惯,日久会引发或加重颈椎病。
颈周肌肉不适提示发病
实际上,过了20岁之后,每个人的颈椎都会发生退变,若经常保持不良坐姿,就会加快这种退变。广东省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尹东指出,由于颈椎间盘退化、颈椎骨质增生(俗称骨刺),刺激或压迫神经,或者肌肉紧张痉挛,会让人感到不适,其中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脖子僵硬、酸痛,同时整个肩背疼痛发僵,做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受限,呈斜颈姿势。需要转颈时,躯干必须同时转动,也会出现头晕的症状。
(2)肩胛骨部位的肌肉酸痛。由于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肩胛骨内侧缘以及受累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有压痛。
在临床上发现,颈椎病的患者肩胛骨上角、肩胛骨内侧缘、斜方肌颈肩移行处这3个位置的压痛点出现几率最高。所以,出现脖子僵硬疼痛、肩胛骨部位肌肉酸痛,应该考虑是否颈椎病发作。
作为骨科医生,他还建议患者做一次颈部的X光照片检查,筛查关节的序列是否发生改变,是否发生了病理弯曲。若发现异常,还要进一步做MR(核磁共振)检查椎间盘及神经是否受压迫,以便明确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颈椎病早期仅表现为颈项部肌肉的僵硬、酸痛等不适感。随着疾病的进展,多数还会出现全身的症状,比如一些人因为头痛、失眠、心悸、胸闷、便秘、眩晕等而辗转于医院各个科室,然而经过相关的检查,医生却找不出明显的病因,只好“对症处理”,但病症总不断根,后来才发现是颈椎的问题。
自我保健预防颈椎病
面对越来越多上班族被颈椎病困扰的现状,专家指出目前医学界还没有彻底治疗颈椎病的方法,唯一的办法就是保护颈椎,预防发病。
一旦出现颈椎病的症状,比如颈肩痛,就不能再继续“埋头苦干”了。办公室白领坐在电脑前工作30分钟左右,就应做做仰头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动作要轻柔、缓慢,在短时间内重复数次,以达到该方向的最大运动范围为佳。另外,在工作之余,还应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比如游泳、羽毛球、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要经常锻炼颈部肌肉,首选蛙泳,这种姿势可使头部潜水、抬头,可锻炼颈椎肌肉。
据报道,90%-95%的颈椎病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可获得痊愈或缓解。“颈椎病发作的时候,通常医生都不怎么用药。”尹东说,“除非有严重的疼痛,医生会给一些消炎止痛的药物,以缓解疼痛。”对于颈椎病的治疗,最关键的还是自我保健。颈部僵硬、肩胛骨部位疼痛就提示你需要休息,需要活动,而不是继续坐在电脑前(使用电脑一小时应休息5至10分钟,上举上肢,做做广播体操,针对肩颈、上肢进行拉筋及肌力训练,以增加柔软度及肌力)。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中医师范德辉说,颈椎一旦出问题,那么运动、感觉、血管都牵扯其中。只要纠正颈椎关节错位和椎旁软组织劳损,加强颈部肌肉的锻炼,才能改善颈椎病引起的各种症状。
(1)按摩、热疗。对于肌肉痉挛、僵硬,可以做一些按摩和热疗(或者用热水袋敷),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消除神经根、脊髓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炎症、水肿,减轻粘连,从而改善颈椎病的症状。
(2)功能性的康复训练。这种康复训练可以矫正颈椎排列异常或畸形。比如进行飞燕式和拱桥式的锻炼方式,增强颈肩背肌的肌力,使颈椎稳定,改善椎间各关节功能,增加颈椎活动范围,减轻肌肉痉挛,消除疼痛等不适。
尹东指出,无论哪一类型颈椎病,其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遵循先非手术治疗、无效后再手术这一基本原则。这不仅是由于手术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和易引起损伤及并发症,更为重要的是,绝大多数颈椎病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使其停止发展、好转甚至痊愈。而长期坚持运动疗法可以达到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的目的。
伸伸手脚,防治颈椎病
广州体育学院康复中心主任李南生说,每天花上10分钟,做一做简单的活动和自我按摩,可以有效地减轻疲劳,长期坚持下来,还有助于防治颈椎病。
1、坐在椅子上,伸直身体,做一次深,紧腰收腹,保持2-4秒,重复4-8次。
2、坐在椅子上,伸直身体,两肩向后用力,使背部肌肉收紧,两肩胛骨靠拢,保持4-6秒,重复4-8次。
3、坐在椅子上,紧腰收腹,双手扶住椅子,用力支撑,收紧臀大肌,并使臀部从椅子上微微抬起,保持姿势4-6秒,重复4-8次。
4、坐在椅子上,双手叉腰,双脚踩地,左右转动腰部到最大的幅度,重复8-12次。
5、坐在椅子上,双腿轮流屈膝向上提起,双臂屈肘于体侧,交替前后摆动,模仿跑步动作,重复30次。
6、坐在椅子上,伸直身体,双脚平放在地上,脚跟尽量提起,持续6秒,重复8-12次。
PartB肩周炎
肩膀不宜受凉 平时重在锻炼
肩周炎一般在五十岁左右高发,所以民间也有“五十肩”的说法,但临床医生也发现,随着空调的普及,人们运动又少,加上姿势不良等原因,“五十肩”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电脑一族也成为肩周炎的高危人群。一旦患上这个病,肩部不仅疼痛难忍,活动也会受限。骨科专家认为,如果确诊为“五十肩”,即便疼痛也要活动,预防因为粘连而引起上肢功能障碍。
“五十肩”在医学上叫“粘连性关节囊炎”,也叫“冻结肩”。正常情况下,我们的手臂上举弯曲是可以触碰到对侧耳朵的,向后弯曲可碰到对侧肩胛骨,然而,患上“冻结肩”之后,肩膀酸痛,患者不敢活动,久而久之,肩关节变紧,最后无法上举,甚至梳头、穿衣服都有困难,上肢活动就有障碍了。
广东省中医院骨科主治医师李永津说,冻结肩是一种无菌性炎症,虽然50 岁左右的人群是此病的高发人群,但医生也发现,随着空调的普及,人们参与锻炼的机会又少,加上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肌肉慢性劳损,使得冻结肩的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在临床上,因为肩膀疼痛及活动受限而就诊的患者并不少,但并不全是冻结肩。李永津说,在骨科门诊就诊患者中,肩膀疼痛、活动受限的患者有的是肩袖损伤,有的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也有一部分是冻结肩。因此,病人也不要以为肩膀痛就一定是“五十肩”。
要确诊冻结肩并不难。李永津说,通常无诱因起病,患侧肩关节疼痛,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尤其是在肩关节旋转、上举、外展等运动时更为明显,但肩关节正侧位X线片却显示关节正常,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即可确诊为冻结肩(同时排除创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等继发性冻结肩)。而且冻结肩有一个明显的特点——肩痛白天轻晚上重。多数患者常会诉说后半夜被痛醒,不能安睡,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晚上睡觉对气温也特别敏感,一受凉就更加疼痛了。
在急性期时,患者常常会因为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引起撕裂样剧痛,一动也不敢动。
冻结肩虽然痛,但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一般持续1-2 年,也就是说,冻结肩可以自愈。在发病之初患者只是肩膀酸痛,渐渐进入冻肩期,一段时间后又会自行慢慢“解冻”,逐渐恢复肩关节功能,疼痛也会消失。李永津说,在发病期间可以通过推拿、针灸等治疗来缓解疼痛,必要时可服消炎止痛药物。
值得提醒的是,大多数肩周炎开始发作时是慢性疼痛,有的只是感觉肩部有被束缚的感觉。很多人以为休息一下就会好转,谁知道,越是不活动,肩膀越是僵硬。李永津说,治疗肩周炎与骨折“制动”观念完全不同,肩周炎的治疗原则是:带痛锻炼。
因为只有活动锻炼才能把肩关节粘连的韧带、软组织一点一点地撕裂开来。无论病程长短,症状轻重,患者每天都应该进行肩关节的主动活动,这对预防肩关节的粘连、肩部软组织的挛缩以及帮助患者恢复大有好处。专家指出,肩周炎不难治,关键在医生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锻炼,如果锻炼不得法,用力太猛,可能造成新的关节损伤。
肩周炎患者的日常保健法
受寒是冻结肩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为了预防复发,患者一定要注意肩部的保暖,应避免空调出风口直接吹到肩膀,也可用暖水袋敷肩部。
做理疗可以起到消炎、镇痛、解痉、改善血液循环、松弛肌肉的作用。
爬墙运动:面向墙壁站立,双手上抬,扶于墙上, 双手沿墙壁缓缓向上爬动, 要努力比前一天爬得更高一些。
旋摩肩周法:取坐位,以左手手掌贴于右肩, 旋右肩50-100 次,换手。
两手抱头法:站立,两脚与肩同宽, 两手手指交叉放于后脑; 两肘拉开, 与身体平行;两肘收拢,似夹头部,重复练习。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热门搜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肩周炎康复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肩周炎康复
的康复情定指接受治疗前后用量角器测肩关节主动活动度。康复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肩部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减轻肌肉痉挛、牵伸粘连和挛缩的组织,以减轻和消除疼痛,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肩周炎康复治疗方法通常是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物理因子治疗、手法治疗、运动疗法、功能锻炼等。
肩周炎康复疾病简介
肩周炎康复定义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是肩关节周
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以肩关节疼痛、运动功能障碍和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它的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病程一般在1年以内,较长者可达到1-2年。中医认为本病由肩部感受风寒所致,莫枚士《研经言·用药论二》中指出,为百病之长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六腑以通为用 ,与痛处贴膏,之法,风之祛除,疾则愈也。患病后胸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好像冻结了一样,所以称“冻结肩”、“肩凝症”。[1]
何谓肩周炎,肩周炎一般发病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厨师、老师、会计、司机及长期从事手工劳动者等。多为左侧发病。常因肩部损伤、受风寒、偏瘫、外固定而诱发,也有无任何诱因而发病者。特别是肩关节局部的软组织损伤,如失治、误治日久也可转化而成肩周炎。
多数病例为慢性。在临床分三期:急性期、缓解期和恢复期、急性期即发病早期,肩部为持续性疼痛,尤其夜间为重,影响睡眠,并向肩部周围放射,病人不敢患侧卧位;活动时,如梳头、洗脸、摸背疼痛加重,肩部压痛部位广泛、缓解期,疼痛减轻,肩关节呈“冻结状态”梳头、洗脸、摸背、穿衣均感困难,肌肉萎缩,以三角肌为明显,可持续三个月。恢复期,肩痛基本消失,肩关节活动逐渐增加,短则一两个月,长则数年才能恢复。
肩周炎康复流行病学
好发于40岁~70岁的中老年人,大约有2%~5%的发病率,女性较男性多见(3:1),左肩多于右肩。也有少数病例双侧同时发病,但在同一关节很少反复发病。其特点起病缓慢,多无明显的外伤、着凉史。病情进展到一定程度后即不再发展,继而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关节活动也可逐渐恢复。整个病程较长,常需数月至数年。但也有少数病例不经治疗则能自愈[2]
肩周炎康复病因和病理
肩周炎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一般以下列因素有关[3]
(1)肩关节以外的疾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4]
(2)上肢骨析、颈椎病等使固定过久或关节撕裂、脱位复位后长期不能活动;
(3)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变如、冈上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等。
肩关节系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且肱骨头较关节盂大3倍,又因关节的韧带相对薄弱,稳定性很小。所以稳定肩关节的周围软组织易受损害;肩关节的关节囊薄而松弛,虽然能够增加关节的灵活性,但易受损伤而发炎。肩关节囊的外侧为肩峰,前方是喙突,喙肩韧带和喙肱韧带形如顶盖罩在关节之上,也易受损伤而发炎,加之退行性病变,导致顶盖变薄、钙化、断裂。在肩峰和三角肌下面的滑液囊有助于肱骨头在肩峰下滑动,使肩关节可以外展至水平面以上。当手臂经常作外展或上举活动时,肱骨大结节则与喙肩韧带不断互相摩擦,因而此处很容易发生劳损。
肩周炎的病理过程可分为三期:
(1)急性期或称冻结前期:关节囊本身粘连,其下部皱襞因互相粘连而消失,使肩外展受限,肱二头肌腱鞘亦有粘连而滑动困难,肩痛渐重;
(2)冻结期或粘连期:关节囊及其周围结构,如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痛,喙肱韧带挛缩,滑膜充血、肿胀,失去弹性,关节几乎冻结,不能活动,疼痛持续;
(3)缓解期或称恢复期,约经半年至1~1.5年时间,炎症逐渐好转,疼痛缓解,肩关节活动亦渐恢复,但往往活动范围不如病前。
肩周炎康复解剖生理
肩关节是人体具有最大活动范围的关节,它是由肩肱关节、肩锁关节、
肩胛胸壁关节和胸锁关节四部分组成的关节复合体。肩关节周围有很多肌肉和韧带附着,以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及活动肩关节,包括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三角肌、胸大肌、胸小肌、背阔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以及喙肩韧带、盂肱韧带、喙肱韧带等。同时肩部还有肩肱关节囊和众多的滑液囊,起润滑关节、减少摩擦的作用。肩肱关节的血供主要依靠锁肱前动脉、肩胛上动脉及旋肱后动脉等,肩肱关节及周围滑液囊主要受颈5和颈6神经支配,即肩胛上神经、肩胛下神经、肌皮神经和腋神经的关节支支配。肩肱关节是典型的球窝关节,其运动分为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外旋和内旋。
肩周炎康复临床表现
(1)疼痛:初为轻度肩痛,逐渐加重。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按压时反而减轻。严重者稍一触碰,即疼痛难忍。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继续入睡,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疼痛可牵涉到颈部、肩胛部、三角肌、上臂或前臂背侧。平时病人多呈自卫姿态,将患肢紧靠于体侧,并用健肢托扶以保护患肢。
(2)活动受限:肩关节向各方向活动均可受限,肩关节活动逐渐受限,外展、上举、外旋和内旋受限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由于长期废用引起关节囊及肩周软组织的粘连,肌力逐渐下降,加上喙肱韧带固定于缩短的内旋位等因素,使肩关节各方向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均受限,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特别是梳头、穿衣、洗脸、叉腰等动作均难以完成,严重时肘关节功能也可受影响,屈肘时手不能摸到同侧肩部,尤其在手臂后伸时不能完成屈肘动作。
(3)怕冷 :患肩怕冷,不少患者终年用棉垫包肩,即使在暑天,肩部也不敢吹风。
(1)压痛:多在喙突、肩峰下、结节间沟、三角肌止点、冈下肌群及其联合腱等。在冈下窝、肩胛骨外缘、冈上窝处可触及硬性条索,并有明显压痛,冈下窝压痛可放射到上臂内侧及前臂背侧。
(2)肌肉萎缩: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围肌肉早期可出现痉挛,晚期可发生废用性肌萎缩,出现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弯不利等典型症状,此时疼痛症状反而减轻。肩关节以外展、外旋、后伸受限最明显,少数人内收、内旋亦受限,但前屈受限较少。
(3)肌肉抗阻试验:主要发生病变的肌肉不仅在其起止点、肌腹及腹腱衔接处有明显压痛且抗阻试验阳性。
3.影像检查 X线肩部正位片多数可无明显阳性发现,后期部分患者可见骨质疏松,但无骨质破坏,可在肩峰下见到钙化阴影。B超可探出肩部肿块。对某些病例,为排除颈椎病变,需摄X线颈椎正、侧、斜位片,或行CT或MRI检查。
肩周炎康复治疗原则
肩周炎的治疗方法很多,它的治疗原则是针对肩周炎的不同时期,或是其不同症状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一般而言,若诊断及时,治疗得当,可使病程缩短,运动功能及早恢复。
1、在肩周炎早期,病人的疼痛症状较重。而功能障碍则往往是由于疼痛造成的肌肉痉挛所致,所以治疗主要是以解除疼痛,预防关节功能障碍为目的,缓解疼痛可采用吊带制动和外敷肩周炎和顺着贴膏药的方法,使肩关节得以充分休息;
在急性期,一般不宜过早采用推拿,按摩方法,以防疼痛症状加重,使病程延长。一般可自我采取一些主动运动练习,保持肩关节活动度,在急性期限过后方可推拿,按摩,以达到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症消退的目的。
2、在肩周炎的冻结期关节功能障碍是其主要问题,疼痛往往由关节运动障碍所引起。治疗重点以恢复关节运动功能为目的。采用的治疗手段可以用理疗,推拿,按摩等多种措施,以达到解除粘连,扩大肩关节运动范围,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功能的目的。
针对功能障碍的症状,严重的肩周炎病人必要时可采用麻醉下大推拿的方法,撕开粘连。在这一阶段,应坚持肩关节的功能锻炼。除了被动运动之外,病人应积极主动地配合,开展主动运动的功能训练,主动运动是整个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3、在肩周炎恢复期以消除残余症状为主,主要以继续加强功能锻炼为原则,增强肌肉力量,恢复在先期已发生废物性萎缩的肩胛带肌肉,恢复三角肌等肌肉的正常弹性和收缩功能,以达到全面康复和预防复发的目的。
肩周炎康复康复评定
肩周炎康复肩关节活动度评定
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用量角器测肩关节主动活动度。评定量表可参照Brunnstrom等级评估。Brunnstrom评估分级:0分:关节无运动;1分:关节运动达正常范围的1/4;2分:关节运动达正常范围的1/2;3分:关节运动达正常范围的3/4;4分:关节运动达正常活动范围的全范围。
肩周炎康复肩关节功能评定
根据患者肩疼痛(P)、ROM(R)、ADL(A)、肌力(M)及关节局部形态(F)等5个方面综合评定,总分(T)为100分。表1
疼痛总分30分
  有时略痛,活动无障碍 25
  轻度疼痛,普通活动无障碍 20
  中度疼痛,尚能忍受 10
  重度疼痛,活动严重受限 5
  因疼痛完全不能活动 0
  关节活动度25分
前屈≥150? 6
  120?-149? 5
  90°-119° 4或3
  60?-89? 2
  30?-59? 1
  &29? 0
外展≥150? 6
  120?-149? 5
  90°-119° 4或3
  60?-89? 2
  30?-59? 1
  &29? 0
外旋≥60? 5
  40°-59° 4或3
  20?-39? 2
  10?-19? 1
  &10? 0
内旋≥60? 5
  40°-59° 4或3
  20?-39? 2
  10?-19? 1
  &10? 0
后伸≥45° 4或3
  30?-44? 2
  15?-29? 1
  &14? 0
  肌力5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容易完成 5
  勉强,疼痛,困难 3
  不能完成 0
  翻衣服领
容易完成 5
  勉强,疼痛,困难 3
  不能完成 0
容易完成 5
  勉强,疼痛,困难 3
  不能完成 0
  用手触对侧腋窝
容易完成 5
  勉强,疼痛,困难 3
  不能完成 0
  系裤带
容易完成 5
  勉强,疼痛,困难 3
  不能完成 0
  便后使用卫生纸
容易完成 5
  勉强,疼痛,困难 3
  不能完成 0
  关节局部形态
  轻度异常 3
中度异常 2
重度异常 1
肩周炎康复康复治疗
肩周炎的康复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肩部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减轻肌肉痉挛、牵伸粘连和挛缩的组织,以减轻和消除疼痛,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肩周炎康复治疗方法通常是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物理因子治疗、手法治疗、运动疗法、功能锻炼等。
1、急性期或早期最好对患肩采取一些固定和镇痛的措施,以解除病人疼痛,如用三角巾悬吊,并对患肩做热敷、理疗或封闭等治疗。
2、慢性期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功能障碍。这时以功能锻炼和按摩为主,配合理疗进行治疗。
肩周炎康复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通常采用主动运动,带轻器械或在器械上作操,也可徒手体操。要有足够的锻炼次数和锻炼时间,才能取得明显效果。一般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锻炼内容包括肩部ROM训练和增强肩胛带肌肉的力量练习。
(1)甩手站立,两脚同肩宽,两臂轻轻前后摆,并逐渐增大摆动幅度,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50~100下。
(2)捞物站立,两脚同肩宽,上身向前弯,患侧前臂向下做捞物动作,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30~50下。
(3)划圆圈站立,两脚同肩宽,身体不动,两臂分别由前向后划圆圈,划圆范围由小到大,每天两次,每次50~100下。
(4)摸墙站在墙根,患侧手扶住墙壁,由低向高摸,直摸到最高点不能再向上摸为止,然后把手放下,反复练习,每次20~30下。
(5)耸肩坐位或立位均可,肘关节屈曲成90度,两肩耸动,由弱到强,每天两次,每次50~100下。
(6)冲天炮立位或坐位均可,两手互握拳先放在头顶上方,然后逐渐伸直两臂,使两手向头顶上方伸展,直到最大限度,每次30~50下。
(7)展翅站立,两脚同肩宽,两臂伸向两侧抬起(外展)与身体成90度,两臂展开后停5~10秒钟再放下,每天做30~50次。
(8)摸颈坐位或立位均可,两手交替摸颈的后部,每日两次,每次50~100下。
功能锻炼是运动疗法的一种,可徒手利用特殊器械进行,具有促进运动器官功能恢复作用。主要内容有肌力锻炼、关节活动度锻炼、平衡和协调功能锻炼、步行功能锻炼等。部分方法如下:
(1)手指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用患侧手指沿墙缓缓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高举,到最大限度,在墙上作一记号,然后再徐徐向下回原处,反复进行,逐渐增加高度。如图2
(2)钟摆练习:患者弯腰90°,患侧上肢下垂,以健侧手扶住患侧手腕。患肩不用力,由健侧手用力推、拉患侧前臂,使患侧肘关节在所能达到的最大的活动范围内划圈。每次逆时针划20圈,顺时针划20圈。如图3
(3)体后拉手:患者自然站立,在患侧上肢内旋并向后伸的姿势下,健侧手拉患侧手或腕部,逐步拉向健侧并向上牵拉。如图4
(4)头枕双手:患者仰卧位,两手十指交叉,掌心向上,放在头后部(枕部),先使两肘尽量内收,然后再尽量外展。图5
(5)被动前屈上举:患者应平卧于床上,伸直患侧上臂,健侧手扶患肢肘部。在患肢不用力的情况下,由健侧手用力使患肢尽可能上举达最大角度,并在该角度维持2分钟。图6
(6)被动体侧外旋:患者平卧床上。患侧肘关节屈曲90°并紧贴在体侧。健侧手用一根木棒顶住患侧手掌。在维持患侧肘关节紧贴体侧的同时,尽力向外推患侧手,达到最大限度时同样维持2分钟。图7
(7)体前内收:患者站立位,健侧手扶患侧肘关节。健侧手用力使患侧上肢抬平后,将患侧肘关节尽力拉向胸前,越贴近胸前越好。在最贴近胸部的位置维持2分钟。图8
(8)被动内旋:患者站立位,患肢背在背后,而健侧手背在脑后。两手分别握住一条毛巾的两端。患肢不用力的情况下,由健手通过所握的毛巾尽力将患手向上拉,达到最大限度时维持2分钟。图9
肩周炎康复物理治疗
就是应用声、光、电、磁、热等等,各种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消炎、镇痛、松解粘连,来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微波、超短波和激光通常用于急性炎症和深部组织的炎症,肩周炎的急性期就比较适合。对于有比较固定和明确的痛点,比如肱二头肌腱、冈上肌腱、三角肌滑囊等痛点,就可以选用超声波、激光来针对痛点治疗。对于整个肩关节都感觉疼痛的,就可以选用短波、超短波、磁疗等,可以通过促进肩部整体的血液循环,来达到消炎镇痛的作用。同时,在功能练习,尤其是活动度练习之前进行适当的物理治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肩关节周围因为疼痛而痉挛的肌肉。有利于提高功能练习的效果和减轻练习时的疼痛。 所以像磁疗、干扰电、经皮神经电刺激这样的物理治疗,对于肩周炎的急性期都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同时低频和中频的电疗还可以兴奋神经刺激肌肉,可以应用于在预防和避免肌肉萎缩,和功能练习后起到一定的放松作用。[5]
肩周炎康复穴位贴敷治疗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是人体营卫气血循环运行出人的通道,而穴位则是上述物质在运行通路中的交汇点,是“肺气所发”和“神气游行出人”的场所。根据中医脏腑一经络相关理论,穴位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不仅有反映各脏腑生理或病理的机能,同时也是治疗五脏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点。各种致病之邪滞留在人体内部,脏腑功能受到损害和影响,致使经络涩滞,郁而不通,气血运行不畅,则百病生焉。此时,可能在经络循行部位(尤其在其所属腧穴部位)出现麻木、疼痛、红肿、结节或特定敏感区(带)等异常情况。而运用穴位贴敷疗法,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以通郁闭之气……以散瘀结之肿”,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产生良好的治疗和凋整作用,从而达到以肤固表,以表托毒,以经通脏,以穴驱邪和扶正强身的目的。
肩周炎康复预防方法
肩周炎是可以预防的。老年人一般缺乏活动,上肢与肩部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较差。因此,肩关节的关节囊、肌腱容易变性、钙化,发生炎症。如果老年人平时注意运动,锻炼上肢及肩部,就可以有效地避免肩周炎的发生。
肩周炎康复注意防寒保暖
由于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寒冷湿气不断侵袭机体,可使肌肉组织和小血管收缩,肌肉较长时间的收缩,使肌肉组织受刺激而发生痉挛,久则引起肌细胞的纤维样变性,肌肉收缩功能障碍而引发各种症状。
肩周炎康复纠正不良姿势
对于经常伏案、双肩经常处于外展工作的人,应注意调整姿势,避免长期的不良姿势造成慢性劳损和积累性损伤。
肩周炎康复注意相关疾病
注意容易引起继发性肩周炎的相关疾病,如糖尿病、颈椎病、肩部和上肢损伤、胸部外科手术以及神经系统疾病,应开展肩关节的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以保持肩关节的活动度。
肩周炎康复功能锻炼
坚持功能锻炼,平时结合自己的生活习惯做一些如屈肘甩手、体后拉手、展臂站立、头枕双手、旋肩等简单锻炼,不仅可以预防肩周炎,还能较好的缓解肩周炎的初期症状。
自我功能锻炼方法:
1.肩关节前屈练习: 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下垂手掌向下握住健身棒,间距约40-60厘米,双臂向前向上举过头顶,并在所能达到的最高点维持姿势不动,注意保持躯干挺直,双肘伸直,不要后仰或屈肘,练习时,每天1-2组,每组10次,每次坚持5秒钟。
2.肩关节后伸练习: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背后握住健身棒,间距约40-60厘米,双臂向后伸使健身棒离开身体,并在所能达到的最远点维持姿势不动,注意保持躯干挺直,双肘伸直,不要前驱或屈肘,练习时,每天1-2组,每组10次,每次坚持5秒钟。
3.肩关节外旋练习:仰卧位,双肘弯曲90度,使上臂自然放在床上,前臂与身体垂直,双手掌向上握住健身棒,间距与肩同宽,注意保持上臂和肘关节不动,始终贴住身体两侧,练习时,每天1-2组,每组10次,每次坚持5秒钟。
4.肩关节内旋练习:站立位,健侧手臂从头部背到身后,并握住健身棒的一端,然后患侧手臂经腰部背到身后,握住健身棒的另一端,健侧手臂用力,向上拉动健身棒,并在所能达到的最高点维持姿势不动,注意保持躯干挺直,双手握紧,不要前驱或脱手,练习时,每天1-2组,每组10次,每次坚持5秒钟。
肩关节外展和内收练习: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双手下垂手掌向上握住健身棒,间距约40-60厘米,练习外展时,健侧手臂用力,借助健身棒将患侧手臂向外推,并在所能达到的最外侧点维持姿势不动,练习内收时,健侧手臂用力,借助健身棒将患侧手臂向内拉,并在所能达到的最内侧点维持姿势不动,注意始终保持双肘伸直,练习时,每天1-2组,每组10次,每次分别在外展和内收位置上坚持5秒钟。
5.肩胛骨主动活动度练习:站立位,双脚与肩同宽,双肩自然下垂,双肩尽力向上耸,并维持姿势不动,双肩尽力向后夹,像要把两个肩胛骨对到一起,并维持姿势不动,双肩尽力向下伸,像要把两个肩胛骨装到口袋里一样,并维持姿势不动,注意始终保持躯干挺直,不要前驱或后仰,练习时,每天1-2组,每组10次,每次分别在各个位置上坚持5秒钟。
6.胸肌拉伸练习:面向门道或墙角站立,双脚与肩同宽,双手略高过头,扶住门框或墙壁,身体向前倾斜,直到胸肌或肩关节前方有牵拉感并维持姿势不动,注意保持躯干挺直,不要弯腰,练习时,每天1-2组,每组3次,每次坚持15-30秒钟。
7.肱二头肌拉伸练习:面向墙壁站立,身体离墙约15-20厘米,患侧手臂侧平举,并使掌心向下握拳顶住墙壁,向健侧旋转身体,直到肱二头肌或上臂前方有牵拉感并维持姿势不动,注意保持患侧肘关节伸直,练习时,每天1-2组,每组3次,每次坚持15秒钟。
.沈阳463骨科医院.[引用日期]
胥少汀.实用骨科手术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4-1617
周谋望. 骨关节损伤与疾病康复治疗方案及图解. 清华大学出版社. -158
刘志雄.骨科常用诊断分类方法和功能结果评定标准[S].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疗肩周炎最佳运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