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强迫踢足球作文怎么办

于汉超:和辽足队友是生死兄弟 踢球生活有点强迫症_国内足球-中超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于汉超:和辽足队友是生死兄弟 踢球生活有点强迫症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刘闻超
  就在上个星期,因为参加拍摄一档有关大连足球专题片的缘故,包括于汉超、王大雷在内的一众大连籍球员,重游母校东北路小学。那里是于汉超梦开始的地方,尽管如今已各奔一方,但属于于汉超和王大雷们之间的较劲和友谊,却始终未曾间断:“在场上,唯有认真较劲,才能体现彼此的尊重。”
  东方体育:大雷曾经和我说过,他从不喜欢给自己设目标,全力以赴就好,这方面你是怎么认为的?
  于汉超:我没有长远的目标,一般会给自己定一些短期的目标或计划,我希望能够完成一个是一个,这样感觉会比较踏实。前段时间我的目标就是尽力以好的状态,来帮助辽宁队保级,现在完成了;下一步就是力争帮助国家队在亚洲杯上取得好成绩,两场比赛因为都是客场,所以尽可能要先拿到分数。
  东方体育:今年国家队去欧洲和瑞典打比赛时你受了点伤,恰好错过客场同申花的比赛,也错过了和大雷在场上“一较高下”的机会。如今身在不同俱乐部,平时鲜有机会一聚吧。
  于汉超:在国家队我和杨旭一个房间,包括大雷我们几个,从小就在东北路小学长大,即使现在分开的时间久了,一见面还是非常亲切,大家都是从小吃过苦长大的。那时候在东北路小学,我和大雷还不是一个队的,只要一有比赛,我们之间就免不了要正面交锋,不光我们,包括冯潇霆、秦升等等,我们互相之间都会经常有比赛。大雷现在在上海申花、我在辽宁,一旦有比赛,我们俩就都会非常较劲,那是因为我们都互相尊重,只有互相真正较上劲之后,才能真正做到这一点。还有大连实德的赵明剑,他打右后卫,我打左前卫,比赛打起来互相动作都不小,在场下兄弟间感情好,该怎样就怎样,到了场上我们谁也不服谁,从小教练就培养我们在球场上的这种意识。我、大雷,我们几个都分散在各个地方,除了为自己拼,同样也是为各自的俱乐部、也为国家在拼,这其实也是我们间的一种默契。
  经历过降级 心理有优势
  谁都没想到,上赛季还曾位居联赛三甲的辽宁宏运,会在这个赛季直到最后一轮,仍在为保级苦苦挣扎。困难,这是于汉超用来总结自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赛季的关键词,而这自然同样适用于其所效力的那支球队。&
  东方体育:无论是球队还是你个人,刚刚过去的这个赛季,始终给人一种磕磕绊绊的感觉。
  于汉超:确切地说应该就是“困难”这两个字吧。赛季之初刚打了四五轮联赛,我就又遭遇到了伤病侵袭进而一下就缺席了十几场比赛,说实话这对我来说真的很可惜也很郁闷,因为今年年初的冬训,我练得相当好,而且感觉可能是这几个赛季以来练得最好的一次,原本想接着上个赛季的势头,在这个赛季争取更上一层楼,可伤病这不争气的东西又来了……
  东方体育:去年的联赛三甲,今年却为保级挣扎,作为辽足的一员,你怎么看待这样的落差?
  于汉超:今年对我们来说一直不是特别顺,我自己脚踝伤了两个多月回来后,比赛期间大腿又拉伤,一来一去再回到球场等于总是在寻找状态的过程中。因为那时候球队的成绩不是很好,球队需要我挺一挺,所以带着伤打了差不多六七场比赛。说心里话,今年我们这样的战绩和排名确实出乎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所有人意料。从中甲到中超,我们总是一步一个台阶在朝上走,第一年第七,第二年第三。当时来看,我们这批新的辽足队员正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着,况且我们都处于当打之年,所有人在年龄方面具有优势,无论场内场外都相当稳定,那个时候,我们都以为我们赶上了一个比较好的时机。但是没想到今年遇到了如此多的困难,存在于球场内外,导致最终打到这个份上,很遗憾也很心酸。
  东方体育:好在最终还是挺过来了,最后一轮之前,是种什么样的心态,当时有过降级的思想准备吗?
  于汉超:没有。首先,我依旧认为辽足的实力不至于到降级,一些关键场次我们最终拼了下来。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凡是职业球员,一定都不愿意自己所效力的球队,最终在自己的脚下降级,这在我看来是难以接受的耻辱。2008年那次降级,我们这批年轻人虽然帮不上太多忙,但确实经过一次挫折;今年的情况不同了,我们经历了两年的成长,赛场经验和历练都更加丰富,因此我觉得最后一场比赛的那种情况,相比对手申鑫,我们在心理上还是有优势的,尤其在最后2比2的时候,顶住了心理上的那道坎儿。有些比赛往往就是这样,心理因素决定了比赛结果,甚至比技战术更为重要。
  经历过生死的战友 才会有真正的感情
  东方体育:说了那么多不顺,回过头看,这个赛季有没有那么个瞬间或者哪场比赛,会让你觉得特别有意义?
  于汉超:直到现在,我脑子里还是经常会回想起最后一场比赛。2008年那会儿最终降级,其实颓势从一开始年初的时候就显露出来了。但是今年不一样,我们的实力还在,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客观因素,但是悬崖边上我们不能选择逃避,尤其是这种一场定胜负的比赛。作为球员来说,往好的方面看,这样的经历其实也有好处,无论是球场气氛、外界关注度还是比赛时紧张的节奏,都是颇具意义的组成部分,一切都是那样地特别。
  东方体育:那天你罚进点球之后的庆祝包括掩面跪地、亲吻队徽相当激动。现在回忆起来,能告诉我那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它又意味着什么?
  于汉超:不能说是意味着什么,这种感情像是五味杂陈。当你刚开始在场地里做着准备活动时,全场三万多名观众就一直在呼喊你的名字,我觉得对我自己、或者说对一名球员来说,尤其是在当时各种传闻缠身之际,如此关键的一场比赛中依旧能够那样在背后力挺我,真是特别值得自豪和感觉荣耀的一件事情。我在辽足的经历比较跌宕起伏,一路走来挫折不少,球迷是在见证着我的成长。从我年轻时、落寞时、稍有成就时,他们一直都是这样在陪伴和见证着。
  当我还是小队员时,身边一般儿大的队友都渐渐打上了比赛,只有我还没被报名。等到刚打上比赛时,又经历了重伤歇了一年,当时我自己都不确定以后究竟还能不能继续为足球事业拼搏,那会儿真的很艰难。这几年若没有教练组细心雕琢和严格培养,便不会有于汉超的现在。在我心里,跟着辽足的感觉就像是打仗一样,包括教练组、队友和工作人员,我们都像是生死兄弟,共同经历了球场上的“战争”,我们之间都是真正的战友,唯有经历过生死的战友,才会有真正的感情。
  “还没长大”的倔强男孩
  文/刘闻超
  “我是个挺倔强的人,打骨子里就有那种耿劲,不会对什么事情屈服。哪怕是对自己的好朋友也是一样,我希望好朋友就是应该特别特别好,他们要和我无话不说,就是你不能有秘密,你好或者不好都必须和我说……”这是他对自己性格的评价,一边说着,这个爽朗的大男孩忍不住笑了起来,“是不是觉得有点过分啊?怎么说呢,我多少有点强迫症吧,无论是踢球还是生活中。”幸运的是,也正因为拥有这样的个性,才让这个年轻人没有被职业生涯至今不曾间断过的伤病打倒,哪怕他曾一度迟疑是否要继续足球事业。
  和许多踢球的大连孩子一样,于汉超为自己的童年生长在大连这样一座足球城而感到自豪:“小时候吃完饭,就听着大人在饭桌上聊几句家常,通常不会超过三句,然后就都是足球的话题了。自然而然的,我也受了熏陶啊。”那会儿正是连、沪争霸的中国足球黄金时期,于汉超说自己周日看完球之后,周一上学第一件事就是和小兄弟们聊一聊前一晚的万达:“现在自己踢球,尽管挫折不少,但想想过去那时候的热衷劲头,很容易就有了继续向前的理由。我一直鼓励自己,把困难扛过去,等取得阶段性成就时,回头看看是如何摆脱先前的一切,那便是值得炫耀的资本。”
  这些年过去了,当初一起从东北路小学走出的王大雷当了父亲、而冯潇霆、杨旭等亦拥有了自己的妻子。尽管堪称眼下中国足坛最炙手可热的进攻球员,但似乎在个人生活方面,这个年轻人却不那么“犀利”:“我自己都还没长大呢,这方面急不得,得让自己各方面不断进步和完善后,才能好好考虑(成家)啊。”通常与大雷和杨旭在一块,当这两位聊着汽车、打着游戏时,于汉超总习惯在一旁全神贯注地听着:“我平时生活不太愿意闹腾,在沈阳的话就和朋友出去吃吃饭,要说热衷什么的话,可能就是嘴巴比较馋,训练完几乎从不在家吃饭,什么菜系我都来者不拒;我也愿意聊天啊,但是最好是比较安静的那种……”场上苛求、场下有追求,这应该便是最真实的于汉超。未来在哪里踢球,这是外界最关心的问题,但对于汉超来说,“长大”这件事却是真不急,因为倔强小子早已在路上。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9号3号楼时尚大厦9层
邮编:100020
    
Copyright ©
Yoka.com, All rights reserved.北京凯铭风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爸爸陪萌娃练拳 结果被拳打脚踢抱头躲避_体坛精选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通用代码支持视频在iPhone/iPad/Android上播放
扫码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随身看视频
立即下载腾讯视频APP
请根据您的设备选择下载版本
<a href="javascript:void(0);"
class="btn_next "
r-on="{click: onNext}"
r-show="{page &#xe620;
体育热播榜
?8,215,253
?5,949,053
?5,731,561
?5,077,173
?5,053,960
?4,986,660
?4,946,133
?4,942,360
?4,549,028
?3,901,691
?8,317,978
?5,785,615
?4,998,138
?4,491,774
?4,433,977
?4,359,620
?4,294,895
?4,293,855
?3,813,614
?3,508,813史院儿女多壮志,雄关迈步定新寰&&历史学院代表...
穿梭在汉唐宋元的时空里&&2016级本科生赴河北课...
在历史场域中感知历史&&我院2017级本科生赴安阳...
情系母校,共创未来 &&历史学院历史系2003级本...
本院师生近期论著
乌云毕力格
友情链接:
快速通道: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6日电)
  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近日结束30多天的“太空之旅”,两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中的任务也已经接近尾声。明天(17日),景海鹏和陈冬将开始进行撤离天宫二号的准备工作,并进入神舟飞船,之后将返回地面。
  载人航天器的安全返回,关系着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是载人航天任务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从技术层面来说,航天器的返回包括再入大气层、减速和着陆等复杂过程。而在再次进入大气层这个环节上,国际上一般采用的有三种方法。
  美国和苏联早期载人飞船采用弹道再入式
  美国和苏联早期的载人飞船,例如美国的“水星”载人飞船,苏联的“东方”及“上升”载人飞船,它们再入大气层的方式都是弹道再入式。弹道再入式指的是,载人飞船返回大气层时,返回舱沿着自然下落的轨迹进入大气层。
  这种方式技术简单,通过大气层时间短,飞船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相对少,飞船防烧蚀结构也相对简单。但它有明显缺点,就是下落过程中航天员受到的冲击很大,返回舱落点精度较差难以寻找,所以对航天员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国神州系列采用升力再入式
  为了降低对航天员的影响,提高落地精度,美国的“双子星”“阿波罗”载人飞船、俄罗斯的“联盟”系列载人飞船以及我国目前的神舟飞船在返回地球时都使用了升力再入大气层的方式。
  也就是说,航天器进入大气层时会产生一定可控制的升力,让航天器沿滑翔式轨道或跳跃式轨道滑行,从而缓和减速过程。这样航天员受到的冲击力会小些,而且飞船有一定的机动能力,所以落点更精确,使回收人员能够更迅速地找到航天员。
  航天飞机采用滑翔式
  可以多次往返太空的航天飞机与一次性使用的飞船返回方式截然不同,它采用的是滑翔式。航天飞机的外形很像飞机,所以在大气层内能够像飞机一样滑行,最终滑降在特定的着陆场跑道上。
  对于航天员来说这种方式是最舒服的,不过它也有不足。由于航天飞机在着陆时是无动力滑翔,只有一次着陆机会,如果气象等条件不允许它在肯尼迪航天中 心的主着陆场降落的话,它只能降落在另外两处副着陆场。要真正回家还得花费几周时间,动用大型装备,用经过特殊改装的波音747飞机把它驮回肯尼迪航天中 心。
  相比之下,苏联夭折的“暴风雪”航天飞机则更具优势,它的尾部装有小型发动机,着陆时可以调整姿态,可靠性更高。不过由于经济因素和苏联解体,“暴风雪”计划最终半途而废。
  虽然美国的航天飞机在2011年全部退役了,但美国和欧洲国家正在研制中的、类似航天飞机的小型航天器,都沿用了滑翔水平着陆这一方式。
  投资足球“每年都得烧钱,但是很难赚钱”,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如是表示。
  近年来,中国资本在海外足球市场掀起“买买买”的热潮:万达集团出资4498万欧元收购西甲马德里竞技20%的股份,苏宁体育产业集团出资2.7亿欧元收购国际米兰约70%的股份,中欧体育投资公司出资7.4亿欧元收购AC米兰约99%的股份……
  区别于长远的远景规划,收购海外俱乐部面临的短期风险不得不防,俱乐部本身的财务危机、中国投资者管理经验不足等问题都需引起关注。
  “扫货”海外足坛
  国内政策利好,加上海外足球俱乐部整体不景气、普遍经营状况不佳,促成了中国资本出海扫货的最佳时机,也为中国足球发展改革带来历史机遇。
  自去年以来,中国资本开始在海外足球市场“开疆拓土”。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海外收购足球俱乐部金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就有33起,总投入近400亿元人民币,与上一年相比,收购笔数增长50%,金额增长两倍以上。
  2016年,海外收购俱乐部更是呈现井喷式增长。仅今年8月,就有三单海外收购俱乐部的案例。8月5日,中欧体育投资管理公司宣布与意大利菲宁维斯特公司完成签约,斥资7.4亿欧元收购意甲豪门、红黑军团AC米兰足球俱乐部99.93%的股权。同一天,云毅国际(上海)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宣布收购英超西布罗姆维奇俱乐部控股公司。奥瑞金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则宣布以700万欧元价格收购法国欧塞尔足球俱乐部59.95%股权。就在不久前,苏宁集团宣布旗下苏宁体育产业集团将以2.7亿欧元的总对价,购买国际米兰俱乐部约70%的股权,这是我国民企海外收购的首家G14足球俱乐部。
  巨头纷纷出海投资海外足球俱乐部与国内政策风向密切相关。2015年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随后《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落地。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发展目标包括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从业人员数超过600万人,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1.0%,并将推广“所有权属于国有,经营权属于公司”的分离改革模式,鼓励发展职业联盟。
  在此背景下,海外俱乐部也十分看好中国市场。咨询公司普华永道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体育门票、商品和广告总收入估计为34亿美元,仅为美国(636亿美元)的5.3%,上升空间巨大。
  《经济参考报》记者梳理多起并购发现,中资在海外的“疯狂扫货”已经涉足英超、西甲、法甲和意甲等世界顶级联赛,其中既有蒋立章这样的个人出资,也有苏宁等大型企业,还有众筹模式财团,其中少部分企业在并购前便已经在体育产业布局。
  苏宁董事长张近东表示,收购国际米兰是苏宁集团布局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助力苏宁足球俱乐部全面提升技术体系和运营能力;同时,也是苏宁全球化布局中的重要一环,苏宁将积极利用国际米兰在全球各地的知名度,帮助苏宁拓展海外市场。
  自2013年始,苏宁战略投资PPTV,其麾下PPTV体育是国内最重要的体育赛事网络直播平台;同年11月,苏宁接手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正式进军体育产业;今年5月,苏宁入股体育数据运营平台创冰科技;6月,苏宁体育产业集团成立。
  烧钱容易赚钱难
  区别于长远的远景规划,收购海外俱乐部面临的短期风险不得不防。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曾表示:“投资足球能给你带来影响力,但是不会让你赚钱,每年你都得烧钱,这是肯定的。这的确会引人瞩目,但是很难赚钱。”
  在海外足球产业投入巨资,其背后无疑对中国足球及体育产业的发展抱有极大的信心。相比较而言,中国体育产业起步晚、份额小,借助海外并购之路实现“弯道超车”确实可能在未来的产业布局中占据一席之地。
  分析人士认为,中资出手海外足球俱乐部能够提升品牌影响力,并借助其商业化能力提升业绩。欧迅体育副总裁姚振彦表示,体育产业投资长、回报慢,但衍生出来的品牌价值、广告价值等无法直接用投资回报来衡量。
  富国富民投资集团董事长王世渝说,比如收购国米潜在的机会价值很大。一是每年到意大利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至少有27万至30万,将会为国米比赛带来大量的门票收入;二是国米品牌的相关衍生品如鞋服、生活用品等,会带来广告收入,与中国市场对接后,这一部分收入将继续扩大。同时,苏宁也将借助国际米兰力争跻身国际知名品牌行列。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一般而言,足球俱乐部收入来源包括三种:比赛日收入(球票及周边)、电视转播收入(国内赛事及洲际赛事)、商业收入(赞助商、产品销售、球场旅游、其他商业行为)。
  德勤数据显示,赛季英超盈利7.18亿欧元,德甲盈利3.16亿欧元,西甲盈利2.64亿欧元,法甲亏损0.35亿欧元,而意甲则巨亏1.33亿欧元。意甲排名垫底的原因在于收入过分依赖电视转播版权费用,而其他商业权益开发明显不足,且球员薪水支出过高,达到总收入的72%,远高于其他联赛。就算英、德、西三国联赛目前还处于盈利状态,但各俱乐部之间的“贫富差距”也比较大。
  业内人士表示,足球俱乐部只有比赛排名上升,潜在价值才会被释放,后期仍需不断投资签约球员和教练,加强运营管理,企业投资入股后,多重风险仍需引起关注。
  一方面,财务危机或成企业包袱。中国资本跨境并购一站式服务供应商晨哨集团首席执行官王云帆表示,海外足球俱乐部多是负债经营,普遍面临资金链的问题。苏宁收购国米,苏宁即要承担4亿欧元的巨额债务;中国财团7.4亿欧元收购AC米兰,也包含2.2亿欧元的俱乐部债务。
  王云帆说,海外俱乐部多看重中国这个大市场,以并购契机获得更大的发展,但俱乐部多属无形资产或流动资产,对中国市场的对接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仍是很大的未知数。且俱乐部本身由于问题重重,短期内想要盈利仍很困难,中国企业至少需要撑过3至5年,才能逐步达到现金流正常。
  另一方面,市场环境复杂考验收购者应对能力。王世渝表示,一个国家的足球俱乐部往往和地方群众的情感纽带联系在一起,一旦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公众情绪的反弹,甚至抹黑中国形象,影响其他中国企业海外收购。
  此前合力万盛收购海牙俱乐部后,由于账款未及时到期,引发负面舆论。随后有外媒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认为合力万盛只当老板,没有履行义务出资帮助海牙实现崛起,引起海牙当地球迷的排斥和不满。
  意大利奇尼塞勒塞俱乐部副主席卢荣毅表示,中方入主“米兰双雄”后,首先要学会和当地政府打交道。两家俱乐部共用一个属于市政府的球场。这个球场共有5000多名员工,每月工资开销便有200多万欧元,多数都要两家俱乐部承担。他们必须要像尤文图斯一样建造自己的球场,摆脱市政府通过球场摊派给他们的负担。
  与此同时,中资对海外体育俱乐部的管理经验存在不足。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副主任刘燕说,当前我国海外并购俱乐部多属于跨行业并购,对于俱乐部管理并无经验,相较于实体资产,俱乐部管理需要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包括聘请球探、教练和高管,组建团队至关重要。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资本普遍持一种观点,即只有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才能借助足球在海外丰富产业布局、扩大品牌影响力,因此中国资本控股俱乐部的比例较高。要做就做大股东,这也是很多中国资本的扩张心态。但实际上,在欧美国家,俱乐部的老板基本上属于一个赞助角色,执行管理的主要是独立团队,这与中国企业的传统理念并不相符。因此,中国资本海外并购球队时除了要做好金钱上的准备,还要调整观念,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中国市场待激发
  中国足球名宿金志扬在一次足球研讨会上大声疾呼,现在中国大量资金都流向了国外足球,能否出台一些利好政策,把资金引向中国足球的底层?
  在国内,体育正成为中国健康消费的最大产业之一。而世界第一大体育项目足球,和未来世界巨大的足球市场——中国结合,则是全球足球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另一方面,资本纷纷出海进军成熟的国际体育产业,既证明中国经济的强大,也反衬出中国足球的羸弱,吸纳资本能力不足。而在关键的草根阶层,更是资金匮乏。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鲍明晓表示,体育产业的发展多需要立足本土,激发自身体育产业发展的活力,而收购海外俱乐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资本行为,其能否真正促进中国足球市场的发展仍待观察。
  资本输出后如何“反哺”中国足球?业内人士分析,最直观的方式无外乎帮助中国球员打通赴海外训练的机会以及提升国内青训水平。
  记者梳理中国资本对海外俱乐部的收购,几乎每一笔投资都包括要“反哺”中国足球的青训体系,除了在国内建设训练基地,引入国外先进的培训理念和体系,一些俱乐部还承诺要输送更多优秀的青年足球运动员出国培训。
  张近东在收购国米后表示,通过与国际米兰的交流融合,未来将能够助力苏宁足球俱乐部全面提升技术体系和运营能力。国际米兰先进的足球管理理念,科学的训练体系和青训梯队,都能够帮助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夯实基础,提高成绩,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铂涛集团董事长、7天连锁酒店创始人郑南雁以个人名义与中美投资者通过联合收购的方式获得法国尼斯足球俱乐部80%股份,这支球队在过去三个赛季进步神速,拥有多名有潜力的球星,且尼斯一线队22岁以下球员多达8人。
  在进行投资谈判时,郑南雁和他的团队便深入了解了尼斯的青训体系,“尼斯是法国乃至欧洲足球青训体系最著名的俱乐部之一,球队18至19岁年龄段的队员都出自青训体系,青训计划完整而详细,在选拔球员方面有很多独到之处。这无疑对中国足球未来如何选拔和培养青年球员意义深远”。
  事实上,在此前,欧洲一些俱乐部非常希望能够与中国球员签约,这无疑是其在中国推广品牌的有效方式。但目前中国足坛仍不具备这样的人选和条件。郑南雁就表示:“目前好的中国球员转会费很高,但是水平较欧洲、南美的优秀球员还有些许差距,因此目前暂不考虑引进中国球员去法国踢球。”
  业内人士分析,青训要想出成绩,绝非朝夕之功;中国资本能给中国足球带来何种改变,也需要时间检验。如果海外足球俱乐部在青训上的承诺和设想能在中国一一落地实现,至少表明在资本的运作下,中国足球能够从中受益。
  走向良性运营之路
  中国足球及体育产业走向国际不单单是“大笔一挥”、交钱了事,更需要在国家层面完善相关体育产业政策,与海外收购的俱乐部形成联动效应,加快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专业体育管理人才。
  王世渝说,足球产业是经济观赏性体育赛事,优质赛事内容对于产业链形成和盈利模式拓展起到巨大作用。当前不少民企加速海外俱乐部的收购,说明政策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已初见成效。“在完善推广足球产业的政策方针的同时,也要与海外收购的俱乐部形成联动效应,助力整个体育产业从低附加值的运动产品销售,向高附加值的赛事运作、媒体传播和国际品牌提升。”他说。
  欧迅体育首席执行官朱晓东说,欧洲足球俱乐部有经验丰富的球探体系和青训体系,具备参加欧洲顶级联赛的资格。他建议,可打通海外与国内俱乐部,在对球员质量进行把关的基础上,选拔国内优秀的球员赴海外俱乐部参加青训,给予国内球员更多的成长机会;同时也可以“租借”的形式将海外俱乐部的球员聘请到国内,活跃中国联赛。
  有业内人士表示,企业在追逐商业利益的同时,也需找好和文化价值的平衡点。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副主任刘燕说,比如国际米兰、AC米兰在欧洲拥有雄厚的影响力,而中国股东的融入必然带来中国文化的渗透。中国投资方需着重研究,如何使欧洲市场认可中国价值观和文化,同时使企业的资金投入达到预想的传播效果,从当地民众的角度出发,避免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出现“强迫式”植入,做好与当地民众的沟通工作。
  此外,还需引导企业加强对俱乐部管理的研究。王世渝说,中国企业管理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企业可通过所有权和经营权“两权分开”,一方面维持董事会层面的决策权,另一方面保证海外俱乐部原有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管理规则,谨防意识形态和管理模式上产生冲突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加强与国际对接的专业体育管理人才的培养。
  横店集团欧洲首席执行官阿伊拉多·皮瓦建议,收购俱乐部后可提早建立具有可靠团队的办事处,启用一批熟悉当地法规的雇员,而非临时寻找当地的经理人。(记者 刘姝君)
相关新闻关键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踢足球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