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让国足与中超球队踢过吗?踢中超

尹波|国足踢中超?学世界杯就这么学?
体坛名记马德兴微博爆料“中国足协将安排国足踢中超”,并未“一石激起千重浪”,想必一是这个主意太奇葩,超出吾等最大想象力,大家一时半会儿反应不及;二是中国足球历来不按常理出牌,人们见多不怪,早已麻木不仁。
(马德兴的微博,目前已经删除)
本届俄罗斯世界杯,据说中国足协像往届一样,倾巢出动前往考察,然后将依惯例写出考察报告、出台“比学赶超”规划。由于本届世界杯亚洲球队表现出色,尤其是日本晋级淘汰赛并在惜败比利时一战中表现惊艳,韩国亦有2比0力克卫冕冠军德国的高光时刻,中国足协难免脸上挂不住,所以曾期待他们以此为契机,真正从世界杯、从日本韩国身上学到些干货,急起直追。岂料,这些家伙比以往光说不做还要过分,居然反过来学!
(一切不切实际的“理想”都是“痴心妄想”)
本届世界杯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日本韩国足球的长足进步,都来自职业足球的发达、各国足球界对足球发展规律的尊重和兢兢业业的长期耕耘。这也反证了中国足球落后的症结所在:走了几十年“伪职业”的路子,不按规律办事,急功近利拔苗助长。那么,向世界杯学习,就是要拨乱反正、重返正途,而“国足踢联赛”这种开倒车的思维,已经不仅是“伪职业”,而是“反职业”了。
(仅看到日韩国家队强,没看到人家对足球儿童的培养)
为什么到了21世纪,还会有人提出“国足踢联赛”之奇思怪想?如果熟悉中国足球决策者这几十年来的政绩观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他们的动机是不难揣测的:日韩足球何以在世界杯上大放异彩?那是因为人家的国家队强!所以,要追赶日韩,就要把国家队水平搞上去!这想法似乎不错,错就错在没弄清楚日韩的国家队强在哪里、是怎么强的。
(1126年,高俅因死亡退役后,中国足球近千年没缓过劲来)
韩国足球30年前并不是这样强,日本足球30年前甚至连中国足球也不如,正是他们30年来从国内足球基础抓起,尊重规律,扎扎实实把职业联赛做好,才迎来30年后的厚积薄发。而我们的决策层只看到了人家30年后的收获,对30年来日韩足球走过的道路则选择了无视。在这些人眼里,国家队水平不高是因为比赛踢得少,比赛踢得少是因为联赛占用了国脚们的时间和精力,那么,把国家队集中起来踢联赛,水平高了以后再去踢世界杯,说不定就能冲出去了呢!
(四年很快,时不我待!)
这主意,咱看着荒唐,提出者却可能觉得特别正当:我们都是官员,只有4年任期,怎么可能考虑30年后的事情?4年时间,种什么树也长不大,更别说摘桃子了。因此,学日本学韩国,前26年咱是学不了,只能学最后4年——在国家队身上赌一把!
(这主意不是我出的,大家千万别往我身上想)
说到这儿,咱也胡思乱想一回:中超水平太差,国家队踢中超不见得能冲进世界杯,干脆让国家队去踢英超!不是说这是属于英超的一届世界杯吗?什么,人家不让去?咱有钱呀。里皮一个人的年薪,就超过世界杯八强所有主帅年薪的总和,比英超任何一位大牌名帅的年薪都要高。英足总要多少,就给它多少!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白岩松:谁让国足踢联赛谁要做下课准备 违背规律
日前,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演讲中谈到了中国足球的问题,他认为谁出台的让国家队踢联赛的动议,谁就要做好下课的准备,这是违反规律的。
【白岩松:二十年后的中国足球会怎么样?[思考][思考]】白岩松:“一个国家队的最佳年龄是26岁到30岁。那20年后,也就是今天6岁到10岁的孩子,但是真应该想想,现在6-10岁的孩子他们在踢球吗?您就知道二十年后中国足球啥样了。”http://t.cn/ReQcLwJ
白岩松在演讲中说:“你对中国足球还保持好奇吗?非常好奇,还能差成什么样?所以你发现中国足球踢不好有很多原因,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谁都怕把球丢自己这儿,传给别人自己就算了,没有这种玩法。当然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原因。
二十年后的中国足球,二十年后的中国足球仿佛特遥远,第一个扩军了,变成48个了,中国有可能去,但是依然有可能不去。一个国家队的最佳年龄是26岁到30岁。那20年后,也就是今天6岁到10岁的孩子,二十年让你觉得特乐观,二十年后肯定行了,我一说到今天6岁到10岁,你马上表情凝重了。所以,因和果,种豆得豆,我们今天在种什么,我们今天差点种让国家队踢联赛的大豆,长出来的会是什么,谁出台的这个动议,谁就要做下课的准备。这是违反规律,所以我没想那么多,但是真应该想想,现在6-10岁的孩子他们在踢球吗,您就知道二十年后中国足球啥样了。”
(新体)点击进入专题:
Sina.cn(京ICP0000007) &国足踢中超降级了怎么办_百度知道
国足踢中超降级了怎么办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国足怎么可以踢中超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国足被曝将要踢中超 网友急坏了:夺冠了怎么办 降级了又怎么办?_网易体育
国足被曝将要踢中超 网友急坏了:夺冠了怎么办 降级了又怎么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国足如果踢中超,夺冠了怎么办,降级了又怎么办,讨厌,好伤脑筋啊)
转载自新闻晨报如果踢,夺冠了怎么办,降级了又怎么办,讨厌,好伤脑筋啊。四年一次的世界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足球,向来是,也只能是内行看门道,外行凑热闹的存在。这道理放在无缘世界杯的身上依然适用,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7月9日下午,一则轰动中国足球圈的消息曝出——“国足要踢中超”。《体坛周报》副总编辑,知名足球记者马德兴在微博上披露,中国足协正在开会商讨让国足征战中超的计划。此时此刻,我们伟大的足协正在北京展开会议,讨论中国足球复兴的伟大计划。其核心之一内容就是:中国国家队参加!多么伟大的人做伟大的事。作为一名跑了快30年的老家伙,看到国家队打中超的机会,感觉伟大的中国足协终于领悟了!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这个决定真是太好了,太伟大了,太英明了!我举三只手赞成与欢迎。而《足球》报记者赵震则跟进了一些内容:国家队打中超确有其事,已经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并指出这不是足协的主意,是而是国家体育总局的要求。赵震表示,希望“热心人”放过中国足球,“所以大家明白为什么圈里人昨天对黄西评论的反应这么大了吧!求求你们这些热心人,把中国足球当个屁放了吧!你们对国足不满意,就别管他了,让足球自生自灭吧!行吗?”大V们怎么看?让国足踢联赛,就好像一个月前你告诉我,“德国连小组都出不了线”一样,一时间肯定难以消化这个“天方夜谭”。吃瓜群众尚且如此,业内人士有什么表态也就不奇怪了↓《足球报》国内部主任李璇:想象一下这份中国杯国家队名单中的球员代表国家队打中超,场面多欢乐?!再想象一下他们各自母队缺了这些人,比赛还怎么踢?难不成取消争冠取消升降级自娱自乐?谁能确保这支球队打有外援的中超队不降级?哈哈哈,再有,职业联赛职业联赛,你国家队打中超,国脚和各俱乐部有合同,凭啥给你征用?!你强行收购呗?按照市价?!你给多少钱工资?!给的起吗?给的起球员愿意去吗?!《足球周刊》总编辑傅亚雨:让国家队踢中超不算本事,有本事就让国家队去踢英超。媒体人韩柏:关于国家队打中超的传闻一石激起千层浪。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为了2022年世界杯服务,像极了当年一切为了08奥运的赌博式政策。这事情真的可行吗?不知道,但已经习惯了在舆论的波涛中裸泳的中国足球,短时间内是靠不了岸了。网友:看不懂!“国足打中超”,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网络上炸开了锅。广大网友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目前看来,网友的评论几乎是一边倒的反对和质疑,对这一可能做出的决定和改革表示完全不理解。当然,除了质疑,还有“热心网友”出来替国足出谋划策的。亲兄弟还得明算账,工资确实是需要明确的问题真想提高,就应该多上外援,对手水平高了,自身实力才能得到提升为U23政策补洞?分析得有理有据增加集训时间好像可以,但球员和俱乐部会答应么?多少球迷的心声啊......这一切会实现吗?以史为鉴,这不是足协第一次提出这种想法,早在2010年就曾被时任足管中心主任韦迪为代表的中国足协领导班子所提出。那年春天,韦迪先是提出“国奥踢中甲”,在遭到圈内集体抵制后,他又提出国字号各级梯队分别参加中超、中甲、中乙的想法,但这些想法最终因俱乐部反对、媒体与球迷质疑而未能落实。再早一点,30年前,国足还真踢过联赛。1987年徐根宝挂帅的国家二队为了备战1990年北京亚运会,由于国家二队比赛太少,和地方队比赛也不是真刀真枪,提出参加1988年全国甲级联赛,得到足协批准。参加联赛的第二年,国家二队就以9胜4平1负的成绩,力压辽宁队,获得联赛第一,高洪波则以6个进球名列当年联赛的最佳射手。1989年8月,国际奥委会宣布参加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足球赛的运动员年龄必须在23岁以下,而国家二队的设立也正好符合了国际奥委会的规则,于是1989年12月在中国国家二队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国家奥林匹克足球队,即国奥队。国奥队继续参加了1990年和1991年两届全国联赛,1990年球队5胜5平4负排名倒数第三,郝海东攻入6球,并列射手榜第一。但和30年前相比,现在的中超联赛职业化程度非常高,想要再实行这一想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钱的问题。各个俱乐部花了大价钱买来的球员,结果用了一个赛季或是半个赛季就莫名其妙被国家队给长期征调了,甚至还成为了自己联赛的对手,这种事哪个俱乐部老板接受的了?此外,这些国家队的球员怎么挑选,多久更新一次球员名单?如果按照现在的选人标准,像恒大和上港这样的国脚供应大户,联赛该怎么踢?还有另一种说法,国足参加中超联赛并不是足协的主意,而是体育总局的要求。如果真是这样,那这计划就更不可能实施了!因为体育总局是政府组织,在足协管办分离之后,他名义上已经不接受足协的领导。如果用强制命令来干涉足球,那么中国男足恐怕会遭遇国际足联的全球禁赛。无厘头猜测国足加入中超联赛是怎样一幅场景?虽然还没定论,网友们早已经脑洞打开,替中国足球可能的未来,想好了合适的对策↓↓让青年队员征战中超,无疑对中超各支豪门和国家队的未来人才培养都有益处,至少比抽调成年国字号要合理得多。或许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消息要曝出吧…许多网友都提到了U20的青年队员,U20国字号参加中超能给这些小球员们提供更好的舞台。一旦青年国字号征战中超,那么取消U23政策就势在必行,这与俱乐部青年梯队的培养似乎又有些背道而驰。有理性分析的网友,自然也有真正无厘头的,比如这位就说出了自己幻想的比赛画面↓国足对上港,上半场国足由打入一球,下半场上港换上被国足换下的武磊,最终由武磊进球,全场比分1:1,武磊独中两元!!!武磊带球突破,只听浩克大喊,快传过来,我这边空啦!随后只见武球王送出一脚手术刀般的传球,浩克单刀,过掉门将,打门!球进!浩克跑过来激动的抱起武磊,全场球迷欢呼武磊好样的!
这时,只见里皮激动的跑进球场,来到武磊身边,伸手就是两个大耳光,并大叫到:你TM现在代表国足!
本文来源:网易体育
责任编辑:杨强_NN6027
0 ? false : true}}">
= navList[myState.ndNavIndex].totalPage}}">:-)已经到最后啦~
阅读下一篇国足踢中超是改革还是玩笑?27年前就干过惨遭降级_中超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国足踢中超是改革还是玩笑?27年前就干过惨遭降级
国足踢中超是改革还是玩笑?27年前就干过惨遭降级
  就在世界杯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中国足球再一次成功“抢戏”成为了国内媒体和舆论的焦点。近日,关于中国足协正在讨论国足组队征战中超的消息不胫而走,甚至网络上还流传出了这一政策的详细实施方案:国足组建A、B队征战联赛,每五轮更新一次名单、有国脚被抽调的俱乐部队将获得积分补贴……
  “国足踢中超”的消息一出,无论是球迷、媒体,还是联赛的赞助商和从业者都一片哗然。在职业足球高度商业化的联赛中,寄希望采取这样的方式能够短时间快速提高国足成绩,不仅无视了俱乐部投资人和球员自身的利益,同时从联赛公平性、球员参赛身份界定等等,也存在一系列实际执行层面的技术问题。也正是因为如此,“国足踢中超”的相关政策还在研究之中,根本没有颁布也无法推进具体实施的细则。  
  受日韩世界杯表现刺激
  据记者了解,在世界杯期间除了“国足打中超”之外,关于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内部讨论一直在进行。关于中超、中甲联赛球员限薪的政策很快就会正式颁布,球员的薪水将被从账面上限制。与此同时有说法称,高层领导看到世界杯上日韩的表现后,做出了鼓励球员去海外留洋的指示,或许中国足协接下来也将颁布相关的政策,引导更多的球员走出去,到欧洲高水平联赛中锻炼和提高。
  事实上,中国足球从来不缺乏反思,也从来不缺乏创造性的意见和建议。每当国足比赛失利后,每当世界大赛期间,总会有各种各样关于提升和建设中国足球的“建议”。最早的学意大利防守反击到后来的学荷兰全攻全守,从大力开展职业联赛到重新恢复举国体制,各种各样的声音一直都在互相博弈,中国足球也在这纷乱嘈杂中一直处于迷失状态,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中国足协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从阎世铎、谢亚龙到韦迪、蔡振华,这些从其他项目转型过来的成功管理者,往往是刚刚通过二三年的时间熟悉和了解足球的客观规律,就不得不面临轮岗、离任的境遇。每一任领导都有自己对于足球的理解,也都有自己的工作风格,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足球也一直在推倒重来,不断推倒,不断重来,没有积累而一直在做无用功。
  1991年国奥队曾经历降级
  回顾历史,国字号参加国内联赛并不算是“创新”。早在1988年,徐根宝率领的国奥队就曾组队参加全国联赛,并且一度获得了联赛冠军。但是由于对于联赛公平性的破坏,最后各个地方队谁见到国奥队都格外拼命,导致1991年国奥队最终降级,而那届国奥队最终也没有完成进军巴塞罗那奥运会的任务。事实证明,这样颇具举国体制色彩的模式,在足球领域并不受用。
  但毕竟那个时候是体工队时代,球员并不像现在属于职业化俱乐部资产,因此当时外界的反对声音也并没有那么高。而在职业化之后,2010年韦迪也曾用了一年时间试验“圈养”国奥队,让他们参加中超联赛,和每支球队过招交锋。国奥队比赛不计入联赛成绩,但是所有中超队都要“陪练”。一年之后,布拉泽维奇率领的这支被“圈养”过的国奥队,在预选赛中早早被淘汰,再一次证明了长期集训模式,不仅无法切实提高球队成绩,而且存在严重的弊端。
  如今,中超联赛已经高度商业化,仅仅是电视版权就卖了80亿。其赛事的内涵,已经不再像过去一样,仅仅是地方队之间切磋为国家队练兵,同时更是足球产业乃至中国体育产业的排头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依旧按照老旧的思想,毫不顾忌比赛质量和俱乐部利益,随意长期抽调各队队员组队参加职业联赛,不仅仅违背了FIFA章程和原则,更破坏了俱乐部的核心利益,同时影响到联赛公平性,进而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足球的发展没有捷径可走
  不得不承认的是,提出这一方案的相关领导,是绝对的改革派,具有极大的魄力,并且其初衷也是为了中国足球能够快速提高。但是通过正在进行的上日本、韩国等亚洲近邻的表现,中国足球必须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足球的发展没有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个环节应该做的事,建立良好的足球生态环境,中国足球才能不断积累和进步。
  可喜的是,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儿童投入到足球运动之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中国足球,支持中国足球。正是在这样的良性趋势下,我们更不能因噎废食,以管窥天。在强调青训发展的同时,必须要让国家队做好排头兵作用,让职业联赛起到足球普及和示范作用,让每一个板块都在中国足球的大生态中发挥良性的作用,共同完成中国足球梦的积累。
  世界杯四强中,比利时、英格兰等队的大多数球员都来自世界上最好的英超联赛。英超已经通过多年积累,成为了兼具商业化和竞技性的顶级联赛。英格兰队也用成绩证明了,职业联赛的商业化和球员竞技水平的提高并不矛盾。中国足球虽然竞技水平无法达标,但是很多事情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有希望。坚持在正确的道路上,脚踏实地的积累,中国足球才有希望获得成功。(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阅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超风云2018新版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