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fusion drive好吗前叉和r7mrd哪个好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769|回复: 5
关于R7前叉的一点问题
。。。。。。想换个好点的叉子。。。。。
瞄了好久,决定还是R7的PRO。。。。。
实体店2000.。淘宝上的都有。。。。。。。R7前叉跟神叉有什么区别呢。。。。具体的差别和改进体现在哪里。。。。。
R7有13款了吗? 1400左右叉子还有更好的建议吗(不要再增加预算喽)
给个建议把.
换我,选神叉。
不光是价格低,行程容易改,管径大,刚性强,就是重了100+克。
神叉是大气室的,r7怎么可能比他更灵敏。让那些神论见鬼去吧
X-Fusion ENIX楼主可以买个试试,我没用过
REBA TEAM 2010
站长推荐 /1
填写美骑论坛2015年全国高考试题(自行车卷),赢论坛周边好礼~
户外骑行有风险,BIKETO提醒你购买
& 2002- All Rights Reserved.查看: 4646|回复: 8
(转帖) 有史以来CB最长文字的神贴,关于前叉。
首先说下版权归 无疆风飞所有,如果转载的话,麻烦注明一下,其实首发到了百度贴吧,觉得没有讨论,学习不到东西所以发到这里了。我写的是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然后对比和分类的话肯定有问题,知识局限。而且很多前叉只是用过,并没有拆过,所以肯定有一些不对的地方。大家提出相互讨论,共同进步。这个我最想学习的,想学习更多。
写得很乱,有时候把一些历史啊之类的都写进去了,看的时候要有耐心,不然就悲剧。
图片,我没时间找,店里拍的我怕别人说我做广告,写的前叉都是用过的,所以没有键盘党一说。
从什么开始呢?
难道是FOX?不对,高端了,dt?脱离群众了,不忽悠了。
好吧,开始写小说了。
从最垃圾的XCT。
这个东西算一朵奇葩了,基本上和topgun是一样的,两根弹簧一弄。
锁死结构是顶死的。
so,弹簧,太重,能够压下去回得来,还算可以了。评价 2星
那么开始XCM?
还是一个字,太重了,这个价位还不如xcr了。
评价2星,因为有这个钱不如上xcr了。
说说xcr,算是一个神器了,在400内的价位。
其他优点不说了,只说一个优点,任意角度锁死,想当初06年出来的时候第一代XCR,我可是买成800多,线控的。那个时候还是axon来着。
任意角度锁死,其实就是你向下压前叉的时候,然后锁死前叉,前叉就在那个角度了。不错不错。好东西,学习dt。
缺点是啥呢?重,死重,就算mg版本的还是重。
还有就是太软了,弹簧的磅数 太低,不过这个仁者见仁的感觉了。不算缺点,重了的,胖纸不推荐,连续高落差不推荐。
不过评价我还是 4星
那么说说同价位的RST?
好吧,我要告诉你们,为什么没有T8 T7这些东西了,因为一个问题。
丫去生产电饭煲了。。。我擦,这是尼玛多么的蛋疼的一个事情。
不过今年已经又回归了。
T7 T8 不要问了还不如XCM,评价就1.5星了。
新款的first价格还不错,其实和神叉差不多。
T7 T8 就是弹簧的,和topgun一个操行的。在1年后绝对硬叉,市面上见不到了。
难道现在就是XC28 xc32 302 308了么?还是gold recond?
现在我该黑那个了呢?
那么我先黑黑超级老前叉J1 J2 J3了吧。
至于以前更老的的一些东西,我就不想写了啥july之类的。。。古董了。古董了。。。。
J1 =d1=xc ???
J2=D2=xc 28
J3=D3=xc 32 当然32还是要好很多的。
J1就算了,xcm 类型的前叉还没锁死,坑爹啊。不过还是油簧的。D1也是一个操行,不推荐使用
J2 好歹有回弹了,有锁死了,xc 28 那个东西对比XCR 还是要高端一些,有回弹调节了。而且弹簧磅数如果行货的话,可以预定,其实低磅数的弹簧比XCR用起来还是好用,至少说支撑感比xcr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了,而且一个问题,就是回弹的线性比xcr好很多,简单说,xcr就是压下去了,回来太慢了,高速颠簸就是回不过来。。。。tk28这个东西要好很多。
J3 d3 tk 32 或者说tk 32 mg 其实mg那个东西,基本上木有啥特别的区别。
上管铝和钢的区别还是还是很大的,重量差别有点大。
现在说说J3 D3 TK32的区别。
TK 32 新的预压调节就是软硬 调节好不知道多好,比以前那个,但是始终是弹簧。
TK32 在这个价位上 如果是老款的话,我觉得还算可以,但是软硬调节哪里就坑爹了。
如果这个价位新款的800多,我还不如花多点前买神叉或者manitou ltd了。
不过话说回来,TK 32这个东西算是神物,我还没看见出过问题的。支撑感超级好。价位也还可以。
至于你们说的gold recon 这个东西 就是以前不是302就是318的东西。
如果有情况能搞到一根302走长途,我觉得基本上除了重,基本上无后患的。302用了NND,几千公里,走了一次长途,中间还有几次大强度越野,p事木有,就是死重。
润度也好,越野性能比较舒服,我觉得至少比神叉感觉好一些。
好了,以前我还用过一个神物,叫做318 u-turn 我擦,这个皮实啊。而且100-140行程可调,这个东西爽,而且前后行程调节后,软硬度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而且140的时候要软点,毕竟行程长了那么多,长途的时候,调到140,背没有那么累,我觉得长途还是不错。
入门的还有啥前叉呢?
351 u-turn 这个不是和sketor 这个东西一样么?
这个东西,其实装120-140的软尾 入门的话,用一个sunn 或者beone的车架。那个舒坦啊。。。。。
8000左右 deore 搞定。多开心的。
性能还是可以的,前叉这个东西,软硬还是不错,不过还是一个问题就是弹簧的问题啊。太轻,或者太重的人都不适合。这个是硬伤。
那么气的351 就好很多了。
至于润度还有支撑感,你们问我,我说实话,换一下5w的阻尼油+MPZ的润滑油脂的话,润度是没问题的。不要把软比作润。
但是还是一个问题,重,重,重~!
所以,你们问我,这个和reba team u-turn比,我说区别最大的还是重。润度之类的我说实话,没太大感觉。所谓的弹簧比气润,我一直不觉得,润度是一个问题就是外管和油封的接触的时候是否有油,如果有润滑海绵圈,里面有很多油的话,润度没问题。
弹簧的线性和气的线性是不一样的,这个很明确,气会更加灵敏,但是弹簧的线性会比较好。
就是简单的说,气的就是那个变硬的过程不是那么明显,如果气不够,那么打底很容易,
弹簧的就是你越压越硬,气的不大会出现你越压越硬的情况。
有人说弹簧比气好,我也只能这么解释了,就是一个线性的问题。
扯了这么多。
我NND还没说前叉的重点的几个标准。。。。。
我太扯淡了。。
现在来说吧。。
前叉 主要的几个数据,重量,刚性,侧向刚性,还有就是润度,支撑感,回弹,灵敏度,其他还没想起来,想起来了补充。。
现在来说说几款气叉吧。。。
rst first sr epicon manitou ltd 这三个应该是在X宝可以做到1000左右的前叉了LTD 要贵那么点点,贵也是有理由了。。
rst 虽然做了电饭煲,但是,人家的产品积淀还是有的,所以做前叉也算老本行了。
rst first 这个产品 做的还是满有诚意的,5档锁死。以前小静在用,V刹的。拆过里面。不过里面的阻尼部分的海绵还是觉得有点坑爹。CNC的产品也不多。
骑行起来的时候,润度感觉还不是很够,至少说没有LTD 好
那么神叉,今年真心的遇到对手了,manitou 居然出了一款行货规定零售才1280的前叉,这个是啥情况。。。。神叉规定都是1000+的。
不过,今年神叉真的轻了,好像1600克左右的重量,和fox 智能都差不多了。。。。
做工比去年老款的要好得多,主要是轻了100多克。
里面的结构和老款有一些的变化。但是感觉对性能还是影响不大。但是嗯简单的说起来,这个前叉虽然不错,但是对比LTD 那么的话,支撑感要差一些。润度的话也对比起来要稍微弱点点,在同样没有保养过的情况下,如果都保养过,差别不大。但是支撑感的问题,就是负压弹簧设计的问题。LTD 应该还是要好很多的。毕竟有R7的基础。
但是这些前叉通病都是对小震动不敏感,神叉是封闭式油路,换个油有点蛋疼。
LTD 还没有人来保养过,我总不能拆一根新的么。so,这个内部结构我下次保养的时候,看看在给大家介绍一下。
对比这三款前叉,如果钱够,我推荐LTD,如果钱少神叉也不错,如果是体验一下rst的产品,其实也不会让你失望的,而且rst用的人少,也不会撞车,其实RST 价格还是最贵的。性能来说也是不错的,至少不输于ltd。
rst 的其他前叉。RST FIRST Platinum RL这个玩意,我到货了一直没人用过,所以我也不能说了。因为基本上没 人用的东西。悲剧啊。
三款入门的气叉搞完了,那么我们来一些其他的入门气叉吧。
斯普的几款啥前叉了
SPINNER 300 LC这个东西,内外管要矿量,你们要用自己去考虑吧。我反正店里不卖这个东西了。。。。。。。坑爹。。。。价格和XCR 一个档次的。还不如XCR
SPINNER Aeris 300-100 斯普的这个前叉。。。。档次和神叉差不多。
润度差太多了,而且,而且,行程吃不完。蛋疼到死。。。外露行程又长,如果选择装逼还是不错的选择。
至于SW7和斯普智能这些奇葩货,sw7 还是可以说说的。
sw7 以前没钱的时候用来装超轻车搞过。
现在你搜淘宝还能找到么。。。。。智能就只有一家有了。。。各种蛋疼。
为了证明的你奇葩,那么你可以考虑考虑斯普的智能。据说还有效果,我用起来就像一坨shit差不多。。
据说今天的开场会比较惨烈。那么好吧。2000内的前叉,xc用的气的,实体店价格哈,不要说淘宝,那是坑爹的。没有安装没有保养啥都没有,除去这些,我们算算有哪些呢。
R7 PRO REBA RL xf enix sr axon rs 351还有啥?貌似没有了,至少我记不起来了。
这里面,我觉得最好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排名排一个REBA-&AXON&R7 PRO-&ENIX
为什么要这么排?肯定很多人说我在黑enix其实呢,这个是有渊源的。
首先来说下重量,这里面最轻的应该是reba 了,13款重量又降低100多克,达到惊人的1500克左右了
至于润度,RS的前叉,阻尼侧用的貌似都是15w至少也是10w的油,所有有人给我说rs的前叉回弹慢,你换个油就好了,又不是设计问题。
有人说润度不够,NND,你看看它气室侧里面一坨SHIT一样的红色黄油,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你换成MPZ的油就好了啊。
你说外管和内管之间不够润,那么好吧。你又一次赢了,你不知道把海绵圈浸泡好mpz的油再塞进去啊,然后在里面加上一些MPZ的油啊,那么这根前叉就是神一般存在的前叉啦。
一般实体车店保养一次也就是200元左右吧,基本上用上一年还是这么个操行,不错了。
好了,说说为什么要改单气吧。RS的人没有明确解释,官方给我说的是为了节约成本,其实我要告诉大家我觉得那个是鬼扯,因为后来我发现时一个类似老款mrd的结构一直没拆,所以。还无法确定具体的原因。我个人最大的猜测是rs无法解决串气的问题,大概10%的rs双气前叉都会被串气困扰,而且水货的无法提供质保,要解决串气的问题还是相对来说比较麻烦的。
单气我个人使用的时候带来了明确的性能提升就是,13的rs前叉全线比12的rs润~!而且回弹的线性也更合理。说实话,进步了啊。
鬼扯了那么多13年的rs的前叉。
说说R7 吧,规定零售1860的前叉和规定至少都是左右的前叉,你说怎么比性能。reba 行货的价格估计可以吓死人的。其实都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不过水货水分比较大,所以以水货来作比较的话,reba性能还是要完爆R7 的,其实 reba 和mrd 比比较靠谱。
至于RLT 和rl 下一期和mrd比的时候我来说明。
R7的话,我用起来还是一个感觉就是刚性不是那么足,不知道是个人感觉还是怎么回事。润度没问题,小震动灵敏,那是因为用的油是低W的。你把reba 气打低点,换成5w的油,再搞到兔子,你看看灵敏不,所有比较小震动这个玩意来说,基本上没太大区别,在这个价位的前叉上,就是一个词,调校。包含了保养而已。
AXON 每次奥运会给了我们那么大的惊喜 ,怎么能不让我喜爱呢。
08年奥运会第四名就用的这个,12年奥运会冠军BH就是用这个。
这么牛逼的前叉,国内却很少人用。
开业的时候,居然店里有一只AXON,卖给客人了以后,高速和低俗 的阻尼都没问题,刚性也是可以的。不过避震风格还是需要人个人去感受,一只觉得性价比比较高的一个前叉。我觉得这个前叉的刚性绝对对得起重量,而且润度来说还是很爽的。
不过你不要指望能买到奥运版本的axon了,NND那个东西据说价格好像8k多。碳的电控,国内基本上找不到。上次参加sr的技师回来给我们讲的时候觉得好尼玛凶残啊。
ENIX这货,我不知道说什么号了
XF帮fox代工结构代工出来的东西就是,我和我的技术顾问总结出来的就是抄袭,抄袭,没有自己的设计。没有设计,就只能和别人比CNC,感觉就是中国汽车和外国汽车比内饰一样。于是后面的事情就开始悲剧了。
所有的11年的ENIX全部悲剧,头管要响。全部都是,吹嘘做工好,结果做成了这样,导致下面一个事情的发生。
题外话,不过还是说一下,你们如果买了行货的xf出现异响问题参照下面这个说明解决。
这个是以前某个成都代理XF前叉给我们的公告。并不代表现在的XF品质和质量,仅队员老款的。新款不涉及。而且XF的质保还是非常给力的。出现问题的头管全部免费换了!值得表扬。
通告尊敬的各位业界同仁,你们好!我公司代理的x-fusion品牌避震器一年多以来,由于产品本身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设计缺陷众多、大量产品出现返修现象。据我公司售后部门记录统计产品型号ENIX2011款、2012款和VELVET2011款、2012款已经达到1:1.7的返修比率,相当惊人!我公司一向以给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为使命,为维护我公司的形像,各股东经过多次讨论后决定终止与x-fusion品牌的合作。之前由我公司销售的x-fusion产品依然享有行货2年质保服务,但由于修补件需要厂家提供,因此即日起,所有产品的质保服务由台湾总代理台湾驭轮公司(钢铁马厩)全权负责,我公司不再受理。带来的不便尽请谅解。大陆地区保修件可以交由顺丰速运全权代办。联系方式如下: 电话:04- 037-28-0103657 传真:04- 地址:42143 台中市后里区内东路广成巷260号
不是黑ENIX我始终觉得一个工厂除了生产能力就是设计能力,如果一味的去抄袭去模仿,然后吹嘘自己多么强大的产品,在实际使用面前都是纸老虎。
我店里也在xf的行货产品,如果说我在黑ENIX,那么就说我黑我自己的车店吧。
我们这里其实一个小胖墩用enix 直接半个月就悲剧了。
这个价位还有啥前叉?我真心记不住,马祖奇的前叉我确实记不住价格,不知道能不能归为里面。
对了,还有一个其他的奇葩品牌,t-force。
好吧,我要承认这个东西压起来有呼吸一样,我也用过。
支撑感不好,我用的是碳的,其实就是包碳,看起来很洋气的样子,1500多克,重量还是不错的,做工也还算好。不过貌似最近在给mosso代工吧。mosso的部分前叉就是他家在做的。他找谁代工的我不知道,至于他们说是德国的,我一直不是很敢相信,被ESSEN 之类搞怕了。对不起让ESSEN躺枪了。。。。。。。
润度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一直也没有拆,因为这个东西基本上就是很难买到的前叉,评测已经意义不大,记得润度和支撑感,以及打底我都不会有一个好的评价,因为,偏软,润度不够,来回还会呼吸那么就是油脂不够,不够润,支撑感,就不说了,偏软的前叉,打底很正常的。
如果觉得碳的骚,越一个小野,我倒觉得你可以尝试找找来用用。
好了,写到这里吧。
至于351 和reba u-turn。
我不知道说什么号351气的和reba u-turn 都是封闭式气室,管子套管子的结构,都不会太轻,阻尼部分,rs的区别不会很大,至于黑盒子之类的,说实话,有区别么?就是一个阻尼系统,说白了,就是控制油流速的,还有锁死的。不过这个里面学问很大,垫圈的顺序都会影响到油的流动速度,所以这个深究起来,比较麻烦。属于私下讨论范围了。
这个价位的话,如果注重功能性的前叉,我还是觉得不要用行程可调了,真心的,短了肯定硬,长了肯定软,合适的车架配合合适的前叉是肯定不会错的,除了世界上两个奇葩的架子,scott genius 和cannondale JEKYLL ,可以调行程的车架。
XC的硬尾最好就是80-100就够,最多120!现在前叉设计貌似每个厂的可调行程的前叉都不多了。因为可调行程就必然重,而且控制产品的功能性上会考虑到每个阶段的性能,其实还不如单行程前叉来得舒坦。价格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至于你们如果让我比可调行程前叉,我会单独专门开一个帖子给大家说。
每次说前叉都要扯很远,关系复杂,估计大家看起来头疼啊。
好了,现在开始继续更新了。
关于reba rlt和reba rl。我来说明一下,rl 中的R 指的是回弹调节,L指的是锁死,而T这个玩意,其实我个人认为真心的没有太大的作用,他的作用是锁死力度调节。
简单的来说,就是你通过调节T来控制阻尼盒子的孔的大小,不过这个玩意,怎么样说呢,本来前叉又不是智能的,都是人脑控制的,锁死的力度就和fox的rlc c 冲击超过了锁死的力量就会自动解锁。但是我觉得既然都是人来控制的,所以基本上不会出现所谓的意外情况导致前叉锁死的情况下很激烈的冲击的,特别是xc的情况下。
所以个人觉得rl和rlt这个功能真心的没觉得有太大的必要。你看顶级的前叉sid xx magura 和dt有这个么?fox 的线控有这个么?都没有。
这些都是题外话了
现在开始对比下reba rlt 和 mrd吧。
如果这两个前叉放一起,我其实蛮喜欢MRD了。比较MRD要更加轻一些,但是我不喜欢MRD里面的结构不知道为什么,塑料太多的产品我还是不会很喜。对比性能来说MRD和reba比起来。你让我说实话,我觉得mrd确实可能在高速的颠簸情况下更加灵敏一些,reba 偏向于硬朗一点,但是没有sid 那么竞赛的硬朗。MRD这个产品在高速的连续落差的情况下,如果调校不精确的话,在高速大落差的避震效果我觉得稍微逊色于reba就是高强度支撑感要差那么点点。
润度,这两个真心我没觉得有太大的区别了。
现在说说侧向刚性和正面刚性吧。因为mrd确实比较轻,所以侧向刚性上面估计还是要输给reba的,我个人骑行的感觉,高速切颠簸弯的时候,自己手臂用的力量大小可以感觉出来的,不过你不45-50+的速度过碎石颠簸路或者40的速度过乱石路,也问题不大。
其实MRD更偏于竞赛一些,如果追求轻量化,性价比,MRD 应该是装1w多的经济型战车最好的选择了。
reba 娱乐性多以点点,因为可以改行程,80可以偏竞赛,120可以玩玩稍微强度大点的小落差,不过也在xc 范围内。
好了,说说sid rl 和rlt吧。
既然都说了rl和rlt区别了,那么现在就不再介绍。
sid和reba结构基本上是一样的,以前老款的在叉脚的设计还不一样,现在都是为了偷轻都挖空了。其实sid和reba 性能来说真的有那么大的差别?我真心没有太大的感觉。
也许是rs 为了细分产品线所以才弄出来这么多产品吧。
和reba几乎相同的结构,阻尼盒子内部不一样,但是有多少人能感觉到区别呢?我看过分解图真心没有觉得有太大的不同。
sid 和reba 比起来,我说实话真心没有用到太大的区别,他们俩的最大的区别还是重量的区别吧。sid更加硬朗,气压高了以后在高强度xc的情况下有比reba更加好的效果。
这个时候magura ts 6可以说说了,也差不多这个价格。
但是不是那么推荐了,1700克的重量,和magura超轻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了。
至于润度和锁死能力。
完全锁死,润度很ok。双叉桥的设计也是很不错的。估计这个前叉用的人不多,很多人买magura都是冲着TS8 DURIN 100去的,等下我会说到他们的其他前叉。
刚性绝对没问题,不过小震动不灵敏貌似也是有的,没有mrd灵敏。润度不及mrd或者保养过的reba。不知道换油以后会不会好点,锁死非常的硬,比reba有一些虚位来说还是有好处的。
水货的dt xrm 我擦,居然就不到3k了,行货的xrm twin shot 价格高高在上的5980 贵出一倍。回头分析一下原因。我现在只说说水货的xrm。
一般情况下水货的xrm 都是单行程也就是single shot。不可调行程。
重量1550克左右。这个前叉的那种润,我觉得我应该用切黄油来形容,就是上下都是一样的润滑。没有一点阻力的感觉,我个人感觉是用过最润的前叉了。
至于他们说dt漏油。这个是老款设计了,新款的设计也是要带油出来的,因为内管和外管之间有比较多的润滑油,所有才会有如此的润滑效果。
刚性,侧向刚性都是我用过最好的,锁死也会非常的硬朗。
避震的效果偏绵软,和mrd差不多风格的,和rs的前叉比就是绵软为主。估计回弹调节下及换油能解决这个问题。高强度xc的情况下用起来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需要一个比较好的设置,因为回弹确实有点肉。
不过现在看来水货的价格在3000内,我觉得如果不考虑sid的话,xrm的水货也是不错的选择,不过修补件难找也是一个问题。如果您要买xrm的双行程水货,估计你得花上和行货一样的价格。因为行货打折下来也不过4500左右耳水货的xrm twin shot 也会超过4000的。
等下想好了,再说sid xx sid xx wc sid wc sid ti rlt 其他的rs前叉没有代表性不说了。magura durin ts8 sl 还有双行程的dt了。fox rl 和fox rlc 智能一会分类写。
好了,说说我们搞到哪里了呢?
貌似 到了sid xx 和sid xx wc之类的了。。。
然后就是magrua ts8
fox rl rlc 还有智能了。。
算了拖了那么久,我继续来吧。
价格。。。。。。价格。。。。价格。。。。。
今天对比是行货规定零售价格的对比。然后对比其价格 定位和性能。
so,你们拿X宝说事的人,可以shut up了。
fox kashima rlc 规定6000+
dt xrm twin shot 规定5980
magura ts remote 规定8100
sid xx wc 规定也是差不多8000左右
我能对比的也就这么几个前叉了。
说说这几个东西。如果对比刚性,除了magura稍微差点点,其他刚性都不弱。其实说实话,就算你全部用过,这几个东西,你也比较无法比较出刚性的差异。
说说重量, fox 1600左右(这里更新一下,以前使用的是老款的fox rlc 的重量以及智能的重量,并没有称kashima涂层的rl线控,现在差不多都1500克轻下来了。) dt 1570克 ts8 1370克 xx wc 也差不多1400克多。
基本上都是不到1600的重量。所以,这个上面来说ts8 是最牛逼的。
锁死性能上来说,fox 如果油加满 可以锁死的,而且锁死力度调节,调节到最硬基本上能完全锁死。
dt 最后写。
magura 只有两个功能,锁死,和回弹调节功能。
sid xx 碳头管比较有意思,而且回弹,锁死调节都比较方便,没有线 也减少了不少的麻烦。
dt 完全能锁死。
功能上来说,fox 有锁死,回弹,锁死力度调节。我至少是个人这样认为的,所谓低速,高速阻尼,我真心没明白。我也想求指教。(原文没有的,我加上的,感谢biketo 徐老师的指导,高低速阻尼是存在于摇车时候更加高效的,在摇车下压的时候使用了类似另外一套油路的东西,使得fox的前叉在摇车的时候更加高效。具体的话,我得深深的研究一手才能写。)
基本上所有的前叉都有锁死和回弹两个,但是锁死力度就是一个问题了,sid 有rlt 的t 来控制,sid xx wc我还没太搞明白有没有这个t 我只知道调节线是通过拧锁死杆上的螺丝来控制的。
magura 简单,实用,所以也是这么轻的原因。
dt,除了锁死,回弹,锁死力度调节,当然还有一个牛逼的双行程调节,简单来说类似fox talas。而且这个通过一个线控器控制,不需要用手去摸叉肩。另外一个事情就是xrm 可以50 锁死,也可以100锁死,也可以50 或者100减震。
也就是说dt 在50行程的时候爬坡,角度会更低,在平路竞速巡航的时候会有更低的风阻。
结构,这个说起来复杂了。
fox 是金属管子的结构,封闭式和开放式都拆过,结构相对比较精密。太久了,有点记不住了,下次保养@cdjiamingyu的前叉的时候,我再仔细看看,好久没有弄了。
magura 的锁死慢好玩的,上面部分很简单,油路直接被封死后,无法减震,和阻尼没有任何联系的。
sid 依然还是盒子+阻尼杆的结构,基本上和SID xx之类的无异。
dt 就拆得有点坑爹了,内外管之间必须要有15ml的油,所以导致每次越野之后,都会沾灰。内管是金属套的结构,气室侧有负压弹簧。气室fox 也有负压弹簧这个东西。
如果关心这个的。我觉得没有太大的必要,你会因为这个让自己无限的纠结。
然后到了很多人关心的润度和回弹的感觉了。
这个我倒是可以说说。
dt 是最润的,在没有保养的情况下,这个得益于内外管之间的那些油。
fox magrua 都差不多,sid 应该改善了气室侧的用油,也开始变得润滑。
不过这个看个人习惯。
fox 保养过@cdjiamingyu 的前叉之后,从以前的一坨屎,变成了润滑得一逼。
dt的润,估计很多人无法适应,就是有点类似于热刀切黄油那种润。一路到底都是那个样子,线性反而变得有点好玩了。看个人的喜好了。当然50和100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ts8 相对来说都是比较润滑的,而sid xx wc 毕竟是顶级竞赛用的,润度对比sid xx 不是一点的提升。
好了说说线性,fox 的线性有目共睹的,灵敏,高速端灵敏,也就是说走碎石或者小颠簸的时候就是灵敏,但是不软,评价舒适,中部的时候相对低端的部分稍微差点点,因为负压弹簧已经发挥作用,而前叉吃到最深的时候,支撑感超级强。属于一个好前叉。但是,我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喜欢不起来,因为价格坑爹?还是因为烂大街了?虽然我不排斥,我店里fox 也是卖得最好的前叉之一。我估计是我觉得丫太重了。而且性价比不高。也许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锁死后有一定的行程的原因。
而顶级的fox rl线控,那个线控设计,我回头集体喷的时候,再说了。
ts8 这个算是竞速的神物了。1380克的重量,侧向和正向刚性都是在可容忍的范围内。而且锁死超级死。这个是我们需要的。简单的结构,更加利于保养。但是我个人能用出来刚性不足的原因。我只是推荐于竞赛,如果强度太大的话,我始终觉得这个前叉还是有点蛋疼,其实是我个人的原因,但是如果在顶级的车上,我还是经常装这个前叉的。
又扯一下么,真正的前叉是用于越野的,适用于中段和末端的使用的,中段回弹要迅速,末端要提供强大的支撑力,让前叉缓慢吃入,不然的话会有飞出去的危险。
ts 8 中段的润度和末端的支撑都很不错,气室侧,我还真心没拆过,不知道结构,所以,要知道的结构的朋友们要等等了。
sid xx wc 这个东西,价格坑爹到爆了,于是没有多少人会有选择的。水货基本上找不到。除非是搭配xx 套件来的。这个东西,我也卖过一些。属于顶级竞赛用,刚性和重量都不错,回弹曲线还是看个人打气,这个完全是属于个人的。如果调节得好,那么就是一直好叉,如果调节不好,就是一坨屎。需要使用者有一个较高的认识水平,另外就是线控换油,也是需要购买者要考虑的。
sid 我觉得是唯一一个三段都很不错的前叉,不过,前提是你会设置和调节。毕竟还是双气的。
dt的前叉,回弹和润度都是不错,但是得适应。因为初段的润度和中段润度都不错,但是要达到这个,就需要相当低一点的气压,但是最后一段的时候,末端,起支撑力的时候。气压关系太大,所以,看好你的路去选择打气,才是一个明确的选择。dt的产品,其实可以气压高点点,然后回弹调到中等,越野就有一个不错的反应了。如果适应了dt 估计很难适应其他的前叉了。简单的说dt的后端比较硬,防止打底的功能强大。但是后端如果气压高了,就偏长,气少了,就偏短。你得根据说明选择合适气压。
说了那么多,来喷喷缺点吧。
fox rl 线控,这货。。。。。锁死那个设计,导致会喷油出来,而且那个斜切的结构,真的是有点蛋疼。最主要的是有一些前叉会出现离奇的打顶现象。回弹起来的时候会打到顶部,金属碰金属,虽然不影响使用,但是确实烦躁。而且好像有一个问题,就是不润的问题。其实很多人说fox润,我要告诉你,你是用的前叉太少了。fox 像神一样的出现的,大家拜就是了。不是黑fox&&只是个人觉得对比其他前叉,fox也润不到哪里去而已。
magura 功能少了点,刚性弱了点,其他貌似我没觉得啥缺点,末端的阻尼也是需要去适应一下,不过高速越野的时候,我估计也没有人能注意到这些了,如果注意到了,要么是刻意的,要么你就可以飞了。
sid xx wc 重量,不是最轻。而且调节麻烦一些。功能少那么点点,其实我觉得也没啥了。就是只有行货的坑爹价格。。。。。。。大家都懂的。
dt xrm 双行程,这货。。。。。我觉得阻尼都是仁者见仁的问题。主要是锁死的结构,锁死那个线的结构,丫能不能改进一下,滑掉过好多次了。需要认真的处理一下。或者安装的时候需要螺纹胶的,最好是一次用两颗螺丝固定。我估计我这边有5%的dt 前叉出现了这个问题,不过行货,质保就是。还不算恼火。
我得最后来写dt xrc race了。
其实原文里面没写这根行货规定11800的前叉。
因为这个是我用得最多的前叉。
价格不是很大的因素了,但是为什么很多顶级车没用呢?只有比赛的时候会有人用呢?一个问题,在于刚性。
所有用过的前叉里面刚性是最蛋疼的因为确实太轻了截管之后1150克的重量。在高速切弯越野的时候能明显感觉到形变,而且避震的效果说实话,真心的不如前面那些顶级的前叉们。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去越野很多次,但是它的工作是让我们感觉不到的,总感觉没有工作,但是行程已经吃完了。估计也是在于刚性的问题。
当然因为这个原因,我的手臂力量也是增大了不少。要去越野比赛这个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爬坡赛还有就是低强度越野赛,没问题,放心用吧。Uci那么大强度的比赛都有用。我用得最多,但是不代表它是最好,只是最轻而已,在我们容易买到的前叉里面最轻而已。
所有东西都是完美的,就存在于一个刚性问题。有体重限制。胖子还是悲剧了。
就写这么多吧。
回头还有想到前叉补充一下就OK了。
神论,求各种喷,求各种真理,求各种进步。谢谢大家观看。
转自Chinabike 版权归风飞所有& && &能看完这篇文章估计也得半天 大家可以挑着看看 有些观点和自己观点有出入的地方 也别喷 就当参考参考吧&&我玩山地车多年 前叉也换了不少 最后总结出 自己喜欢就好 别老是去争SID FOX哪个更好 能存在表示就是有价值存在的地方 适合自己就好 入门级车友也不用盲目追求高端前叉 花了大把钱 最后能给自己带来些什么 更有优越感还是更有面子? 能发挥产品自身的价值就行了 理性消费 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 &&&
我浏览了一下,好像没说马祖奇!!
改变心情 发表于
我浏览了一下,好像没说马祖奇!!
马祖奇一般都是使用在强度比较大的越野 作者应该是XC爱好者 所以也许没用过或者用过没什么印象了吧
学习中!!!
a1799404 发表于
马祖奇一般都是使用在强度比较大的越野 作者应该是XC爱好者 所以也许没用过或者用过没什么印象了吧
那我那个给我有点浪费了
a1799404 发表于
马祖奇一般都是使用在强度比较大的越野 作者应该是XC爱好者 所以也许没用过或者用过没什么印象了吧
马祖齐以前XC的叉在市售和整车上都少,不过现在国内没有代理了,而且整车也考虑他的性价比一般,修补服务麻烦吧,现在几乎在国内消失。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地车前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