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有什么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导致潜水员遇险

两潜水员探索水下长城失踪10日 失踪位置仍不确定_中国江苏网
&&&&&&&正文
两潜水员探索水下长城失踪10日 失踪位置仍不确定
两潜水员探索水下长城失踪10日 失踪位置仍不确定---截至9月16日下午,已有多个救援队伍启用声呐、无人机、水下遥控机器人等救援设备进行搜救,但仍未发现遇险潜水员的踪迹,目前救援仍在进行当中。
  原标题:探索水下长城 两名潜水员失踪10日
  事发河北潘家口水库 救援现场已启用声呐等设备救援 水下情况复杂救援难度大
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9月6日下午,在一民间组织的河北唐山潘家口水下长城探索项目中,有两名潜水员失踪。截至9月16日下午,已有多个救援队伍启用声呐、无人机、水下遥控机器人等救援设备进行搜救,但仍未发现遇险潜水员的踪迹,目前救援仍在进行当中。
  两名潜水员在水下测绘时失踪
  9月7日,GUE(环球水下探索)组织在其公号发布事故声明称,9月6日下午,在潘家口水下长城探索项目中,有两名潜水员失踪。项目组在发现人员失踪后,立即通知当地警方并组织各方力量展开搜救,但暂未确定失踪潜水员的具体位置。
  GUE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潘家口水下长城探索项目是 GUE组织的项目,而GUE是一个以水下探索为核心目标的非政府组织。9月4日,该项目组到达潘家口水库并分组开始工作,部分成员潜水探索水下环境并负责测绘,还有一部分成员负责水面支援。
  据该工作人员介绍,失踪的两名潜水员潜水经验和技术都非常好,他们所使用的器材能维持较长的水下工作时间,但两人具体在6日下午何时失踪还不能确定。事发之后,搜救一直在进行,而且不断有新的搜救力量加入,但截至16日下午仍未发现遇险潜水员的踪迹。
  事发水域搜救难度大
  在事发现场,不断有救援力量加入到对两名潜水员的搜寻中,并出动船艇十余条,同时使用各型号劳恩斯声呐、水下拖拽声呐、水下遥控机器人等对各可疑水域进行搜索。
  但此次救援难度较大。参与救援的唐山天佑救援队的一名成员告诉北青报记者,事发水库水域面积很大,最深处达80米,水下是被淹的老村庄,情况特别复杂。GUE方面也表示,事发水库水下能见度较低,水下温度可能低于5度。此外,水中存在大量当地渔民布设的正在使用或者已经遗弃的渔网、网箱,导致水下机器人、拖拽声呐多次发生缠绕,严重影响搜索工作的开展。救援人员称,潜水员水下搜索受能见度、水温、深度和推进效率的影响,难以短时间内覆盖全部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
  为锁定失踪人员的具体位置,GUE项目组根据声呐侧扫发现的可疑地点,使用拖拽声呐进行精确定位,再派遣潜水员仔细搜索。同时,对失踪潜水员潜水计划中的第二条返回路线进行精细侧扫,排除疑点。此外,救援人员还试图拆除水域内一处横隔在项目驻地和长城南门之间的渔网体系,并对水下地形进行建模。
  目前仍无法确定失踪人员位置
  截至9月10日,救援人员已完成水下全面声呐测扫。9月12日上午,测扫数据分析结果出来,一张扫描图像疑似失踪潜水员。当日下午,救援人员对疑似点进行精确定位并设置浮漂。随后,两名潜水员下水进行勘察,但因手持GPS与声呐测量GPS存在误差,未能找到疑似物体。9月13日,经过三次下水尝试,救援人员成功定位疑似点,但该疑似物体实为一怪石,并非潜水员。
  截至9月15日,搜救工作第一阶段基本结束。9月16日下午,GUE工作人员表示,救援所需的水下遥控机器人设备已经到达现场,国内高级潜水员也都积极参与救援。目前,救援工作最大的难点还是水下情况太复杂,无法确定失踪潜水员的位置。
  相关资料显示,潘家口水库位于河北唐山迁西县洒河桥镇,最大面积达72平方公里,水库总容量29.3亿立方米,库区水面105,000亩。水库所在地域喜峰口一带是古长城雄关要塞,由于部分长城已没入水中,因此形成水下长城。(记者 黄筱菁 见习记者 戴幼卿)
标签:潜水员,水下长城
责任编辑:中江网编辑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1,B2-当前位置: &
2名遇难潜水员遗体打捞上岸 事故原因正在调查
扫描到手机
02:21:57 & & &
  潘家口水库2遇难遗体打捞上岸
昨日,11点54分,一位女性遇难者的遗体被打捞上来。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摄 徐海燕和孙昊的生命,终止于河北潘家口水库60多米深的水底。 他们是GUE(环球水下探索)成员,9月6日12时许,在进行潘家口水下长城探索项目过程中失联。 昨日18时许,新京报记者从迁西县委宣传部获悉,两名失踪者遗体已全部找到。迁西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法医已介入,对遗体进行初步勘查,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如果不出意外,GUE将无偿公开此次测绘的水文地质图,人们将有机会看到,具有五百多年历史的长城尘封在水底的样子。 【现场】 遇难潜水员遗体打捞上岸 经过前一晚的开会商定,GUE项目组同其他救援队伍决定,19日11时许开始打捞工作。 这是徐海燕和孙昊两名潜水员确认失联后的第14天。一大早,便陆续有救援人员从潘家口水库岸边,向核心工作区运送设备及相关物资。 天气晴朗,最低温度13度,最高30度,温差较大,有风,但没有影响打捞计划。 11时许,近十艘船在潘家口水库的水面上,开往此前锁定的失联潜水员位置。包括GUE搭载下水作业的四名潜水员的船只及四五艘绿舟救援队负责牵引和运输的船只。 此次打捞方案经家属与技术人员和救援专业人员反复沟通论证。水下打捞全过程由下水潜水员进行摄像记录,升水后全过程除公安执法人员现场录像外,还由家属委托摄影师及家属亲自录像。 “水下作业的潜水员负责根据定位找到遗体,然后装进裹尸袋里,水上有两艘红色的船负责提拉。”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描述,提拉的过程感觉很重,“好像有几百斤”,很多工作人员的手都磨破了。 第一次打捞过程持续半个多小时。11时54分,遇难潜水员徐海燕的遗体打捞上岸,后运送至殡仪馆。18时左右,潜水员孙昊遗体也被打捞上岸。 当失联潜水员从水下被打捞上来的那一刻,很多人都哭了。 昨晚,迁西县委宣传部表示,两名失踪者遗体已全部找到。迁西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法医已介入,对遗体进行初步勘查,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北京市应急救援协会技术部部长、绿舟救援队行动部部长天华介绍,目前国内潜水分为休闲潜水、高端技术潜水、工业潜水和公共安全潜水等,此次潘家口水库的这支队伍属于高端技术潜水。 “此类属于装备密集型运动,相比于东南亚地区流行的休闲潜水,对安全的要求更高。”他表示,目前国内除非涉及国家安全方面,大部分对于潜水的要求并不是很严格。“希望借此引发公众对安全潜水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学习”。 【搜救】 “记不清打了多少个点位” “水库的水域情况复杂,能见度低,深度变化大,水中存在大量渔网、网箱,水下机器人、拖拽声呐都多次被缠绕,严重影响搜索工作。”救援人员介绍。 因此,直到17日下午5时许,水下遥控机器人在ROV成像系统配合下,于两人下水点30多米、水下62米处发现三个减压瓶及一名潜水员图像。18日上午,在水下63.2米处,又发现两个减压瓶及另一名潜水员图像。 此前,30余名救援人员使用测扫声呐等设备,从水面和水下两个方向展开搜索。 “我们一开始用声呐测扫时,依据两位潜水员计划的行走路线打了80多个点,范围大概2平方公里。”上述救援人员补充道,这些只是最初的疑似点,不排除定位不准确、有偏差或出现重复。“到后来,都记不清打了多少点了。” 水下声呐最佳测扫的范围是20到30米,超出这个范围就看不清了。起初锁定的疑似点,经潜水员水下探测发现,多是沉船、渔网和突出的石头。 8日,搜救团队增加到15名潜水员,蓝天救援队60余人等,出动船艇11艘,出航30多次,使用各型号劳恩斯声呐七台、水下拖拽声呐两台、水下机器人两部,对各可疑水域进行搜索。 逐一排除后,最初锁定的80多个点,减少到最后的8个高精度疑似点。 搜救行动也开始由人力推断搜索,转向依靠技术设备扫描分析的方式,但结果都是,“暂时还没有确定失踪潜水员的具体位置。” 另有两组GUE潜水员,分别对长城的7、8楼位置和失踪潜水员计划潜水的位置,进行长达2.5小时的再次搜索。 “让潜水员潜入水底,通过模拟对比,从高精度疑似点中确认失联潜水员。”救援人员介绍,在9日时,初步锁定一个点位,长、宽均在两米左右,与穿戴好装备的潜水员外形相似,且与减压瓶相似,反射度高。 为何17日才发现首个失联潜水员图像?“主要是遥控机器人在水下较难定位,花费了时间。”他介绍,两名潜水员的点位分别是11号和81号,相距约60米。 【分析】 “或是外力致呼吸器脱落” 如果不出意外,项目结束后,GUE将无偿公开测绘的水文地质图供后人使用,人们将有机会看到,具有五百多年历史的长城尘封在水底的样子。 事实上,GUE团队于9月4日即到达潘家口水库,计划开展“潘家口水下长城探索项目”,目标是找到南城门,完成对长城入水处七楼和八楼的测绘工作。 团队一名潜水员介绍,项目是针对建于500多年前,因修建潘家口水库被淹没于水下的喜峰口、潘家口城堡进行探测,旨在连通原潘家口长城南城门至七楼的引导线。 其中,长城的七楼指山沟底部向上计算的高度。枯水期时,它会露出水面。“找到淹没的潘家口长城南城门,然后拉条引导线,方便其他想去看的人。” GUE教练海军介绍,前两天徐海燕因感冒没有下水。直到6日12时许,她与孙昊结伴,每人背了五六十公斤的设备入水。 但本该两小时后出水的二人,到下午三点,依然没有动静,直到失联13天后,遗体被打捞上岸。 参与现场救援的方励表示,两位遇难者的遗体距离很近,“他们都受过专业训练,应该是有什么外力导致他们呼吸器脱落”。 一位曾参与此次搜救的资深潜水员认为,对于网传两位潜水员被渔民放电打鱼电死一说,“可能性不大”。 “有可能是当时有过往渔船,没看到水下潜水员放出的象拔(一个约一米长的橙色浮标,提醒过往船只注意避让),把人带走,导致水下失控。”据他了解,一名潜水员事发当天在水面上放出象拔。“这至少意味着潜水员准备上升,且距水面约五六米。” 他回忆,自己也曾遭遇过象拔被带走的情况,险些出意外。后来自己到达水面后问船主,是否看见象拔,对方却表示“没看见”“不清楚”。 “潜水是一项风靡全球的运动,这件事情发生后,我们都想知道,出现这种意外的原因是什么。”他表示,很担心相关部门会因此“一刀切”,从此禁止潜水,或者在下水前,要走层层手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您推荐:全球水下探险家协会回应潜水员遇难:出于自发兴趣
14:31:22&&&&来源:&&&&&&&&责编:沈岩
&9月6日,在河北唐山潘家口水下长城探索项目中,两名潜水爱好者徐海燕和孙昊结伴下潜,意外失踪。17日、18日,两名潜水爱好者的遗体相继被发现,19日中午和傍晚,两名潜水员的遗体被相继打捞出水。
徐海燕和孙昊
事发十多天后,不少疑问仍然悬而未决。一方面,两人死因还尚待查证;另一方面,两名潜水员与他们所属的“全球水下探险家(Global Underwater Explorers)”协会(以下简称GUE) 究竟是何关系?二人下水要搜集什么资料?而这些资料将要被用作何用?
红星新闻记者就此联系到了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高泉市的GUE总部进行了解。
对于两位年轻潜水员孙昊和徐海燕的离世,GUE总部表示了沉痛的哀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总部的工作人员称:“我们GUE全体成员对我们两位最亲爱的朋友和家人,徐海燕和孙昊,献上我们最深刻、最真诚的怀念。”
对于两位潜水员的死因,对方表示目前任何推断都还为时过早,中国地区的其他GUE潜水员将会全力支持政府部门的各项调查工作,而潜水员身上佩戴的设备将有可能帮助最终确定死因。
而就两名潜水员和GUE组织的具体关系,对方表示说,两名潜水员其实在很多机构都接受过潜水训练,并不只是在GUE,但是他们职业生涯中最近和最重要的几次训练确实都来自于GUE机构。
他们称,徐海燕和孙昊从2011年开始在这里培训,培训地包括泰国、菲律宾、中国、意大利和墨西哥,训练科目包括洞穴潜水和技术潜水等,其中洞穴潜水中比较重要的循环系统潜水装备使用训练是在其他机构进行培训的,但是GUE方面确信他们在其他机构也一样获得了足够的资质。
“两位潜水员都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好手。”GUE总部的工作人员表示。
而就此次两名潜水员测绘的目的,GUE称都是出于个人兴趣和记录水下环境。GUE和其他各种类似机构的志愿者潜水员通常会将这些记录资料无偿上传、分享至Project Baseline。对方解释称,Project Baseline是一家无偿公益机构,致力于搜集各种水下环境变化的数据资料等等。但是这次的水下测量并不是由GUE或Project Baseline或者其他机构组织的,是出于自发的兴趣。
而在潜水中到底需要记录何种数据,GUE表示这些都是纯粹出于潜水员自己的考量,一般来说记录的内容包括照片、录像、水温、鱼群种类以及水中的化学物质构成等。
GUE表示,截至目前,大约已经有500名中国潜水员曾在GUE受训。针对此次事故,他们表示:“潜水运动在一般意义上来说应该还算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运动,但是悲剧仍然时有发生,我们必须要避免此类悲剧再次发生。”
"潜水员失踪事件"救援者:遇难者或遭遇了外力作用
方励。9月12日,他带领技术团队参与了“潘家口潜水员失踪事件”救援工作。方励表示:我们猜想,潜水员在准备上浮的区域减压的时候,有外力发生了作用……从可能性上来说,这是一个最合理的解释。
离世潜水员徐海燕:曾是超级学霸 早早买房孝顺父母
9月6日这天,39岁的徐海燕感冒好转。熬了两天,她终于如愿下水。谁料,这次潜水竟成永别。同学告诉记者,徐海燕是一个很有趣的人,因为喜欢阅读,她比很多同龄人知识面更广,“那时候,她的名字就是‘神童’的代名词,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学霸,而且是超级学霸。”
&|&&|&&|&&|&&|&&|&&|&&|&&|&&|&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号 京网文[5号
&|&&| 法律顾问:&|&&|&电话:010-&|&投稿邮箱:&|&&|&对外服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