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职业美国棒球大联盟直播滚动的数据怎么看呢?

|  
|  
|  
|  
|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268|回复: 11
想玩好MLB?想了解棒球?++棒球扫盲第一弹++打击数据解读
主题帖子积分
游戏精英, 积分 45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18 积分
游戏精英, 积分 45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418 积分
本帖最后由 不要动3DM 于
19:12 编辑
2013赛季的MLB春训已近开始了,版子里还是有些凉啊。最近在FOX SPORTS看了几场春训赛,又重拾起MLB12玩了两天找找感觉。想起自己当初喜欢上棒球,从看热闹到现在略懂一二,只是苦于这么好的运动在我朝推广普及程度如此之低。。。算了,扯远了,这里给想玩棒球游戏或者想了解棒球的朋友一些基础知识普及,主要内容就是大家在看转播或者玩2K\TS之类的游戏时的一些数据的名词和英文缩写的解释,只是希望更多人能了解棒球热爱棒球。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通俗易懂,本人负责搬运,勿喷。
了解投手数据解读点击直达:
了解守备数据解读点击直达:
春天来了,各位兄弟看帖之余,留下只言片语作为支持,手留余香,让版里多些暖意!
看棒球比赛总是会看到诸如HR、AVG、ERA之类的数据,可是很多筒子都完全不明白它们的意思以及这些数据的高低如何说明球员的强弱和类型,我就试着就棒球比赛里面的基本数据做一个简要的说明,让筒子们更好的从数据来了解球员了解棒球。
第一部分 打击数据解说(打者的相关数据解读)
打击数据主要的三大项为打击率、全垒打、打点。这三项分别诠释了一个打者的打击技巧、长打能力和攻击火力。次要的项目还有安打、得分、上垒率、长打率等,此帖将逐一介绍。
打席(plate appearance, 简称PA)与打数(at bat, 简称AB)
在介绍打击率之前,必须先澄清一下打席与打数的概念。通常意义下,打者上场一次就要记一个打数和一个打席,但是当打者被四坏球或触身球保送,或是打者打出牺牲打时,将不计打数,只计打席。一般来说,一个主力球员,每场比赛通常可以有3~5个打数。在MLB,一个球季(162场比赛)下来,假设该主力球员不受伤、不缺阵,将会有约500~700个打数不等。不过漫长的球季,很少有球员能打满162场比赛,因此最常见的单季打数大约为450~650左右。
打击率(batting average, 简称AVG)
基本公式:安打数量 / 打数 = 打击率
打击率一般取小数点后三位,小数点之前的0可有可无,在美国一般去掉0,在亚洲则留下。0.XXX的念法一般为“X成XX”。例:0.286的念法为“二成八六”。
打击率是判断打者好坏的头号指标,打击率越高代表打者打击技巧越好,攻击火力越旺盛。从公式上看,打击率其实就是打者上场打出安打的几率,所以不可能低于0.000,也不可能超过1.000,因此越接近1.000就越好。不过以现实情况而言,当球季进行到一定阶段(球季初因为打数少,打击率不太能够反映打者的真实能力),大部分的打击率通常都在.200和.400之间。低于.200是严重不及格的打者,随时会面临解聘;高于.400是神级打者,代表该球员应该去挑战更高水平的球赛。高中和大学联赛中就常常会出现打击率超过.400的天才型球员,这样的球员通常都是被大联盟球探提前锁定的目标。打击率的详细解说如下:
& .200:这球员不属于这里,回家练几年再来吧
.200 ~ .240:除非是重炮手或是守备牛人,否则这样的打击率仍然不算及格
.240 ~ .270:一般打者的打击率
.270 ~ .300:打击技巧不错,能有这样的打击率,便有成为主力的潜质
.300 ~ .340:强打的水准,到哪儿都能成为主力球员
.340 ~ .400:投手的梦魇,敬远(故意四坏球)的优先对象
& .400:升仙了,单季(打满整个球季后)打击率破.400的打者都将永垂不朽
虽然打击率为判断打者好坏的第一指标,但是却有它的局限性。前面也提到过,当打数少的时候,打击率有时并不能反映一个打者的好坏。比如说球季刚开始,某明星球员在头两场比赛还没有找到球感,两场比赛8个打数仅一支安打,那么他的打击率就是1 / 8 = .125,只看数字的话,还会以为这个球员是替补的替补。另外,打击率反映的是出现安打的几率,无视于安打的种类。一垒安打和全垒打都是安打,可是对于球队的贡献却大不相同,这个问题就不是打击率所能解决的了,因此我们还需要其他的数据支持,请继续往下看。
全垒打(home run / homer, 简称HR)
全垒打(在中国大陆和日本称为本垒打)无疑是棒球比赛中最精彩的画面,全垒打对于球队的贡献也是毋庸置疑,打出去就得分无疑是振奋士气的最佳途径。不似打击率有个计算公式,全垒打数量是绝对的硬指标。虽然全垒打产量与打者的好坏并没有直接关联,即不擅长全垒打的球员也能靠其他技巧成为主力,但是全垒打产量多的球员通常都是球队的瑰宝,也是豪门球队的优先选择。而在每年MVP的评选中,全垒打产量多的球员也通常更能得到评委的青睐。全垒打数能够成为重要度第二的数据,除了它对球队的直接贡献和增加精彩度这种商业考量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要击出全垒打必须技巧和力量兼备,因此全垒打的数量从另一方面反映了该球员的打击技巧和力量(power),两者合一即为解说员常说的“长打能力”。单个完整的MLB球季中,单个球员全垒打产量的解说如下(前提为打满整个球季):
& 10:略嫌少,如果是主力球员的数据,一般是速度 + 技巧性球员
10 ~ 20:一般,有成为主力炮手的潜质,也可以朝速度和技巧发展
21 ~ 30:可以算是强打,通常为阵中主力炮手
31 ~ 40:正宗强打,绝对主力
41 ~ 50:投手的梦魇,敬远的优先对象
51 ~ 60:打出这种成绩,哪怕只有一个球季,都足够扬名立万
& 60:升仙了,只要这人没嗑药,足以留名千古
全垒打数量自然也有其局限性,就像前面说到的,一个好打者不一定要擅长打全垒打。再者,就算是全垒打也有分类,垒上有人和垒上无人的时候击出全垒打,结果是差很多的。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垒上无人的全垒打(俗称阳春全垒打,solo home run)和满垒全垒打(俗称大满贯,grand slam)相比较,那就是得一分和得四分的差距!所以我们仍然需要其他的数据支持来解释打者的好坏,请继续往下看。
打点(runs batted in, 简称RBI)
简单地说,打点就是球员靠打击攻进的分数。举个例子,三垒有跑者,打者击出安打,三垒跑者回到本垒得分,那么击出安打的打者就记一分打点。要注意的是,不一定要安打攻进分数才记打点,回到前一个例子,就算该打者击出滚地球或飞球被刺杀或接杀,但是三垒的跑者回到本垒得分,还是给打者记一分打点。不过有几个例外:一、守备球员失误(比如说漏接飞球)、暴投(投手投偏)或是捕逸(捕手漏接)造成的得分不算打点;二、打者打出双杀打,即使有得分也不记打点。还有就是若是打者在满垒情况下被四坏球或是触身球保送上垒,会从三垒“挤”回一分,这一分仍算打点(虽然打者根本没打到球……)。打点的多少直接反映了该打者的攻击和掩护能力。一个好的打者不但要有技巧,有力量,还必须有团队精神,懂得掩护队友得分。单个完整的MLB球季中,单个球员打点的解说如下(前提为打满整个球季):
& 50:弱棒,一般为速度快、技巧好或是守优于攻的球员
50 ~ 80:一般,有一定的攻击和掩护能力
81 ~ 100:可以算是强棒,攻击力旺盛
101 ~ 130:王牌主攻手,绝对主力
131 ~ 150:超强火力,足够扬名立万
& 150:升仙了,这数字一般看不到的
打击率-全垒打-打点三项已经可以较全面地概括一个球员的打击能力。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类似这样的数据格式:.289-25-101,意即打击率二成八九,全垒打25支,打点101分。单个球季中,打击率、全垒打、打点都排名联盟中所有打者中第一的,被称为打击“三冠王”(triple crown)。以下将就各种三项数据的组合来解释不同的打击风格,将以2006球季一些球员的数据为例(前提为打满全季):
.249-11-52:这是奥克兰运动家队当家二垒手M. 艾利斯(Mark Ellis)在2006球季的打击数据,看似乏善可陈,类似这样的数据也最普遍,你我皆凡人嘛。实际上,艾利斯是一名以守备见长的球员,因此虽然打击一般,但是仍然能坐稳主力。
.322-9-49:这是西雅图水手队日本巨星铃木一朗(Ichiro Suzuki)2006球季的打击成绩,虽然全垒打和打点不多,但是打击率高达.322,这样的数据很能代表像一朗这样的球员:速度快、技巧好,适合担任第一棒。担任第一棒就意味着每场比赛至少有一次上场的时候垒上无人,就更加减少了制造打点的机会,因此一朗的打点还不到50分。
.343-14-97:这是纽约洋基队“万人迷”D. 基特(Derek Jeter)在2006球季的打击数据。可以看到虽然全垒打仅14支,但是.343的打击率和97分打点都是强打的数据。这就告诉我们:一、.343的打击率显示基特的打击技巧极高;二、14支全垒打代表他的长打能力一般;三、97分打点代表基特的攻击火力和掩护能力都属上乘。
.234-40-92:这是辛辛纳提红人队外野手A. 邓恩(Adam Dunn)2006球季的打击数据,显示邓恩是一名技巧稍差,但是力量不凡的选手。.234的打击率其实不算合格,但是40发全垒打代表他的力量超群,而92分的打点对于一个力量型打者仍是差强人意,这就该怪他常在关键时刻忽然熄火(否则打击率不会低到.234)。事实证明,喜欢在垃圾时间猛挥全垒打的球员,单季打点很少超过100分。
.262-41-129:这是亚特兰大勇士队荷兰籍巨星A. 琼斯(Andruw Jones)2006球季的打击数据。打击率虽然不高,但是全垒打和打点都显示琼斯是绝对的强打。这样的选手在职业棒球界也不算少,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垒上有人的时候才会大开杀戒,垒上无人的时候反而水平一般。这样的打者适合打第四、五棒的中间棒次。
.313-58-149:这是费城费城人队强打少年R. 霍华德(Ryan Howard)2006球季的数据。这样的数据几乎无懈可击:技巧高超、力量出众、火力旺盛。而这数据也为霍华德赢得了国联MVP的荣誉。有一名这样的球员,是任何球队都梦寐以求的。
接下来介绍一些次要的数据,不能说这些数据不重要,只是因为三大项的概括性已经很强,其它数据特别容易被忽略。
出赛数(games played, 简称G)
出赛数最能够代表球员的身体状况,当今职棒的战况如此激烈,每年能够保持健康出赛150场以上的球员已经不多。不过职业运动界都是如此,总会存在一些“玻璃人”,一碰就碎,也总是会有一些铁人,怎么摔都伤不了。
得分(run, 简称R)
得分即回到本垒得分的次数,当然要能够成功得分的前提是上垒、自身的脚程和队友的掩护。得分的多寡反映的不只是球员的自身能力,还反映了整个球队的攻击能力。一般而言,球队中的主力战将打满全季的得分大约为100分上下,当然具体数据还是看该球员的跑垒能力和队友的掩护火力。
安打(hit, 简称H)
安打的数量反映的与打击率基本一致,都是球员打击技巧的表现,只不过一个是概率,一个是绝对值。因为一旦出赛数差距太大,安打数就没有可比性,而打击率还是比较一目了然的,所以安打数就成了次要数据了。一般而言,打满全季后安打数能够超出出赛数40~50支是最理想的(即170~200支,依出赛数而定),若是像铃木一朗这样的怪物,超出100支都不无可能,目前大联盟单季安打总数纪录仍是由一朗在2004年所创下的262支(吐血)。
二垒安打(double, 简称2B)和三垒安打(triple, 简称3B)
二垒安打、三垒安打和全垒打统称为长打(extra-base hit, 简称XBH),因此二垒和三垒安打的数量都代表了打者的长打能力。不过虽然只是一个垒包的差距,两者的产量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般的强打者,打满全季能有20~40支二垒安打,但是可能只有1、2支三垒安打。二垒安打基本上只要能把球打到全垒打墙边就成,但是三垒安打不只需要把球打远,还需要非常快的速度和一些运气。随着球员的体形越来越庞大、外野手的守备能力越来越强,三垒安打的出现率也越来越小,以至于现在很多重炮手终其一生都打不出一支三垒安打。
顺带一提,当一个球员在单场比赛中分别击出一垒安打、二垒安打、三垒安打和全垒打(不一定要按照顺序)时,称作“完全打击”(hit for cycle)。
垒打数(total bases, 简称TB)和长打率(slugging percentage, 简称SLG)
前面提到过,打击率的高低仅取决于安打的多少,而无视于安打的种类。虽然可以把一个球员的各种安打数量一一列出,但是这样不仅麻烦,而且在比较两个球员的好坏时,若二人出赛数差距大,则安打数量这些硬指标则完全无法比较。因此我们仍然需要一些其他的指标来弥补,这就有了垒打数和长打率的概念。垒打数的概念其实很简单,打者打出几个垒的安打,就记几个垒打数:一垒安打 = 一个垒打数、二垒安打 = 两个垒打数、三垒安打 = 三个垒打数、全垒打 = 四个垒打数。这样记的好处,在于能够评价两个安打数接近的人当中哪个的长打能力较佳、对球队的贡献较大。比如说,两个球员A和B都有50支安打,但是在这50支安打中,A有10支二垒安打、10支全垒打,那么他的垒打数就是30 + 10×2 + 10×4 = 90,B仅有5支二垒安打,垒打数为45 + 5×2 = 55,90和55相比之下,优劣立见。不过垒打数说穿了,仍然是一个硬指标,也就是说,若是出赛数差距太大,仍然无法比较,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几率,于是就有了长打率这个概念。长打率的公式如下:
长打率 = 垒打数 / 打数
公式很简单,记法与念法也和打击率相同。但是如何解释这个几率则不太容易,因为长打率并不是百分比几率。试想一个球员在10个打数中打出5支一垒安打和2支全垒打的话,垒打数就是5 + 4×2 = 13,长打率即13 / 10 = 1.3。一般来说,长打率仅用来判断打者的长打能力,如何解释则是次要问题。
整个球季下来,垒打数和长打率依照打者类型的不同,范围很广,速度型的打者,垒打数大约在250 ~ 300个,长打率大约.350 ~ .400;重炮型的打者,垒打数通常能超过300甚至350个,长打率在.450 ~ .500之间就差不多及格,有时甚至超过.600的都有。
被四坏球保送(base on balls, 简称BB)
被四坏球保送的数量直接反映该打者的选球能力、耐心和在打击区的威慑力。选球能力和耐心越高,就越能熬到保送;在打击区的威慑力越强,就越能让投手不敢投好球。对于保送,球员的态度是不同的。有些球员不屑被保送,认为把球打出去然后拼上垒才是男子汉;有些球员则认为保送等于对方奉送一个垒包,不要白不要。态度的差异决定了一个球员被保送的次数。一般而言,整个球季下来,被保送的次数若接近或超过100,表示该球员选球功力强,耐心高,且有一定的威慑力,当然最重要的是不存在不屑被保送的心态。
另外提一下,敬远保送(即故意四坏球,intentional base on balls, 简称IBB)的次数也都有记录。这个数反映的就是打者的打击能力,而非选球能力了。打击能力越强,投手就越不愿意和他对决,以至于选择故意保送他。
被触身球(hit by pitch, 简称HBP)
这其实没什么好说的,但是能够更好解释后面的数据,所以放到前面说。被触身球的数量只能反映打者的体形和站位,体形越小的打者或是站位越靠近本垒板的打者越容易被球打到(有人可能会问,体形越小目标也越小,为何容易中弹?道理很简单:体形越小,好球带就越小,投手压力也就越大,越是想把球塞进好球带又不想被打安打,就越容易出现触身球)。当然了,故意被球打到是不算触身球的哦……
被三振(strike-out, 简称SO或K)
被三振的次数从反面解释了打者的打击能力和选球能力。被三振的次数当然是越少越好,至于具体多少次,则依照打者类型而定。个性躁动的打者一个球季被三振150甚至接近200次都算正常,沉稳型的打者则多保持在50 ~ 70次,甚至低至30 ~ 40次都有。不过有时候三振数多并不代表球员差,只能说明球员的攻击欲望强、喜欢出棒。2006年国联MVP霍华德单季就被K掉181次,在全大联盟仅次于也是前面介绍过的邓恩先生(191次),这两个人也同时都是全垒打好手。只能说他们都是不碰球皮则K,一碰球皮惊人的球员。另外,若是出现不死三振(无人出局或一人出局、一垒无跑者时第三个好球被捕手漏接,打者可以攻占一垒)的情况,仍然是算一次三振的。
总而言之记住一句话:有时挥大棒等同于挥空棒。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重炮型打者的三振次数总是居高不下,毕竟要打全垒打必须要挥大棒。
上垒率(on base percentage, 简称OBP)
上垒率按照名字解释很简单,就是一个打者上垒的几率,不过公式比较麻烦,因为上垒的途径繁多(注意靠守备员失误上垒和不死三振上垒不算):
上垒率 = (安打数 + 被四坏球保送数 + 被触身球数)/ 打席数
上垒率是一个百分比的概念,记法与念法都和打击率一样。一般来说,.350就算不错,代表球员打击和选球两方面都有较好的水平。若能超过.370甚至.400,代表球员不但打击强,而且还有重炮实力,让投手频频不敢对决,而选择保送他。
另外提一下,有一个“上垒率 + 长打率”(on-base plus slugging percentage, 简称OPS)的数字时常被使用,通常被当作球员的“重炮指数”。由于重炮手的共同特征为上垒率和长打率皆高,因此OPS越高则打者越有重炮素质。打个比方,前面提到的霍华德在2006的OPS就高达1.084,是名副其实的重炮。
盗垒(stolen base, 简称SB)和盗垒刺(caught stealing, 简称CS)
盗垒成功次数反映的是球员的速度和跑垒能力。由于现在球赛的激烈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很多球员为了爱惜羽毛,大大缩减盗垒的次数,以至于盗垒越来越少出现。不过一些靠速度吃饭的球员,仍然会奋不顾身地盗垒。在现在的MLB,单季盗垒次数有50次就是高水平了。不过盗垒不可能次次成功,因此通常会顺便列出盗垒刺,即盗垒失败的次数,以供参考。若盗垒成功次数多,但失败次数也多,表示该球员虽然速度快,但是跑垒技巧可能不好;反之若失败次数远低于成功次数,那么表示该球员速度技巧兼备。当然我们还可以用公式计算盗垒的成功率(盗垒 / (盗垒 + 盗垒刺)),不过在盗垒派势力式微的今天,盗垒成功率已经很少被使用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 积分
真不错,很清楚的科普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 积分
来顶楼主的新鲜好贴啊,刚刚开始接触棒球,想通过MLB游戏更加直观的了解一下这项运动,MLB2k13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2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2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 积分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5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5 积分
写的真好 楼主&&真是可惜了这么好有非常适合黄种人的运动在天朝竟然冷门到令人发指,我在二线城市一起在玩的也就那么20来个人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4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1 积分
高级玩家, 积分 4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1 积分
受益了!!正愁木有扫盲贴!!!谢谢楼主!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4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4 积分
真是学习了!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7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7 积分
学习了,感谢lz
主题帖子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初级玩家, 积分 4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1 积分
赠人玫瑰 手留余香& &&&其实我是来看游戏截图的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3 积分
辛苦了,棒球迷来顶一下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 积分
这个真心不错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 积分
中级玩家, 积分 1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 积分
这游戏断断续续玩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认真了解了下棒球。。。科普贴很赞
Powered by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 |
浙网文[1 |
CopyRight (C)
ALi213.Net All Right Reserved 游侠网 版权所有导读:在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中,他仿佛找到了破解金元棒球的钥匙,OaklandAthletics棒球队因为财务困难,职业经理人Billy去跟大老板要钱,直接加盟了职业联赛,《点球成金》改编自美国著名财经记者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Lewis)20,传记的主人公比利?比恩(BillyBeane)是加州奥克兰运动家棒球队的总经理,处于严重资金劣势的奥克兰运动家队在2002赛季竟创下美国职棒联盟在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中,比利(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所属的奥克兰运动家队败给了财大气粗的纽约扬基队,这让他深受打击。雪上加霜的是三名主力纷纷被重金挖走,未来的赛季前途渺茫。在管理层会议上,大家一头雾水,只有他暗下决心改造球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彼得(乔纳?希尔 Jonah Hill 饰),两者对于球队运营的理念不谋而合。凭借直觉和经验,他仿佛找到了破解金元棒球的钥匙。他聘请彼得作为自己的顾问,一起研究如何打造最高胜率的球队。他们用数学建模的方式,逐渐开始挖掘上垒率的潜在明星,并通过软磨硬泡将他们招致麾下。他们不在乎高层的冷嘲热讽,只是专心地为球队寻找信心和实力的根源,终于新的赛季开始了……
片子以“缺钱”做开头,Oakland Athletics棒球队因为财务困难,不得不放弃三个明星队员,职业经理人Billy去跟大老板要钱,大老板说自己无能为力,要Billy用现有的钱做能做的事。Billy为了补缺,到处奔走。在一次谈判上,Billy本来信心十足的要买走一个队员,却因为一个一脸稚气的小胖对老板的一个提示而失败。 事后,气愤的Billy跑去找小胖当面对峙,“Who are you? What do you do?” 小胖被Billy强大的气场彻底打败,吓的连连道歉。小胖是个非常出彩的角色,憨憨的面容,胖胖的身材,外加一个绝顶聪明的脑袋瓜(耶鲁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最后,Billy没能买走球员,却买走了小胖。小胖用自己创造的公式,挖掘出一些被严重低估价值的球员(这些人或者年龄很大,或者身体有恙,或者打球姿势诡异,或者个人生活混乱)。小胖的方法,就是组建一支理论上能赢且Billy负担得起的球队。
队员都买好了,教练却不相信这些“老弱病残怪”能成事,于是弃之不用。结果Oakland连连溃败,比分垫底,惊动了大老板。Billy和小胖坐在大老板面前,Billy气定神闲,告诉大老板他相信小胖的算法。小胖说如果能够让他们布置的球员上场,Oakland会7连胜。面对教练的阻挠,Billy和小胖联手摆局,瞒天过海,把教练御用的队员卖给其他球队。教练哑巴吃黄连,只能硬着头皮派剩下的队员上场,没想到从此Oakland如有神助,先是实现了小胖预测的7连胜,继而打破了扬基队的记录,实现了20连胜。这时电影院里群情激昂,似乎大家都准备好了Oakland在淘汰赛上创造奇迹,取得冠军。如果真的这么演,那么就太落俗套了。还好导演没让我失望,Oakland在第一场淘汰赛上就输了。
落败淘汰赛,Billy情绪低落,却在这时收到了Boston Red Sox老板的邀请,以天价$12,500,000聘请其做经理人。接受了这个邀请,Billy就不会再为钱发愁,而可以彻底摆脱中年危机。片中对Billy中年危机的描述,润物细无声,笔墨不重,却勾画得有血有肉的,44岁,高中学历,婚姻失败,老婆改嫁,事业低迷,连12岁的女儿都担心他会不会失业。一个有趣的细节,Billy去前妻家里接女儿,前妻住的是豪宅,新的男人身材很瘦,连Billy球队的金牌球员的名字都叫错,估计是IT业的富豪。Billy坐在沙发上等女儿,跟新的男人和前妻进行了几句简短的对话,面对这两个人,自己是失败的,气氛自然尴尬无比,可以想象,每次接女儿,这种场景都会重演。如果Billy接受这笔钱,就可以一洗之前的“屈辱”,不但个人生活有了保障,还能在新的球队自由发挥,不再被金钱束手束脚。但是Billy没有接受,意料之中又意料之外。离开自己带了几十年的球队不容易,离开自己一直居住的加州不容易,最重要的是离开自己可爱懂事的女儿不容易。当钱的问题终于解决,才发现事情的关键并不是钱,说白了,一个人的成就感并不能用钱来衡量。
如果真要把这部电影当成励志片,它告诉我的并不是“努力就能创造奇迹”,而是人要有勇气作出改变。Billy一直拒绝跟球员亲近,理由是如果投入太多情感,想炒人的时候会下不了手,可却在40几岁的时候,放下了这些防御,主动跟球员沟通,为他们加油打气。在遇到小胖之前,Billy一辈子都在听老一辈人的经验之谈,十八九岁的时候,听了这帮人的游说,放弃了全奖的斯坦福,直接加盟了职业联赛,结果十年也没出成绩,到后来当上经理人,也要听这帮人的建议来买卖队员经营球队,可却在40几岁的时候,选择力排众议,听一个25岁年轻人的建议。如果相信,就要拿出勇气改变。这就是我所学到的。 《点球成金》改编自美国著名 财经记者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2003年的人物传记《魔球――逆境中制胜的智慧》。传记的主人公比利?比恩(Billy Beane)是加州奥克兰运动家棒球队的总经理,在他的开创性管理方法下,处于严重资金劣势的奥克兰运动家队在2002赛季竟创下美国职棒联盟连赢20场的历史记录,堪称奇迹。美国职棒和其他职业体育赛事一样,成绩好坏几乎全仰仗队中的球员优劣,而球员作为流动资产哪个球队出的价高就去哪队,职联赛事与其说拼技术,不如说更是拼实力、拼资金。奥克兰运动家队以四千多万的资金抗衡上亿身家的大队(比如纽约洋基对),竟能频频取得胜利,这其中的奥妙自然很值得深究。
比利?比恩的制胜法宝是其助理经理保罗?德波戴斯塔(Paul DePodesta)所推崇的棒球统计数据分析法“赛伯计量学”(Sabermetrics)。赛伯计量学通过一些统计指标来判断一个球员的场上表现,比如“投手防御率”(ERA),“上垒加长打率”(On-base plus slugging)等,把球员的防守力、攻击力等主观判断转换为客观的可衡指标。以前棒球星探们全靠经验之谈评估一个球员的表现,预测其在未来职棒生涯中的潜力;有了赛伯计量学,这些经验谈中的相当一部分转变为了可见的投资理论,依靠计算机的统计结果,哪位球员擅长哪类技术,哪位球员的综合价值超出其转会费用,一目了然。打个也许不太贴切的比喻,这赛伯计量学就如同股票分析的阴阳线走势图,把大盘与个股的种种关系由玄学变为了科学,虽非绝对准确,但对投资人来说怎么都是值得依赖的参考工具。比恩的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职棒的运作模式,赛伯计量学从此正式登上棒球历史舞台。
电影《点球成金》以比利?比恩慧眼挖掘助手皮特?布兰德(布兰德虽以德波戴斯塔为原型,但人物塑造中融入了大量虚构元素)为起点,着重描述了他如何顶着压力推行赛伯计量学,带领奥克兰运动家队在2002年取得20连胜的过程。但与一般的体育电影不同,《点球成金》虽以赛场赛事为主旨,但影片始终围绕着比利?比恩的球队管理与家庭生活两线展开,彼此交织补充,很多极具回味的高潮戏都发生在球场之外,人物传记风格突出。这比恩是个极有意思的人物,一方面他顶住层层压力,魄力十足地推行赛伯计量学,在实行选手买卖决断时毫不拖泥带水;另一方面他迷信自己在球场出现会为球队带来厄运,不敢观看现场比赛,一人拿个小收音机在场外焦躁不安,想听又怕听。这种两极的性格也影响到了他的私人生活。影片没有对比利?比恩的失败婚姻大行笔墨,只聚焦在他与12岁的女儿凯茜的关系上。比恩一方面对凯茜极尽怜爱之心,但另一方面却对怎么作一位好父亲摸不着头脑。这个一心扑在棒球上的硬汉一到柔情处便笨拙万分,要不是凯茜善解人意,他这个爸爸还真当得失败。
不知是否受第二任导演索德伯格的影响,虽未加入人物访谈,但《点球成金》大量采用纪录片的剪辑手法,在描述赛伯计量学原理或场上竞技策略等技术性要素时常使用三连镜层叠变焦推进,将视点聚焦于关键性数据资料,视觉性地强调其重要性。在谈到真实的人物或赛事时会剪入历史纪录片段,增加现场感。这种纪录片的叙事手法贯穿影片全体,风格凌厉冷静,毫不煽情。在描述职棒球员转会交易中,镜头与比恩一样冷酷,多采用定焦、中远景冷光、刻意延长停顿。球员们如同马匹般被换来换去,说走就走,职棒游戏规则的残忍可见一斑。但与此同时,比恩却屡次谈到棒球的迷人,谈到场上无法预料的乾坤扭转或功亏一篑。镜头在刻画比恩情迷棒球运动时用的大多是中近景,常给出面部特写,尤其试图通过对眼睛的放大来揭示他内心的波澜。比恩与凯茜相处的片段则注重强调冷色系中的暖色焦点,不多的几次出场,凯茜的服装多为红、粉紫、小碎花等轻快暖色,既中和影片整体的萧杀之气,也与情节保持视觉步调一致,节奏感盎然。
《点球成金》的另一大亮点是对声音的剪辑。在描绘第20场比赛中,场上背景的喧哗声鼓乐声与比恩的少时回忆交织在一起,两下相互映照推进。赛事行进到关键处声音却意外褪去,用静音搭配慢动作画面来调动情绪。但静音也并非唯一的工具,情绪跌宕处,悬念积累时,几不可闻的背景交响弦乐会细微漫入,由弱到强,一步步统领画面基调,不经意间便泄露了幕后心声,强烈烘托棒球赛事的戏剧气氛与观众惴惴不安的激动心情。
从表演的角度看,饰演比利?比恩的布拉德?皮特表现良好,但依然处处脱不开自身的明星影子,其表演精彩度远不及配角乔纳?希尔(Jona Hill):电影两个最重要的小高潮若没有希尔的烘托都将失色很多。希尔饰演的皮特?布兰德第一次进入球员征选讨论会议室,那份书呆子气和表面谨慎之下掩盖不住的兴奋都让人会心。他这份木讷一直贯穿电影始终,但层次并不单一。在经理办公室观看比赛录像回放一幕中,布兰德的激情与魄力正式绽放,不让人刮目相看都不行。乔纳?希尔把这个人物演活了。
在今年九部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作品中,我觉得只有《点球成金》是一块真正的金子,不炫技,不煽情,也不投机取巧,沉甸甸地踏实恳切。它颠覆了传统体育题材电影的套路模式,将一个风险极大的枯燥题材拍出了新鲜度与兴奋点。它的摄影风格、镜头剪切和声音剪辑都充分发挥了电影技术的长处,在冷静自制中展现(而非讲述)了最为迷人的激情。影片镜头不说话,但镜头所表达的爱意却胜过言语万千。凯茜唱给比恩的歌说“你真是个笨蛋,爸爸,你真是个笨蛋”;电影《点球成金》前后历时七年,三易剧本导演,能坚持投资拍摄完成这部作品的家伙们也堪称“笨蛋”。可正是这样的“笨蛋”才会做出泯然众人的惊人之举,才爱得踏实、纯粹,爱得义无反顾。他们是真正的金子。
包含总结汇报、人文社科、IT计算机、专业文献、党团工作、经管营销、旅游景点、出国留学、办公文档、教程攻略、外语学习以及在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MLB中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棒球大联盟排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