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的正确方法是几天初学者如何正确学会辟谷的正确方法是几天

您的位置:&&&&辟谷的正确方法
辟谷的正确方法
日 19:37阅读次数:9490
辟谷的正确方法?辟谷是一种养生的方法,辟谷养生,是通过运用道家、古代医家的辟谷养生秘法,让人进入不饿不渴的状态。辟谷要用对方法,不然就会出现不良反应。那辟谷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
为治病而辟谷者,一般辟谷3-5天即有疗效。
并不是辟谷时间越长、辟谷层次愈高愈好。
病重、体弱者辟谷时应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宁愿增加辟谷次数,不要一次辟谷时间太长。
为实用而练辟谷者(如野外作业突然断粮或为渡灾荒或为练服所辟谷功夫)可以延长辟谷时间,提高辟谷层次,但必须以身体健康为前提,即辟谷期间不感饥饿,体力、精神如常。
辟谷时间说明:
辟谷断谷三天以上定为辟谷,不满三天作为。
断谷3-7天为短期辟谷,8-14天为中期辟谷,15天以上为长期辟谷。
低层次断谷:
可食用少量瓜、果、药物,除开水和药物外不吃人间烟火之食。
中层次断食:
只喝水或稍加,等饮料。
高层次断水:
不食任何食物,亦不饮水,但需有人护法。
初练辟谷的,可从短期、低层次开始,随着服气功夫的提高和辟谷经验的积累,再逐步延长辟谷时间和提高辟谷层次。
辟谷减肥的正确方法
1、辟谷前3天
可不吃任何东西,每天只喝生水至少800ml,用小杯慢喝。3天后,若能继续,可吃少许水果和蔬菜(以苹果、西红柿、黄瓜为主),但每次不超过100克。(亦可不吃任何东西,但必须喝水800ml以上)。
2、正式辟谷阶段
可以食用定量的稀、菜汤、花生、蔬菜、水果等食物。主要用于不适合完全辟谷的人群,如肥胖者等等。
(1)稀粥辟谷:
用20-50克大米(或玉米、小麦、大麦等),加入适量蔬菜,做成稀粥,1碗/餐,3餐/日。
稀粥辟谷既可少食养身,又可延年益寿,是种很好的自然辟谷。
(2)辟谷贴减肥法:
由人参、白术等名贵中草药配成,贴在人体指定穴位上,每日一次,辟谷15天后便可减肥4-5公斤不等。
(3)辟谷养生茶:
用不同比例的茶、花、果、木配制而成,不同于普通茶叶,也不同于中草药,但却可以收到饮茶与养生的双重效应,对人体病理有预防、辅助的作用。
自然辟谷的正确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逐渐改变饮食习惯,以达成辟谷之目的。这般调整只为实现一种新的饮食习惯,那就是,只尽可能食用“最高振动力”的食物。
虑及消化过程和振动力的关系,油腻的食物是被排除在日常饮食之外的。诸如油炸、烧烤、或熏制的肉、腊肠等。油炸和烘培的食物,象麦片(谷物)、玉米、土豆、大米等;还有炸土豆条、土豆片、爆米花、比萨、蛋糕,同样也归于此列。
其次,被排除在日常饮食之外的,是及所有奶制品。
再次,在日常饮食中排除任何定义为甜食的东西。
在排除了上述食物之后,还有蔬菜、水果、谷物(种子)、坚果、豆类作物、类、蛋类、肉类和脂肪类食物可供食用。
排除任何加工类食物。即可以不再煮、蒸、腌制食物了,而只用一种方法来处理食物——用水清洗,然后将其撕成片。
再对日常饮食的改善,排除谷物、肉及鱼。也就是说,现在只能吃生菜、水果、种子(如葵花籽)和坚果。
逐渐转变为只喝果汁。可以榨水果、喝果汁,也可以采取先直接吃水果,吸出果汁(吐出残余)的方法。
最好不要买果汁喝,因为它们是化学加工的液体。
最后用水稀释果汁,放的水越来越多,就这样在几天或者几周后,变成只喝清水。就这样,你只喝水,只满足身体所需,逐渐地减量、减量……直到你连水都不喝的那一天。
选择这种方法的人,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十年,才能最终达成辟谷。
辟谷期间注意事项
1、辟谷一定要有正确的指导下进行服气、吞气、静坐冥想,吸收能量,才是辟谷养生的核心,否则没有能量作保证,就会出现副作用,或者没有辟谷养生指导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或者出现不良的事故,导致不安全因素。
2、辟谷养生,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要根据不同人的实际情况制定辟谷养生方案,切不可能一概而论。也就是说辟谷养生由浅入深,逐渐提高的,要确定辟谷养生的时间长短要量力而行,比如开始三天、五天、七天等,让自己有个适应的过程,当然一些特殊的只能现场随机而变。
3、辟谷养生三天之后,或者更长的时间。高血压患者,练习者要尽量避免长时间下蹲,如下蹲后应慢慢立起,睡在床上也要慢慢的起来,不要急速爬起,过分剧烈的动作也要避免,以便造成体力不支,或者头晕等现象。
4、最好在晚上10时正结束所有活动,或进少量水果,到了10:30就打坐,聚集能量,吸收自然之气。利用心理能量,进行放松身心,观想和意念不要强求,顺其自然,也可想也可不想,打坐采气时间长短因人而已。打坐感觉可能很明显,有的人自然辟谷时还无气感,这时才有气感。
5、恢复饮食后不要马上进补,中期要有三至五天的恢复期后才可正常饮食,进补也要七天后为宜。辟谷养生期间禁止性生活,不要过于剧烈运动,在辟谷养生后复食期也要暂时停止性生活。
6、辟谷者心情要保持乐观豁达,心平气和,整个辟谷养生期间都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尤其不能生气。
7、辟谷养生开始三天,由于习惯性的动作,少数人有饥饿或难受,或有疲乏感;四天之后,人体就比较轻快,也没有饥饿或难受的反应了,而且还会轻松,没有进食的欲望了。此时就能感受到能量源源不断的进入体内,身体也变得轻盈。
8、辟谷期间饮食禁忌:一忌饮酒,二忌吸烟,三忌饮茶,四忌吃糖,五忌喝牛奶,豆浆,六忌吃,七忌吃,八忌吃番茄,九忌吃,十忌吃,十一忌吃白薯,十二忌吃大蒜等辣辛事物,十三忌吃萝卜。
辟谷的好处
辟谷能把体内的积粪、废渣、留毒清除出去 ,
把身体多余的脂肪-留毒的仓库除去,又把血管里的多余脂肪及胆固醇燃烧掉。有病的人,在辟谷过程中,身体得到净化,在不知不觉中病痊愈了。
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脂症、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脑血检后遗症偏瘫、脑溢血后遗症偏瘫。
胃炎、胃溃疡、胃下垂、急慢性胃、腹膜炎、乾燥、、痔疮、肝炎、胆囊炎、胆结石、早期肝硬化、脂肪肝、胰腺炎、、、妇科疾患、、、不调、、、阳萎、尿道炎、肋膜炎、骨疽、肿瘤病、。
、神经官能症 : 多梦、惊悸、心慌、耳呜、退化、、类风湿、风湿、关节炎、甲亢等。
辟谷可把大肠的宿便来一次大扫除,辟谷一星期,可把积存已久的宿便完全排出,且排出少则360ml,多则1800ml。
辟谷截断了食物的来源,为肠胃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休整机会,扫乾净陈年废物,消除病毒,苏醒神经畅通血液循环。这样一来,能大大地加强了肠胃的消化效率和吸收营养的能力。
人体通过辟谷,能燃烧各种由饮食进入身体而造成和遗留的毒素,它可降低血脂和谷丙转氨霉,
增强人体本身的免疫功能和应变能力,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特殊作用。
辟谷是一种特殊的方法,对全身、肌肉、皮肤、内脏、血液、津液和各种分泌管道、分泌物都来一次大过滤、大清洗
,保持了全身的纯洁度,促进人体调节系统的和谐,从根本上消灭发病的根源。
5、神奇减肥
辟谷是减肥的法宝,辟谷可使人体肥瘦双向发展。
肥胖者,可减肥,有立竿见影之效。 头一天,约可减一至三公斤或之上,腰腹可减三至五时,全辟谷一周,可减四至十公斤。
不用多久,或多辟谷几次 , 身体就会变得苗条。而且不会因体重剧减而引致脸容憔悴 ,也不会患上暴食症而变得痴肥,或患上症而变得骨瘦如柴。
瘦者辟谷所减去的不多,减去的都是体内的留毒。瘦者因辟谷后脾胃功能已较改善,运化吸收能力增强,复食后,肌肉会更扎实更丰满。南怀瑾:辟谷的正确方法--学佛网
&南怀瑾:辟谷的正确方法
发布:妙音居士&[ &]&& 日期: 14:46:00&&
  辟谷是一种古老的养生术,即不食五谷杂粮,通过吸收自然精华之气,而进行减肥,排毒等系统的养生方法。《大方便佛报恩经》中有:“目连语耆婆曰。有弟子病当云何治。耆婆答曰。唯以断食为本。”在我国辟谷起源于先秦,唐朝时比较流行,如今在修炼和健身领很多人在追捧。&国外也有断食锻炼方法,都源于辟谷的概念。但不吃不饿且精神好的状况不是人人能做得到的,必须在有经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以免适得其反,为此我们推出几位法师开示及相关论点,供大家遇到此类问题时学习参考。  实际上过午不食,加上适当的运动量,就不需要辟谷(师父指主动辟谷的行为)。在佛门里边为什么很少听说“辟谷”这个词呢?因为很多人长期过午不食,再加上静坐、跑香,他就完全不需要“辟谷”了。  当修到一定程度,胃气充满了以后,就不需要食物了(有的是短期不吃,也有的长期不吃。)我们五脏六腑的元气,都是通过胃产生的。大家都知道,我们从嘴里吃进的食物,首先是贮存到了胃里面,通过胃的研磨、胃液的消化,再输送到小肠,营养在小肠被吸收以后,再输送到各个器官里面去,糟粕就被排出了体外。五脏六腑通过吸收营养产生元气,同时又有排泄的功能。  静坐的人,或者有些意志比较薄弱――暗示性强――的人,通过别人的诱导(譬如说“气满了不思食”这句话对他产生了心理暗示),就由心理影响生理,他就可以不吃饭也不觉得饿。  也有的人是的的确确生理的元气充满了以后,他不需要外来的食物来补充营养,体内贮存的能量已经足够身体受用了。就像有些动物在冬眠以前,有一两个月吃得非常多,就是为了让身体蓄积能量。一到了冬天,它就封口了,就不吃了,把体内贮存的能量拿出来供身体消耗。  为什么一个冬天不吃不喝而能够维持生命呢?就是因为体内贮存了足够的能量供身体消耗。正好一个冬天过去了,体内贮存的能量也消耗得差不多了。春回大地、阳气开始上升的时候,冬眠的动物也开始苏醒了,要吃东西了。  我们“人”,不管你修行不修行,每年也都会有一个月吃食物不香。如果你是修炼的人,出现辟谷往往都是在这一个月里面。就我个人来讲,每年农历的六月吃饭就不香。在我闭关修炼期间,都是在这一个月当中不吃不喝,每天照样打坐。还有一些体力强壮,胃功能比较好的人,在辟谷期间照样干体力活,但是这样的人很少。这一个月把体内贮存的能量消耗完了以后,身体就又开始接受外来的食物了。  过去修炼的人,在这个阶段往往功力会大大增长。因为食物是属于阴性的东西,你吃得越多,越容易昏沉、打不起精神。也就是说你不吃食物,或者少吃食物的时候,体内的阳气相对来讲比较足。既然是阳气,它就往上升,而不是往下沉。  所以过去很多开悟的人,都是在辟谷期间的凌晨开悟的。也就是两点以后,过了子时。因为这个时间大地的阳气是从下往上升的,我们体内的能量也是从下往上升的。道家和密宗讲的“开顶”,也大都是在这个时辰。其余的时间也会有,但是很少。因为其余的时间,体内的能量都是从上往下走。  就像莲花开放的时候都是在清晨。早晨我们起床以后,发现莲花都开了!为什么中午以后,到了傍晚,莲花苞就都关闭了呢?因为午时一过,能量往下走了,莲花苞就关闭了。等到子时一过,能量又往上走了,莲花苞又全都打开了。  我们人体生理的机能运转与自然界的植物是一模一样的。道教里面讲:“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这里所讲的“精”,是指人体的精力。我们通常讲的“某某人精力特别充沛”,就是指这个“精”。  越是精力衰弱的人(或者讲身体虚弱的人),他的欲望越重。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精力(或者说元气)不充足,体内就有足够的空间让它来流动,它就会乱串。而当一个人精力充沛的时候,它形成了一个整体的力量,越是充满越不容易走动,所以他的欲望很少产生。  它既然是一个完整的能量体,就不仅不会往下走,还会往上升。因为我们身体里边有一种力量,它本身就是来自宇宙里面,所以它很容易和宇宙的力量相应、沟通、相吸。可是我们往往由于体内的能量消耗太多,没办法往上升,只能够往下沉。  当你修炼到一定程度,体内的能量往上升的时候,它自然而然就和宇宙的力量紧紧地吸在一起。因为体内的这股力量本身就是来自宇宙里面的一部分。因此它很容易又被吸上去,回到源头。  可是我们现在很少有人能够把生理上的能量修充足,而且还能够保证它不外漏,如果你能够做到的话,这股能量就会转过头来,从下往上升。问题是很少有人做得到,常人不是能量不足,就是充足了以后也会漏掉。  如果你能够把这股能量修充足,而且不让它漏掉,它就会呈圆形(督脉上升,任脉下降呈圆形,又从中脉往上升)往上升。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再在地面上打坐了,可以跑到山顶上,或者跑到屋顶上,总之离地面越高越好!因为地面有一种吸引力。  既然地面有吸引力,那么树枝为什么又会往上长而不向着地面长呢?这就说明宇宙虚空同样有吸引力。所以当一个人的精力足了,保持不漏的话,它就往上升变成气。这个气不是呼吸之气,是元气。在道教里面,中国的古文字写作“拧薄  当一个人没有欲望的时候,精就变成了气。狭义的欲望,指的是男女之间的性欲;广义的欲望,指的是人的“贪、嗔、痴、慢、疑”,例如人的种种抱负,都可以列到欲望之列。  因为你有了种种欲望(包括广义的、狭义的欲望),就没有办法保持先天的元气,它就会变成后天的“精”。有了精,你的欲望就会更强烈,就要漏掉。所以佛教里面的“六通”,有一通叫做“漏尽通”。佛在《楞严经》里讲过,漏尽不证,要想成佛,无有是处,犹如煮沙欲其成饭!不可能的事情。  就算是你通过某种手段达到了不漏,但是你还得能够让这股力量回过头来往上升,升到中间变成“气”。你如果降伏了这股气,让它继续往上,升到头顶就变成“光”。在下边是精、在中间是气、在头顶就是神,或者叫做光。  就像一杯水,遇到冷空气就变成冰,中等的温度就是水,遇到高温就变成水蒸气,或者变成一股烟、一束光。这就是为什么修行层次高的人,头顶上会有光。他把下边的能量,由精变成气,把气变成神光散发出去了。  既然我们人体可以通过五谷杂粮吸收能量,再把体内的能量释放出去,也就能够把宇宙的能量吸收进来。但是你必须达到全身八万四千毛孔都张开了以后,才能吸收外边的能量。  既然能够吸收外边的能量,也就意味着你体内的能量可以(通过八万四千毛孔)释放出去!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跟修行高的人坐在一起,会感到他身体的火力特别旺,感到他身体发热;也会感觉到自己很清醒、头脑更活跃了。  因为他的能量场比较大,可以影响对方。就像一团大的火焰,我们一靠近它,就会感觉到身体发热;或者是走到一个冰山旁边,我们的身体就会发冷。这都是能量影响到对方的一种现象。  所谓的“加持力”,譬如这个人修行很高,他身体的能量场比较大,他摸一摸你,就能改变你体内的能量场。甚至他用过的东西:杯子、筷子、碗、衣服上都有他的能量。你一碰到他的东西,就能改变你自身的能量场。这就是佛教里面千百年来讲的所谓的“加持力”!  实际上秘密说穿了,也就是能量场的作用。“能量”是现代科学的用语,过去没有“能量”之说。科学越发达,越能证明宗教里面讲的是真实不虚的。科学只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宗教已经有一万多年的历史了,就佛教来讲,也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所以科学就目前来讲无法证明宗教!  就像我们中国的《黄帝内经》,科学考证有5000年的历史,据人们传说已有一万年的历史,但是科学家是以考证为依据,不听人们的传说。即使是五千年,科学只有200年的历史,怎么能够证明《黄帝内经》是否正确呢?  实际上我们中国的中医就是源于《黄帝内经》。学中医的人必须要读《黄帝内经》,就像是学佛的人必须要读《楞严经》、《金刚经》、《圆觉经》的道理一样,这是学佛的“根本经”,《黄帝内经》也是学医的根本经!  中医的针灸、按摩过去都是按照“子午流注”来治疗的。因为在子时,我们人体的能量全部要归源。这个时候你就不要工作、不要劳动了,最好要休息。如果这个时候你不休息,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情,体内的能量就很难回到它的源头。  “源头”一是指丹田,二是指身体的各个脏器。身体工作了一天,到了子时是要休息的时候了。当我们这个时辰休息,气血全部回到五脏里,补充了以后(五脏吃饱了),过了子时,能量又要从五脏里面分布到身体的每个角落,又开始工作了。  过去的修行人,尤其是年青人,通常在子时都还在用功,也就是说在这个时辰容易降伏身体的能量。身体虚弱的人、精力不充沛的人,在子时通常就要休息。  为什么男同志在清晨的时候,会明显地表现出很强的欲望呢?因为这个时候生理的能量都走到了下边。在这个时候你必须起来修炼,你通过一种方法修炼,能量就上来了;你不修炼,能量就一直停在下面。所以我们佛教里面通常都是四点钟就要起来修炼了。有机会我会对这些男同志专门讲一堂课。  修行人必须要懂生理学,要懂医学。你不懂生理学、不懂医学,想修行是不可能的,你想入道、弘道,绝无可能!没那么回事。一个修行人,你就是不精通“五明”,也要了解五明。  释迦佛就是一位大医学家,世界上最早的一部“生理学”,就是释迦佛讲的《禅观正脉》。我以前曾经推荐给大家看,你们可能都还没有看过!修“白骨观”的人,都要先读这本书。  我们体内的能量,在头上是“神”,在中间叫做“气”,在下面就变成“精”。修炼了以后,就由精变成气,由气变成神;你如果不修炼,有欲望,就由神变成气,由气变成精,有精就有欲望。也就是说精、气、神它是一个东西。譬如“水”,你可以把它变成“冰”,也可以变成水蒸气,变成一种雾状散发掉了。水蒸气就是水,就是冰;冰就是水,就是水蒸气,三者是一,不是三。  为什么古人要把它分成精、气、神呢?它在我们体内确实是一种东西,但是它走到不同的层次,就变成不同的形象。如果你没有欲望的话,身体里面就有用不完的元气;如果你体力不消耗,欲望又没有的话,身体里就有用不完的神光。  如果你这个人很能干活的话,你体内的“神光”也少,“精力”也少,但是你的体力比较大。如果你不动脑筋,也不干体力活,你体内的“精力”就特别旺盛,通常容易产生生理的欲望。为什么过去祖师爷们都是半天干活,半天修炼,而且在修炼之前,都要运动――跑香。通过跑香把身体跑热,把下半身的能量输送到上半身来。下半身没有能量存在,就不容易有欲望出现。  我们人体有周期性的生理变化,就是由于我们有欲望,才会有这些现象。一个修炼成就的人,功力很深的人,他就没有生理上的周期性变化。这也就是佛经上面讲的“马阴藏相”。道教里面讲的“斩赤龙、降白虎”就是这个意思。修行成就的人,没有后天的生理反应。  我们之所以有后天的生理反应,是因为有欲望了以后,神光就变成了气,由气变成了精,有精就要漏。如果你没有后天的欲望,就会保持先天的精、先天的气、先天的元神。它在身体里面是转的,你有欲望了,它就从上面转到下面;你如果没有欲望,它就从下面转到上面,由上面出去了。  关于生理方面,我曾经给我几个比较好的道友讲过。因为他们比较渴望修行,我看他们确实苦苦地追求道,而在生理上又不明白,我给他们讲过。不过在这里谈及这个话题,就不好讲透。因为各行各业都有保守派和开放派。我想我们这里也会有保守派、有开放派。今天请允许我以“开放派”的表述方式,把人的生理给谈透!如果谈得有错的地方,或者是语言不文雅的地方请大家一定要原谅。  我手里拿着一串念佛珠,就先来讲一讲念珠的来历。据说文殊菩萨在无量劫以前做教主度众生的时候,遇到了“一阐提”,何为“一阐提”呢?大家可能都知道,就是极难发心、极难度化、极难成佛的人。  这一类的人要到无量劫以后,才能发心、才能成佛。可是文殊菩萨是急性格的人,等不到无量劫以后再来度这些众生,于是文殊菩萨手中的宝剑放到空中,咔、咔、咔、咔,这些一阐提的头就都掉了。  我们在座的也有“一阐提”,你怎么说他都执迷不悟,他都不听!你怎么说,他都有道理。文殊菩萨遇到这样的人,一着急,宝剑一挥,脑袋全部掉了。掉了以后怎么办呢?他把这些一阐提的脑袋用绳子串起来,给他身边的阿罗汉每人发一串。  阿罗汉拿在手里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马上就把这些一阐提的佛性给唤醒了,不需要等到无量劫以后他才发心,乃至成佛!也就是说今天杀了他,阿罗汉拿着他的头念佛,他下一世投胎以后,菩提种子马上就会萌发了。  “一阐提”他也能成佛,但是极难成佛。因为他虽然也有佛性,却很难萌发,要等到无量劫以后,才能萌发。所以文殊菩萨替他着急,就用这种方法来度他。这就是念佛珠的来历!  过去有些阿罗汉成圣了以后,不出来度众生,他手里拿着念佛珠不停地念、不停地念。意思是说大地的众生好比是一阐提,我虽然不出去有形有相地度众生,我在这山上不停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加持一阐提,也是在度众生。到了后来,大家就都不知道念佛珠的来历和作用了。  念珠还有一种作用是古人在传法、讲法的时候,用它来比喻我们的生理构造的。(师拿出念珠)我这串念珠是拉蒙上师给我用铁树做的。十八罗汉的头像,各具形态,没有一个是重复的。念珠的中间用一串星月菩提子连通,来象征人体的中脉。罗汉头穿成的珠圈可以代表左、右脉,或者任、督二脉。  在座的有读过道教和密宗经典的都知道,密宗比较重视左、中、右三脉,道家比较重视任、督、中三脉。一个是前、中、后,一个是左、中、右,因此两家争论得非常激烈!  我们现在不管他哪一派怎么说,但是他们有一点是共同的,也就是说他们都非常重视“中脉”。无论你是想“开悟成佛”,还是想“得道成仙”,都必须要中脉畅通!  为什么必须要中脉畅通呢?这个中脉就是我们人体的中枢、中轴,相当于一支莲花的莲杆。我们头顶这朵莲花要想开放,必须要莲杆吸足了养份,不断地往上输送。日夜地输送,这个莲花苞胀得满满的、胀足了,莲花一下子就打开了,才出去了!  这就是我们的头(师用念珠示意),这串小念珠就是我们的中脉,下边的穗子就是我们的男、女生殖器。你有了欲望,这个能量就冲不上去,就要从下面漏掉;你有了精力,又没有欲望,精力充足以后,这个能量就从这个中脉往上输送,输送给你的头脑了。  能量顺着中脉不断往上输送,自然就达到“还精补脑”,脑袋也会鼓鼓的、圆圆的。能量冲到脑袋这个莲苞上,这个莲苞胀得鼓鼓的、满满的,胀得没办法了,“啪”就打开了!能量足了,就冲出去了。  大家看这个苹果,后边有个蒂把,前面有个凹,中间有个中枢(即苹果核),我们人体跟这个苹果一模一样。我们头顶有个“旋儿”,相当于苹果把儿;下边的会阴穴――生殖器与肛门之间,相当于苹果前面的凹;我们的中脉,就相当于苹果的中轴部位。  上面的苹果蒂把是和大树连接的部位。没有这个蒂把儿,苹果就回不到大树上。我们人体就是一个完整的苹果,你要修到如何让落到地上的苹果再回到苹果树上去。因为这个苹果原本就是从树上掉下来的,所以我们有足够的理由让它再回到树上去。  宇宙就是一棵苹果树,我们每个人就是一只从树上掉落下来的苹果。为什么会掉落下来呢?因为地球的吸引力太大了,苹果熟了、能量足了,就降落下来了。但是我们没有做到能量足了,再反弹上去。那么这个“修炼”,就是要把体内足了的能量从背后面升上来,再从前面沉下去,再从中脉回上来。一回上来,这只苹果自然还会回到树上,又和宇宙同一体了。  这个能量足了以后,先从后边(督脉)上来,升到头顶以后,再从前边下来。经过眉间、鼻梁、下巴、下到胸口(顺着任脉),到了这个三江口(即会阴穴)。密宗、道家叫做“三江口”、“生我之门,死我之户”,意思是说我们生是从这里生,死也是因这里而死。  降伏了三江口,你就超越了生死!你降伏不了,生也是从这里生、死也是从这里死!你降伏住了,这个能量从前边降下来,就再也不走后脊背了。因为它已经走了一个圆、阴阳交合已经走完了,它就直接开始进入中脉了。  当能量进入中脉的时候,整个人都没有力气了,因为能量不在肌肉里面了,而是进入中脉了。这个时候的修行人,会感觉到要死死不了,要活活不了!  当进入中脉以后,你继续修炼,这个时候就需要“保养”了,不要讲话,整天闭着眼睛,总之“开口神气散,意动火功寒”。你动个念头,这个能量就出去了;你一开口说话、一做事、一考虑问题能量就全部消耗了。就不进入中脉了,还会往下走。  这个时候你如果做到六根关闭,眼、耳、鼻、舌、身、意都不起作用了,能量分分秒秒都在增长、增长,往上走、往上走(示意)。走到头顶上了,可是头顶又打不开,你眼睛闭上了,里面又放光、又炸雷、又头痛、眩晕、呕吐!因为能量出不去,在里面搞得天旋地转!  这个时候,就要靠一种方法。当你掌握了方法以后,下边的能量就继续往上补充,补充到了一定程度,莲花苞(头)承受不了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譬如说你摔了个跟头,或者受到了惊吓的时候,这个莲花苞“啪”打开了!豁然顿悟了。  虚云老和尚就是在禅堂里打禅七期间,护七的人倒茶时溅到了手上,烫着手,杯子掉到地上“哗”地碎了。虚云和尚天天都是处在那种定中,突然受到这个刺激,一下子就开悟了!当下就连着说出两首悟道偈:“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烫着手,打破杯,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身体是个房子(家),“家破了,人出去了,语言难以形容!”虚云和尚从此以后就不打坐了,就出去弘法了。这就是虚云老和尚开悟的经过。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被声音惊得“激灵”了一下子,只有虚云和尚他开悟了呢?因为他的能量已经达到了头顶,已经快破了,所以“激灵”一下,他开悟了,他破了。别人下边可能还没有能量,而他已经差不多了,就是这个道理。在过去有很多这种情况,被石头砸了一下,摔了个跟头,一个声音的刺激,开悟了。  古时候的祖师,把身体的中脉(脊柱)比做“竹根”,指的就是我们生理的构造。这都是一些术语、行话,你不是这个“行”里的人,说了你也不懂、你还会毁谤,你是这个行里的人,也不需要表达,自然会明白。  这也就是为什么过去禅宗里的人都不讲。因为你不懂,讲了你会毁谤。人就是这样,他越是不懂的人,越是敢发言、敢毁谤;越是懂了的人,行内的人呢,就不说话。所以“语言”是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才使用的,如果彼此能心领神会,就不需要语言了。  你看那些得道的人,很少说话,彼此眼神一看就了解了。如果还不了解,就不讲话。因为心灵就沟通不了,语言更没办法沟通!可是现在的人恰恰相反,心灵沟通不了,不断地用语言沟通;语言沟通不了,还不断地做手势来辅助沟通!  而人家那些得道的人哪,手势也不做,语言也不说,眼睛一看就明白了。语言是下策,手势是下下策,心灵沟通才是上策!为什么无色界的人他们不通过语言、不通过形象就可以沟通呢?因为他们长期住在深沉的禅定里面,是用一种真意在沟通。  我们的头是圆形的,上面有眼、耳、鼻、舌四个地方可以漏掉,我们头上还有一个先天的通道,就是婴儿时期顶骨未长合缝的“囟门”,又叫“顶门”。小孩子在哭叫的时候这个地方还会动,一岁左右就闭合了。这个地方就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一个通道。  大家看那个莲花苞,它没有开的时候花瓣一层包着一层,花苞的顶端有一个开口。能量不足的时候,它不开,等到能量不断地输送,充足了,它就会慢慢、慢慢打开。如果花苞没有这个先天的裂缝,它能量足了的时候,它就有可能从花苞的其它地方打开,不一定都在顶端打开。  学佛的人都知道,人死了以后,头顶发热――神识从头顶出去,往生极乐世界。既然是这样,我们学佛的人为什么还让人家把意识守在下丹田、守在什么中丹田?本来把意识放在头顶是正确的,你把意识调到下丹田,临终时神识从肚脐眼儿出去――进入饿鬼道!你生前如果习惯性地把意识放在头顶,你临终的时候,意识就很容易从头顶出去,不就和三界以外相应了吗?!  有许多人驼背,就是因为他体内的能量不足,当他体内的能量足了,进入了中脉以后,腰杆自然就挺直了。所以说你有没有“道”,看你的腰杆、看你的头盖骨就可以知道,听你说话的声音就可以知道!你如果中气不足――中脉里面没有能量,说话的声音像太监一样;如果你中气足――能量在中脉里边,发出的声音像从海底发出一样,在空中嗡嗡响!  大慧杲禅师说:你得道没得道,往我面前一站,不用讲话;你修行处在哪个层次,你一开口,我一听就知道。他讲得丝毫不错!因为你有一分的功夫,生理上就会有一分的表现;有两分的功夫,生理上就有两分的表现。  我们的脊梁骨是一个一个椎体连接起来的,中间是一个空管,充满了骨髓,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精力。如果骨髓足的话,它就不断地往上输送、输送……,再加上你不断地修炼,它凝聚、凝聚、凝聚得多了,就从头上出去了!  这是一支莲花(示意),下边是藕,你如果把这个莲花杆割一刀,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呢?浆液马上就流出来了。第二天这朵荷花就枯萎了,或者不生长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修行人要节欲,不要夫妻生活的道理。  佛门里讲“欲转心,先降身;欲降心,先转身”,就是说我们想要降伏生理上的欲望,首先要转变心态;要想转变心态,先要降伏生理的欲望。身心相互牵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可能转变身,不降心;转变心,不降身,要同时下手。要转变生理,就要转变心理;要降伏心理,就要转变生理。  所谓的“心能转物”,那是得道的人才能够“心能转物”,心理才能够改变生理。而我们凡夫往往是心态被身体所转!今天摔了一跤,乃至扎了根刺,身体有病的时候,心理本不应该有病,可是心理情绪也跟着低落。  我们凡夫都是生理转变心理,也就是说凡夫都是被物所转,而不能转物;圣人都是以心转物,而绝不会被物所转。譬如说一位圣人他的手破了,说不痛就不痛!为什么呢?他可以以心转物,如何“心转物”?他入定走掉了,他就能够转变身体了!  大家都知道虚云老和尚入定的故事,光绪二十七年,虚老在终南山狮子岩茅篷中煮芋头,当时大雪封山,严寒彻骨,虚老跏趺坐待芋熟,不知不觉入定了,走掉了。当时是腊月,当邻棚的师父正月来贺年时,以磬开静,问吃饭了吗?虚老说:“没有,煮芋在锅里面,估计熟了。”一看,芋头长霉有一寸高,冻得像石头一样硬,一算日子,入定已有半个月了!他那个时候就是“以心转物”,本来是肚子饿了,来煮东西吃,但他一入定走掉了,说不饿,就可以不饿!他随时可以进入一种状态。  我们现在肚子饿得不得了的时候,晚上连觉都会睡不着!还入什么定,都是被物所转。现在的修行人,别说你的能量凝聚不了,就算是能凝聚一点点,欲望就产生了。  为什么欲望产生了?身没有转、心没有转,再加上后边尾侣穴、后脊梁骨不畅通,能量一足,它走不上来,憋在下面,欲望就产生了。生理的欲望一产生,心理就会动念头;心理的念头一动,生理的欲望就更重,相互影响。  你如何让心理上没欲望呢?首先要让生理的能量充足了以后,转到上面来。如何能转到上面来?我教你们的那套动功就是转变生理能量的!你生理没能量,它可以激活你生理的能量,使你生理上变得年青、精力充沛;你精力充沛了以后,它可以使你生理的能量往上送,不留在下部往下走。  尤其是第三节(河住江翻),为什么叫“河住江翻”呢?这是禅宗里的术语,河里的水停止了、不流了!我们一般的人都有生理周期,不仅仅是女同志每个月有周期,男同志也有。男同志每个月会有几天生理的欲望特别强。  人为什么会有生理的欲望呢?正是因为有了后天的欲望,“神”就转变成气、气转变成精,有“精”就要漏,就变成了后天的精子和卵子,它就必须发泄,就要漏掉。如果你没有欲望的话,它就保持先天的精、气、神。  “河住江翻”,就是说生理上再也不会漏了。河里的水一年四季都在流。不会住(都在漏),现在河里的水都住了、停止了、不流了!“江翻”,江里的水是在下面,现在江里的水都翻上来了,不在下边,在空中了!“河住江翻”就是指生理的能量不漏了,由下而翻上来了。  在禅宗里面,道友彼此见了面:“厅前‘柏树子\’降伏了没有呢?”“惭愧、惭愧,还没有降伏!”又譬如说“竹根通了没有啊?”这个竹根指的就是我们的脊柱。你问我竹根通了没有?我说:哎呀,惭愧、惭愧,竹根还没有通,还没有长足!”  外边的人一听,搞不清我们两个在说什么,这叫做说“行话”。外人听不懂,他也不会诽谤;如果听得懂,他会说:哎呀,佩服佩服!你的竹根已经通了!你的厅前柏树子已经降伏了!这都是生理上的一种境界。“境界”是什么?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的现象。这个跟理论、佛理丝毫没有关系!  佛教由两大块形成,一个是功夫,一个是理论。“学院派”出来的都是搞理论的,功夫他连做梦都没有梦到是什么意思!而禅堂里出来的全部是走功夫这条路线。所以法师遇到禅师,只要是一讲功夫,法师听都听不懂,不知道在说什么。只有禅师之间,彼此才听得懂。  “禅师”是实证过来的,“法师”是捡禅师讲出来的话去研究,他不去实证。“佛学”是怎么来的?是释迦牟尼佛悟道以后,讲自己的修行体验,后人把它记录整理出来,流传下来就成了佛经,就像大家看我的《开示录》,是怎么来的?是我讲自己的修行体验和对佛法的认识,弟子们把它记录整理流传下来的。  但是它不能代表你们的体验和认识,你即使把我的《开示录》、我的《闭关纪实》都背会,与你自己也毫无关系。这叫做“拾人牙慧”!我们现在都是在拾释迦牟尼佛的“牙慧”。我们天天只是读经、诵经,如果我们能够按照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走一遍,能走进去,再走出来,我们讲出来的话,就是经、就是论!  但是为了尊重老祖宗,只有佛讲的话才叫“经”,过去祖师大德讲的都叫“论”,有的甚至连“论”也不敢称,而称作“语录”。都是为了尊重佛陀,为了尊重祖师爷!  造化为什么要给我们造六根呢?因为你不修道的话,能量足了,你就没办法,它就让你从六根漏掉。就是说造化造人的时候,让你有积蓄能量的地方,还得让你有漏掉的渠道。如果你光能凝聚,不能够漏掉,你又不修道,必死无疑!  如果你的能量足了,你不让它从六根漏掉,它就从头顶漏掉(头顶也是一种漏),从上面出去变成一种光散发出去漏掉了!所以明师加持众生多了,也消耗自己的能量。为什么众生有病,佛就有病呢?佛加持众生多了,能量消耗得多了。就像是一个父母亲对子女操心多了,整天焦虑也能病倒!  这堂课――给大家讲的生理上的内容,我在21岁的时候空有师父点化过我,到了荷花岛,拉蒙上师又亲自给我系统地讲了一遍,然后用铁树给我做了十八罗汉的念珠。十八罗汉的头像,没有一个是重复的,长相都不一样!你们可以传着看一看,那个红色的(珠头上的一小块方形物),是珊瑚石,是从荷花岛带过来的。  过去的修行人,上来修炼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斩断生理的欲望,不让能量漏掉。能量一充足了以后,人很容易入定。能量不足,就像一只杯子里面只有少量的水,就会有足够的空间让水在里面晃荡来、晃荡去,就很难入定。  当元气充足了,它在体内不流动了,就容易入定。就像风不停止,树叶就会不停地摆动;要想树叶不动,首先要让风停止,树叶才会不动。要想入定,首先要使生理的元气充足,元气充足了,在体内没有空间了,它就不流动了。也就是说身体里面的“风大”停止了,“地大”就稳固了,就不会动荡了。  地大动荡,说明体内有足够的空间让风大在里面流动。风一动,“火大”就开始了,火大一开始,四大就不协调了,你就没办法入定了。  我们现在的人根本不知道修行的道理,只知道每天拜佛、烧香、念经,我可以讲,你这样做十大劫也成就不了!只能够种种因。你种下这个因,什么时候能够成佛?什么时候能够开悟?那就是下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你想要这一辈子“花开见佛”,你必须要有足够的能量不断地往上输送,花才会开。  花一开,先天原有、本自具足的那个东西出去了,你就见到它了,它就见到你了。这叫做老朋友再会,又见面了。观自在菩萨,就是又见到自己了,(观是又见面的意思)。否则的话,能量都从下面漏掉了,你虽然有这个荷花杆,有这个先天的荷花苞,它也不开,也没有用。  为什么叫“花开见佛悟无生”?因为本身就有这个东西,我们不需要修炼,只需要把能量蓄积足了以后,把它送上去,就看见了。我们身体的生理构造,就相当于一套完整的火箭发射装置。我们的四大――身体,就是个发射架子,中脉就是发射通道,体内的精、气、神就是火箭发射之前堆放的、发射时点燃的火药。  当传给你们一种微妙的方法,把体内的精、气、神点燃,也就是把“火药”点燃。火药一燃烧,火箭头“呼――”一下子就被送到太空中去了!  我们体内的这个“火箭头”,叫做“自性”也好、“智慧”也好、“灵魂”也好,或者叫做我们的“本性”也好,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它的名字。总之,不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古人,还是今人;道教还是佛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是人还是动物,都有这个“火箭头”,都有这个灵气,都有不生不灭的这个东西!  问题是你是否凝聚足了体内的能量,还要能够把它点燃。能量燃烧,才能把这个“火箭头”通过发射架子送到空中去。火箭头飞到了空中,它就不再需要能量(火药)了,它就循着轨道自己运行了。当我们的灵体出去了以后,飞到太空就和太空相应了,就掉不下来了,在空中转了。想到哪里就可以到哪里!  我们现在是需要燃烧体内的精、气、神把“火箭头”送上去,送上去以后,就不再需要体内的精、气、神了。我们冲出去的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从虚空中下来的,《八识规矩颂》里讲:“去后来先做主公”,意思是说来的时候,是它最先来的;走的时候,是它最后走的。我们投胎时是它最先来,我们死的时候是它最后走。  它走到哪里去了呢?因为这个东西本身就曾经是从上面下来的,所以只要是开过顶、出去过的人,它一脱离身体出去,上面就有力量和它相应成一体了。密宗讲的,这个时候就不需要禁欲了。在没有开顶之前,就需要禁欲。  禁欲的目的,就是为了能量的积蓄。蓄足了,通过“宝瓶气”、“拙火定”把它燃烧,把那个先天的无形无相的东西(或者叫有形有相,因为它看不见,但可以感受到)给送出去。送出去以后,你就不需要禁欲了,因为它已经上去过了,就和上面的力量相应了。  为什么要静心?为什么要六根关闭?就是要凝聚能量。现在我们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使能量充足,可是我们往往都是充足了以后又都漏掉了!你如果不想让它漏掉,就必须要通过一种方法,使它进入先天的轨道。  任、督二脉就是先天的轨道。密宗讲左脉、中脉、右脉,道家讲前(任)、中、后(督),但是他们都承认、重视这个中脉。最重要的就是这个中脉,它是中枢。就像一只苹果,前面有个凹,后边有个蒂把,中间的中枢把二者连接,犹如人的中脉。  为什么很多高层次的宗教,在修炼时都要盘腿打坐呢?因为盘腿打坐,手脚不动,小腿、大腿压住了,不消耗能量,等到腿发麻、发热,能量就往上走,体内的能量就不会下沉,就把体内的能量送上去了,人的生理就容易打开了。  四禅八定修完了就不需要执著打坐了,就可以每天出去晃晃悠悠、游山逛景了,但是还需要静心。既然是静心,就不一定只有盘腿才叫做静心。你干任何事情,只要是心静下来,六根关闭,能量就会不断地往上输送!  你们没有听懂的赶快问,这些问题一下子也讲不完!大家突然听到这么一个稀奇古怪的话题,从来没听过,恐怕听不懂。就算听懂了,恐怕还是不能够接受,因为过去,我们很少听到佛教里面有人这样讲过。  “观照”,就是把你的意念放在一个地方,为什么要有“观照”,就是为了集中思想;思想一集中,体内的能量就集中,不容易外露。譬如说你的意念放在头顶,身体的能量自然由下而上到头顶;你如果把意念放在丹田,能量就跑到丹田。  道家修这个丹田,下丹田修100天就不能够再修了,就挪到中丹田;中丹田修100天,就挪到上丹田;上丹田修100天,就破壳(头顶)出去了!可是我们现在的人呢,根本不懂,所以他一辈子都守这个下丹田。也有个别人他知道上丹田重要,他一辈子守这个上丹田。实际上每个丹田只修100天,修圆满了,马上就从下丹田到中丹田,又从中丹田到上丹田了。  道教里面守这个下丹田,是为了凝聚能量。底气足了以后,就叫它上升,挪到第二个台阶;第二个台阶足了,挪到第三个台阶。三个100天,差不多是一年的时间,一年的时间就可以出去了。“出神入画”,“神”可以出去了,“入画”了,入了这个虚空,虚空是一幅画,宇宙是一幅画。  第二年他完全就是训练出去――进来、出去――进来,第三年就起用了。所以一个真正得真传的人,三年足够成功了!如果再笨一点的人,还可以再来第二个三年。如果不懂方法,三十年也没有用!所以说“得法归来好修道”,你不得法,归来也没有用啊!“得法归来好修道”,如果没有“法”这一说,就不存在过去有“求法、传法、得法、证法”这一说!  所谓的“无法为法,无门为门”,是指成就的人,已经没有法、没有门了!说入定就入定,说走掉就走掉,不需要借助某一个方法。他已经达到无法为法,无门为门了!而我们一个初学的人,就算是有法我们还修不好,何况我们还没有法!每天只能够诵诵经、拜拜佛、打打坐。甚至我们连诵经、拜佛都懒得搞了,还想睡觉!  早、晚课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唐末宋初,大家都以为早、晚课诵是修行的根本法门,实际上恰恰是皮毛,是仪规、是传播法的一种需要、一种手段。正是因为把皮毛当成了根本,所以把了生脱死的根本方法给忘掉了!  一个人形式上做得越多,内在的核心失去得越多;一个人越是注重了核心,他对外在的越是不太注意。可是有几个人能够看到我们的核心?只能从我们的外表来看。为了传播佛法的需要,我们只能做这些外表的东西,你内在修行多高,别人都不知道。  我们男、女的生理构造(指主要经、脉)一模一样,丝毫没有差别!不管是现在的人,还是古时候的人,丝毫没有差别!就是说每个人的任脉、督脉、中脉(或者说左脉、中脉、右脉),都长得一模一样。  为什么前几天我讲对治昏沉的方法时,说要把下巴压到胸前呢?就是为了锻炼中间这个中枢、中脉。你一刺激,一畅通,就把能量输送给头脑了。能量一输送上去,它就不缺氧了,不昏沉了。还有一种控制妄念的方法,你把这个中脉控制住,像水管一样,一折弯,头脑马上就入定了,就不会散乱了,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这些都是需要有些方法的,没有到达一定的层次,我现在告诉你们,回去就瞎胡试,出了问题就不好办了!最后搞得呆头呆脑,头脑长期缺氧,搞成了脑萎缩,脑血栓,我可没办法负你们的责任!  我们佛门里睡觉为什么要“吉祥卧”?尤其是男同志在这方面是受用无穷的,而且感受也是最多的。人在吉祥卧的时候,就把三条脉的会聚点――三江口――给折起来了,一折起来,人就不会有欲望了,就不容易漏了。而且吉祥卧,你一折起来能量就往头上走了。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七天辟谷减肥正确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