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选材有些什么标准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对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选材指标的分析[1]
下载积分:800
内容提示:对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选材指标的分析[1]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2|
上传日期: 10:29:08|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对排球运动员身体形态选材指标的分析[1].PDF
官方公共微信。早期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材标准及研究。孙彦军(太原理工大学
体育学院)。摘要:..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早期少年足球运动员选材标准及研究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河南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标准(2005年修订)
河南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标准(2005年修订)
现代竞技体育运动发展到今天,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管理已成为制约竞技运动水平提高的三大要素。如何根据足球运动的专项特点和要求,采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手段,从千百万热爱足球运动的青少年中将那些有足球天赋、身体条件优越、适合从事足球运动的优秀苗子选拔出来,进行跟踪观察重点培养,是广大足球教练员长期探索的重要课题。
在《运动员科学选材》(国家体委运动员科学选材研究组
1992年版)和《河南省足球运动员选材标准》的已有成果基础上,根据当前实际情况,经过专家研讨、集思广益、测试验证,增删取舍修订,而形成这个《河南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标准》(2005年修订版)。
《河南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标准》(2005年修订版)包括如下测试项目:(标*者为守门员专测项目)
1.形态、机能类:包括“身高”、“肺活量/体重”或“指距-身高*”
2.心理类:808神经类型测试
3.身体素质类:“30米”、“立定跳远”、“纵跳”(顶高-身高、摸高-指高*)、“25米折返跑”、“灵活性协调性测试”
4.专项技术类:“颠球”、“活动中控运球”、“活动中接传球”、“活动中射门”或“守门技术*”、“分队比赛”
测试项目权重安排及综合评价标准
《河南省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选材标准》(2005年修订版)包括男、女(又分为锋卫队员和守门员)12-18岁各7个年龄组(按出生日期分组),分别有形态、心理、身体素质、专项技术4大类共12个测试项目。
每个测试项目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为权重。根据足球项目的特点,
素材类(形态、心理、身体素质)的权重跟专项技术类的权重,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下浮动,具体安排见下表:
评分标准采用5分制,根据各项所占权重得出评价分值,各项评价分值之和为总分,总分满分为100分。
综合评价:根据总分多少分为5等:90分以上为“优”,75-89分为“良”,60-74分为“中”,40-59为“差”,39分以下为“太差”。
一、形态机能
1.身高:身高是反映骨胳发育状况及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单位:厘米,取1位小数。
2.体重:身高是纵向发育指标,体重是横向发育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的充实度。单位:千克,取1位小数。
3.肺活量:用于计算肺活量/体重这个派生指标,单位:毫升/千克,是反映人体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4.指距:指距反映人体上肢长短和肩部宽窄的重要指标,对守门员犹为重要。
5.指高:双脚着地,单手高举,测量中指指尖的高度,用于计算守门员纵跳高度=摸高-指高。
二、心理测试
应用苏州大学张文卿、王文英编制的“808神经类型测试表”测试方法,判别神经类型。
三、身体素质
1.30米跑:不穿钉鞋,在足球场或田径场上按田径比赛规则进行测试。跑两次,取最好一次成绩。单位:秒,取1位小数。
2.立定跳远:不穿钉鞋,从平地原地起跳,试跳三次,取最好一次成绩。单位:厘米。
3.纵跳:(单位:厘米)
顶高(锋卫队员):按跳高规则,用一悬挂足球,高度逐渐升高,用助跑起跳方式去头顶这个足球,每个高度可试跳三次,头顶触球为成功,记最好的一次成绩。球高减身高即是纵跳高度。
助跑摸高(守门员):助跑起跳摸上方的标志板,试跳三次,取最好一次成绩。摸到的最高点高度减指高(双脚立正站立单手高举时手指尖的高度)即为纵跳高度。
4.25米折返跑:在起点处放一标志桶,然后在25米距离之间每隔5米放一个标志桶(A至E共五个)。受试者起跑后至5米处A标志桶折返,回到起点处折返;然后到B桶折返,再回到起点折返;依次进行,直到在25米处的E桶折返后,快速冲过起点线。跑动距离共150米,秒表计时。要求每次折返必须摸到标志桶,测试两次,取最好一次成绩。单位:秒,取1位小数。
5.灵活性、协调性测试:按下图摆放标志桶,在起点A的左、右各5米处各设标志B、C;从A向前20米到终点F划一条直线,在直线的2米处开始依次摆放6个标志D1至D6,两标志外缘之间距离为0.30—0..40米;在直线的10米、12米、14米处偏右0.9米分别设标志E1、E3、E5,在直线的11米、13米、15米处偏左0.9米分别设标志E2、E4、E6。受试者在A起点处听口令起跑开始计时,先用双脚依次跳过D1至D6六个标志桶,后退跑回起点A;然后向左侧滑步到B,再向右侧滑步回到A绕一圈;接着向右侧滑步到C,再向左侧滑步绕过A;然后用高抬腿跑快速依次从上跨过D1至D6六个标志;到10米处用正常跑姿作快速曲线跑,依次从外绕过E1、E2、E3、E4、E5、E6六个标志,最后冲过F终点。测两次,根据灵活性协调性的表现和速度的快慢分别评定出优良中差。
四、&专项技术
1.9部位颠球:在1分钟时间内,用头、左右大腿、左右正脚背、左右脚内侧、左右脚外侧共9个部位,依次颠球一次为一套,颠够两套为优。
2.控运球测试:见右图,在15米&15米的方形场地中间随机摆放5—8个标志桶,5—10人一组,每人一球,在场地中用各种过人动作任意运带,连续做2分钟,要求:快速运球,左右脚交替,见人摆脱,不得相撞,不准碰障碍。根据动作的质量评定优良中差。
3.跑动中接传球:见图,三人一组(左右脚都要用), A长传给15米开外的B,B直接用头或脚传给跑动过来的C并移动接应,C接球后同B做二过一配合,然后接球运带,转身长传给A;A头球传给跑动过来的B并移动接应,B同A做二过一配合,然后接球运带,转身长传给C。循环往复,连续做2分钟,根据技术动作的质量评定优良中差(14岁以下年龄组可缩短距离,作短传配合)。
4.活动中射门(及守门)技术:见左图,运动员同教练员作二过一配合射门,教练员往禁区线A、B、C三个点传球,运动员在跑动中直接射门,每个点左右脚分别射门两次,设守门员全力扑救,根据射门技术和守门技术的动作质量分别评定优良中差。
5.分队比赛:分队比赛可根据测试人数多少灵活分为4对4、7对7、……或11人制比赛,时间20分钟以上,设守门员。根据队员在场上技术运用能力、实战对抗能力、战术意识、意志、作风等综合表现评定成绩。
定性评定标准
实施测试前,必须由一位资深教练员牵头,组成一个比较权威的测试小组,统一测试尺度,严格把关,分队比赛综合评价的优秀档次应控制在20%左右,确保测试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
很多关系到球性、球感、协调性、接受能力、合理运用技术的能力、战术意识等方面很难用数字量化,必须充分发挥一线教练员成功的实践经验,选出真正有天赋有潜质的足球苗子。
上述专项技术的测试细则只是对球性、活动中控运球、活动中接传球、活动中射门、分队比赛等几方面设定了一般的原则,测试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突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目的是通过测试,能考察每个测试者在运动中、快速中、对抗中实用的专项技术水平,得出一个定性的公平的成绩和综合评价结果。如果能在短期集训中用本标准考察评价,评价结果应该更加准确可信。
人不是神,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缺点的人,也难以找到十全十美的运动员。在选材过程中,特别要留意运动员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别优异的天赋,如在同年龄组中速度超人、爆发力特强、控球能力突出、比赛表现抢眼等等,注意跟踪观察,对这些有特点的足球苗子加以重点培养,不要因为某项测试较差而被过早淘汰。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New Page 1
第十章 遗传选材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迸发出无穷的智慧和才能。但是,人类任何才能的形成与表现都是由人类个体自身的遗传组成(基因)和其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环境条件(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所决定的,而且在许多特殊才能方面,遗传因素往往发挥主导作用。因此,遗传选材就是根据人类才能的遗传性,应用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按照选材的目的要求,把那些具有特殊才能的个体从群体中挑选出来的一种科学选材方法。
  随着当今世界竞技体育的迅猛发展,对运动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出成绩的年龄明显提前,加之国际体育信息的流通加快,先进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已难以保密。因此,运动员个人的先天条件在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方面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这就迫使各国不得不把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重心集中到科学选材上来。许多学者在选材工作实践中发现,重视运动员的先天素质,应用人类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来选拔优秀运动人才,是进行科学选材的有效方法。
第一节 遗传选材的意义与可行性
  人类遗传学的研究表明,构成人体运动能力的许多性状具有很高的遗传性,它为运动员的遗传选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借助于现代生物医学科学的一些高新技术及其数理统计学等的应用,使得遗传选材法在早期运动员的科学选材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遗传选材的意义
  遗传选材是科学选材的基础和中心,它可使选材工作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儿童少年的早期阶段,应用遗传选材法来挑选优秀运动苗子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提高选材的成功率
  科学选材的核心是预测,没有预测,就没有选材。因为有着运动天赋的个体,并非一生下来就表现出明显的运动优势,是随着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并在运动训练和其他环境条件的共同作用下,逐渐表现出来的,直至达到一定的年龄阶段和训练水平,才能创造辉煌的运动成绩。因此,在早期选材中,只有通过对预选者进行全面准确的预测,来判断将来可能达到的最好成绩,以决定选材对象的取舍。遗传选材是以构成人体运动能力各性状的遗传性、相关性、特异性及其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的阶段性等特征为依据,并按照不同运动项目所需要的特定先天素质来选拔运动苗子,使预测更具有科学性,提高选材成功率,降低淘汰率。
  (二)提高选材效率
  苏联学者H.H.布尔加科娃(1978年)曾撰文论述了寻找运动天才的复杂性,在一百万个同年龄、同性别的儿童少年中,才能挑选出一个具有理想身高、速度和灵敏性的个体。更何况现代竞技体育对运动员的体能、智能、心理等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选材工作变得更为艰难和复杂。
  特别是随着现代竞技体育出成绩的年龄提前,而培养一名优秀运动员仍须经过大约8~10年的系统训练,这就要求选材更加科学。众所周知,年龄越小选材的难度就越大,因为具有运动天赋的个体必须达到一定的年龄阶段,才能显现出特有的运动才能。如果从数以百万计的儿童中进行逐个选拔测试,势必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耗用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无法实现高效率的选材。反之,如果按照人类遗传学的原理进行选材,把选材的焦点集中到那些运动能力强的父母所生的子女,就可相应地缩小选材范围,提高选材效率,做到省时省力,这已有国内外的许多冠军世家证明了其可行性。
  (三)挖掘运动潜才,消除遗传隐患
  由于儿童少年生长发育高潮开始时间的早晚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仅凭直观和经验进行选材,往往会把那些提早开始发育型的个体选入运动队,而把一些有着运动天赋的正常发育型或推迟发育型的孩子拒之门外,埋没了他们的运动才能。我国学者刘献武、曾凡辉等研究表明,提早开始发育型成材率最低(4%);正常开始发育型成材率最高(90%),特别是正常开始发育延长型的成材率高达65%,如我国的朱建华、刘云鹏、刘海兴、林之明等均属此型。如果选材时重视遗传因素,充分考虑选材对象家庭的运动能力,就可以把儿童期尚未显现出来的运动潜才挖掘出来,进而提高选材成功率。
  早期选材中的遗传性隐患是指在儿童少年时期,一些不易被察觉或尚未显现出来的遗传性异常。例如,XYY综合征、真假两性人、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等。这类患者在儿童或少年的早期阶段有很大的隐蔽性,几乎同正常孩子一样。如果选材时忽略了对家族遗传病史的调查,或没有对入选者进行必要的遗传检查,就可能把患有遗传异常的个体选入运动队,随着他们的生长发育或在运动训练的促使下,遗传性异常就会逐渐表现出来。凡有此异常的个体根本就不适合做运动员或比赛规则不许他们参赛。如果应用遗传选材法进行选材,就可避免遗传隐患的干扰而防患于未然。
二、遗传选材的可行性
  没有天赋的运动才能,就不可能取得最佳的运动成绩,对于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而天赋的运动才能,其实质就是个体天然的优秀的运动遗传素质。构成人体运动能力的绝大多数性状具有很高的遗传性,且一般都是呈常态分布的数量性状,遗传度多在60%以上。德国科学家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运动能力的遗传中,具有卓越运动才能的亲代,只要不是极端个体,其子代中有50%的人会具有优秀的运动才能,而且还有可能超越亲代个体。亲缘越远,这种可能性也越大。而且从国内外众多运动世家和冠军家族的出现,也足以证实这一点。
  从国内外的运动员选材实践同样可以证明遗传选材的可行性。例如,苏联、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罗马尼亚等国由于多年来重视科学选材,特别是遗传选材,在当今世界体坛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当时全国仅有一千多万人口,20世纪70年代中期,其体育水平并不高,但由于从那时起,就把选材特别是遗传选材作为一项战略措施,在全国建立了多层次的选材机构,形成选材网络,做到及时发现和输送具有运动才能的苗子,第24届奥运会上成为金牌得主大户,与苏、美争雄,一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认识到科学选材的重要性,特别是把遗传选材纳入到新的选材体系中去,初见成效,使得许多运动项目的选材成功率明显提高。根据1991年全国运动员科学选材大会报告,对划艇运动的选材其成功率已从原来的10%提高到70%;另有文献报道,有的教练员应用遗传选材法选拔中长跑运动员,其成才率高达81.25%。近年来,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基本上建立起了省-地-县三级选材网,一批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加入到选材队伍中来,他们在实际选材工作中,把遗传选材同其他科学选材方法密切相结合,为国家培养输送了一批批优秀“苗子”,有的已在世界大赛中创造了优异成绩,成为世界冠军。
  总之,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世界各国的选材实践来看,遗传选材在运动员科学选材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第二节 遗传选材的常规方法
  遗传选材尽管在科学选材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将其应用于运动员选材实践的时间不长,故在方法上尚不够完善,技术上尚不尽如人意。因此,在运动员的科学选材过程中,还不能完全仅凭遗传选材法来确定预选对象的取舍,必须将其与其他选材方法密切结合,对预选对象进行综合评定,提高选材成功率。本节介绍几种在国内外常用的遗传选材法。
一、家族选材法
  家族选材法是指通过对预选者家族成员及其本人有关因素的调查分析,以确定预选者有关运动能力的特定性状在该家族中是否有遗传表现及其有无家族遗传病史的一种选材方法。
  (一)理论基础
  构成人体运动能力的性状多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借助于家族调查,可以发现这类性状的遗传规律、方式和外显度,从而预测预选者可能达到的最高运动水平。因此,家族选材法是以多基因数量性状的遗传为理论基础的。
  (二)家族选材的谱系调查
  谱系调查源于人类医学遗传学的研究,它是进行人类遗传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所谓谱系就是指一对父母和他们子女及其后裔与婚姻相互联系起来的一个血缘系统。而谱系调查是指当确定预选者具有某个所要研究的特定性状时,去调查该预选者家庭中若干代直系和旁系亲属与这个性状的关系,然后把调查的材料按照国际通用的格式和符号绘制成“谱系图”,再对这个性状进行研究分析,以确定所研究的特定性状在该家庭中是否有遗传因素及可能的遗传规律与方式。搞好谱系调查,是家族选材的关键环节。
  1.谱系图的绘制 绘制谱系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求研究者必须把所调查谱系每个成员的真实情况,用特定的符号表示出来,才能进行分析研究。由于谱系调查用于家族选材,至今尚未统一反映人体运动能力特定性状的标准符号。因此,调查者可根据实际需要,自行规定代表特定性状的符号。家谱调查常用的一些符号图4-8已列出,可供家族选材之用。
  2.谱系调查的内容 调查内容应根据选材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查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预选者运动能力的主要因素。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遗传因素:由于适合人体运动的一整套运动能力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冠军世家的出现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苏联的沃尔列夫在其所著《运动选材》中,曾列举了14对父子和兄弟是世界著名的运动员;我国的优秀短跑运动员李平,其母和两个弟弟都有这方面的明显优势;世界著名运动员刘易斯其父母和兄妹都是运动能力很强的运动员,这类事例不胜枚举。
  ①了解家庭成员的运动能力。根据运动能力的遗传性,首先了解预选对象家庭若干成员的运动能力,确定某一个或某几个与运动能力密切相关的特定性状,在家庭几代中连续出现的情况,以预测这类性状在预选者身上的发展趋向和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②了解父母的婚姻情况。遗传学实验证明,生物的最优组合是远源异地杂交,即“杂交优势”,近亲近缘繁殖,易导致遗传衰弱和种群衰退。同理,这一遗传学特点也可适合于人类,那些血缘关系愈远,出生地愈远的婚配父母所生的子女具有良好的遗传基础。德国学者调查证实,父母出生地愈远,其后代的生长发育愈好,超出双亲身高的可能性愈大。因此,要格外留意那些父母出生地相距较远或不同民族、种族父母所生的子女。
  ③了解预选者家族的遗传病史。重点了解家族成员中是否患有在儿童少年时期不易表现的或表现症状很轻的遗传病,若发现预选者有这类家族遗传病史时,最好舍弃选材对象。
  (2)环境因素:人体的任何特征(不包括质量性状)除受遗传基因的控制外,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优良的环境因素能促进遗传基因作用的发挥,使所控制的性状表现的更充分,更完美;而不良的环境因素将会遏制遗传基因作用的发挥。因此,选材时既要注意遗传基因型的优劣,又要注意从基因型到表现型的生长发育环境,才能更全面了解预选者的生物学和社会学特征。
  ①家庭环境。了解家庭成员的遗传背景、职业、学历、生活条件、体育意识、价值观念及对子女的择业取向等。家庭成员对预选者的运动态度和价值认识、道德情操、伦理观念、心理素质及行为方式的影响较为明显,而这些因素对决定一个运动员能否成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苏联600名优秀运动员的档案中看出,凡是在耐力性项目方面创造好成绩的运动员都是出身于多子女的家庭;我国的马家军第一代女运动员几乎全部出身于边远山区农村家庭,这与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早立世和农家子女能吃苦耐劳有关。
  ②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由社会制度、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构成。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城乡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很不平衡,而同一区域不同时期的社会环境也差别悬殊。这种地域差别、城乡差别以及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的灾荒、饥饿等因素,都会对人体的生长发育速度、形态、机能、素质、心智及价值观等产生重要影响,使其生活在不同社会环境条件下的少儿在一些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个体差异。例如,现在乡村同龄少儿在发育速率和性成熟方面普遍比城市少儿落后0.5~1.5岁;出生于3年经济困难时期的一代人,其成年时的平均身高比其他时候出生的人矮。因此,调查家族每个成员和预选者本人所处的社会环境,能更准确地判断其运动能力在所调查家族中的遗传性。
  ③生态环境。不同的生态环境也会直接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和运动能力。有学者认为,我国北方凉爽或寒冷的刺激和长日照以及营养较全面的饮食等,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促进和激化作用,故北方人高大健壮,生长发育速度快;而南方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和短日照及以大米为主食的生活习惯可能对人的生长和发育有一定的抑制和减缓作用,使南方人相对较矮小、纤细灵巧,生长发育较慢;我国的西北和西南高原地区的人其耐力较强。这种变异,有可能是长期积累使基因型产生相应变化而世代相传。故而在选材时,不仅要了解预选者及其家庭成员当前所处的生态环境,还需追溯已往,分析其对预选者可能产生的影响。
  (3)预选者的生长发育史:谱系调查中,了解分析预选者的个体生长发育史及与此相关的一些因素,有助于判明预选者产生变异的原因,特别是与运动能力有关的原因,依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可做出一定预测。
  ①出生前。这主要取决于父母所提供的遗传物质基因和母亲体内的发育环境,因此,调查预选者胚胎发育期的情况,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了解父母的生育年龄,尤其是母亲的生育年龄。父母的生育年龄及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受精卵的质量,对未来子女的体质具有重要影响。年轻力壮,生命力旺盛的父母所生子女一般较优。女子20~27岁为最佳生育年龄,超过此年龄阶段将会随着母亲的年龄增大,其生育质量降低。美国遗传病学者证实,年龄较大的母亲生下患有染色体异常的孩子比年轻母亲所生的多。但母亲年龄过小,由于自身的发育尚未完善,所生孩子的质量也欠佳。
  第二,了解妊娠过程中母亲的自身状况。例如,怀孕期间母亲的体质、营养、是否用药、抽烟、饮酒或偏食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如果孕妇因病而服用了禁用药物或为减轻妊娠反应而服用镇静剂类药物,或口服避孕药失败而怀孕,或反复流产而用性激素保胎等,均会给胎儿造成一定的危害;孕妇抽烟,饮酒生下的孩子会出现体重减轻、小头、心脏和四肢畸形、智力障碍等。
  第三,了解分娩过程中有无产伤或缺氧窒息发生。孩子在出生时,均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挤压作用,如果母亲骨盆小或胎儿较大,分娩时孩子就会受到较严重的挤压,可能会影响大脑的后天发育;如果发生难产或产程延长,可能加重新生儿的缺氧,导致大脑和心脏损害,造成后天发育不良。据报道,上海曾选到一个投掷苗子,身高1.90m,各方面条件均好,但不能承受较大运动量,后经了解他是一个难产儿,曾窒息20多分钟,心脏受到一定的损伤。故对难产、早产儿预选者应全面考虑。
  ②出生后。掌握预选者出生之后到选材时,有关影响预测未来运动能力的情况,应主要从预选者的一般生活史和既往运动史入手。
  第一,一般生活史:谱系调查时,对预选者生活史的了解,应重点询问其父母或他人有关孩子的生活制度。例如,作息制度,睡眠状态,兴趣爱好,动手能力,对劳动的好恶等。同时尚需了解孩子的以往病史,特别是影响运动能力和内脏器官功能的一些重大疾病。例如,心脏病、高血压、贫血、肺结核、肺炎、肾炎、癫痫及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发病年龄、病因、现在病状、治疗经过及目前的结论等情况。
  第二,运动史:对预选者运动史的调查主要询问参加体育锻炼或运动训练的条件、运动项目、设施、训练量、训练年限、运动成绩、有无运动性损伤或过度训练等情况。
  (三)家族选材时的注意事项
  1.调查目标要明确,一般应以运动员和体型高大、身体强健的父母所生子女作为调查的重要对象,并重点调查那些遗传力较大的指标在家族中的出现情况,同时必须考虑预选者本身和亲代所处的环境。
  2.调查不能仅局限于父母和预选者本身,还应包括祖辈、同胞,条件许可,最好也能调查旁系亲属。例如,舅、姨及其子女的情况。
  3.调查必须准确无误,未经证实或不能肯定的情况,最好不要填入谱系图,可将情况作一注明,以备参考。
  4.调查只能对某个性状或某方面的状况在家族中的分布及趋势作一般性反映和估价,仅凭此下结论不够准确,尚需结合其他选材方法进行综合对比分析,以确定预选者的取舍。
  5.谱系调查工作,量大而复杂,要靠群策群力来完成。调查时根据具体情况,可采用面访或函调,并预先设计好调查登记表(表10-1)。
表10-1 运动员家系特征情况调查表
  姓名_______性别___出生日期__________专项______编号_______
  从事业余训练开始时间______从事专业训练开始时间______
二、遗传力选材法
  遗传力选材法是指应用组成人体运动能力有关性状的遗传外显度,通过对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及旁系血亲有关性状的观察、推测,以确定预选者在某一方面或几方面运动能力的选材方法。它与家族选材有某些相似之处,是比较容易的一种遗传选材方法。
  (一)理论基础
  由多基因控制的构成人体运动能力的各种性状其遗传力不尽相同,有的性状的表现主要受遗传基因的控制,其遗传力很高。如女子身高的遗传度为0.92;而有的性状的表现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其遗传力很低。如动力平衡能力的遗传度为0.12;还有的性状的表现受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均等支配。如单一动作速度的遗传度为0.5。因此,决定人体运动能力各性状的遗传力表现出明显的差别,并且同一性状的遗传度尚有种族和性别的大小不同,可作为遗传力选材法的理论基础。
  (二)遗传力选材法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1.选材法的应用
  (1)首先确定预选者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与运动能力密切相关的性状及其遗传度作为选材的主要参考。
  (2)观察和检测预选者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其他旁系血亲有关运动能力的相同性状,并尽量定量化。
  (3)根据预选者家系成员有关性状的调查结果,运用遗传度的知识,来分析预测预选者成年时(或出成绩时)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有关运动能力的性状可达到的水平。例如,某女孩的父亲身高为1.90m,母亲身高为1.78m,预测其未来身高是多少?据研究,我国女子身高遗传度为0.948,呈极显著相关,代入哈佛利米克预测公式:
  即该女孩的未来身高可达1.79m左右。人体的其他性状亦可按各自的预测公式预测。
  2.注意事项
  (1)据研究表明,人体的形态、生理机能、新陈代谢和个性特征的遗传度较高,而一般心理状态和身体素质易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其遗传度相对较低。选材时应引起注意。
  (2)用遗传度法选材时,重点调查研究那些遗传度高的特定性状,因为遗传度越高的性状,其稳定性越好,预测的可靠性越大。遗传度在0.5以下的性状,原则上不宜用此法选材。
  (3)目前,有关构成人体运动能力各性状遗传度的大小,学者们研究结果尚不一致,并且在许多教科书和有关文献上引用的性状遗传度参数是从国外借鉴而来的,由于种族素质和环境的差异,外国人的遗传度参数未必与中国人相符。因此,利用遗传度法选材时,其预测结果会有一定误差,为了提高预测的可靠性,此法要与其他选材方法结合并用。
三、阶段选材法
  阶段选材法是指通过对预选者生长发育各阶段的遗传性状外显度和构成运动能力各性状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相互关系的推测和分析,预测其未来运动能力的一种选材方法。
  (一)理论基础
  阶段选材法的理论是根据遗传性状发展变化的时间规律。控制人体运动能力形成的每一类遗传基因,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并不是始终都会均衡地发挥作用,而是各类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均有各自的活跃期。某一类基因的活跃期,反映在个体发育上,就是该基因所控制性状的迅速发展期,生理学家称之为敏感期,这就使构成人体运动能力各性状的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同一个体不同性状发展敏感期出现的早晚不同,而不同个体同一性状的发展敏感期也表现出种族、性别、环境和持续时间等个体差异。并且每个人其个体生长发育的速度、迟早和持续时间的长短也不一样。一般来说,选材时应重视正常开始发育的延长型,因为这种类型的少儿的成材率和冠军率高。
  (二)选材阶段的划分
  由于种族和环境的差异,世界各国选材年龄阶段的划分尚无统一的标准。现将我国、苏联和德国等国运动员选材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介绍如下(表10-2),仅供选材时作为参考:
  随着当今世界竞技体育出成绩的年龄提前,有些项目的选材必须提早进行。另外,由于遗传方面的个体差异和不同运动项目的生理特点,阶段选材的年龄标准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预选者的遗传组成和专项特点的具体要求而定。总之,阶段选材的年龄不宜落后于构成专项运动能力各有关性状发展的敏感期,这是因为每一性状发展的敏感期,不仅与之相应的基因异常活跃,而且此时遗传基因最容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融合,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性状的发展。因此,构成运动能力每一性状的发展敏感期,正是进行运动训练,提高成绩的最佳时期。一旦错过,将难以补偿。而阶段选材,要根据各项运动能力发展的敏感期(表10-3)和不同运动项目开始从事训练的年龄阶段而(表10-4)适时进行,并注意那些制约性相当大的遗传特征,即使在第一生长加速期(即已经可以把这些特征区分为先天,还是后天制约性占优势或两种制约相等的时期),形态和机能特征也必须根据其遗传制约性来加以排列,一般应从8岁左右开始为宜。
  (三)阶段选材法的应用
1.根据推测结果,评价预选者身体生长发育的程度,确定生长发育的分型(可参考第二性征的发育来判
  断预选者的生物年龄,见表10-5、6)。
  2.根据推测结果,确定预选者某一性状或某几个性状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阶段与敏感期,此为阶段选材的关键之一。
  3.阶段选材的年龄标准可依专项、民族、国家和地区及个体的遗传特征的不同灵活划分。要坚持选-训-选-训相结合的原则。
  4.在不同阶段选材时,要注意生长和发育的统一性和不均衡性特点,既要结合构成运动能力各性状的阶段表现和潜力,又要关注各性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趋势。
  5.阶段选材宜早不宜迟,以免错过了构成运动能力有关性状的发展敏感期。
四、相关选材法
  相关选材法是应用概率分析和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研究构成人体运动能力各遗传性状的出现机率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选材方法。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部性状由于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每一性状与其他性状之间,同一性状的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血缘代之间以及性状与环境之间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相互关联。有的呈正相关,有的呈负相关,有的无相关。一般用相关系数(r)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r=+1为完全正相关、r=-1为完全负相关、r=0为无相关(图10-1)。
  (一)理论基础
  相关选材是根据基因遗传的连续性、连锁性和多效性原理,应用概率和相关分析的方法进行选材。
  人体运动能力的遗传,其实质就是控制有关运动能力性状的基因遗传。子女很像父母,就是因为双亲通过精子和卵子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这便是基因遗传的连续性,每个基因向下代传递的机率为1/2。应用概率分析选材,就是预测亲代有关运动能力性状的基因在后代中得以表达的机会。据研究推测,人类的基因数目至少约有10万个,而染色体仅有46条,一条染色体上必然有许多的基因存在,加之其中有的一个基因能够影响两个或两个以上性状的遗传,这便构成了基因的连锁性和多效性。二者使人体的各性状间发生错综复杂的关联,找出他们之间的相关规律,即可减轻、简化选材工作,提高选材效率和准确率。经研究发现,构成人体运动能力的各性状之间,也存在紧密的关系(促进或抑制)。如身材高大的人,一般体重较重,四肢、坐高、胸围、足长等也都较长、大,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较大,但心脏发育相对较慢,内脏器官的机能较差,反应慢,动作迟钝等。因此,选材时根据某一性状的发展情况就可预测其他性状的发展水平。
  (二)概率分析及其在选材中的应用
  所谓概率是指某一事件可能发生的百分率,常用 P(A)表示,有时也用分数代表概率。在选材中应用概率分析,是要研究确定有关运动能力的某一性状,在预选者身上得以表现的机率(机会)和可能性的大小。
  目前,人类遗传学的发展水平还不能确定人体绝大多数性状的基因型及对其今后发展水平作出十分准确的预测。何况构成人体运动能力的性状多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遗传机理相当复杂,这就增大了预测的难度。现在应用概率分析进行选材,只能结合对预选者家庭谱系的调查,研究某一遗传性状在该家族几代不同个体身上的表现情况,分析确定其最可能的遗传方式和遗传力的大小,并根据预选者同一性状的现有水平,来估计该性状今后向所需要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如何。若其可能性大,就是这一性状在预选者身上得以充分表现的概率大,它即是一个可取的性状。如果构成人体某一运动能力的所有不同性状在预选者身上得以表现的概率都较大,预选者就是一个理想的选材对象。
  (三)相关分析及其在选材中的应用
  1.同一个体不同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由于基因遗传的多效性和连锁性,使得同一个体中的不同性状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相关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就可以根据某一性状的发展水平来预测与之相应的另一性状的发展水平。例如,双足是最先开始生长发育而又较早结束生长发育的性状,13岁左右生长发育基本上达到成人的水平。有人研究证明:成年人的头长=成年人的足长=自己13岁左右的足长。并且足与身高之间的相关关系中是最为密切的两个性状。因而就可应用足长与身长的关系,在生长发育的早期来预测未来的身高,其公式为:未来身高=13岁时足长×7±5(cm)
  再如,颈长与身高之间也相关密切,凡是颈细长的孩子,一般能长成高个子,而颈粗短的孩子,一般个子不会太高;成熟早者往往成人后较为矮胖,而成熟晚者往往成人后较为苗条瘦长;儿童期高头型、狭头型及高狭头型者,可望能长成高个子;心脏发育慢者,其内脏器官的机能水平就会降低;反应速度慢者,其动作速度就相对迟缓等。找出各性状间的相关规律,就可由一知二,便于早期选材的预测。
  *1英寸=2.54cm
  2.同一性状在不同个体间的相关分析
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血缘关系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同一性状上也有较高的相关性。例如,父母身高和子女身高之间表现出较大的相关系数(表10-7),其值约为+0.5。因此,在运动员科学选材中,根据父母的身高就可预测子女未来的身高。湖北体育科学研究所推导出的公式为:
儿子身高=56.699+0.419×父高+0.265×母高
女儿身高=40.089+0.306×父高+0.431×母高
  我们也可以利用某一性状来进行由此性状预测其他性状的发展水平。例如,儿子的指纹、足跟纹如果与母亲的极为相似,则儿子未来身高与母亲身高大致相同(±5cm)。
  3.同一性状在个体不同年龄阶段发展水平的相关分析
构成人体的许多性状从幼年到成年这段时期内,其生长发育速度并不均衡。如腿的生长速度有时是头和颈生长速度的4倍。就同一性状而言,尽管在不同时期其生长发育速度不同,但其在任一生长发育期的表现均与成人时达到的水平相关,只是相关程度的大小有异。经研究表明,身高这一性状从幼年起每年身高与17岁时身高的相关性中,以8~12岁及15~16岁时的相关系数最大,青春期(男13~15岁,女11~14岁)相关系数最小。因此,8~12岁和15~16岁时预测未来的身高其准确性较高,而在青春期预测的准确性较低。根据个人当年的身高来推算未来身高的方法有:“长帕林氏和坦纳氏法”、“梅德维德氏法”、“瓦尔克尔氏法”等。捷克斯洛伐克学者根据相关性原理,应用孩子8~11岁时的身高预测其成年的身高,其方法值得借鉴(表10-8)。
  捷克斯洛伐克学者对51名少年从11~18岁的各项心肺功能指标进行了系统的跟踪研究,其中发现心率、呼吸频率、每千克体重最大吸氧量、每分钟通气量、氧脉搏和每次呼吸的耗氧量等指标,从童年到成人具有较大的发展稳定性。这些指标每年的发展相关系数都保持在0.9~0.6之间,而且以青春期前后的11~12岁和16~17岁的相关性最为显著。故可用11~12岁时的心肺功能指标来预测成人的心肺功能。
  苏联学者研究发现,儿童少年开始训练1年半时的成绩增长最为明显,与最后成绩的相关系数最大,百米跑为0.946;跳远为0.876,以这时的成绩来预测未来的成绩较为可靠。
  4.人体性状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分析 人体许多性状的发育过程中不仅受遗传基因的制约,而且始终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人体的某些性状必然也与外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
  一个运动员的成材与否,除取决于运动天赋外,尚与营养、训练器械、场地、训练方式、方法等密切相关。优秀运动员的子女中有一半成为优秀运动员,其原因就在于首先从双亲那里得到了适合于运动的一系列优越的身体遗传性状,其次又得到了父母专门培养的后天环境条件。因此,优秀运动员的子女其成材率高,是由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决定的。在选材和训练时,切莫忽视了性状与环境的相关性。
五、染色体选材法和性别鉴定选材法
  染色体选材法是指根据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基因)载体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基因定位的研究,以发现染色体与构成人体运动能力有关性状和某些遗传疾病的关系,从而进行科学选材的方法。
  性别鉴定选材法是根据性染色体决定男女性别的基本原理,通过对预选者的性染色体检查,以确定其真实性别的选材方法。
  (一)理论基础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控制人体一切性状的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因此,染色体的长短和体积的大小直接与该染色体上的遗传基因的多寡有关。即染色体越长,体积越大,该染色体的基因就越多,控制性状形成的效应就越明显,反之亦然。这就确定了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特征与人体遗传性状密切相关。决定人体性别的基因分别位于两种不同的性染色体上,由于人体性染色体的组成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性别。这便是染色体和性别鉴定选材法的理论基础。
  (二)常染色体选材法
  1.常染色体选材的意义 由于控制人体性状的多数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常染色体的数目和结构如果发生变化,其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也必然发生变化。通常情况下,常染色体的数目是相对恒定的,一旦常染色体的数目增加或减少,势必严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因为人体经不起重复或缺失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的影响,而这种孩子由于早期暴露出了先天性异常,故不会成为选材的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在正常人群中,可见在各种染色体形态上的微小差异,称为染色体的异态性。染色体的异态性可能是由于染色体部分片段的缺失、易位、倒位、重复、次缢痕有无、随体有无及某些片段的化学组成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异态性的发生部位往往会引起此处的基因发生变化,这就会给人体带来不利的影响,进而影响其运动能力。苏联学者研究表明,有氧与无氧代谢能力的发展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这是因为控制能量代谢的有关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之故(表10-9)。如果染色体上的这些部位出现了异态性,此处的基因就会发生改变,导致酶的正常合成发生变化,这不仅影响代谢过程,而且影响运动能力。因此,检出染色体的异态性,对选材具有重要意义。
  2.检出染色体异态性的方法 检出染色体异态性的方法很多,现在常用的是染色体显带法。
  (1)氮芥喹吖因荧光Q带法:取常规制备的染色体玻片标本,浸入20℃的pH4.5,
0.5%氮芥喹吖因溶液中15min,取出后在pH4.5的无离子水中漂洗10min,然后加pH4.5的无离子水2~3滴,用盖片封存,置荧光显微镜下与正常者对比,可显示染色体异态结构的大小和荧光强度的变异。
  (2)C显带法:把当天制作的染色体玻片标本,浸入已预热至65℃的5%氢氧化钡溶液中5min左右,取出后用自来水冲洗,Giemsa染色5min,自然干燥。光学显微镜下可看到着丝粒和次缢痕的异染色质以及Y长臂,这些部位恰好是异态性的常见部位。
  (3)吖啶橙荧光R带法:将染色体玻片标本用吖啶橙荧光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能显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两类异态性,一类是短臂的“大小”,其评价标准以18号之短臂为准;二是除橙黄色外,还可见到其他5种色调。
  (三)性染色体选材法
  1.Y染色体与身高的关系 据国内外少数学者研究表明,性染色体除决定人体的性别外,还对人体的其他某些性状具有影响,如现已确定Y染色体上有“促进生长”,“成熟时间”和“睾丸成熟”等7种基因。日本学者研究发现Y染色体长臂异染色质区(Yq12)的长度与身高显著相关。此区长者,身材也高大。我国学者肖焕庚等,通过对高身材运动员(男2m、女1.8m)和普通青年(男1.67m、女1.60m)性染色体的对比研究,进一步证实了Y染色体(Yq)长度确与身高密切相关,并根据Y染色体大小的终生不变性,推导出了儿童少年期用其预测身高的回归方程。
Y身高=0..576054×(Yq)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人发现Y染色体的长臂(Yq)长度与身高相关,但并不显著,而其短臂(Yp)长度却与身高密切相关,对此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2.X染色体与身高的关系 女性的X染色体同样具有终生不变性,Xq内存在有促进生长发育的结构基因,而Xp内存在有抑制基因,调控身高的增长。我国学者研究发现,除X染色体全长与身高无关外,X染色体的长臂(Xq)长度、短臂(Xp)长度、C值(着丝粒指数:Xp/X)、B值(臂率:
Xq/Xp)、Xp/3(Xp相对长度)、
Xq/3(Xq相对长度)都与身高相关,且C值、B值与身高相关更为显著。因此,根据X染色体的p、q的变化可预测女孩未来成年时的身高,其回归方程如下:
  Y身高=3..04518×C值
  Y身高=0.651+0.69064×B值
  Y身高=3..045078×Xp/3
  Y身高=0.64×Xq/3
  (四)性别鉴定选材法
  1.选材鉴定性别的意义 男女之间除生理上有明显的不同外,在运动能力上,男子也较女子有明显的优势。在世界体坛上,除了一些仅适应于女性特点的体育比赛,如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项目外,在绝大多数比赛项目中,男运动员无论在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等方面都较女运动员高出一筹。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运动的世界记录,都是男子超过女子。为了获取荣誉和金钱,有的男运动员采用化妆、服用女性激素等方法,混入女运动员队伍,投机取巧,以赢得奖牌。当然也有一些运动员由于自身生理上的变异,从外表上不能确定其性别,也会导致是男性参加女子项目比赛,而女性却参加男子项目的比赛。
  国际奥委会为防止这种经常发生的“性别”问题,从1964年东京奥运会开始,决定对女运动员进行性别检查。现在参加一些重大的国际性体育比赛,都要对女运动员进行性别鉴定,以防那些染色体性别为“XY”,而身体性别却酷似女性的人参加女子组的比赛,因为这种人在体质和生理机能以及运动能力方面都会优于正常的女子,让其作为女运动员参赛是不合理的。在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上,一名印度曲棍球选手因性别检查时,发现染色体性别与身体性别不符而被禁止参赛。通过性别鉴定选材,一是淘汰“XY”型女性化的人;二是重视“XX”型男性化的女性,因为后者往往体质强,素质好,且可作为女子参加比赛。
  2.性别鉴定的方法
  (1) X染色质检查法:
1949年,加拿大学者Barr等发现,雌猫的神经细胞核内有一染色较深的固缩状小体,而雄猫的细胞核内却无此小体。后来学者们发现,人类亦是如此。在正常女子的体细胞核中有一个浓缩的染色质块,平均大小在1.22×0.7μm,常位于核膜处(图10-2),这个染色质块称为“性染色质”,亦称巴尔小体。法国学者认为,巴尔小体是由“失活”的X染色体形成,“失活”的X染色体个数总比细胞内X染色体的总数少一个。故正常女子体细胞内有一个巴尔小体,而男子体细胞内只有一条X染色体不能“失活”,故无巴尔小体。这样通过将口腔或阴道表皮细胞的涂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有巴尔小体就可以鉴定男女性别。
  (2)Y染色质检查法:应用荧光染料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发现男子体细胞内有强的荧光亮点,直径为0.5mm,女子细胞内则无此荧光亮点,该亮点可能由Y染色体形成或与Y染色体有关,故命名为“Y染色质”。目前在口腔上皮、白细胞以及精子中均可发现Y染色质,也可用头发根部细胞来鉴定Y染色质,通过Y染色质的检查可确定其性别。
六、智力与个性选材法
  智力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既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因素,又得之于后天的社会实践和教育。
  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精神面貌,即是带有一定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总之,生活于社会的每个人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因此,个性也决定了在生活、学习和运动中每个人表现出来的各自不同的特点,而且在体育运动中这种各自不同的特点表现的尤为突出。
  (一)智力与个性选材法的理论基础
  智力与个性选材法是根据人类行为遗传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式而进行选材的方法。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和个性特征与神经系统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而神经系统的功能和激素水平的高低则取决于大脑的结构特征、机能状态和内分泌腺的功能,大脑和腺体的形成与发育均受遗传基因的控制。因此,智力和个性特征必有一定的遗传基础,这在医学遗传学和行为遗传学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
  (二)智力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及其测评方法
  1.智力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智力是运动员的必备素质,随着当今世界竞技体育的迅猛发展和竞争日趋激烈,对运动员的智力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一些技术战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中表现尤为突出。假如,一名运动员没有一个聪慧的大脑,不仅难以理解、领会一些复杂高难动作的要领,直接影响训练过程中运动技能的形成,而且更难对比赛场上瞬息万变的变化作出准确、及时的判断,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运动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近年来,美国、日本、德国对160名优秀运动员的IQ(智商)测验表明,大多数运动员得分在120~180分之间,智力水平高过一般人;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运动员,尤其是优秀运动员退役后成为专家、博士、教授约占60%~70%;捷克的彼得?费古拉认为,篮球运动员的智商值最低不得低于90分;苏联学者指出,智商值在120分以下者原则上不能参加重大的国际篮球比赛;我国通过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对部分优秀运动员的测试,提出如下设想: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拔把智商值下限定为95分左右为宜,特别是个人项目,不宜定得过低。在选拔射箭、技巧等项目的运动员时,可把操作智商(PIQ)值适当提高。由此看来,各国学者都把智力选材作为运动员选材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智力选材的测定方法 由于决定一个人智力整体水平的因素较多,衡量智力的标准尚不统一,很难将智力量化,更何况竞技运动员应以动作智能为主,与学习文化不可同一而语,这就更增大了运动员智力预测的难度。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设计出一套专门适合测定各类不同运动员智力的方法,一般仍采用如下方法对运动员的智力进行测定。
  (1)智商测定法美国心理学家L.M.Teman在A.Binet量表的基础上,创建了智力商数(IQ)测定法,受试者首先通过量表测出自己的智力年龄,然后经公式换算成智商(IQ):
  MA为智力年龄,CA为实际年龄。例如,一个实际年龄为10岁的儿童,经测其智力年龄为13.5岁,那么智商:
  (2)韦氏量表智力测定法这种方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德?韦克斯勒在智力研究方面经多年的实践而制定的量表。该表引进后,湖南医科大学袭耀先教授和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分别将其修订成了适合我国成人和儿童进行智力测定的量表。经实践证明,修订后的韦氏成人量表能很好地反映受试者的智力水平,已被国内广泛采用。
  (3)皮纹智力测定法笔者对723名8~13岁的学生和200名研究生的研究发现,皮纹指标中第3指间花纹(I3)、第4指间花纹(I4)和双箕斗(Wd)的出现与本人的智商呈正相关,而反箕(Lr)和通贯手的出现与智商呈负相关,为此可应用皮纹作为智力选材的参照指标。I3、I4、Lr与IQ的回归方程如下:
1.IQ与I3:Y=116.899x
2.IQ与I4:Y=114.197x
3.IQ与Lr:Y=117.969x
  Y为智商、x为I3或I4或Lr出现的个数
  除用上述方法进行智力选材外,也可用芒泽特智商测验法,80.8神经类型测试表和有关测量神经过程及操作机能的仪器来进行智力选材。
  (三)个性特征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及测试方法
  1.个性特征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心理学家认为,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一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和兴趣等方面,而气质类型又与神经类型相对应。有人把人的神经类型、性格类型、能力类型和兴趣类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表10-10、10-11),为运动员的个性选材提供了依据。
  运动实践证明: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不仅要具备超群的身体素质、极大的生理潜能和遗传方面的优势,而且还要有运用、动员、发挥这些优势的心理能力。而个性正是各种相互联系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因此,个性特征与运动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外选材工作者都非常重视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优先挑选那些意志坚强、注意力集中、能够控制自己、内心稳定、富有创造性、勇敢、理解力强、想象力丰富的人。
  日本著名排球教练员丰田博在选择排球队员时指出:如果要培养第一流的运动员,要看他是否有豪放的性格;如果培养快攻手和辅攻的扣球手,就要看他是否有准确的判断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如果要培养二传手,就要看他是否沉着和判断能力如何等。博依姆教授认为:体育运动员首先不是身体现象,而是心理现象,是灵魂、本质和个性的表现。并指出性格与最高运动成就之间的联系是特别明显的,有成就的运动员大都是高度外向性格、心理稳定、具有强烈自负精神的人。他发现性格内向的射击运动员愿意射固定的目标,而性格外向的人爱好射飞碟;短跑运动员多为外向性格,而性格内向的运动员愿意独自长跑。
  苏联的B.A萨利尼科夫等(1984)通过对举重运动员的研究,发现举重运动员的训练成绩年增长速度和5年间总的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取决于运动员的个性特征。那些心理活动紧张度水平低、情绪不安定性程度高、焦虑程度高、神经质水平高和性格外向的运动员,其训练成绩的年增长速度和5年间的总增长速度,都比其他类型的运动员快。当然也有学者研究发现,性格内向的人在比赛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更容易保持自制力和承受环境的附加负荷。
  我国学者王文英等用自制的80.8神经类型测试表,通过对优秀运动员的神经类型研究后指出:在其他条件均具备的情况下,选拔运动员时,要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推选不同神经类型的人。球类项目的核心队员应选神经类型灵活(含亚型)稳定型者;田径中短跑、投掷等项目可选灵活型(含亚型)及兴奋型者,而跳跃应选稳定型者,长跑项目对运动员的神经类要求不高,甚至中下型也可获得好成绩;体操运动员应选神经类型稳定者;射击项目,不仅选拔运动员时考虑其神经类型特点,而且在枪种的分配上也可参考其神经类型。灵活型者宜搞速射,稳定型者搞慢射更合适;举重、射箭等稳定性要求高的项目,应挑选稳定型者为好。有人研究发现,我国优秀蹼泳运动员的个性特征为:善于与别人相处、通力合作、造就力较强、好强固执、独立积极、轻松兴奋、安祥沉着、自信心强。男运动员还表现出理智性强、紧张困扰、女子有敷衍等特征,并指出,选材时要重视安祥机警、果断、适应型的人。
  北京体育大学的张问礼研究发现,拳击运动员的神经类型多为活泼型和安静型;足球运动员以兴奋型、活泼型为多数;篮球及滑雪运动员属于兴奋型的反应速度快,属于安静型的反应速度慢;中长跑及长跑运动员多属安静型。有人研究发现排球二传手的技术风格与其神经类型有一定的关系,活泼型和兴奋型的二传手,在比赛中大都积极主动,情绪热烈,兴奋性较高,能较好地带动鼓舞全队士气,动作敏捷,分配球灵活性较好,尤其突出的一点是个人进攻性较高,有机会就打。而属安静型的二传手在比赛中沉着、冷静、情绪稳定、善于稳定重心,传球稳健细心,对完成预先计划的战斗意图能一丝不苟的执行,进攻性一般,很少主动进攻。
  总之,从国内外的研究结果来看,人的个性特征与其运动能力之间确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运动员选材时,要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对人体的要求,在其他素质具备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个性特征,以提高选材的成功率。
  2.个性的测评方法
  目前,应用于个性心理特征研究的方法很多,其测评方法及其机理也不尽相同,根据运动员选材面对的多是儿童少年,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以供选材之用。
  (1) 80.8神经类型测评法:本方法是由苏州大学王文英研制的。80.8神经测试表共有14种符号,随机组合成一个50行、40列的符号表,其中8种符号形状相似,6种符号形状差别较明显。测试时,先将表制好,受试者每人备一支笔,80.8测试表(表10-12)3张,要求在环境安静,光线明亮的条件下进行。
  第一张表:8个相似符号中任意规定一个为阳性符号,其余均为阴性符号,此种方法观察其分化抑制建立的速度,可反映大脑皮层分化能力。
  第二张表:每行的第一个符号规定为阳性符号,其余均为阴性符号,即阳性符号每行都换。此种方法,不仅观察其分化抑制建立的速度,同时观察其消退抑制建立的速度,可反映大脑皮层的分化能力和记忆能力。
  第三张表:除每行第一个符号规定为阳性符号外,又规定一个符号为条件性抑制符号,例如:在+或×后立即出现的那个阳性符号即变为阴性符号。此种方法可同时观察其分化、消退、条件性抑制建立的速度,实验难度加大,能较全面地反映大脑皮层的机能。
  听到测试开始的命令,受试者自左到右以最快的速度逐行逐个符号查阅,按规定将所有的阳性符号划出,力争不错划、不漏划,错划后不能涂改(改还算错),漏划不再补划。为防止有人提前行动,一律将表反面向上放在桌上,待受试者听懂测试方法后,公布阳性符号,说明和阳性符号相似的阴性符号特点,然后统一发令,将表翻到正面,以秒表计时,测试开始。每张表测试5min,当5min测试时间到时,令受试者在阅到的最末一个符号上做“√”标记,将表翻到反面,做过前一张表后可休息5min再做下一张表。
  统计结果:
  ①得分数。全表满分为100分,每行满分2分,每阅一个符号应得0.05分,每漏划一个符号需扣0.5分,错划符号在第一、二种方法(即第一、二张表的测试方法)测试中不扣分,在第三种方法测试中,分二种情况:一是在条件性抑制符号(+或×)后面的特殊阴性符号(即原本是阳性符号,因与一个附加条件结合而变为阴性符号)错划需扣0.5分;二是一般阳性符号,错划不扣分,得分数计算公式如下:
  K1=0.05A1-0.501
K2=0.05A2-0.502
  K3=0.05A3-0.503-0.5E
  式中K1、K2、K3――表示一、二、三种方法测试的得分数;K――表示三种方法测试的平均得分数;A1、A2、A3――表示第一、二、三种测试的总阅符号数;O1、O2、O3――表示第一、二、三种方法测试的漏划符号数;E――表示第三种测试方法的特殊意义的阴性符号(即原来的是阳性符号,因与其前一个条件性抑制符号相结合,变为阴性符号)的错划数。
  ②漏百分率。漏划符号数占总阅符号中应划符号数的百分率称为漏百分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q1、q2、q3――表示一、二、三种方法测试的漏百分率;q――表示三种方法测试的总漏百分率;D1、D2、D3――表示一、二、三种方法测试的应划符号数。
  ③错百分率。错划符号数占总阅符号数的百分率称为错百分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H1、H2、H3――表示第一、二、三种方法测试的错百分率;H――表示三种方法测试的总错百分率;X1、X2、X3――表示第一、二、三种方法测试的错划符号数;E――同前。
  神经类型的评定:根据三次联合测试的平均得分数、总漏百分率、总错百分率,按年龄标准评定神经类型(表10-13、14)及各种神经类型的特点见表10-15。
注:X为得分平均数;S为得分标准差;O为漏划符号个数;X为错划符号个数
表10-14各年龄组三次联合测试得分参数
  (2)气质类型的测评方法:该方法要求受试者真实地回答60道问卷题(表10-16),如果受试者认为题目很符合自己情况者记2分,比较符合者记1分,介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记0分,比较不符合者记―1分,完全不符合者记―2分。
  评定方法:
  ①把每题得分按表10-15的题号相加,并算出各栏的总分(表10-17)。
  注:为本项检查更具有科学性、准确性,被检查者必须抱严谨态度,实事求是地思考、填写每一题,切勿草率。至于个人缺点方面,检查者当严为保密,谢谢合作!
  ②如果多血质一栏得分超过20分,其他栏得分较低,为典型的多血质;如果这一栏得分在20分以下,10分以上,其他三栏得分较低,为一般多血质;如果有两栏的得分明显超过另两栏的得分,而且分数较接近,为混合型气质;如果一栏得分很低,其他三栏都不高,但很接近,为三种气质混合型。
  (3)谈路性格向性测评法:该方法要求受试者真实地回答50道问卷题(表10-18),如果认为自己的情况符合题目内容,就在右边的“是”上划个圈,如不符合就在“不是”上划个圈,如既不是“是”又不是“不是”,就不划记号。
  评定方法:在50道题中有25个题目属内向性的,25个属外向性的(表10-19)。评分时,首先数外向性的总数,再计算没有回答的总数,根据下列公式求出向性指数。
  当向性指数超过115,是外向型;小于95,则为内向型;在95~115之间的为中间型。
  有关测定个性心理特征的方法还有许多。如:内田-克列别林精神类型测定法、卡塔尔16种个性测试法、安菲莫夫神经类型检查法、名利苏答多项性格测试法、Y.G性格气质类型测定法、陈舒永的运动员个性综合测试法,少年儿童参加体育活动态度测定表(CATPA)等等。此外,还可以应用一些仪器直接测试预选者的心理品质和动作过程,如DSG-6动作神经测试仪、RS-B反应动作应答时测定仪、湖南体科所生产的心理计算机、HMD-2型反应时测定仪等。
  个性选材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发现什么样的个性心理特征的人最适合做运动员。由于个性选材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采用的测试方法和学者们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完全适合衡量运动员个性特征的统一标准。加之每个运动项目对人体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而且在选材时,结合运动专项的特点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就很难制定运动员个性选材的统一标准,可喜的是近年来许多学者在此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郑如赐研究设计的个性心理特征类型及选材评分表(表10-20)可在个性选材时作为参考。
  将“神经类型”、“性格类型”、“能力类型”及“兴趣类型”各项所得分数相加,总分在16~20分为“理想”;在10~15分的“可用”;在6~9分的为“一般”;在1~5分的为“不适宜”。
七、血型选材法
  血型选材法是根据血型与人体运动能力相关的原理,通过血型鉴定而进行科学选材的方法。
  (一)理论基础
  血型是典型的质量性状,完全受遗传基因的控制,其遗传度为100%,并且具有终生不变的稳定性。由于遗传基因的多效性,使得受基因控制的不同血型与构成人体运动能力的有关性状和个性心理特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此,早期选材时以血型为指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便是血型选材法的理论基础。现在应用于运动员选材研究的主要是ABO血型。
  (二)血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1.ABO血型与运动素质 经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ABO血型确与运动素质有关,日本和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如下:
  O型血的人弹跳力好,爆发力强,跳跃运动员O型人占46.4%,显著高于普通日本人O型血所占的比例(表10-21),尤其是三级跳远运动员更为显著(56.5%)。黑人的体质、弹跳能力是世界上著称的,这与他们O型血在人群中的比例高(50%~60%)有关。在加勒比海沿岸的某些民族,O型血人70%~80%。美国田径运动员中多数是黑人,他们在短跑、跳跃项目中成绩突出。我国举重运动员O型血占60.21%。
  A型血的人灵巧、腰部柔韧性好。这在跨栏、体操、柔道等项目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对四川省高级运动员的调查表明。A型血的人数占35.11%(一般人为
27.51%)。
  B型血的人行动敏捷,灵敏性高,故在排球、篮球项目中B型血的人较多。我国学者调查发现,B型血的人其弹跳能力尤其好。
  AB型血的人反应快,爆发力强,因而在足球、体操、乒乓球以及田径赛的起跑等技术性要求相应较高的项目中夺冠较多。我国的调查结果还表明,50m跑以AB型血的人成绩最佳,并且柔道运动员中AB型血的人有增多趋势(占17.09%,普通人为8.46%)。
  2.ABO血型与个性心理特征 O型血的人敢于拼搏,目的性强,好胜自负,有胆有识,不听指挥,不愿吃亏。O型血的运动员目标越明确越能发挥其运动能力,在集体球类项目训练和比赛中往往是场上的组织者。但坚持性较差,不易从事长距离,如马拉松等运动。
  A型血的人性情温和,忠厚稳妥,多疑怕羞,依从他人,易动感情、吃苦耐劳、坚持持久。这类运动员的最大特点是能忍受单调重复的工作和肉体上痛苦,如长跑等。他们还具有胜不骄、败不馁、顽强奋战的进取心。在持久项目中能打持久战。能稳住阵脚。但易被外界环境干扰,尤其易为教练员的信心所左右。
  B型血的人性情奔放,好胜心强,胆大敢为,感觉灵敏,镇静自如,善于社交,爱管闲事,易动感情。B型血的人适合搞单项运动,因而在体操、摔跤、田径项目,尤其是投掷项目中占优势。与A型血的运动员相比,B型血的运动员不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但在大胆中隐藏着盲目、随便与任性的现象,这会给竞技状态的改善带来不利。
  AB型血的人明显具有A型、B型双重心理特征。在训练比赛中表现沉着冷静、善于思考和不易动感情的A型气质。在家往往表现出易动感情、任性、急躁的B型心理特征。AB型血运动员一般反应快,头脑灵敏、机智,比较适合从事排球、乒乓球等运动。
八、皮纹选材法
  皮纹选材法是根据皮纹与人体的机能相关性,通过对预选者皮纹检测,以诊断是否有某种遗传性疾病和评定其未来运动能力的一种选材方法。
  (一)理论基础
  皮纹作为人体的一个特定性状,受多基因的控制,胚胎期的13~19周形成,具有遗传性、个体特异性和终生不变的稳定性特征,遗传学家称之显露在体外的遗传因子。它与人体的体质强弱,机敏程度,运动能力及其某些遗传性疾病密切相关,这便是以皮纹作为运动员科学选材的理论基础。
  (二)皮纹选材的测定指标及其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1.测定指标
  (1)指纹类型:即从两手10个手指上找出斗形纹、箕形纹和弓形纹(图5-3)各有几个。
  (2)脊纹总数(TRC):从三叉点中心到箕型或斗型(斗型纹有两个三叉点,取较大的一侧计数)中心画一直线,计数两点间直线所截过的脊线个数,10个手指的脊线之和即为脊纹总数。
  (3)指三叉(DT):除大拇指外,各指根部三组走向不同的平行线汇合处,即为指三叉,分别以 a、 b、c、d表示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根部的三叉点(图5-4)。
  (4) a~b脊数(a~bRC):食指和中指根部a、b三叉点之间横穿过的脊线数。
  (5)掌三叉(t三叉):手掌的基底部、近腕屈沟处的三组不同走向的平行线汇合处,称为掌三叉。不同个体其位置有变异,测量掌三叉的方法有两种。
  ①t值(t百分比)。t点至远侧腕横纹处的距离与中指根至远侧腕横纹距离的百分比。
  ②atd角。即由a、d三叉点各引一直线至t三叉点,相交形成atd角。
  (6)屈纹:掌面一般有三条大的褶痕,称为屈肌线或屈纹。第一屈肌线起于小指根下外侧缘,终端大部分人在食指、中指间根部的下方,短的只达中指的根下;第二屈肌线起于食指根下方内侧缘,大部分终止于掌心内侧上1/3或中1/3区域内,短的终止于掌心;第三屈肌线起于拇、食指间外侧缘,大部分终止于t三叉点内外侧,短的只达掌心。一般人的三条屈肌线呈爪字或川字形,少数人呈通贯型、过渡Ⅰ型(桥贯型)、过渡Ⅱ型(叉贯形)、中贯型(图10-3)。
  (7)大小鱼际区真实花纹:即手掌的大鱼际和小鱼际上是否有真实和非真实的弓型纹、箕型纹和斗型纹。大鱼际区是靠近拇指的肉垫,小鱼际区是在手掌尺侧的肉垫。
  (8)纹:脚趾上的皮纹花样和指纹相同,也有弓型、箕型和斗型之分,但其变异较大。上的皮纹样式在医学诊断和运动员选材中具有一定的意义,在测定纹时,最重要的是拇趾后区,即邻近大拇趾肉垫上的纹样式(图10-4)。
  2.皮纹与运动能力的关系苏联学者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将皮纹的研究应用于运动员的科学选材。他们研究发现:指纹与运动员的柔韧性密切相关,用指纹预测其柔韧性曾在体操和举重运动员的选材中得到较多的应用;并证实幼儿手部皮肤组织和他们的运动技能之间具有相互关联性,为专项选材提供了依据;苏联医学家研究证明,人的手指纹路数目与体育能力有直接关系,一个人的指端纹越少,就越适合从事体育活动。儿童10岁以后,便能从指纹中显示出体育天赋。因此,苏联的科学家从婴儿起就进行遗传学实验,对其身体内外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广泛的测试,指纹选材当作挑选奥林匹克选手的秘密武器。
  我国从80年代起,开始对运动员的皮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项目运动员的皮纹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特征,并且与普通人相比,多有显著性差异。从邵紫婉等学者的研究结果来看,优秀运动员的皮纹主要有以下特征:
  (1) atd角明显小: atd角又称智力角,该角的大小与人的智力水平有关,其值愈小,智力水平愈高。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既要掌握复杂的技术动作,又要应付赛场上瞬息万变的技术战术变化,承受超人的心理负荷,没有一个聪慧的头脑是不行的。因此优秀运动员的atd角与一般运动员和普通人相比,其值明显小(表10-22)。并且技能群(跳、跨和全能类)
atd角均值最小。跑群居中,除男
  子马拉松外,尚有从短距离至长距离,atd角逐渐减少的倾向。体操项目,优秀全能者比单项优秀者的atd角小。力量性较强的运动员,左右手atd角有增大的趋势,如程少波(铅球)为42.5°、47°;张景龙(铁饼)为46.5°、54°;李国君(排球)虽是排球运动员,但主要以其力量大,重扣而得分,其atd角值为43°、45°。成绩卓著的知名运动员,atd角明显小。如童非的左右分别为30°、34°;娄云为36°、38°;朱建华为37°、34°;阎红为37°、30°;姜英为35.5°、34°;杨文意为35°、34°;黄晓敏为35°、36°;侯菊花为35°、35°;沈富麟为31°、32°等,可见atd角与运动员能力密切相关。
  (2)双箕斗多,弓型纹少(表10-23):指纹结构中最复杂的双箕斗在普通人群中较少,指数出现率约为4%~5%,人数出现率约30%,而在优秀运动员中,其双箕斗指数出现率约为11%,人数出现率为45%~60%,在皮艇与羽毛球运动员中的出现率更高。曾经测过几位世界冠军运动员均有双箕斗,李富荣1个,邱钟慧1个,张燮林2个,葛新爱1个。1990年,夏令营获男女前8名运动员中,男少儿有6人有双箕斗;女少儿有7人有双箕斗。由此看来双箕斗的出现与人的运动潜能有关。
  指纹结构最简单的弓型纹在人群中较少见,汉族中弓型指纹数约占12%,但在一些遗传病患者手上,弓形纹的出现率明显增高。优秀运动员中除男子游泳和女子乒乓球选手中稍多,女排和男子体操选手明显少外,其他项目的运动员与常人接近。关于弓型纹与人的体能关系,其结论尚有分歧。医学遗传学方面的事实证明它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病的皮纹标志,正常人很少出现,而对广东高级运动员的调查发现弓型纹的出现率高于常人(2.03%),优秀运动员男4.35%;女运动员6.06%,安徽医科大学的汤大钊等研究表明,一个人两只手上弓型纹出现6个或6个以上者,此纹则变为智慧纹。由于对弓型纹的认识不同,选材时应慎重对待。
  (3)大鱼际真实花纹明显少,通贯手少(表10-24):大鱼际花纹是一种典型的变异花纹,有呼吸系统遗传病的患者一般手上大鱼际的真实花纹出现率高。普通人中,大鱼际真实花纹的出现率男子为10%~13%,女子为7%~8%。
  优秀运动员中,双手呈现大鱼际真实花纹的极少,约为3%。
  在376名田径健将中仅有1人,出现率为0.3%,尤其在体操、竞走、长距离游泳(男1500m、女800m)、女田径1500m以上优秀选手中,无论是一级运动员或运动健将,其大鱼际的真实花纹出现率几乎等于零。因此有人把大鱼际的真实花纹出现作为评价肺功能优劣的一个标志。值得指出的是,据研究,大小鱼际真实花纹出现多,是柔韧性好的标志,而在男子赛艇、划艇,女子皮艇优秀运动员中的大鱼际真实花纹也有增多的趋势,对于这一问题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我国皮纹工作者通过研究体质与皮纹的关系,还得出体质强的人其大鱼际肌肉垫厚实,大鱼际脊纹普遍较粗、明显、分叉少。其他脊线也是较粗、较清晰、纹沟也较深。这些特征也可以帮助挑选出遗传上体质强的儿童、少年。
  通贯手是皮纹低劣标志,因为在许多遗传病患者的手上出现率很高。如染色体畸变疾病患者高达65.7%,普通人约为10%,优秀运动员中通贯手有减少的趋势(表10-24),特别是双手通贯的极少。有人调查的848名优秀运动员中仅有3人,占0.4%。另外,优秀运动员的皮纹还有总脊纹数偏低,屈肌线短的少,无4、5指的桡箕出现等特征。
  (三)皮纹的综合评价
  皮纹选材在我国刚刚起步,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集中于对国家和省优秀运动员的皮纹调查,真正从儿童期进行皮纹选材并追踪到成材的报道极少,更何况皮纹特征与人体的形态、机能和运动能力之间的相关规律还不十分清楚,有些皮纹与体能之间的关系尚有争议,专项优秀运动员的皮纹个性特点也不显著。但是,由于皮纹具有遗传力大,受多基因控制,稳定性大等特点,加之某些皮纹特征确实与运动能力有关。因此,在早期运动员的选材中,可以对预选者的皮纹进行综合评价,作为初选把关的参考。邵紫婉等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众多的皮纹指标中,选出8个主成分,并将其计量化(表10-25),皮纹综合评价60分以上者合格,80分以上为优秀。
  尽管该评价标准在8项指标得分的权重上,个别指标的增减分上并不一定完全合适,特别是有争议的指标(如弓型纹),加之某些对运动能力有影响的皮纹指标未列入评分范围等,尚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四)应用皮纹选材时的注意事项
  1.印纹要清楚,观察测量要准确。
  2.注意综合评价与专项特点相结合。皮纹的指标很多,在选材中进行综合评价时,还应结合运动专项的特点,考虑皮纹单项指标在某项目中的权重。
  3.应与其他选材方法相济并用。不是每个运动员都具有皮纹优势,有些具有某种运动天赋的运动员其atd角并不一定小,综合评价得分也不一定高,如世界级水平的排球运动员曹平,atd角为46°、45°,综合评价得分50分;体操运动员王晓燕atd角为46°,47°,综合评价得51分。因此,应用皮纹选材时,要因人而异,除了结合专项特点,进行皮纹综合评价外,还应该与其选材方法相济并用。
  4.皮纹不仅与人体运动能力密切相关,还与人体的体质强弱、疾病有关。一般情况,变异皮纹多,体质易弱;没有变异皮纹,纹路清晰,纹线粗壮的体质较强。近年来的医学遗传学研究表明,人体染色体畸变引起的某些疾病与皮纹相关。如患者的atd角显著增大,通贯手频率明显增加等。故可结合皮纹选材,排除某些遗传病隐患。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家族选材法、遗传力选材法、阶段选材法、相关选材法、染色体选材法、血型选材法、皮纹选材法
  2.为什么在运动员选材时要高度重视遗传因素?
  3.试述家族选材时谱系调查的主要内容。
  4.如何进行阶段选材?
  5.相关选材法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6.进行染色体选材有何意义?
  7.为什么要进行智力选材?
  8.皮纹与运动能力有何关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足球运动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