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南省残疾人生活费游泳教练张鸿鹄的视频

勇往直前:云南残疾人游泳队的破浪人生_云南信息港_新闻频道_
勇往直前:云南残疾人游泳队的破浪人生
王家超在水中快速触壁转身。作为世界级的游泳运动员,差距只在毫厘之间,每一次划水、转身都有超越对手的可能。
淋浴室里,热水冲洗着王家超身上的疲劳,他会尽可能地拉伸放松肌肉,多年的训练和2008年意外受伤让他更加重视训练后的放松和体能恢复。
训练、吃饭、休息……三点一线的备战生活显得枯燥而乏味,而休息的时间显得宝贵而短暂。王家超和郑涛都会抓紧中午的时间,看看书、玩玩手机,舒缓压力。
郑涛在队友帮助下进行拉伸腿部韧带训练。每天,他和队员们要在岸上和水中进行5小时以上的高强度训练。对于他们来说,在泳池吃的苦和受的罪,都是为了换来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昆明市石油游泳馆内,两名小运动员脱下假肢放在椅子旁。在云南游泳队成立时,谁都想不到,这个不起眼的泳池,走出了一批批世界级的残疾人游泳冠军。
云南残疾人游泳队的队员们正在做拉伸练习。“云南‘梦之队’的信心来自于日常的艰苦训练。”张鸿鹄说,“但我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看见这些孩子从一无所有,到离开泳池时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巨大成长。”
50米的泳道上,水流触碰他们身体上的伤痕,他们奋力前行,如逆水行舟。
从1984年创立至今,云南残疾人游泳队在国际、国内大赛上获奖无数,不断刷新着中国残疾人游泳史,被外界冠以“梦之队”的称号。
王家超、郑涛从懵懂的孩子,在“梦之队”里完成了“折翼飞鱼”的冠军转折——他们度过人生最难熬的童年后,正经历着最精彩的青春时光。
郑涛:我追求的是一种速度感
距离终点还有10米,郑涛浮出水面换气的瞬间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对手:“超出一个身位,必须再快点!”
几秒钟后,郑涛撞线。13秒56!冠军!他兴奋地从泳池里跳了起来,张大了嘴巴兴奋地狂吼了几声。
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比赛第一天、第一个项目、第一个人、第一块金牌,郑涛打破了沉寂8年的男子100米仰泳S6级世界纪录和残奥会纪录。郑涛永远无法忘记那一天,这也是他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我等这块金牌等了8年。”2008年因为资格问题没能参加北京奥运会,世锦赛失误,那时的郑涛想要证明自己,“我知道自己有这个实力,可就是不自信啊!”
1990年,郑涛出生在滇池边的一个农民家庭。6岁时,调皮的郑涛在玩耍中不慎触碰到高压线,失去了双臂。从病床上醒来后的几年,他一直很自闭,不想出门和人沟通。一直到2004年,郑涛遇到了云南省残疾人游泳队主教练张鸿鹄,一句“跟着我学游泳吧”,为14岁的郑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之后,他开始练习游泳:“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成为世界冠军。当时我追求的只是一种在水里的速度感,希望能游得更快!”
而在水里,那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毫无压力的放松感让郑涛着迷:“我没有想过太多,只想着如何训练。如果有机会,我希望自己能坚持到2017年。那将会是我参加的第四届全运会。”您好, []|
云南残疾女孩练游泳改变人生 将冲刺伦敦残奥
2000年10月,一场意外的车祸,将云南省陆良县马街镇上庄村的4岁女孩钱红( )艳卷入车底,导致她骨盆以下完全截肢,成为残疾孩子。爷爷将旧篮球剪开一圈,套在她身体的下面,走路时她就用一双小手拄着特制的“木手垫”,“一步一步”地挪动身体,开始了借用篮球行走的生活,因此大家都叫她“篮球女孩”。2007年,受到各界关爱的钱红艳从北京进行康复指导回到云南后,因家境贫寒面临求学的困境。曾培养过名残疾人游泳世界冠军的国家队著名教练张鸿鹄看中了她,鼓励她成为一名专业游泳运动员。 2007年8月,在云南省残联的大力支持下,张鸿鹄教练发起并成立了全国首家残疾人游泳俱乐部——“云之南”青少年游泳俱乐部,钱红艳被选入俱乐部成为首批队员。她以为家,接受专业的残疾人游泳训练,开始了全新的人生。钱红艳今年15岁,在10月浙江举办的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中摘得铜牌。残运会结束后,她和队友们还将冲刺2012年伦敦残奥会。为此,她每天都要接受不少于4个小时的专业游泳训练。腼腆的钱红艳心里有个梦想:“我很希望能参加明年的残奥会,站在冠军领奖台上。 ” 新华社记者秦晴摄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edwinchen]
(请登录发言,并遵守)
如果你对体育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到交流平台反馈。【】
体育视频高清大片
新闻排行博客视频新闻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勇往直前:云南残疾人游泳队的破浪人生
&&来源:云南网
  云南“梦之队”一路向前
  位于昆明市关南路55号的石油游泳馆,是个不起眼的小游泳馆,但这里却走出了众多世界级的残疾人游泳冠军。
  2007年9月,经过著名残疾人游泳教练张鸿鹄两年的精心筹备,“云之南”游泳俱乐部成立了。这是中国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专门针对残疾人的游泳俱乐部。
  26年的残疾人游泳训练经验,让张鸿鹄感慨万千:“残疾人得到的关注有限,每个残疾人都面临着我们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在这里,当他们游出第一米,甚至游得更远时,他们收获的自信是任何人无法给予的。”
  今年9月第九届全国残运会将在成都开幕,每天早上8点,当清晨的阳光照在50米长的泳道上时,运动员们便跳入浅蓝色的泳池,开始一天的训练。
  从不会游泳的苗子,到成为世界冠军,运动员们恣意成长。而张鸿鹄和他的教练团队慢慢摸索出自己独有的模式。在各类大赛上,残疾人游泳项目上从来没有缺少过云南人的身影,甚至一度出现获奖榜单上的“云南现象”。这支来自高原的“梦之队”,成绩让人欣喜。
  “‘梦之队’的信心源自日常的艰苦训练。”张鸿鹄说,“但我最大的成就感莫过于看见这些孩子从一无所有,到离开泳池时得到社会的认可。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巨大成长。”
  泳池是王家超的起点,但不是终点
  从一名还会在床上尿床的孩子,成长到今天的世界冠军,王家超用了14个年头。
  每天平均游10公里,14年大概游了51100公里,王家超笑称自己已经绕着赤道游了一圈零四分之一。24岁的他处在游泳运动员黄金年龄(16至24岁)的边缘,他做好了随时可能会离开赛场的心理准备。
  与队友不同,在游泳之外,2011年王家超通过考试进入了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大四时,因为品学兼优他被顺利保研,“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更多地补充文化知识,为自己的未来铺好路,为自己真正进入社会增添砝码”。
  云南省政府在2001年发布的《云南省残疾人优待规定》中曾提到:“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在省级以上文艺、体育比赛中获得前三名的残疾人,优先解决劳动就业或者生活保障问题。”
  云南省残联新闻处副处长毕华明也告诉记者,在退役后,这些获得成绩的运动员一般会被安排到地方残联或残联系统的单位工作,也有的会被安排到体校、机关事业单位工作。
  “这里是起点,但不是终点。”王家超说,“如果你不坚持,力不从心,现实就会把你淘汰。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你去哪里能找到这样的地方给你带来‘痛并快乐’的成就感,而且还能让你换来别人的尊重。”
都市时报 杨帆
责任编辑: 吴杰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训练紧 支持强 着手早--云南残疾游泳为何一枝独秀_综合体育_NIKE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训练紧 支持强 着手早--云南残疾游泳为何一枝独秀
  北京残奥会项目比赛中,来自云南的残疾人游泳运动员以出色的表现共摘得5金11银8铜,超过了雅典残奥会5金2银2铜的成绩。这支来自红土高原的水军是如何成为残奥泳池中的“梦之队”?
  第一,起步早,训练紧。1984年全国首届残运会上,云南仅列团体总分第三名,到2007年第七届残运会,云南已跃居金牌数、团体总分第一。本届残奥会,云南共有44人入选北京残奥会军团,其中15人为游泳选手,实力上的巨大进步源自平时刻苦的训练。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云南残疾人游泳项目在教练张鸿鹄的带领下,率先开始了刻苦而又有序的正规训练。正因为占据高原的地利,加上教练员运动员的倾心投入,多年来无论是国际大赛还是国内比赛,云南残疾人游泳队取得的金牌数均列首位。上届雅典残奥会之后,云南残疾人游泳选手丝毫不间歇,马上进入下一周期的备战,才能在本届残奥会上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其二,基础好,支持强。在云南残疾人游泳项目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云南各地政府和残联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如为备战在昆明举办的全国第七届残运会,云南省委省政府四年间共投入2500万元,让残疾人运动员经费充足,训练无忧。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云南残疾人游泳项目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发展模式以及扎实的后备梯队。
  其三,重选材,着手早。2000年全国第五届残运会结束后,云南残疾人人才曾经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此时各地残联给予了很大的支持。2001年3月至6月,云南省残联的工作人员及教练曾经亲自开车到全省16个地州选才,每到一处,当地残联工作人员早把12岁至18岁的孩子集中起来,包括在本届北京残奥会上战绩显赫的王晓福、王家超、杨元润等名将都是在当时挑选出来的。
  据云南省残疾人体育指导中心竞训科科长舒建华介绍,目前云南残疾人竞技体育可以说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而今后在抓竞技体育的基础上,云南还要兼顾群众体育的发展,鼓励各州县一级多举办残疾人运动会。另据了解,由著名残疾人游泳教练张鸿鹄发起的中国首家残疾人游泳俱乐部于去年9月在昆明正式成立,这为普通残疾人强身健体、训练康复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也是残疾人竞技体育带动残疾人群众体育发展的一个良好模式,相信通过本届残奥会云南选手的良好表现,今后云南的残疾人游泳项目乃至残疾人体育事业也会更加兴旺。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查看: 1087|回复: 3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走近残疾人》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走近残疾人》教学设计
李丽琼 刘晓蓉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验残疾人课堂活动使学生获得残疾的亲身体验,从而增进对残疾人的关爱之情。能够理解和尊重残疾人,并对他们在困难面前自强不息的精神持有敬佩之情。
2、能力目标:
(1)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残疾人,培养学生体察他人,观察社会事物和获取社会信息的能力。
(2) 通过小组的讨论、体验,使他们获得一种亲身的体验,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残疾人在实际生活中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3、知识目标:
知道残疾人生活中的不便,初步了解我国残疾人保护方面的有关政策和措施。
教学重点:
通过让学生学习、体验、感悟残疾人的社会生活,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从而尊重残疾人,培养学生关爱残疾人的情感、关注残疾人生活的意识。
教学难点:感受残疾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教学用具:1、课前布置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残疾人。
& && && & 2、课件:视频、残奥会图片。
& && && & 3、准备体验残疾人的道具。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观赏导入,激发情感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短片,我们来共同欣赏好吗?(6分钟)课件播放《千手观音》片断,师生共同欣赏。
师:短片中的舞蹈美吗?
师:你们知道台上的21位演员是些什么人?
生:聋哑人
师:现在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她们跳的太整齐了
生:太了不起了,我们正常人也难跳这么整齐
师:是啊!他们做到这样整齐完美,曾经感动了中国。他们在2004年雅典残疾人奥运会上的演出,得到了世界人民热烈的掌声,震撼了全世界。我们13亿人口中,大概有6000万残疾人,他们中有肢体残疾人、盲人、聋哑人、还有智力和精神障碍的残疾人等,他们是由于先天或后天造成身体或心理有缺陷的一个特殊群休。
师:下面就让我们走近残疾人的世界,用我们的心去体验他们的生活。
二、活动中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容易。
活动(1)体验盲人
师:老师想找两位同学来当一回“盲人”帮老师拿一支粉笔,谁愿意?(给两位同学蒙上眼睛,转动方向)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问“盲人”)
生:眼前一片漆黑
师: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他们都说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现在请你们走上讲台,帮老师拿支粉笔,粉笔就在黑板槽下边。(其他的同学,不要出声,静静地看他们走路、拿粉笔的样子)
& && & 学生:活动、观察。
师:谁能把你刚才看到说给大家听听。
生:我看到他们用手摸着走。
生:我看到他们走得特别慢,特别小心。
生:我看到他们是扶着桌子小心冀冀走的。
师:(问“盲人”)为什么要这样走?
生:我眼前一片漆黑,心里很害怕,怕撞到旁边的桌子。
生:我什么也看不见,心里紧张极了,不知自己走到哪儿了。
师:如果让你们上来拿粉笔容易吗?
师:是呀!在我们看来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盲人做起来却那么难,那么不容易。刚才我只是给他们蒙了几分钟,就给他们带来了麻烦。如果把他们的眼睛蒙上一节课、一天、一个月、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一辈子,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生:受不了。
生:痛苦。
生:简直无法生活。
师:对!盲人就是这样一辈子生活在黑暗中,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
活动(2)单手穿衣
师:同学们,失去了光明的盲人生活这么不容易,如果失去了手呢?我们再来体验一次,现在我们大家都来当一回残疾人。
师:请同学们脱下你的外衣,把它放在桌子上,请举起你们的右手,像老师这样,把右手背到身后一动也不动,你们都是失去右手的残疾人,请用你们的左手把外衣穿好,并拉上拉链或扣上钮扣,看谁最努力。
学生:穿衣
师:注意观察,抓住典型。
师:穿好的,请起立,说说感受。
生:一只手穿衣太难了,用嘴帮忙才穿进去。
生:用左手怎么也穿不进,偷偷用右手帮了忙。
师:没穿好的请起立,说说你们的感受。
生:左手穿衣太难,穿得手都酸了,还没穿好。
生:拉链怎么也拉不上,真是急死人。
生:想不到一只手穿衣这么难。
师:刚才请没穿好的同学,用双手迅速把衣服穿好,并谈谈感受。
师:是的,像穿衣服这样简单的生活琐事,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这么难,这么不容易!同学们,短短的几分钟,就让我们感到了残疾人有许多不方便,而残疾人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他们在生活中、工作中还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学生:自由谈
师:是的,残疾人生活中的困难是我们无法想像的,他们真是值得同情,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帮助他们……
三、怎样帮助残疾人
师:生活中,我们还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生:推车、捐钱、让座、领路……
师:你们真是一群有爱心的孩子。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内容,并谈谈你的感受。
师:残疾人也是社会的一员,他们已经很不幸了,我们不能骂他们,不能嘲笑他们,更不能欺侮他们,应该平等地对待他们,把他们当作朋友,这就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
师:如果你遇到这些情况,你会怎么做?
生:……..
师:对,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他们也热爱生活、渴望朋友,希望像我们一样幸福、快乐地学习、工作。
师:课件出示篮球女孩原型照片。
师:你们知道照片上的女孩是谁吗?
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孩子,名叫钱红艳,大家都叫她篮球女孩,她的家在云南,为什么坐在篮球里呢?这还得从9年前那场车祸说起。日,小红艳和两个小伙伴到公路对面妈妈那儿拿钥匙,就在她们穿越公路的一瞬间,一辆违章的大货车无情地把她们卷了进去,7岁的娇娇当场死亡,小红艳被送到医院,由于失血过多下肢已坏死,经过医生两个小时的抢救,小红艳活了下来,却永远失去了双腿,当时她只有3岁零8个月。身体上的伤痛让小红艳变得越发坚强,心中充满许多的梦想,爷爷用捡回的篮球套在她下半身,实现了她第一个走路的梦想。在好心人帮助下小红艳背上新书包上学啦,实现了她的第二个梦想。在学校,老师让她坐在最前排,每节课她总是听得特别专心。因而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下课了同学们背她上厕所,让她参加一些集体活动。使她得到了快乐。她的事迹感动了云南省著名残疾人游泳教练张鸿鹄。在他的帮助下,由残疾人教练李克强对小红艳进行了专业游泳技术训练,实现了她的第三个梦想。
师:像小红艳这样勇敢坚强的残疾人,在我们周围还有很多,把你了解到的相关人物或者故事在小组内说说。
生:分小组交流。
师:分小组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师:他们勇敢坚强做出许多健康人也难以做到的事。
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残奥会的图片,咱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生:看课件
&&师:哪幅画面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生:自由地谈感受
师:他们用自己的血汗为我国体育事业得了荣誉,为我国2008年残奥会赢得了主办权,这样的残疾朋友,你愿意去帮助他们吗?你呢?你们都愿意吗?
师:这些残疾人值得我们去帮助!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帮助,不仅我们愿意帮助他们,国家、社会都在关注他们。
师: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社会通过哪些途径关心、帮助残疾人吗?
生:自由说
& & 为盲人修建的盲道、为残疾人开办学校、残疾人专用卫生间、爱心义演活动、残疾人专用电话、爱心捐款活动、残疾人专用停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标有盲文的电梯按钮。
师: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上一点受,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美好!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在全社会的关心下,篮球女孩装上假肢站起来了。(出示图片)
师:是什么力量让她站起来了。
生:全社会的关爱
生:生活的勇气
生:爱的力量
师:是的,是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是社会的关爱,人间的真情让她站起来了。
师:今后,你遇到残疾人会怎么做?
生:主动帮助
生:关心帮助
生:上前去扶他们
师:大家都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心中充满了对残疾人的关爱,因为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四、总结拓展,提升情感。
师:为了让大家把本节课的所学所感运用于行动中,我给大家留了一道作业[课件出示:课外实践——我们的助残行动;我国将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全国助残日”请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选择自己喜欢,并且能做到的方式,开展关爱残疾人活动(注意活动安全)]
师:时间过得真快,在这节课快结束时,你最想说点什么?
师:大家请起立,“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让我 们永远记住这句话。跟着老师一起来学手语“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师:此刻我把心中的千言万语化作心中的一首歌《爱的奉献》送给大家,也留给自己。
生:随课件伴奏唱《爱的奉献》
师:愿我们都来做爱心永恒的人,努力与残疾人和谐相处,携手共进,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板书:& && & 走近残疾人
& && && && &同情& && &尊重& && &&&关爱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云南省残疾人生活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