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骑单车还能骑吗濒临倒闭 多重困局的共享单车还能撑多久

您的头条速递已经到达UC从兴趣,发现乐趣广州优视网络 (C) 2017
版权所有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0号增值电信服务经营许可证:粤B2-粤ICP备号酷骑单车10亿元被收购,共享单车行业深度整合真的要来了?
作者:张国锋来源:证券时报 22:22
  最近,共享单车行业的消息一波接一波,让人不禁感觉到,行业寒意袭来,深度整合真的要来了。
  酷骑单车10亿卖身
  9月29日,深陷押金无法提现、欠薪、裁员等系列风波的酷骑单车,通过微信公众号宣布,这家拥有140万辆自行车的公司,将以10亿元的价格被一家来自四川的集团公司收购,收购方的具体信息没有公布。
  今年6月,酷骑单车因发布兼具“共享单车+充电宝”两大风口的“土豪金”新款单车而备受市场关注,大赚市场热度的同时,在行业内的排名也成长为第三、第四名。8月初开始,酷骑单车遭遇大量用户要求退还押金;9月底,酷骑单车总部被千名用户堵门排队索要押金。压力之下,酷骑团队罢免了原CEO高唯伟的职务。
  该消息的发布,让酷骑单车成为共享单车行业内,首家被收购的公司。
  小蓝单车被传融资失败
  据媒体报道,小蓝单车自今年1月完成4亿元A轮融资后,今年一直在寻求4亿美元的B轮融资,但这笔融资在今年6月宣告失败。小蓝单车向ofo、摩拜等品牌提出被收购意向,均被拒绝。
  记者了解到,近期,小蓝单车将购买半年特权卡的用户强制升级为全年特权卡,导致该项费用的退款时间被延长半年。除此之外,小蓝单车的押金退还也出现问题,需要拨打客服电话才能解决。
  更让人心寒的是,小蓝单车最近悄然关闭了微博评论。截至目前,小蓝单车方面仍未对此作出回应,记者咨询小蓝单车相关负责人,也未有回复。
  朱啸虎松口:ofo和摩拜应该合并
  日前,ofo投资人朱啸虎改口,抛出“ofo摩拜唯有合并才能盈利”的论调,在业内掀起一丝波澜。
  近期,ofo和摩拜纷纷发布新款车型,尤其是ofo宣布进入“用科技重新定义共享”的4.0时代,更是让双方的合并似乎有了一丝可能。
  回顾双方的比拼,ofo曾以轻便好骑的良好骑行体验与摩拜PK,摩拜则主要强调安全防盗和智能锁,在技术上稍占上风。经过一段时间的比拼后,到现在,ofo在智能锁的短板被补齐,摩拜也更加看重骑行体验,双方似乎更趋于同质化。
  新政出台、资金断裂,行业沦为巨头游戏
  行业的寒意从今年中旬开始渗出。6月中旬,悟空单车成为首家倒闭的共享单车;8月初,町町单车老板跑路。再加上3Vbike的倒闭,50天内,3家共享单车创业公司接连倒闭。
  紧接着,位于二线团队的小鸣单车、酷骑单车和最近的小蓝单车相继被爆押金难退等事件。其背后折射的,是中小型共享单车平台融资难、资金紧张、难以卖身的窘境。
  相比之下,酷骑单车曝出10亿卖身,或许已经是很好的退路。
  而被共享单车火热的景象影响,一度“死灰复燃”的自行车制造商,近期也被曝出春天结束、一片狼藉。今年1到5月,自行车产量2622万辆,同比增长25.4%。中国自行车协会的官方文件显示:仅ofo和摩拜这两家共享单车企业,2017年一年的订单所带来的产能就将超过2500万辆。支撑突如其来的订单需求,数千家自行车代工厂只能增加生产线。
  从今年8月份开始,广州市率先要求停止新车投放,一个月时间,上海、南京、深圳、北京、杭州共享单车新政逐项出台。禁止投放,限制骑行等措施遏制了“野蛮生长”的共享单车。这背后,也给这些厂商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加上市场趋于饱和,资本逐渐冷静,行业加速洗牌等,不少被拖欠尾款的工厂倒闭,大量员工下岗。
  据报道,500多辆町町单车货还没发,创始人跑路了。工厂大多数都是先拿30%预付款,完成生产后,再收尾款。现在,很多代工厂尾款收不回来了。9月初,新京报报道,“共享单车企业不让发货、拖欠尾款在‘中国自行车第一镇’天津武清区王庆坨镇已是普遍现象”。共享单车停放和欠款,许多代工厂都将面临停工停产的困境。
  业内人士指出,共享单车行业已经从粗放的增量市场博弈阶段转到了精细化运营的下半场存量厮杀阶段。可以预见,共享单车的蛋糕最后将由ofo和摩拜两家分食,而新的科技智能和闭环生态的角逐将成为决定这两大共享单车玩家在下半场决战中的胜负关键。
  不难发现,目前腾讯已成为摩拜的第一大股东,ofo的第一大股东为滴滴出行。同时,蚂蚁金服及阿里巴巴今年斥重资参与了ofo的多轮融资,为ofo的重要股东。共享单车下半场的整合,又将是一场巨头之间的游戏。
中证公告快递及时披露上市公司公告,提供公告报纸版面信息,权威的“中证十条”新闻,对重大上市公司公告进行解读。
中国证券报官方微信中国证券报法人微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共享单车出大事,150万用户要哭了! : 经理人分享
共享单车出大事,150万用户要哭了!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酷骑单车被曝全国分公司解散,人事部致信员工自愿选择去留”的消息,引爆了行业!
9月27日晚上的通州万达广场B座门口,在这座大楼的30层,是酷骑单车总部所在地,要求退还押金和充值的用户排起了长龙。
内部员工报料称,24日下午,不少人员已签署离职协议,在此之前,运维人员报销的差旅费半年未到账,已引起了员工不满。
而令不少市民担心的是:酷骑押金难退,用户该怎么办?
酷骑押金难退&近150万用户没有退押金
酷骑单车发布公开信表示,鉴于高唯伟管理能力不足,决定罢免其酷骑单车CEO职务。公开信同时表示,导致用户押金无法退款的原因,是由于微信将酷骑单车支付通道关闭,资金冻结,冻结资金近4000万。
我们来算一笔帐:目前尚有近150万用户没有退押金。押金是298元,一共欠了四个多亿。
这一场危机起于8月中旬,酷骑的用户发现自己发起退押金的申请后,却迟迟收不到押金。8月26日,酷骑在其官方微博发声明说,原因是上线了一批新功能,造成系统不稳定,才导致退押金迟缓。
9月中旬开始相继爆出沈阳、合肥、郑州、西安等多地分公司“人去楼空”,甚至连客服电话都无法接通,当最终连酷骑总部都已经搬空的消息传来时,用户开始从四面八方涌了过来。
一位王姓酷骑用户称,8月中旬,他就曾在酷骑单车APP上尝试退还押金,本以为已经到账,之后又误充值了一次押金,如今两笔押金,共计496元,都没能退到。
22日晚间,新京报报道称,酷骑单车致信员工称,目前公司资金确实非常紧张,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营,让员工自愿选择去留。
信中提到:员工可以寻找新的工作机会,公司将在9月30日结清离职员工工资,因资金紧张仅能结算基本工资,绩效和其他补助不能结算。若有员工继续工作,酷骑单车提醒,可能要面临工资无法按时发放等问题。
此事儿,经报道后,引起多方关注,并有媒体质疑称“酷骑会不会成为下一家倒闭的共享单车公司”。
酷骑单车的押金去哪儿了?
酷骑单车成立于2016年11月,根据当时速途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第一季度国内共享单车市场调研报告》,酷骑以1.35%的份额名列全国第五。
与酷骑同时浮出水面的,还有与它“同根同源”的诚信贷。资料显示,这两家公司的办公地址同在北京市通州区万达广场B座30层,酷骑单车的创始人兼CEO高唯伟,同时也是P2P平台诚信贷创始人兼CEO。
因此有人怀疑酷骑单车的押金被拿到诚信贷平台进行投资。根据酷骑单车对外公布的数据,到2017年6月,酷骑单车在全国50多座城市投放单车超100万辆,据称注册用户量达1000万,按照每辆单车298元的押金计算,光是沉淀下来的押金就有近30亿元。
在诚信贷平台上,项目的年化收益率至少都在9%以上,甚至有不少项目的收益率高达20%。如果这30亿元被用作这些项目投资,理论上将获得非常可观的收益。
不仅仅是酷骑,共享单车们的押金去向一直是一个敏感议题。今年年初,就有不少报道出来,质疑共享单车押金去向成谜的问题。
高唯伟也面临着同样的追问,6月中旬,他对澎湃记者说,“酷骑单车已经与民生银行达成战略合作,押金将由民生银行监管,目前对接工作已经启动。”
但是到了8月底,民生银行在接受采访时却对外表示,“目前酷骑单车没有任何押金存放在民生银行。”
“和民生银行的合作肯定是有的,但是由于银行在年中(6月底)的时候很忙,没有接进民生银行的系统。” 9月1日,高唯伟在接受《辽沈晚报》采访时说,“现在我们遇到困难了,有的合作伙伴在撇清关系。”
共享单车的困局
酷骑并不是第一家出现危机的共享单车公司。
6月13日,也就是酷骑的黄金单车发布后的一周,位于重庆的悟空单车宣布停止运营,退出共享单车市场。
6月21日,共享单车平台3Vbike对外宣布称,由于单车大量被盗,即日起停止运营。
8月初,町町单车被爆出“卷款跑路”,办公室人去楼空。
大量用户在 微博、百度贴吧哭诉。。。
大量网友在网上发帖、发微博询问押金去哪里了。。。
依然还记得四个月前,面对媒体采访为什么不退款,町町单车经理解释说:最近员工离职比较多,刚好电话早上线路也出现了问题,我们也在等待电信过来检修......
等弄好了,我们就退。
甚至,面对公安人员的上门询问,创始人丁伟仍然淡定的表态:押金会退回,时间可能会稍微推迟一点
然而,两个月过去了。。。。押金还没有退回,公司高层反而集体跑了!
是不是觉得,很丧心病狂?
共享单车还在......人却跑了。。。
南京街头,大量这些小单车成了无主之物。。。
我们来算一笔帐:按照一辆小单车200元的成本来计算。
一个人押金是199元,按一辆8个人使用率算,一辆小单车就能获得近1600元的 “ 押金 ”;
如果是1万辆,那就是押金1600万!
10万辆,就是1.6亿!
小鸣单车等多家企业也被爆出退还押金困难。
这一次,轮到了酷骑。
在这些危机的背后,是待解的共享单车困局。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又一家共享单车濒临倒闭!连298元押金都退不出 06:54:59 && 曝出押金退款难问题的共享单车品牌酷骑总部,遭大量用户上门追讨押金。
9月28日上午,澎湃新闻记者在酷骑单车总部所在的北京通州万达广场B座前面空地看到,现场至少有数百名酷骑单车用户聚集,多名警察和保安拉起警戒线维持秩序。酷骑单车总部位于该大楼30层,这几个月该公司深陷“用户退押金难”风波。
一名现场维持秩序的保安告诉澎湃新闻(),这两天不断有酷骑单车用户前来办理退款手续,“人数以今天为盛,大约是昨天的10倍。”
酷骑单车曾推出土豪金版共享单车,引发市场关注。
(原标题:又一家共享单车濒临倒闭,连298元押金都退不出) 来源:&&&&作者:记者 张枭翔&&&&编辑:张一寒&&&&责任编辑:方志华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又一家共享单车濒临倒闭 酷骑单车用户上门讨押金_网易财经
又一家共享单车濒临倒闭 酷骑单车用户上门讨押金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又一家共享单车濒临倒闭 酷骑单车用户上门讨押金)
近日(9月27日),有微博网友爆料,一批酷骑单车用户来到位于北京通州的酷骑总部退押金,而之所以要现场退押金,是因为APP上已经无法完成退款了。“到了现场,就直接登记个手机号,然后支付宝充值的就直接给退款了,不过微信充值的还要等,就剩下几位工作人员登记,还有警察,领导早就跑了,公司里一个人都没有。”去现场退完款的张先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值得注意的是,酷骑单车与P2P诚信贷为同一CEO,曾有酷骑离职员工向媒体爆料,两家公司共用同一个财务。酷骑单车押金难退总部、分部人去楼空酷骑单车押金难退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了。今年8月中旬起,全国各地,有不少酷骑单车用户反映,酷骑单车无法在它承诺的7天内进行押金退款。有的用户甚至表示,押金退款申请了一个月,押金仍然没有退回,一直提示耐心等待,客服电话也打不通。对于押金的问题,酷骑单车曾经于8月26日在其官方微博上作出过回应,当时酷骑回应称,用户退押金迟缓是由于酷骑集中上线的新功能,更新频繁,系统不稳定。随后的8月30日,酷骑单车发布了名为“酷骑单车新CTO即将上岗,9月份技术系统将很快稳定完善”微博,微博中再次强调了酷骑的押金退回迟缓是由于系统不稳定。微博中酷骑也提到,新的CTO上任后,预计9月份全部问题都能得到解决,一切恢复正常。然而,现在已经9月底了,酷骑单车官方微博的更新停留在了8月30日。一切不但没有得到解决,恢复正常,酷骑单车的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除了北京的酷骑用户找上门去退押金,《证券日报》记者还在百度贴吧、微博等公共平台发现,有许多外地的网友留言,请北京的用户有偿跑腿代为申请退押金。近日,据杭州媒体爆料,维护杭州的酷骑公司已经人去楼空,办公场所已经租给了一家新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酷骑的公司今年5月入驻,9月便结清租金后搬走。除了杭州,西安、合肥、长沙等地的酷骑单车分部也已人去楼空。《证券日报》记者多次致电酷骑单车客服电话和公司电话,均无法接通。据媒体报道,酷骑公司于近日发布了内部信,称公司目前资金非常紧张,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公司的正常运营、员工工资的正常发放,为了不影响员工的正常生活,公司给大家一次自愿选择的机会。互联网分析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酷骑单车的倒闭已成定局。他的运维成本要增加,而且没有资本进入,更何况市场格局已成型,他只有迅速撤出才能减损。酷骑前员工爆料公司与P2P共用财务9月中旬,有酷骑的前员工向媒体透露,酷骑单车的退款问题并不是官方所回应的“技术问题”那么简单。该前员工还爆料称,酷骑单车的CEO还有一家P2P贷款公司诚信贷。经《证券日报》记者查证,诚信贷和酷骑单车的CEO的却是同一人——高唯伟。该前员工表示,这两家公司都在万达30层,实际上就是一家公司。酷骑所有的财务技术人员、财务人员都在诚信贷。
《证券日报》记者致电诚信贷客服电话,电话很快就接通了。诚信贷客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否认了两家公司是一家公司的说法,称只是CEO同一个人,两家公司由不同的人来管理。不过,该爆料人却指出,虽然说是两套系统,但工资确实一个人发,酷骑和诚信贷是共用一个财务的,肯定是一家。一家共享单车的企业,却和一个P2P公司不分家,很明显会出问题。于斌认为酷骑和诚信贷共用财务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两家公司,减少运营成本是关键。独立互联网专家张旭也表示这样的可能性是存在,不过真实性还需要调查。
本文来源:证券日报-资本证券网
作者:余若晰
责任编辑:钟齐鸣_NF561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酷骑单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