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国运动员级别是“百年一遇”级别的

查看: 2543|回复: 16
对百年一遇台风的科学解释-百年一遇是等级,并不是100年才来一次
主题帖子听众
四星会员, 积分 48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9 积分
四星会员, 积分 48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9 积分
在线时间1237 小时
&&我们说台风百年一遇或者50年一遇,并不说这样的台风在100年或50年一遇,这个百年一遇或者50年一遇只表示一个等级,意思就是在对有记录或者估计(以前没纪录的时候)的基础上,假如认为风力13级、降雨量400毫升这样一个台风,在100年之内是最大了,台风虽然很多,但是100年之内一般而言这个级别的最大了,这种百年一遇的台风,最极端的可能是100年只有一次,或者100年有无数次,但不会有更大风力更大降雨量的台风了。根据这个意思,说不定还会有200年一遇的。
就像修标准海塘,百年一遇的标准,并不是说100年之内低档一次就差不多了,海塘百年一遇的标准是个海塘的高度标准(当然包括质量什么的),比如应对8米高的海浪。
这其实跟美国最近遭受的飓风差不多,美国把飓风分成5级,1级飓风最小,5级飓风最大,上次新奥尔良遭受的是4级飓风,这次来的丽塔飓风是5级,据新闻报道是美国最近30年来,登陆美国的第一个5级飓风,但你不能把这个飓风理解成是30年一遇的飓风,否则,美国佬也太脆弱了。
主题帖子听众
在线时间2843 小时
长在中国真幸福啊!
上次偶们风速才15公里每小时!!美国则是650公里每小时!!
长在中国真是幸福!!
我喜欢进入男人的思想·女人的身体·
杯具的总是男人进入了我的身体,女人进入了我的钱包!
主题帖子听众
五星会员, 积分 87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18 积分
五星会员, 积分 87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18 积分
在线时间3133 小时
美国的飓风与中国的台风性质一样在计算上不同,才有
等级之分,就象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一样。西西。
主题帖子听众
在线时间2843 小时
哈!请问楼上的!丽塔是几十级台风??
我喜欢进入男人的思想·女人的身体·
杯具的总是男人进入了我的身体,女人进入了我的钱包!
主题帖子听众
一星会员, 积分 2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 积分
一星会员, 积分 2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 积分
在线时间31 小时
下面是引用闲雨飞烦于 23:53发表的:
哈!请问楼上的!丽塔是几十级台风??丽塔是飓风,不是台风,在太平洋形成的叫台风,大西洋形成的叫飓风。
主题帖子听众
四星会员, 积分 24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74 积分
四星会员, 积分 24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74 积分
在线时间166 小时
哦长知识了.
主题帖子听众
三星会员, 积分 11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66 积分
三星会员, 积分 11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866 积分
在线时间61 小时
美国确实脆弱啊,抗灾能力比我们差多了
丽塔飓风登陆的时候中心才195,没比我们卡努强多少啊,主要老美的房子用木材太多了
什么都不要留下
主题帖子听众
四星会员, 积分 48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9 积分
四星会员, 积分 48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9 积分
在线时间1237 小时
下面是引用闲雨飞烦于 23:41发表的:
长在中国真幸福啊!
上次偶们风速才15公里每小时!!美国则是650公里每小时!!
长在中国真是幸福!!
看到你这样说我只有一个字来回答你:汗!
你以为美国的房子全部是钢筋铸成的,而我们的钢筋水泥却是泥石流吗?
无知者无畏,还是无耻?
我们台风中心移动速度是15-25公里每小时,不知道你有没有长耳朵,每次气象台都是说:预计台风中心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继续向偏西方向移动等等。而飓风是以实际风速来表示,比如最高级5级飓风的风速是250公里每小时以上,这次让美国人胆战心惊的丽塔飓风是三级,风速最高209公里每小时。再来说我们的台风,以卡努台风为例,登陆时近中心最大风力50米/秒,风力最大为台州大陈岛59.5m/s,也就是17级,照此折算,近中心最大风力是180公里每小时,实际最大风力是214公里每小时,符合4级飓风的标准。而摧毁了美丽的新奥尔良、令百万市民弃城而去、死亡人数数千的“卡特里娜”飓风数百年罕见的5级飓风。美国历史上只遭受过5次5级飓风袭击,而此次“卡特里娜”的最大风速达到约78米/秒,远超出5级飓风的最低标准——70米/秒,其强度自1900年以来历史排名第二。
至于你说美国飓风的风速是650公里每小时,说句不好听的话,你这是在诽谤诬陷美国飓风,按照卡特里娜的最大风速78米/秒计算,实际风速也是280公里每小时,假如有一天美国飓风真的达到650公里每小时,呵呵,那我估计也是你吹牛吹得吧
主题帖子听众
三星会员, 积分 16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2 积分
三星会员, 积分 16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332 积分
在线时间372 小时
今年第0517号台风苏拉 (Saola)09月25日14时(北京时间)的中心位置在北纬34.7度,东经142.9度,中心气压 96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40米/秒。移向 NE,移速 35公里/小时,七级大风圈半径 350公里,十级大风圈半径 100公里。
今年第0518号台风达维(Damrey)09月25日19时(北京时间)的中心位置在北纬19.0度,东经111.9度,中心气压 930百帕,近中心最大风速55米/秒。移向 W,移速 15公里/小时,七级大风圈半径 450公里,十级大风圈半径 160公里。
http://candy-/index.html
主题帖子听众
三星会员, 积分 19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 积分
三星会员, 积分 192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7 积分
在线时间600 小时
专家级别!!!
主题帖子听众
入门会员, 积分 1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入门会员, 积分 19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在线时间23 小时
楼主你也不用这么卖力了,直接说我们这次是超万年一遇的好了
东钱湖隐士 该用户已被删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主题帖子听众
四星会员, 积分 44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567 积分
四星会员, 积分 44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567 积分
在线时间1336 小时
朋友全部要做气象学家啊~~乱七八糟~在这里讲所东西也不晓得~~~~~~```
如果说话可以解决问题 那么就没有战争了
主题帖子听众
入门会员, 积分 1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 积分
入门会员, 积分 1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52 积分
在线时间19 小时
真想不通,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了,很多知识都是举手之劳,为什么还这样自以为是、胡说八道、厚颜无耻。
把花费在乱起哄、骂爹娘的精力花在查资料、找原因上,然后在这里给大家一个参考该多好!
请大家不要再闹“闲雨飞烦”那样的笑话了。
支持楼主的科普宣传(但说明以前的宣传工作没有到位)。
主题帖子听众
入门会员, 积分 1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 积分
入门会员, 积分 1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 积分
在线时间4 小时
下面是引用统统刮死于 23:53发表的:
朋友全部要做气象学家啊~~乱七八糟~在这里讲所东西也不晓得~~~~~~```
侬算顶厉力的勒?神经病!
主题帖子听众
入门会员, 积分 1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 积分
入门会员, 积分 122, 距离下一级还需 78 积分
在线时间4 小时
下面是引用忽而今夏于 20:50发表的:
楼主你也不用这么卖力了,直接说我们这次是超万年一遇的好了
呆头鱼子,宁假好好教督侬讲还勿听唆?
主题帖子听众
一星会员, 积分 2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0 积分
一星会员, 积分 28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20 积分
在线时间63 小时
下面是引用忽而今夏于 20:50发表的:
楼主你也不用这么卖力了,直接说我们这次是超万年一遇的好了不懂还卖乖,请先搞懂了再来发骚好伐?
阿拉宁波网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
Powered by
服务热线:5
服务QQ/微信:、
23:29, Processed in 0.090527 second(s), 23 queries.[发生错误]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四十七)(点击:278)
(点击数:278)激流回旋赛场救生队长:保证运动员水中的绝对安全_综合体育_NIKE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激流回旋赛场救生队长:保证运动员水中的绝对安全
  --访激流回旋赛场救生队
  新华社记者冯坚 苏海萍 公兵
  皮划艇激流回旋紧张、刺激、好看,激流跌宕起伏,险情不断出现,也是个高风险的项目。为了保证期间运动员的绝对安全,顺义奥林匹克水上公园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高级救生队伍。说他们高级,是因为这是由来自全国部分省队的教练、水上运动学校校长和现役激流运动员组成的特殊专业救生队。
  现年42岁的余立功就是这个救生队的队长。他在2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他们的使命就是要保证参赛运动员的绝对安全。
  余立功来自贵州,是贵州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的副主任,这次被抽调来参加救生队,感到十分荣耀。“我们都感到十分光荣。奥运会我们盼了100年,在这里参与奥运会是我们百年一遇的好机会。大家在这里没有级别和地位之分,只有救生职责,”被阳光晒得黝黑的余立功说。
  他介绍说,这个团队由16名队员组成,有一个国际皮划艇联合会指派的、来自法国的教练负责训练。每天运动员训练完毕后,他们都要进行救生训练。
  “我们最小的28岁,最大的已经42岁了。穿着救生衣、戴着头盔在这里精力高度集中地关注赛道和每一个运动员的动作,争取在意外发生的第一时间跳水施救,”余立功严肃地说。
  在岸边值班的邱锁仁是山东水上运动学校的教练。36岁的他告诉记者,当救生员对他而言是挑战,也是件值得自豪的事,“我干激流4年,能当救生员很值得。这里毕竟是奥运会,机会太难得了。我们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施救”。
  余立功说,奥运比赛期间,激流回旋赛道两岸要设6个救生点,每个点有两个救生员值班。在施救时,一个救生员要马上入水施救,而另一个则在岸上协助施救。如果第一个点的救生员没有施救成功,下一个点的救生员接着继续施救,直到成功。此外,还有三个机动救生员流动巡逻。
  他补充说,一般情况下,救生员需要等运动员自救,如果自救无效,方可施救,因为一旦施救就可能影响希望继续比赛的运动员的成绩。他说,激流回旋运动员都会爱斯基摩翻滚,这是练激流的运动员在发生翻船事故时最基本的自救技能。如果运动员在比赛中没有完成这样的自救,就可以解开防浪裙,采取人船分离的方式逃生。当然了,一旦人船分离,就意味着放弃了比赛。
  当谈到救生员的基本技能时,他说,这些救生员应该是激流运动员和教练,因为这些人“知道水流的基本情况,能够判断最佳施救点,水性好,具备良好的救生技能。”
  “我们除了救生外,还要学急救知识。在奥运会期间,我们除了对落水运动员进行施救外,还要配合岸上的急救医生进行急救工作。我们要用担架快速将被施救者抬到急救点,”余立功不无自豪地说,“我们已经进行了20多天的专业训练,拿到了北京红十字会和中国救生协会颁发的专业证书。”
  “我们都很辛苦,也有一把岁数。不过,我们和报道奥运会的记者一样,需要敬业,因为这个任务很光荣。我们的使命就是要用生命保证参赛运动员在水中的绝对安全,”余立功说到此,露出了满脸笑容。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
更多关于&&的新闻
<FONT COLOR=#8f-8-1 23:41
<FONT COLOR=#8f-8-1 23:34
<FONT COLOR=#8f-8-1 23:33
<FONT COLOR=#8f-8-1 23:32
<FONT COLOR=#8f-8-1 23:31
不支持Flash他是田径界的“千年老二”,退役后专心致志为国家培养运动员!
他是田径界的“千年老二”,退役后专心致志为国家培养运动员!
史冬鹏,日出生于河北省保定市,中国男子田径运动员,主攻110米跨栏。2001年他在青年比赛中排名世界第一,在2002年牙买加金斯敦举行的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中,史冬鹏夺得了110米栏的亚军。刘翔是百年一遇的难得人才,毋容置疑。平心而论,当年被戏称为“千年老二”的史冬鹏,也算得上是十年难得一遇的跨栏飞人。他的名气应该能达到苏炳添一样的级别。刘翔曾说过史冬鹏的栏上动作非常漂亮,虽然天赋不及刘翔,但是史冬鹏长年能保持稳定胜迹,多次杀入关键赛事决赛总而说明,这位在镜头面前稍稍内向的大男孩在训练上的用工。低调沉稳的史冬鹏在退役后从来没有掺和在这些事情里,回到了河北省体育大队,担任跨栏组的教练。大史一生节俭,史冬鹏依然选择住在自家60平方米的老房子里。史冬鹏无疑是非常好的运动员。鉴于史冬鹏过于低调,潜心青训,可以说没什么新闻价值,所以媒体朋友们也很少去报道或者说打扰这位田径传奇。有记者曾问史冬鹏是否介意当年经常被称为“千年老二”,他则笑笑表示从不介意,并认为正是刘翔,才让这个项目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谢谢你们这么帅,还来看小编的文章,小编会在评论区等你们哦。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岁月煮一杯醇香的文字酒,我不将就!
作者最新文章GQ报道 | 国家任务:中国冰球的破冰之旅_GQ杂志_GQ男士网
GQ报道 | 国家任务:中国冰球的破冰之旅
袁俊杰和英如镝勾勒了中国冰球队的成长轨迹和未来的方向。
袁俊杰在昆仑鸿星的处子赛季达成了回国前的所有设想。赛场上,他将华人球员在 KHL 的第一个得分、第一粒进球、第一粒季后赛进球、第一个全场最佳全都收归名下;赛场下,他开始可以用普通话解说比赛,虽然还用不好儿化音,但不妨碍和朋友一起“撸串儿”,他在北京找到了家的感觉。而对于英如镝来说,这里本来就是他的家,可以在家门口打球一直是他的梦想,父亲曾跟他说没选上 NHL 不是失败,2022年不能在家门口参加冬奥会才是。袁俊杰的到来,无疑会增加中国男冰冲奥的筹码。中国冰球正走在破冰之旅的路上。袁俊杰和英如镝是最受瞩目的种子。这两个背景迥异的年轻人,既勾勒了中国冰球过往的成长路径,也决定了它的未来。上个赛季结束后,我们与袁俊杰一同前往俄罗斯,观看季后赛西部决赛的争夺,用一条视频记录了他的成长历程和对未来职业道路的期待。“你就是英如镝吧?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你。”袁俊杰的目光快速扫过一群金发碧眼的大胡子,最终定格在那个和他一样黑头发、黑眼睛的男孩脸上。“对,我就是英如镝。”这是去年八月,袁俊杰和英如镝之间的首次对话。有人主动跟自己搭话,英如镝不免兴奋,以为新队友要跟自己聊聊冰球。结果袁俊杰掏出手机,“这个字怎么读?”“这个英文翻译成中文是什么?”“那句话应该怎么说?”这样的对话持续了三个小时。作为昆仑鸿星为数不多的“中国球员”,袁俊杰和英如镝的身份不同,他不能被算在联盟规定每个俱乐部“至少5名本土球员”的范围内,准确地说他是一名“华人球员”,持加拿大护照的他是这支刚刚加入 KHL 联赛的中国球队的“外援”。关于职业冰球,袁俊杰自然没有什么需要向英如镝请教的,出生在一个领土全部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国家,如果你不会打冰球,冬天就会显得无比漫长。袁俊杰甚至不记得生活中没有冰球的日子是什么样子的,“爸爸很重视我的学业,也有带我去学很多课程,我弹了很多年钢琴,但我的梦想一直是成为职业冰球运动员,从三岁第一次穿上冰鞋开始,从没有变过。”袁俊杰看着法裔加拿大人队的比赛长大,他从小就梦想身披蓝绿相间的球衣,站上 NHL 的赛场。“在我七八岁的时候,队友里还有一些华裔的朋友和我一起打球,但在那之后,大家就开始分流,一方面教练会按照你的能力和潜力去分组,另外也有一些孩子转去从事别的训练,我基本上是唯一坚持走到职业的。”袁俊杰回忆说。2013年,一本名为《冰球家长及他们的孩子为加拿大最爱的运动所付出的代价》的书中发布了一组关于安大略省冰球成才率的数据。前 OHL 教练吉姆·帕塞尔斯从1991年开始跟踪的30000个冰球男孩样本中,仅有48名通过 NHL 选秀,其中32人实际上参加过 NHL 的比赛,15人完成了一个(及以上)赛季,最后他们当中只有6人参加过至少400场 NHL 的比赛(400场比赛是 NHL 球员可以参与联盟养老计划的门槛)。从没有华裔甚至亚裔球员达到过这个门槛。2011年,18岁的袁俊杰曾经在 NHL 选秀中被 NHL 温尼伯喷气机队选中,成为第三个被 NHL 球队选中的华裔球员,然而他并没能登上NHL的赛场。“在你认识的华裔球员中,有没有人能够在 NHL 赛场上打到主力的?”我问袁俊杰。“没有,”袁俊杰犹豫了一下又补充了一句,“也许有吧,但我不认识,也许以后会有。”一方面,黄种人在力量、速度上的相对欠缺;另外一方面是传统东方文化中的礼让、谦和并不鼓励孩子主动冲撞他人,哪怕是在球场上。在北美,12岁是冰球赛场上允许球员进行直接身体冲撞的年龄,亚裔球员的劣势通常在这个阶段就显现了出来。同样的挑战也发生在英如镝身上,9岁时,他第一次离开北京去北美“闯荡江湖”,凭借在国内吃小灶练出的一身绝技,他在少年联赛中曾经一个赛季得到过98分,英如镝觉得自己简直可以“制霸北美冰场”。然而好景不长,“在对方的冲撞和身体对抗下,我的技术完全被压制了。(12岁)那个赛季,我才得了12分。那一年是我冰球生涯的第一个大挑战。和我同时去美国的朋友都面临着一个选择:改变打法或面临淘汰。于是我们只能向身旁的球员们学习,慢慢地学会了身体接触,包括怎样用身体保护球,怎样在激烈撞人情况下分球,和最重要的:怎样主动撞人。”作为著名导演英达的儿子,英如镝从拿起球杆开始就是中国“最著名”的冰球运动员,直到2015年,他在虎仔时期的队友宋安东成为第一位通过 NHL 选秀的中国球员,才算与他齐名。爱子心切的英达在推广自己儿子的同时,也成为冰球运动在中国的推广者之一,和很多冰球家长建冰场、买球队的方式不同,英达更多的是利用公众人物的影响力让更多人知道这项运动。2008年,只有4支球队参赛的第一届北京市青少年冰球联赛开打时,很多媒体都是冲着“英达老师”的面子去采访的,“在中国很少有人知道冰球,也很少有人懂得怎么写冰球,至少我在那,很多记者采访回去后就可以发一篇稿子。还是得让更多人知道这项运动。”2016年,北京注册球员达到2736人,成为全国增幅最大、注册球员最多的城市。在北京冰球蓬勃发展的同时,“著名球员”英如镝却在2016年 NHL 选秀大会上遗憾落选。对待选秀失败,英达显得很豁达,“选秀如果没选上,对英如镝来说不是失败;如果中国冰球队能够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而英如镝没有入选国家队的话,那才是他的失败。”他更看重的是儿子获得一个符合自己能力和发展阶段的平台。就在NHL选秀的同一天,英达所期待的平台就建在了他的家门口——日,在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共同见证下,北京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有限公司与 KHL 签署《参加大陆冰球联赛授权协议》,中国第一次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职业冰球俱乐部。这也让英如镝放弃了本来在北美继续打发展联盟的计划,“我是为了打球去美国的,我们家为了方便我打球,在美国也搬了四五次家,这次可以在家门口打球了,我当然要回家。”去年9月5日的五棵松体育馆,北京昆仑鸿星迎战海军上将。对于 KHL 来说,这只是普通的一场常规赛,而对于中国来说,却是首次迎来国际顶级职业联赛。在“一带一路”和“2022年冬奥会”两个大背景的烘托下,说昆仑鸿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并不为过。当天正在杭州参加 G20峰会的习近平和普京双双发来贺电,凭借这两封贺电,昆仑鸿星登上了很多媒体的头版。对于英如镝来说,那也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大舞台。“我第一次在那么大的场馆打比赛,当那么多观众在看你比赛,给你欢呼和鼓掌的时候,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我当时想2022年,我一定要在这里打奥运会。”英如镝站在冰场中间,仰头看着看台上也在挥舞着双手的观众,觉得自己做了一个对的决定。然而,再次站上五棵松的冰场,英如镝又等了几个月的时间。为了达成晋级季后赛的目标,主教练尤金诺夫将更多的机会给了球队中经验丰富的外籍球员,英如镝和他的小伙伴只能坐冷板凳。“不上场的时候,你坐在下面,心里很失落,因为看到别的球员上场、下场,他们身上的汗水和那种激动、紧张,觉得自己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人。”2016/17赛季,他为昆仑鸿星共出赛25场,场均时间仅为2分41秒,得0分。更尴尬的局面则是在每个主场比赛的赛后,当其他队友在更衣室里讨论着赛场上的细节,或者是赛后要去哪里放松的时候,英如镝通常要去代表全队接受媒体采访,因为他是这支球队里的“明星”。经常,他都要站在混合采访区的镁光灯下,点评一场自己没有上过一秒钟的比赛,“有时候会觉得有点丢脸,但没有办法。这是一支新成立的球队,无论是对于媒体还是读者来说,也许都只知道我的名字。那我既然不能为球队在场上做贡献,就在场下努力吧。”时间长了,英如镝在期待上场的同时,也开始愈发害怕上场,“你对自己信任的程度其实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场上的表现,当你身边的所有球员都比你高、比你壮、比你成熟时,你很难相信自己的想法。有时候,你真的拿了球就怵了。” 然而从俱乐部管理层的角度来说,无论是本着推动中国冰球发展的初衷,还是满足中国观众希望在场上看到中国球员的愿望,都不止一次向尤金诺夫表达了希望能够多给中国球员上场机会的愿望。但作为一名职业教练,尤金诺夫在成绩和为中国冰球培养人才之间,选择了前者。“这是球队的第一个赛季,我的任务是带领球队打进季后赛,而培养中国年轻球员是一个长远的规划,并不是我在比赛里多给一次出场机会就能实现的。这里除了中国球员,还有来自俄罗斯、美国和芬兰的球员,每个人都在通过努力得到自己的上场时间,他们应该获得去季后赛的机会,我要为来到这支球队的所有球员负责,这很公平。” 尤金诺夫深知平衡这样一支来自8个国家、说7种语言的球队关系并不容易,语言隔阂、长途旅行,北京的环境和交通问题,让很多外国球员很难适应。来自俄罗斯的1号门将马卡洛夫在中国过得就没有那么开心——作为主力门将,他因为伤病缺席了赛季后半的大多数比赛。“呆在北京很无聊,不知道可以去哪儿,出去好像也很堵车。上海对外国人友好很多,但却没人来看比赛,有时候比赛只有几百个观众,其中还有很多俄罗斯人是来支持客队的。”马卡洛夫忍不住向俄语媒体抱怨。随着常规赛的进程推进,中国球员的出场时间就愈发压缩,朱紫阳、夏盛戎、夏田翔因为伤病等原因,2017年开始就没有出现在球队名单当中,英如镝和另外一名来自黑龙江的球员王冠华跟随球队一直训练、旅行,但极少获得出场机会。中国籍球员打不上球,俱乐部和球迷的期待就转投向“广义上的中国球员”袁俊杰身上。在北美三大青年联盟 WHL 锻炼过三个多赛季的袁俊杰很快得到了教练团队的认可。KHL 处子赛季,袁俊杰打满昆仑鸿星全部65场比赛,平均出场时间超过12分钟,打入4球,得12分。华人球员在 KHL 的第一个得分、第一粒进球、第一粒季后赛进球、第一个全场最佳球员全都被归在袁俊杰的名下。而对于这样的成绩,袁俊杰并不感到意外,“十几年来,我每天都练得很辛苦,就是为了能够在场上打球这几十分钟的时间。所以每场比赛,我都有准备好,每次教练给我多一个机会上冰,我就努力表现给他看我可以打这么高的水平,我并不为此感到惊讶,因为这是我努力的结果。”同为北美华人,林书豪的经历给了袁俊杰很多鼓励和启发,“即使看不到机会的时候,他也一直都在努力训练,为属于他的机会做100%的准备,所以当机会到来的时候,他才可以抓得住。整个职业生涯,重要的机会只有几次,而不是100次。” 也许对于中国冰球来说,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是百年一遇的机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备战工作迫在眉睫,我们的目标是男子冰球取得奥运会资格,并有良好表现,女子冰球夺牌争金,重返世界巅峰。”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志利在采访中毫不掩饰中国冰球的远大抱负。但残酷的现实是中国男足还存在冲击2018年世界杯决赛圈的理论可能,而中国男女冰已经确定无缘平昌冬奥会,所以不管是目前排名世界第16位的女冰要夺冠,还是世界排名第35位的男冰要冲奥都是“迫在眉睫”的备战任务。根据国际冰联规则,冬奥会东道主的男队若在冬奥会举办前两年的世锦赛上排名没有进入前9,则必须通过资格赛才能取得奥运会的入场券。而参加资格赛的球队世界排名须在第10至33位之中,中国男队目前连参加资格赛的资格都还够不上。“明年的目标是能够保住这个组别不要掉下去,因为最近几年一直是升上来再掉下去,一直这么循环。”夏田翔说。和领导的远大理想相比,球员的目标就显得保守,但也实际得多——中国男冰 U8 和 U20 的国家队也都在世锦赛相对较低的组别中,对于一个竞争激烈的集体项目来说,短时间内,除非全面换血,否则很难看到大幅度提升的可能。中国男冰的辉煌岁月还要追溯到1981年,北京首次承办男子冰球世锦赛,中国男子冰球队在 C 组比赛中以6胜1负的战绩升至 B 组,世界排名来到第15位,“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也从此喊响。为了向经典致敬,昆仑鸿星在季后赛第一轮主场比赛,特别邀请了参加过1981年冰球世锦赛的姚乃峰、王春江、陈升文三位名宿为昆仑鸿星开球。三位中国冰球老将也现场目睹了昆仑鸿星击败东部排名第一的马钢城冶金队。然而就像恒大带给中国足球的辉煌和尴尬如出一辙,在男冰国家队的层面,中国男子冰球队在2月的亚冬会上3战皆墨,连丢32球,且1球未进。亚冬会后,国家体育总局紧急召开了关于冬季项目跨界选材的研讨会,重点谈到了冰球项目,其中不乏冰球与曲棍球跨界培养、发展轮滑冰球等未经证实的设想。但更现实的例子已经摆在面前——2018年冬奥会主办国韩国男女冰双双取得入场券。2014年,NHL 赛场上最成功的亚裔球员白志善应邀回到韩国执教韩国男冰,随后,韩国归化了数名外籍球员。4月底的世锦赛甲级A组比赛中,韩国队5比2击败哈萨克斯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亚洲冰球一哥,并将世界排名提高到有史以来最高的第15位。“他们来到这里,和我们吃一样的食物、学习韩语,他们喜欢在这里生活并受人尊敬,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他们带来了在北美打球的经验,而韩国本土球员适应了这些新事物并从中学到了很多。现在,我们已经越来越依赖韩国本土球员在比赛中的作用,他们都是球队不可缺少的成员。”白志善认为归化球员提升了韩国冰球的水平。而在中国体育史上,“归化”的例子仅有一例——马术运动员华天,2008年北京奥运会,因为华天的到来,中国体育代表团第一次实现28个大项全项参赛。而男子冰球作为冬奥会上最重要的比赛,东道主自然不愿意缺席。和肤色不同、语言不通的韩国队相比,中国冰球在袁俊杰身上看到了“瞒天过海”的选择可能。“从小开始培养运动员,打各级别比赛之后再到成年的传统流程已经来不及了,最好的方法就是‘借鸡下蛋’,这也是国际上流行的做法。用外籍球员打球,三年后可以归化成本国球员。”昆仑鸿星俱乐部董事会主席赵晓宇说,他们要做的就是为中国冰球“准备”两支可以参加2022年冬奥会的国家队,赵晓宇还透露昆仑鸿星在国外已经组建了一支女队,“全是中国脸,其中有4个哈佛大学的,4个布朗大学的。”温哥华拥有北美最大的华人社区,从早期的香港移民到后来的大陆移民,几乎就是中国南北方文化的一个浓缩版。赛季间歇,袁俊杰回家期间俨然成为当地华裔冰球家庭的咨询顾问。“很多人问我在中国打球好不好?我都告诉他们很好。我在这里有球打,教练和俱乐部都很重视我,对我很好。” “在美国的时候,你可以和队友一起打球,一起吃饭、开玩笑,但不会坐下来长谈,文化不同,对很多事情的想法就会不同。”同样是离开家,袁俊杰说来到中国的感觉很不同,虽然偶尔也想念家里炒饭的味道,但在北京 “撸串儿”也挺香的。听英如镝说多了,袁俊杰也开始会说“一点儿”、“慢慢儿”、“胡同儿”,他还跟王冠华学了两句东北话。然而,当他在微信里回一个“好嘞!”而不是“OK”的时候,还是让人惊讶不已。我问他“好嘞”是从哪儿学来的?他有点不好意思,“我听饭店的服务员这么说的。” 4月底,2017年全国冰球锦标赛在齐齐哈尔举行,而比赛前后发生的两件事情让人意识到归化组成一支冰球队与当初归化一个华天相比,不仅是人数上的增加,要解决的问题甚至是几何倍的加成。赛前一周,刚刚成立的北京首钢冰球队在北京打了一场表演赛,宋安东、英如镝等北京球员组成“一队”,没入选哈尔滨专业队后被北京引进,又送到美国训练的一批球员组成“二队”,然而名声在外的“一队”意外地以0比2被“二队”击败。4月24日,北京首钢冰球队在全国锦标赛第二场比赛中,遭遇老牌劲旅哈尔滨一队,结果比赛第一节第11分钟,因为一个争议进球的产生,场上12名球员中的8名纷纷扭打在了一起,比赛一度中断。仅腾讯网上一则标题为《中国男子冰球锦标赛发生斗殴,场面一片混乱》的视频播放量就超过6600万次,而同一平台上的 KHL 单场比赛的浏览量最多不过几十万。这是中国冰球今年第三次进入热搜的排行,无一例外,都是因为“打架”。3月初,以齐齐哈尔球员为班底的龙之队在亚洲冰球联赛上暴打韩国队时,还有人大呼痛快,但对于这次内战,中国冰球感受到的就只剩下“亲者痛”了。然而,就像事后中国青年报相关文章标题中写的《全国冰球赛场再出群殴事件绝非偶然》,对于处于新老体制交接和斗争中的中国冰球来说,这场“内战”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的。一方面,以北京队为首的年轻球员多数在各级别国际联赛俱乐部训练参赛,平日分散在大学、青年联盟当中的他们无法长时间在一起训练,配合默契度不高,对于哈尔滨的“战术犯规”毫无戒备和应对措施;另一方面,多年来双足鼎立的齐齐哈尔和哈尔滨队感受到了新势力的威胁,传统的专业体制短期内很难接受这种改变,危机感让他们甚至不惜大打出手。事后,中国冰球协会发布声明称:“将不断加大力度维护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赛场违规行为。”但并未给出关于涉事球员的具体处罚情况。4月底的北京,温度一路飙升到30多摄氏度,但昆仑鸿星小狼冰球俱乐部仍然像一个超大冷藏室,两个 KHL 比赛标准的冰场连在一起,室温常年只在七八摄氏度左右。俱乐部二层看台上的每个人都裹着羽绒服,搓着手,准备见证中国国家冰球队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国家队第一次以专业选拔的方式产生。4月28日起的4天里,2017中国冰球国家队选拔营在这里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冰球运动员将通过冰上训练、陆地测试和实际比赛的方式,经过国际专家委员的综合打分,提名选出国家男子冰球队、国家男子 U20 冰球队、国家男子 U18 冰球队、国家女子冰球队、国家女子 U18 冰球队共五支队伍,他们将代表中国参加各类国际冰球赛事。也许是因为已经适应了冰场的温度,或者是还带着刚刚训练的热量,袁俊杰的深色短袖T恤在一群看客里面显得格外醒目。和那些等待选拔结果的地方队教练、球员家长或者球迷的忐忑不同,袁俊杰的紧张里夹杂着期待。在未来的一年里,他们当中会有人成为袁俊杰在昆仑鸿星共同征战 KHL 联赛的队友,在更远的未来,也许还会有人和他一起为中国男冰并肩而战——这是他当初选择回到中国的初衷。5月8日,中国冰球协会公布了选拔结果,夏田翔顺利入选中国男冰名单,英如镝因为要参加昆仑鸿星的夏季特训而获得国家队集训的豁免权,同样获得集训豁免权的还有参加 NCAA 的宋安东。然而,关于这份集训通知,更多人关注的是其中“税后工资月薪可达4万”这一条款,但细心的人也许会发现101人的名单中100人来自黑龙江,其中也包括在“打架”事件中第一个动手的哈尔滨球员温超;唯一的例外是一个名叫胡杨的男孩,他和袁俊杰一样出生在加拿大,父母都是中国人。发布名单的同一天,中国冰球协会也发出了北美选拔营的通知,适用于1990年到2001年之间出生的中国籍和华裔球员,6月初昆仑鸿星的专家团将远赴多伦多和温哥华为中国冰球继续“淘金”。据拥有国际冰联所有协会转会接口的一家网站显示,在2016年 NHL 选秀中创造华裔球员最高排位(第三轮69顺位)的蒲羽翀就已经进入国籍转换程序,这无疑是中国冰球“打开大门”后引发的连锁效应。然而如何将文化背景不同、训练体系各异,甚至语言不通的海归球员、归化球员和本土球员糅在一起,成为一支能够“为中国冰球而战”的国家队,显然是比组建职业俱乐部更复杂的难题。编辑:曾鸣
采访、撰文:胡金一
摄影:贾睿
视觉:梁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游泳运动员级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