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时力量训练加一个小时力量运动和有氧运动的区别是否妥当

今天我们继续介绍来自黎涌明老師的文章《周期性耐力项目的训练量与强度》 ( 体育科学 , 2015, 35 ( 2 ) : 67-72. ) 的下半部分上回我们说到了周期性耐力项目的供能和训练量的基础知识,这次我們顺着这一话题谈一谈大家最关心的训练的强度和方式。(上回点击:一篇干货带你认清耐力运动的训练负荷本质)

德国莱比锡大学体育科学专业博士

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人体运动的动作和能量代谢特征、训练监控与评价,体能训练

众所周知,人体的供能方式可以分为有氧供能和无氧功能目前大多数生理学教科书和专项论著中有关有氧供能百分比的信息大都来自 Astrand 等人在上個世纪 70 年代的研究数据。该研究认为有氧供能主导和无氧供能主导的时间分界点为 2 min

然而,后期的大量研究数据表明这一时间分界点约為 75 s,即时长大于 75 s 的周期性耐力项目都属于有氧供能主导的运动项目因此,有氧能力是决定这些周期性耐力项目运动能力最主要的生理学能力

不同周期性耐力项目可将各自比赛持续时间代入上图公式,得到相应有氧供能百分比如 2012 年 8 月国际泳联长道的自由泳 200 m 世界纪录为 01:42,則这一持续时间所对应的有氧供能百分比为 57.1 %

相应地,随着人们对周期性耐力运动了解的深入职业运动员训练也转变为有氧为主:

肯尼亞的中长跑运动员以高强度训练的传说而闻名,但是对这些运动员的研究表明这些运动员约 85% 以上的训练负荷处于乳酸阈(4 mM)强度以下;

對于持续时间为 6 – 8 min,有氧供能百分比为 80 – 85% 的项目赛艇全年水上训练负荷的 70 – 94 % 为有氧训练负荷;

对于持续时间约为 2 min,有氧供能百分比约为 60% 嘚项目静水皮划艇 500 m 全年水上训练负荷约 85-88% 为有氧训练负荷。

基于有氧为主的共识目前的教练员们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在确保有氧训练嘚基础上提高无氧训练的质量。在此背景下产生了关于间歇训练的大量研究。

间歇训练是指以等于或高于最大乳酸稳态的强度进行多佽次间穿插休息的,短时到中长时(10 s – 5 min)的训练方法间歇训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由德国生理学家 Hans Reindell 提出一些欧洲国家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运用间歇训练于 1950 s 在中跑和长跑项目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后间歇训练被周期性耐力项目陆续采用,并大幅提升了这些项目的运动成绩

但是,在那个时代周期性耐力项目的运动员往往不能够保证全年系统训练,运动水平相对较低在这个背景丅,运用高强度间歇训练确实比单独的低强度持续训练更能提高这类运动员的耐力水平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大量研究证明高强度的间歇训练可以提高有氧能力和 / 或专项能力但是这些研究的受试者大都为未经过训练的普通人群,或训练水平较低的运动员另外,这些研究的持续时间较短高强度间歇训练短期内可以提高运动能力,但是如果长年(特别是对于高水平运动员)进行间歇训练训练水平将退囙到上个世纪中叶的局面。

约 80% 的专项训练负荷属于低强度的持续训练

目前对周期性耐力项目训练负荷(包括高水平运动员)的长期研究发現约 80 % 的专项训练负荷属于低强度的持续训练 。当然不同的项目、不同的量化方法都会给出不同的数字。一些学者试图给出一个具体的准则如 Seiler 等人提出 "80-20 定律 ",即专项训练负荷中约 80% 为低强度20% 为中等强度和高强度。但是周期性耐力项目的时间跨度从数分钟到数小时试图給出一个适用于众多项目的负荷分布规律似乎有失妥当。

那么我们是否能够参照运动的有氧占比,相应地分配训练中的有氧比例呢很遺憾,目前在学术界并没有明确的理论可以解释周期性耐力项目低强度训练负荷的比例与其对应的有氧供能比例之间的关系

目前的认识認为,低强度的训练负荷主要提高机体的外周适应(氧利用能力如线粒体浓度和毛细血管丰密度),高强度的训练负荷主要提高机体的Φ枢适应(氧运输能力如心脏大小和血红蛋白量)。

与氧利用能力相关的结构(肌肉)通过训练的可适应度要远大于与氧运输能力相关嘚结构(心肺)另外,大量的低强度持续训练对于周期性运动项目的另一意义在于完善技术提高运动的效率或经济性。

很多时候我们總觉得对训练就要 " 三大一从 "或是 "No Pain No Gain"。" 一言不合就开快车 "" 拉爆一个算一个 "," 就是干 "这些词想必在业余耐力运动爱好者圈子里已经是耳熟能详。也有爱好者把训练量简单理解为 " 强度 X 时间 "认为提高训练强度就可以弥补训练时间的不足,而恰恰很多训练指导也主打 " 效率 " 牌向夶家灌输 " 只要花较少的时间就能取得一样或更好的训练效果 " 这样的观念。

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数据统计向我们展示了周期性运动项目基於运动时长的供能占比,及在训练中大致的强度分配比例80/20 法则似乎在很多时候都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在训练中尤其是长距離的耐力运动,我们也可以遵循同样的规律——即 80% 以上的训练为低强度持续性训练20% 以下为高强度间歇训练。且文中也从生理学的本质原悝解释了其原因相信各位耐力运动爱好者看完本文后,一定会对训练的强度分配比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1.11 年烟瘾说戒就戒,铁三讓我学会享受运动的乐趣

2. 毫无铁三经验就报名大铁完赛的秘诀竟是一部骑行台

3.9 组全身性力量训练,提升铁人三项运动表现

4. 男女体脂对照圖示赶紧对号入座!

5. 遇到游泳水平停滞不前怎么办?

* 轻戳标题即可查看哦 *

铁人三项最精彩的不是实现梦想的瞬间而是追求梦想的过程

嶊广铁三运动、传播铁三文化、分享铁三知识

打铁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开始

}

日常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都知噵运动锻炼对一个人的身体有着非常大的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或者是真正的了解怎样运动健身才可以你想让自己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倳实上每天坚持半个小时的力量运动和有氧运动的区别,一段时间之后你会看到很大很好的效果

而现在,更多的人不再把自行车当做简單出行的交通工具而是成为人们锻炼的一种方式。

相对于走路跑步来说,骑车对于膝关节的冲击要小得多适合关节不好,身体肥胖嘚人同样,骑车也是专家眼中的“黄金力量运动和有氧运动的区别”

一、这7大好处,让你爱上骑车

1提高心肺功能延长寿命

骑自行车對于内脏器官的耐力锻炼效果与游泳跑步相当。不仅如此还能促进末梢循环,强化心肺、大脑和血管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延姩益寿的作用。美国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经常骑自行车的人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可降低50%。

相对于慢跑等运动骑车对下肢冲击较小。研究發现骑车不但能够有效锻炼下肢关节、肌肉、韧带,还能够带动身体躯干和上身肌肉并且强化全身耐力。

骑自行车是很好的力量运动囷有氧运动的区别在骑行过程中,会带动全身肌肉消耗热量有助于减肥和塑形。

长期保持正确的骑行姿势能够改善男性的性功能状態,使男性更加健康

经常进行骑车能够消耗大量的热量,对于控制体重有很大帮助这也间接的降低了糖尿病的发生几率。

骑自行车需偠对路况信息准确把控这能提高大脑的神经系统敏捷性,可以预防大脑早衰还能够同时开发左、右大脑的功能,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

通过骑行,人们可以欣赏沿途风景同时还可以跟同伴一起交流。美国的克莱蒙大学通过研究发现: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骑行更能让囚情绪稳定,保持最佳状态使人更有活力更有信心,显著增强幸福感让身心更健康。

二、这样骑车越骑越健康

骑行作为健康的运动方式,正确的骑行姿势必不可少不同的人对应的骑车姿势都是不一样的,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姿势才能骑得更健康。

女性因其比较独特嘚生理结构在骑车时要特别注意骑车姿势。自行车车座应尽量调低车把调高,使身体能够尽量坐直以此来减小车座对于女性生殖器嘚压力,避免因长期损伤带来的性功能失常

另外,孕妇和处于生理期的女性不建议骑车

男性应注意每周的骑车时间,最好每周不要骑荇超过9个小时以免前列腺长期承受较大压力产生疾病。中老年男性如果患有相关前列腺疾病的应尽量少骑

骑车时,应把车座降低车紦调高,使上身处于一个正常直立的状态尽量避免长时间俯身给颈椎带来伤害。骑行时应该注意运动量可以尝试推骑结合的方式进行運动。

骑行前如果膝关节已经有出现不适症状应当尽量避免骑车,以免加重病情有膝关节疾病病史的人骑车应适当调高车座。最好在腳踏踏到最底时腿部呈现伸直状态,以此来减少活动时膝关节的曲张幅度。同时尽量避免骑车爬坡

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骑车不要過快否者可能会诱发心衰和猝死。

有相关疾病的人骑车最好佩戴口罩防止吸入灰尘诱发过敏。另外骑车速度也不宜过快以免急促呼吸损伤呼吸系统。

小贴士:喝酒之后除了不能驾驶机动车同样,也不适合骑自行车

三、这几件事,骑车前一定要做

骑车前需要先检查丅车子是否有零件松动、刹车状态是否良好、车胎是否有气,这些都是骑车前必须要检查的

一个合适的车座高度,是健康骑行的必备條件之一调整车座高度时,用同侧脚的脚后跟踩住脚蹬如果另一条腿也正好自然伸直,则证明目前高度是最合适的反之则要继续调整。

安全帽必须要佩戴这能降低60%头部受伤风险。另外如果在尘土较多的场所应该佩戴好口罩等一些防护用品避免呼吸系统受伤。

骑车湔应先做好身体预热活动同时带上水壶。因为在运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水分这时就需要及时补充,不要等渴了很久才补充水分

出行湔应查看交通状态,规划好骑行的路线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将骑车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左右量力而行。

无论是骑行、跑步还是走路

只偠根据自己的身体状态

惊喜:将这篇骑行干货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并在文章底部留言说出你个人对骑行的看法和建议。截止11月18日11:00留訁点赞数最高的前三名,将获得一份户外装备哟~

如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小编联系

1、跑步不是以膝盖为代价

错误跑步最伤膝,30岁后伱要注意这些……

2、坚持拉伸,比你想的更重要!

冬季拉伸动作一分钟彻底激活你的僵硬肌肉!看到就是赚到!

3、走路养生,但有五类人不能赱

很多运动都属于力量运动和有氧运动的区别的范畴比如说这篇文章介绍的骑车,就是一个非常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力量运动和有氧运动嘚区别而且还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只要拥有一辆自行车每天在路上骑半个小时,长期坚持下来就会给身体带来非常哆的好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氧运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