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ke瑜伽教练培训哪里好多少钱

请打开Wake客户端,进入“我的”频道扫一扫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
如何让身与心回归?
如何将好习惯培养?
如何向高阶级提升?
如何在习练中解惑?
瑜伽习练宝典
"此刻在Wake习练
每分每秒,都有来自全世界的Wakers在这里探索瑜伽世界,享受身心结合。
刚刚习练了哈他瑜伽初级
刚刚习练了关于压力
刚刚习练了髋关节修复
150****1803
刚刚习练了减脂瘦身瑜伽
137****2472
刚刚习练了冥想音乐
刚刚习练了关于睡眠
刚刚习练了腰腹塑形
---晴天小猪---88
刚刚习练了7天极致美臀计划
梨涡浅笑。
刚刚习练了腰腹塑形
刚刚习练了肩颈理疗
刚刚习练了哈他瑜伽是什么?
刚刚习练了发现快乐
135****8340
刚刚习练了哈他瑜伽初级
刚刚习练了孕妇后期(28~42周)
刚刚习练了发现快乐
刚刚习练了流瑜伽二级
刚刚习练了肩颈理疗
139****4713
刚刚习练了缓解压力
刚刚习练了腿部塑形
131****1699
刚刚习练了阴瑜伽
刚刚习练了冥想音乐
刚刚习练了缓解下背部疼痛
137****2472
刚刚习练了冥想音乐
刚刚习练了哈他瑜伽中级
Wake企业瑜伽培训是国内为企业提供瑜伽服务的专业机构。我们可提供办公室瑜伽、传统瑜伽、双人瑜伽、户外瑜伽、力量瑜伽、塑形瑜伽、亲子瑜伽、理疗瑜伽、太极瑜伽、禅坐瑜伽等。企业只需花1小时即可是他们享受瑜伽带来的身、心、灵的平静与放松。
400-166-8393
工作日9:30-18:0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东里甲406-2注册 | 登录
懂设计 懂分析 爱调戏开发的产品经理
零基础学产品,BAT产品总监带,2天线下集训+1年在线课程,全面掌握优秀产品经理必备技能。
被朋友安利了Wake这款App,号称瑜伽界的Keep,在试用以后想尝试就产品的线上课程设置上做一点讨论,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
瑜伽在东南亚一带更多的和禅、冥想等内在修身课程联系在一起,讲求的是对自身心境、身体的感悟,通过一系列的瑜伽姿势配以冥想,达到修身养性、自我修正(精神与身体)、锻炼身体的目的。
瑜伽相对来说是不太受到场地限制的一项运动,理论来说有一身瑜伽服、瑜伽垫、线上引导就可以在家或空地上完成许多基础瑜伽姿势的练习。在这种情景下,为什么由瑜伽教练所带领的线下课程,依然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答案有两点:
对于身心的引导
根据自身情况的量身定制及身体保护;
而这也是持证瑜伽教练依然很受欢迎的原因。
再来说说Wake的课程体系问题。Wake目前是一款主打线上瑜伽教学的产品,在给予一般性基础课程的同时,会推荐由VIP教练(瑜伽持证教练)所开设的专题课程,同时开设有冥想专题以辅助瑜伽练习,三者对于课程划分的主线略有不同,我们来依次进行分析。
基础性课程设置分析
产品采用Feed流的形式,用户初次进入时可以查看到5个系列瑜伽课程,且同时为初级课程(猜想是利用较低的门槛留住用户)。
用户点击“添加新课程”时,可以看到所有的系列“基础课程”按照一定顺序(顺序机制不明确)进行排序;在每个系列可以查看详细课程的名称、动作数量参与人数、课程级别。
那么这种课程体系的划分是否合理呢?从瑜伽本身的属性上来说,按照系列课程进行打包确实是一个合理的方法,但损失了几个原本可以吸引用户的视角:
大部分的用户关心的是:课程是否合适我,这包括:场景是否合适、是否合适我的身体状况、是否过于难或者过于简单;过于复杂的分类往往对用户的选择会进行干扰;
产品采用的是Feed流的形式,系列课程均是平铺,用户的筛选成本较高,且对于功效导向、场景导向的用户来说,只能根据名称进行选择,从而会忽略其实有相关功效,适合于该场景的优质课程;&e.g& 女性瑜伽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做到让白领在办公室完成颈间舒展的,但目前的产品设计方式很容易会让人忽略掉这个系列课程;
课程引导机制:对于初入门用户来说,首页上的5个课程排列逻辑究竟是什么?根据常规习惯,会放置参与人数最多的课程,或者某个分类下的系列课程,或者对容易入门(难度最小)的课程,但目前产品的机制并非以上任意一种。
改进建议:
改进的主要目的是让用户快速触达符合自己场景、身体状况、期望、难度的系列课程。对基础设置的课程,建议采用标签的形式,或专题的形式进行拆分及组合;具体实现方式来说有如下两种:
可以设置筛选项,支持用户按照时间、场地、人员分类、功效进行组合筛选,以最快限度的确定所需要的课程
对课程按照模块进行组合(Keep目前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具体来说可以按照:身体治疗、身心唤醒、日常伸展、呼吸调节、女性专享、男性专响、儿童专享进行大类的划分,将清晨瑜伽、修复类课程、适合不同人群的课程进行拆分重打包,产品的设计可以参考“Keep”中的“发现”
归类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制作的课程分类
冥想放松设置
准备的来说,冥想放松并不是一个“课程”,根据产品的定位,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为了对抗身体的某种状况所打包的系列语音引导。重点是结合我在“瑜伽的特点”这个小结所提到的,“瑜伽是对身心的引导”所以理论来说,在线下瑜伽教学中,它不会是单独的一套体系,而是贯穿瑜伽整体教学,用于前期引导、事后放松。
这个部分在用户初次进入时,展现的是三个最核心的引导场景“关于疼痛”、“关于睡眠”、“关于压力”;仔细查看了一下参与人数,并没有发现排列的具体依据。
同样点击“添加新课程”后,看到产品采用Feed流的方式进行系列语音引导的展现,在语言引导的分类上,采用了两种分类模式“问题解决型”、“知识普及型”,具体可参考如下拆分:
对于“课程划分”的合理性上,如下两个问题可能是遇到考虑的:
冥想放松课程的设置目的是什么?
用户对此的认知程度是怎样的?
改进建议:
一般来说,如果和线下教学一样,则冥想放松课程的设置是辅助基础课程的,理论来说应该根据所解决的问题拆分到不同的系列课程里,引导用户进入身心愉悦和境界和事后的放松。而如果冥想放松课程的本意是认知型(即什么是冥想,冥想的益处等),光靠系列课程的推送并不能解决认知本身的问题。普及贴及社群中冥想的专题讨论是不可少的部分,建议产品和运营的同学可以看看用户对这个部分的理解是怎样的。
对于冥想放松课程的划分,建议根据从目的上进行重新的推演,再做课程的打包和相关内容的推送。
名师课坊设置的目的猜想有两个:
线上增值服务(变现)的试水 ;
集中优质的瑜伽教练,打造明星师资,为下线引流做准备。
产品依然采用Feed流的方式,对于新用户来说,名师课坊给出了三个“明星系列”课程(虽然选择展现机制一样不明确),并且在课程卡片上明确的标记了“VIP”字样,和教师的资历;同时当用户点击卡片进入时,系统不再以“姿势”的维度对课程进行展现,而是以“一节完整的课程“、”花絮“进行课程的说明,同时配有”教师资质“、”适用人群“、”注意事项“;相关推荐中,对该教师的其他课程亦有推荐。
从课程体系来说,依然采用的是”问题解决“、”人群分类”、“时间划分”、“流派划分”的模式进行内容的平铺展现;从课程体系的合理性上来说,有如下问题:
课程体系的划分不够正交:“人群分类”的课程可能同时具备“问题解决”类课程功效,这样的划分容易对用户造成干扰;
对于“流派“的划分,不适用于大部分对瑜伽理解不深刻的用户
既然是VIP课程,对于教师系列课程的推介会是亮点之一,但没有按照教师进行合集选择的功能
从课程长度来说,一般的课程在30-50分钟;对于线上课程来说过于漫长,课程完成率容易受到影响
对现有的课程排列方式进行修改;主页面的推荐课程建议按照”最受欢迎教师“、”最热门调理专题“等进行用户吸引;建议尽量选取口碑较好,上手交易的课程;
建议让用户可以根据场景、改善部位、自身定位、教师类别、难度进行课程筛选及收藏
增加按照教师特长进行课程的系列归集是一种合理的且必要的方式,也方便未来线下的引导
对于课程的描述来说,希望统一采用一直的短语语序,方便用户进行快速定位
课程长度来说,建议30分钟为宜,以引导和体验为主,后期慢慢往下线的长时间课程进行引导
另外基础类课程、名师课坊的功效性上来说,有高度的重叠,对于用户的转换并无实际好处(试想一个在基础课程里可以满足大部分需求的用户,前往名师课坊开通VIP的动机会是什么),建议两者采用不同的分类体系,如果重视转换,建议问题解决型的分类方式放在”名师课坊“中;
总体来说,是一款非常不错的线上瑜伽教学App,对于以线上为引导,发展线下优质瑜伽教练的系列课程来说,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对于课程的设置,有如下几点优化建议:
课程定位与组织形式
基础课程主打用户吸引、用户口碑传播。主推难度较低、上手较快、符合人群定位的精品短时系列课程(如清晨唤醒+上班颈间康复+睡前修养);课程的组织形式上,建议采用专题分类,例如女性修复专题、产后恢复专题、男性活力专题等;可能会出现专题内部课程有重合的情况,但对于以概念主打的模式来说,并不是一个非常主要的问题;
名师课程的课程以促进社区活跃和线下引流为主。设置建议采用:冥想+特色瑜伽教练(优势特点)+问题解决的方式;将冥想融入进具体的问题修复专题,同时可以就该老师这个方面的特别进行包装,以方便线下冥想及特色课程的体验;
课程时长上,如果是线上基础课程,建议时间以20分钟左右,以保持社区活跃增加用户粘性为主;如果是名师教学课程,建议不超过30分钟,以引导体验体验为主,对于有长期付费习惯的用户,可以邀请加入名师线上直播教学和线下场馆体验,以增加互动和线下引流转换率。
关于产品设计
对于连续型课程系列(如清晨唤醒 or 上报颈间康复),可以尝试引导完成率较高的用户,对课程的开始时间进行例行化推送设置,以促进用户对于产品的依赖程度,同时对增加用户的活跃有一定的效果;
基础课程与名师课程之间的差异化,需要在产品中体现,让用户有更明确的选择依据,在早期筛选出“土豪”型用户
后期对于基础课程的活跃用户,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向相关的付费课程进行引导(例如使用直播推送、活力值换体验券、线下邀请等方式),并激励相关用户在社区中进行体验分享,以吸引更多用户的转换
本文由 @大喵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赞赏是对原创者的最大认可
赞赏3人打赏
收藏已收藏 | 25赞已赞 | 6
懂设计 懂分析 爱调戏开发的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群
运营交流群
数据分析群
文案交流群
Axure交流群
关注微信公众号
大家都在问
13个回答13人关注
17个回答18人关注
11个回答11人关注
9个回答9人关注
46个回答199人关注
16个回答17人关注瑜伽品牌Wake完成1500万元Pre-A轮融资
牛华网讯 7月13日消息 瑜伽品牌Wake近日宣布,获得由华创资本和华映资本联合投资的1500万元Pre-A轮融资。
Wake瑜伽成立于2015年9月,为北京唤醒之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截止到目前,Wake形成了为C端和B端提供业务的服务模式。
据介绍,C端是面向一般用户,WakeAPP为用户提供瑜伽领域相关的视频图文;同时还有社区板块,可以在上面传内容和转发话题等,分享瑜伽感悟和瑜伽学习成果。此外,还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一对一的预约教练。
B端即是企业,Wake同时是将瑜伽培训体系提供给企业作为员工福利的一家服务商,例如:陌陌、探路者、DayDayUp、清华同方、分众传媒、58同城、等200多家企业的长期合作,服务城市由北京发展到上海、广州、杭州、三亚等其他城市。
除了B端的职场用户,Wake主要是面对瑜伽爱好者提供瑜伽服务,其用户构成在15-45岁之间,80%-90%的女性用户,同时具有:消费能力强、收入居于城市中高层、在体育类消费较高的特点。
目前在Wake品牌下形成&人+服务+周边&3大业务模式。&人&:Wake已签约全国超过2000名瑜伽老师,并将这些老师输出到各个平台,产生真实瑜伽内容和文化。&服务&:聚焦于B端企业瑜伽教学和瑜伽馆的服务建设,将Wake的互联网用户更好的分发到线下场景中。&周边&:Wake将在明年完成自有品牌的产品输出,产品包括与瑜伽有关的瑜伽服、瑜伽垫和瑜伽装备等等。
Wake表示,此次融资将会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拓展和布局:一是Wake将从线上开始线下布局,要打造场馆以及社群,接下来将会在线下开设瑜伽馆;二是7月份将与国内知名的直播平台进行独家排他合作,开展直播业务,将账号用户全部打通,内容同步。
相关报道:
新闻热线:010-
责任编辑:王新宇
位网友参与评论
名企动态: |
标志着Windows迈出个性化计算的第一步……
&&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newhua.com怎样成为一名专业的瑜伽教练? - 知乎636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5,377分享邀请回答weixin.qq.com/r/Ncnp8c-ERZI6rYuS95wn (二维码自动识别)78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8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Wake瑜伽:从线上到线下的迅捷伸展|瑜伽|创业|健身_新浪财经_新浪网
Wake瑜伽线下体验馆每天都有4至5节瑜伽课程,会员可以随时与之联系。图为瑜伽爱好者正在Wake瑜伽旗舰店练习瑜伽。本报记者 吉蕾蕾摄
起步于线上教学视频的Wake瑜伽,一直非常重视教学视频的拍摄质量。图为Wake瑜伽教学总监董佳怡正在拍摄线上视频。本报记者 吉蕾蕾摄
Wake瑜伽线下馆推出的一对一瑜伽私教备受瑜伽爱好者欢迎。本报记者 吉蕾蕾摄
在2017年的贺岁电影中,《功夫瑜伽》中演员们的高难度瑜伽动作让人印象深刻赞叹不已。 瑜伽起源于印度,是通过古老而易于掌握的动作,改善人们生理、情感等方面的一种运动。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瑜伽作为体育健身的一个细分领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认可,已成为当下健康生活方式的代名词,也涌现出了不少“互联网+瑜伽”的创业公司。倡导“瑜伽改变生活”的Wake瑜伽,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了。 成立于2015年9月的Wake瑜伽,从内容起家,在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通过搭建一个移动瑜伽教学内容分享平台,到线下场馆的建设,延伸品牌业态,迅捷成长。目前,Wake瑜伽注册用户已达5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30万,在苹果、安卓、小米等APP生态系统上的业内搜索排名也从刚上线时的排名落后,到如今跃居榜首。 令人不禁要问,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Wake瑜伽创始人兼CEO熊明俊说,好的产品需要时间去沉淀,才能深入人心,才会有一批忠实粉丝用户,才能围绕这些粉丝做多种形式的产品衍生。 以柔克刚,从篮球转向瑜伽 熊明俊发现,瑜伽的教学APP很多,但即使是排在搜索榜第一的APP里的教学视频质量也并不怎样。查阅资料后又发现,瑜伽市场很大,我国的瑜伽产业发展相比国外非常有限,而且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 如果没见到熊明俊本人,很难把身高一米九的他和瑜伽联系起来,更不会把运动员出身的他和瑜伽联系在一起。 今年36岁的熊明俊,5岁开始学习游泳,曾经是一名专业的游泳运动员,上大学后开始参加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是球队里的大前锋。2004年,他毕业后离开了熟悉的职业运动圈,从江西老家来到北京,成了一名“北漂”。到北京后,熊明俊一直前行奔走于各种互联网行业,担任市场负责人职务。 2011年,掌握了一些红酒客户资源的熊明俊创办了一家红酒B2C网站。他把家周围的红酒铺信息入网,等客户下单,再去店铺提酒、配送,从中赚取差价。这个仅经营了半年多的项目,让他赚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此后,他又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加入餐饮O2O项目,负责线上业务。 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熊明俊对互联网产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始终放不下体育事业的他,不停地在探索“互联网+体育”的发展契机。 2015年8月的一天,熊明俊无意中发现家门口开了几家瑜伽馆,而且前去报班的女性不少。他想,为什么她们愿意去瑜伽馆报班呢?报了班能坚持下去吗?报了班坚持不下去怎么办?爱好瑜伽但没钱报班的又该怎么办? 一连串的问号,在熊明俊脑中不停地闪现。他迅速拿出手机,在应用商店里搜索关键词“瑜伽”,试图找找瑜伽在线教学平台,“关于瑜伽的教学APP很多很多,不过我发现,即使是排在搜索榜第一的瑜伽APP,它里面的教学视频质量也并不怎样。我当时就笃定,要是我来做瑜伽教学视频,肯定能超越它”。 查阅资料后熊明俊又发现,瑜伽市场很大,但当时我国的瑜伽产业发展相比国外非常有限,而且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就在这时候,突然,熊明俊眼前出现了“唤醒”这个词,“唤醒”就是“wake”。于是,他立刻上网检索Wake是否被注册。也许是天公作美,Wake并没有被注册过,熟知互联网的他二话没说就立刻注册了“Wakeyoga”的域名。 有了想法,说干就干。没几天,熊明俊就退出了餐饮O2O项目,开始着手做Wake瑜伽。他写了一份详细的Wake瑜伽运营方案,跟大部分创业者一样,迈上了寻找投资人的征程。 幸运的是,Wake的运营方案迅速得到了资本的认可。2015年9月,熊明俊成功地获得了来自移动互联网健身项目“火辣健身”的400万元天使投资,开始了Wake瑜伽的布局。 立足线上,将产品尽善尽美 瑜伽是一项体验式消费,无论怎样与互联网相结合,教练专业性和用户体验是其根本。Wake瑜伽的定位就是主推高质量的短视频瑜伽,以便用户充分利用起碎片化时间。目前,Wake瑜伽注册用户已经超过500万 对于只需要一张瑜伽垫、一首轻柔音乐,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四五岁的孩童,都可以随时随地“舒展一下”的运动,瑜伽有着独有的优势和魅力。不过,瑜伽是一项体验式消费,无论怎样与互联网相结合,教练专业性和用户体验是其根本。 熊明俊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对Wake瑜伽有了精准定位,主推高质量的短视频瑜伽,以便用户充分利用起碎片化时间。不过,一个高质量的瑜伽教学视频,拍摄、制作可不是简单的事。 熊明俊说,首先要定好整个视频的基调,画面不能花哨,必须简洁、利索,要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Wake瑜伽的品牌风格。其次,瑜伽老师的选择很讲究,“因为毕竟视频是要给用户看的,还要教学,瑜伽老师的颜值、动作标准等等十分关键。”还有,课程的分类是否全面也很重要,既要考虑有一定基础的瑜伽爱好者,还要兼顾一些初学者。此外,视频后期制作中的配音也尤为重要,“如果配音不好,整个视频的质量都会大打折扣”。 “Wake瑜伽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能成为瑜伽爱好者的‘随身瑜伽老师’。”熊明俊说,为了区别于其他的瑜伽视频教学,Wake将复杂的瑜伽种类细化为办公室瑜伽、清晨瑜伽、产后瑜伽、纤体瑜伽等400多节课程,主推20分钟左右的短视频瑜伽。同时,为保证视频质量,坚持自己拍摄、不外包,甚至不惜重金请来电影后期团队制作视频。 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产品,再按需招募团队就有谱多了。经过前期紧锣密鼓准备,教学视频从节点、提示、剪辑、抠图的专业打磨之后,2015年12月,Wake APP正式上线了。半年后,也就是2016年7月,Wake APP注册用户规模超过100万,日活跃用户达到10万,“这个数字在当时所有的运动类APP里算是很高的”。 上线半年多的Wake瑜伽何以拥有如此多的粉丝呢?在熊明俊看来,传统的瑜伽行业存在许多弊端,一方面不少瑜伽老师和瑜伽场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受限于时间、教材等因素,瑜伽爱好者自己习练的氛围不够理想。换言之,练习瑜伽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去瑜伽馆报班,一种在家自己练。瑜伽馆报班,经常遭遇报班费用昂贵、场馆环境差、上课时间不灵活、瑜伽老师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自己在家练又很难找到画质清晰、老师教学通俗易懂的瑜伽视频。对于瑜伽老师来说,瑜伽会员少、课程排不满、无法获得生源、场馆经营也困难。而Wake瑜伽很巧妙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采访中,熊明俊没有过多地渲染创业过程的艰辛,用他的话说,“我没时间,也不想把自己沉浸在一种苦行僧的状态中,我宁愿用我的实际行动去完善我的产品”。熊明俊每天会无数次地打开Wake APP,亲自体验线上课程,平台上的用户反馈他也会一一查看。 如今,Wake瑜伽的注册用户已超过500万人,约半数以上都是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大城市,签约瑜伽老师超过2000名,凭借强大的师资力量、高质量的教学视频和精准用户定位,迅速俘获了一大批瑜伽爱好者。到目前,Wake瑜伽日活跃用户达到30万,在苹果、安卓、小米等移动终端上的业内搜索排名也从刚上线时的排名落后,到如今跃居榜首。 切入线下,通过开店打通闭环 如果只停留在线上,那Wake瑜伽就只是一款工具,“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做的是把Wake瑜伽打造成一个瑜伽品牌,一个成熟的消费场景”。于是Wake瑜伽开始布局多家线下场馆 论在线的用户数量,Wake瑜伽是当之无愧的领先者。“线上教学可以作为一种补充练习,但瑜伽练习的核心还是需要一种空间气氛和人为的监督及指导。”对此,熊明俊心里很清楚。同时,如何实现盈利,是每一个互联网企业都避不开的话题,这也是后来布局线下场馆的重要因素。 “成立之初,Wake瑜伽的两大主营业务是C端和B端,C端产品就是Wake APP移动瑜伽教学和内容分享平台,B端则是为企业提供瑜伽培训服务,这也是Wake瑜伽当时的主要盈利来源,但远远达不到最初的设想。”野心勃勃的熊明俊还在盘算着其他布局,如果只停留在线上,那Wake瑜伽就只是一款工具,“这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做的是把Wake瑜伽打造成一个瑜伽品牌,一个成熟的消费场景,这就要打通瑜伽的整个闭环,而Wake APP就是线下场馆流量的一个得天独厚的入口。” 2016年7月,Wake瑜伽顺利完成了Pre-A轮1500万元,来自华创资本和华映资本的联合投资,主要用于线下场馆的建设。 2016年9月,总面积超过300平方米的Wake瑜伽第一家线下瑜伽体验馆在北京朝阳区的百子湾落地。“其实这家店我们并没有完全对外营业,是早期为了用来探索做线下场馆模式的,但后来发现,这条路走对了。”开业10天,百子湾店的流水超过了30万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客户来自线上导流,这也坚定了熊明俊布局线下场馆的信心。 为让线下用户能更灵活、自主地选择课程,有别于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瑜伽馆采用的“年卡”模式,Wake线下场馆采用的是“储蓄卡”模式,用户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随时预约学习。同时,Wake线上线下打通,用户可以在线上充值、预约、查看和选择课程。 资本的认可是对Wake瑜伽发展潜力的最好证明。2016年12月,Wake瑜伽又顺利拿到了由东方富海领投,华映资本跟投的2000万元A轮融资。有了第一家线下场馆的成功经验之后,熊明俊又开始布局第二家。 日,这家位于北京朝阳区大望路的Wake旗舰店开业了。相比于第一家线下场馆的半试验性质,熊明俊对这个旗舰店寄予了厚望。“今后,这家旗舰店将是Wake线下瑜伽馆的样板和标准。”熊明俊说,新店的面积超过600平方米,仅装修就花了500多万元。“用户的肯定让我对新馆的未来信心满满,5月13日新馆试运营一下午,报名充值的会员就破百了。如今,开业不到两个月,会员已经达到200名左右。按照设想,新店会员的饱和人数可以达到2000人,在饱和状态下我们预计两年左右时间就能收回成本实现盈利。”到2018年底,Wake瑜伽线下场馆预计将达到10家直营店的规模,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 “线下场馆只是对我们业态的一个补充,我希望的是未来用户所有关于瑜伽的需求,Wake瑜伽都能满足。”熊明俊说,在保持一定的线下瑜伽馆扩张速度的同时,在线上,Wake瑜伽今年进一步加大了在内容质量方面的提升,并在付费直播方面有了新的尝试。预计7月,Wake瑜伽的付费内容直播将正式上线。 成立不到两年,Wake瑜伽已经完成了三轮融资,当前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融资。熊明俊表示,在财务层面,Wake瑜伽的主要收入来源有广告、付费内容、企业培训和线下场馆,当前已经能够覆盖掉日常的开支。 关于盈利,熊明俊不担心,投资方也很有信心。正如Wake瑜伽的投资方华创资本合伙人王道平所言,瑜伽作为广受欢迎的大众体育运动,在国内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Wake瑜伽抓住了市场初期的发展机遇,无论从用户还是运营都获得了快速提升。随着消费升级,更多消费者对于运动健身服务体验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也是Wake瑜伽未来继续高速发展的良机。 创业者言 ● 任何值得去的地方,都没有捷径,但是有光。正如Wake这个名字一样,它是唤醒,是曙光 ● 瑜伽教会我“以柔克刚,便能战无不胜”。其实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Wake的精神是“瑜伽改变生活”,创业也是一样,是一种生活方式。人在特定的时间地点萌生的想法,激发了创业的勇气,认定了就坚持到底,遇到问题就去解决,即使失败了也不要紧,生活中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瑜伽教练培训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