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1喷火兵怎么打高难度喷火动作,你可知训练这些动作时有多苦

带你了解汽车“喷火”
说到汽车排气喷火,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兰博基尼烤火鸡的视频前段时间在网上甚火。但要说到汽车为什么会喷火,大家可能就了解的不太多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汽车喷火这件事。
当你在网上观看那些超跑排气视频时,你可能会听到“啪啪啪”类似放炮一样的声音,有时还会有火星从排气管喷出,让人兴奋异常。你是否会感到疑惑,汽车为什么会喷火呢?当然,在日常生活中,你开车在路上时,有可能会看到日常家用小车的排气管也喷出火来,让你诧异地忘了该怎么打方向盘。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一一探究。 在那些汽车拉力赛中或者超跑对拼的时候,你看到的排气喷火或者听到排气发出“啪啪啪”的声浪,那是因为发动机中的偏时点火系统在工作。说到偏时点火你可能会感到迷惑,我们来一起讨论一下这个能让汽车排气喷火的系统。 我们看到的那些能够喷火的汽车往往都是涡轮增压车型,说到涡轮增压,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就是涡轮迟滞现象了。在涡轮增压日益普遍的当今,各位一定有过亲身感受。简单介绍一下涡轮迟滞现象。涡轮增压发动机产生的废气从气缸排出后,经过特殊形状的排气管进入涡轮的废气侧,推动废气侧涡轮的旋转,与废气侧涡轮同轴的是进气侧涡轮,两者因为同轴,所以两者的旋转是一样的,进气侧涡轮旋转就可以从大气中吸收空气进行压缩,这部分空气经过中冷器进行冷却,然后经节气门和进气歧管进入到气缸中进行压缩燃烧做工,变成废气排出。然后接着进行上述的一系列动作。
当汽车减速或者降挡的时候,油门开度变小,汽车转速降低,排气减少,涡轮转速降低,增压效果自然也跟着降低。当汽车再次加速时,油门开度变大,汽车转速提高,排气增加,涡轮的转速也由低到高。涡轮转速由低到高的这个过程就叫做涡轮迟滞现象。反映到车辆操控上,就会感受到汽车再次加速时动力输出明显不如之前。 而偏时点火系统就是为了避免涡轮迟滞现象而开发出来的。涡轮增压最早应用在赛车中,在采用同样排量的发动机时,如果采用涡轮增压,汽车的动力性能肯定会更好,这对于争分夺秒的赛车比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伴随汽车动力性能到来的是上面提到的涡轮迟滞现象,这对于赛车的稳定性和操纵性是不利的。这时候人们对于既能保留涡轮增压的同时又能消除涡轮迟滞现象的要求就出现了,偏时点火系统在人们的诉求中便出现了。 偏时点火系统,原理很简单。为了更好的理解其原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点火正时。在发动机的压缩冲程终了,活塞达到行程的顶点时,点火系统向火花塞提供高压火花以点燃气缸内的压缩混合气作功,这个时间就是点火正时。但为了能让点火能量更大,通常的点火时间会稍稍提前一些。偏时点火系统的重点在“偏”字。偏时点火系统的控制逻辑是在汽车减速,降档等情况下,点火系统会偏离原来的点火时机,推迟点火,进入气缸的气体并不会发生爆炸,当混合气体到达排气管处,此时再点火或者靠气体接触到高温的排气系统发生爆炸,推动涡轮转子的旋转,保持增压状态。这样涡轮迟滞现象便消除了。由于混合气体是在排气系统中发生爆炸的,所以我们会听到排气发出“啪啪啪”的声响,有时候还能看到喷出的火焰。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有利弊的,偏时点火系统在消除涡轮增压迟滞的同时带来了一些危害,燃油量的增加是肯定的,再有由于混合气体是在排气头段发生的爆炸,这对发动机的排气门,排气头段和涡轮产生的损害非常大,但在争分夺秒的赛车运动上,成绩远比这些来得重要。也正因为如此,普通的家用车为了拉风的喷火改装此系统是非常不明智的,并不推荐。 上面我们也提到了,你有可能在路上看到一些普通的家用小车排气管也能喷出火焰来,而且还是源源不断的,令人诧异。莫非他们也改装成了偏时点火系统?
这种情况下八成是改装了“喷火”尾喉,所谓的“喷火”其实是安装一个特殊的尾喉,尾喉里有能发出高强光的灯泡,靠排出的尾气与强光结合发出类似喷火的现象,其实是发光。还有我们可以在网上看到很夸张的喷火汽车,喷出的火焰能有数米长,原理很简单,在排气管加装一个喷油嘴,靠排气把火焰带出,你可以想象在汽车后面加了一个喷火枪。
05-30 22:11
05-30 22:07
05-30 22:07
05-30 22:03
05-30 21:56
恭喜抢到车家号评论沙发,获得70里程值深度:该兵种在对越作战中立大功 因一武器要被裁撤|兵种|喷火兵_新浪军事_新浪网
深度:该兵种在对越作战中立大功 因一武器要被裁撤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对于喷火器这样的武器我向每个人都不会陌生,它绝对算的上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公元647年拜占庭帝国为击败伊斯兰入侵者所使用的希腊火,改武器曾在之后的战争中被拜占庭人多次使用。而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喷火器始于一战时期的1915年,当时德国首次成立了一支装备便携式喷火器的48人喷火分队,队员还是有消防队员选拔而来的,这支部队在6月29日伊普雷斯堑壕对峙战中发挥了奇效。
  而真正使得这一武器名扬天下的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时各主要参战国都装备了这一兵器,甚至还分出了轻型、重型、喷火坦克、堡垒型等多种样式。其中轻型喷火器最为著名的就是德军FMW系列和美军M2系列,一般都分为两到三个背罐(燃料和压缩空气),射程在50至80m。德军的喷火兵在二战初期进攻西欧的要塞攻防战中表现十分抢眼,而美军喷火兵则是在太平洋战场上让据岛死守的日军吃尽了苦头。
  而我军的喷火兵一般装备的也是轻型喷火器,最早始于仿制苏联的国产58式喷火器、并在之后的中印战争中发挥重大作用,之后又陆续研制出了66式、70式和最新的02式,其中的65和70式曾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之中广受参战部队的好评。一般我军的喷火兵因为其装备的专业性一般是仿照苏军的编制——隶属于陆军师直属防化连的喷火排,在作战时喷火排一般打散成以班为单位的编制定向配属给前线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步兵连提供支援,喷火专业也成为我军防化兵四大专业之一(防化侦察、洗消、喷火、发烟)。
  但任何一种装备或者兵种都会随着时代的变革走向没落,在去年抗战阅兵之后宣布的30万大裁军之中,除了将裁撤我军的文艺、体工、科研院所等非作战机构之外,也将裁撤一些落后于现代战争的兵种专业,而喷火兵也在这其中,即将迎来撤编。很多人都觉得这一兵种还很重要并发出取消喷火兵之后拿什么代替的疑问,实际上火焰喷射器已经不适合现代战争的需要,而且该装备由于高专业性平时也并不能为低级别的步兵分队提供快速有效的支援。替代它的正是已经广泛装备了我军的一般步兵分队的80mm云爆火箭筒,它简单实用射程和杀伤效果都强于喷火器将成为其的有力继承者。
  云爆弹使用空气燃料炸药可在极短时间内形成高温高压真空区和强大冲击波,对封闭空间敌方有生力量的杀伤效果远远好于喷火器,而且我军80毫米火箭筒携带方便,不占用部队编制,战时可随用随取,人手一具那都不是事。(作者署名:军事天地)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帖子主题:走近解放军喷火兵:炙热高温烘烤射手脸庞
共&180&个阅读者&
军号:3365504 工分:1622642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走近解放军喷火兵:炙热高温烘烤射手脸庞
文章提交者:122师广播员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是消灭碉堡的利器火焰喷射器可以轻松消灭负隅顽抗的敌人中新网7月29日电 据军报记者网报道,已持续一周的高温红色预警,使得位于闽南沿海的摩步某师喷火兵训练更是“火上加火”。笔者在喷火训练现场看到,随着任继发扣动扳机,高达800℃的两条粗壮“火龙”从喷内喷射而出,灼热的焰火撩过地面,绿草即刻化为焦炭。任继发身着防弹衣、头戴钢盔,40多斤重的喷火装具压在背上,极像一只“蜗牛”。长时间待在烈日下,任继发早已汗流浃背。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只见他根据敌情、地形,不时卧倒起立,在腾挪跃进中变换战术动作,被汗渍浸透的迷彩服像一条湿毯子裹在身上。“地面现在肯定能烤熟鸡蛋!”烟火连连长冯娴对记者微笑着说,一口白牙与被晒得黝黑发亮的肤色形成鲜明对比。“1号手,目标4号暗堡,喷火!”冯连长下达了实喷指令。任继发迅速卧倒,据枪、瞄准、击发……动作一气呵成。火焰喷出的瞬间,距离喷火点10来米远的笔者顿时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疼,此刻近距离面对火焰的任继发的感受可以想象,肯定是不好受。由于压枪不稳,喷火器高达130多斤的后坐力,把他足足后推了10余厘米,原先他身下的沙土露了出来,被汗水浇成了一个“人”字。由于任继发第一枪扣扳机用力不够,未喷出的剩余油料在枪口近处燃烧起来,一些零散油料被海风吹了回来,险些落在他的脸上。“调整射击角度,压枪要实!”冯连长走了过去,一边传授射击要领,一边用力将任继发的枪口向上抬,检查据枪是否稳定。任继发重新调整喷火动作,右腮靠上枪身进行瞄准。刚喷完火焰的枪身还带着高热,让他的脸一贴上枪身就下意识地躲闪了一下。此时,他的钢盔边沿像雨后的屋檐,汗水不停地流淌。任继发抹了一把脸,重新调整喷火姿势。“噗……”这次“火龙”稳稳地蹿出枪口,朝着前方地堡口凶猛扑去,火光映红了他的脸庞。“自从喷火兵问世以来,其作战环境就没得选择。训练条件越是艰苦、越是险难,越能提高喷火兵的适应能力和战术素养,这是他们练就‘金身’的‘不二法门’。”看着高温酷暑下扎实训练的喷火兵们,笔者的脑海里久久回响着冯连长的话。 (张建 曾涛 陈前线)来源: 中国新闻网
延伸阅读:
122师广播员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走近解放军喷火兵:炙热高温烘烤射手脸庞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932099 工分:1361
左箭头-小图标
喷火器发明这么久了没点改进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156093 工分:2507
左箭头-小图标
我们当初玩这个有发那种牙膏一样的东西涂抹外皮肤上,感觉不到多热,就是空气味太大。
本贴发自手机铁血网:[]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3条记录]&分页:
&对走近解放军喷火兵:炙热高温烘烤射手脸庞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落魄凤凰——传奇的“喷火”战斗机在苏联空军的坎坷之路1943年的苏德战场,战争的态势已经发生了决定性的逆转,无论是德国陆军还是空军都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伴随着自身愈来愈多老飞行员的损失,他们的敌人——苏联空军无论是飞行员的素质还是飞机的性能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新式的雅克、拉格和美国提供的P-39“空中眼镜蛇”早在1942年末就表现出了卓越的性能,而此时英国人还在向苏联提供老旧无用的“飓风式”,这种飞机在1940年兴许还稍有用处,但在1942年,这些破烂货恐怕也只是为了敷衍一下英国在《租借法案》中曾向苏联郑重承诺并本应尽到的援助义务而已。经过双方数轮谈判磋商之后,原属于英国沙漠空军的二手喷火V开始运往苏联,而在1943年下半年,苏联还会得到大批的喷火IX。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些不列颠的空中女王却即将在俄罗斯的广袤天地间成为落魄凤凰……英国空军使用过的喷火向苏联移交时,需将英国空军的识别机徽涂改成苏联的红星。早在1941年,苏联就已经和“喷火”式打过交道。1941年8月,英国空军在达克斯福德空军基地向苏联代表团的客人们介绍了“喷火”式战斗机,苏联飞行员甚至对喷火进行了试飞。1941年,“喷火”的性能让苏联代表团感到满意,他们要求英国将部分援助苏联的“飓风”、“战斧”和“小樱”(迷之笔误,留着当个乐)替换成“喷火”,但这项要求遭到了英国人的坚决拒绝——“别想些有的没的,这款飞机我们不打算出口,给钱也不行,我们英国空军对这款飞机的需求非常大,工厂全力生产但仍供不应求。”公正的讲,不能说这时的英国人有意藏私,1941年只有防卫本土的英国皇家空军装备了大量喷火,而在战局严峻的北非,沙漠空军装备的主要是“飓风”和P-40,其形势困苦不比他们的苏联难兄难弟好到哪里!苏联人好歹还有雅科夫列夫和米高扬-格列维奇!至于远东?那是后娘养的,在太平洋战争前,“飓风”都成了宝贝疙瘩!别说向苏联“援助”,英国人此前都毫不介意的赖掉了战前签订的所有喷火出口合同,一群倒霉蛋只能在英国人的宣传照片和录影带中望着那陌生而又熟悉的身影,缅怀自己打了水漂的钞票。而那些驻海外的波兰、捷克及英联邦空军的飞行员,哪怕他们在为大英帝国的利益,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抛头颅,洒热血。在这个时候英国人也不会安排他们去驾驶“喷火”。不列颠外籍英军沾了保卫英国本土的光较早的使用了喷火,但无论是换装速度、时间、机型上都在英军之后,以著名的波兰303中队为例,飓风用到1941年初,同年大部分时间使用的是喷火Mk I、II。10月份才到位喷火Vb。在英苏双方达成援助喷火的协议之前,有一批不速之客却在1942年9月远赴重洋而来:3架漆成蓝灰色的喷火PR IV经长途飞行抵达了摩尔曼斯克。喷火PR IV是一种由喷火IV改装而来,安装了高空摄影用大型相机的侦察机,他的所有武装都被拆除以换取更多的燃油(2.5倍燃油)、更远的航程和更优越的飞行性能。这些英国喷火加入了由霍普斯上校担任长官的飞行队。该飞行集团的主要任务是搜集这一地区德国海军的情报,从而保护向苏联提供物资的PQ-18船队。当任务结束后,英国人认为将喷火飞回英国危险而又麻烦,所以将这些飞机甩手给了苏联。苏军则将其编入北方舰队海军航空兵的独立第118侦察航空兵团(118-го отдельного разведывательного авиационного полка)。留在苏联空军科学研究院测试其性能的喷火PR IV,1942年。苏联飞行员们非常喜爱“喷火”式,飞行速度快,机动性好,上手操作也简单。在高空飞行时,她能轻易甩开德国和苏联的所有战斗机。不过要小心,她在速度和高度上的杰出性能都是靠牺牲全部武装得来的——飞行员所能依靠的只有一支ППШ冲锋枪,供迫降后自卫防身用。我想应该没有人会在近万米的高空中见到德国“梅塞施密特”之后会选择打开舱盖,掏出冲锋枪干傻事,更何况那玩意儿放在装甲靠背后面,想在驾驶飞机的时候取枪,除非你的胳膊有几米长。在北方舰队海军航空兵的喷火侦察型服役了很长时间,其可靠性和生存能力都很值得称道。比起苏联空军,海军航空兵拥有条件较好的机库和跑道并且不怎么频繁更换机场。不过备件缺乏始终困扰着苏联海军航空兵,智慧的苏联地勤使出浑身解数,到处搜罗飞机备件将她她们维系在可用状态。举个例子,技术员伊·马诺契金(И. Маночкин)中尉干脆将米格-3的起落架机轮移植在喷火上!而这只是诸多苏联地勤将苏联部件/装备安装在英国“喷火”上的其中一例而已。1943年8月底,英国空军再次派遣了数架“喷火”侦察机抵达摩尔曼斯克,这次他们的任务是:寻访“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他们要在挪威的数千个峡湾,数十个可供大型军舰停泊的港口中找到提尔皮茨号,并且要甩开疯狗一般的战斗机,穿过严密的防空火力,识破伪装,看穿烟雾,提供详尽的照片与情报,帮助英国海军的特种微型潜艇为北方宅女送温暖。(咚咚咚)不过英国人的数次侦察飞行并没有得到任何结果,硕大的提尔皮茨号仿佛凭空消失在了北海之中。这时,苏联人向抓耳挠腮的英国佬身上凑了过去:让我试试呗?你试就你试,我都没找到,区区俄国人,还能日天不成?日,北方舰队航空兵最好的侦察机飞行员,列奥尼德·伊里奇·叶利金(Елькин, Леонид Ильич)接受了这项任务,他在密布的云层上方悠悠然的飞到了德国海军基地的上方,而后俯冲下来,在提尔皮茨号上方进行了3次偷拍(划去),这位敬业的私房摄影师(划去)在低空拍摄了值得拍摄的一切,而后快马加鞭抹油跑路。在6个小时的飞行后,叶利金的喷火侦察机安全的在机场降落。由于列奥尼德(勃列日涅夫的名……)·伊里奇(列宁的父名)·叶利金所提供的珍贵情报,英国海军的整个计划才得以实施,他们的微型潜艇给提尔皮茨号造成了巨大伤害(咚咚咚)。叶利金由于数次出色的完成重要侦察任务,为苏联和英国军队提供了珍贵情报,在1944年先后被苏联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和被大英帝国授予“大英帝国勋章”。苏联的“喷火”不止一次地给苏英两方都带来巨大的助益,日愚人节,2架第118侦察团的喷火PR IV和1架苏制Pe-3来到提尔皮茨号的泊地,提供了提尔皮茨号的情报和照片。在这3架侦察机确定了提尔皮茨号未移动泊地之后,英国海空军对提尔皮茨的大猎杀随即展开。独立第118侦察航空兵团第3飞行中队的喷火侦察机,1944年这架飞机是飞行员约瑟夫·安德烈耶维奇·普拉托诺夫(Иосиф Андреевич Платонов)的坐骑。战争期间,苏联获得了10架喷火侦察型,但由于备件不足始终困扰着苏军,其同时可用数量从来不超过2-4架。而随着喷火的性能逐渐落后和作战飞行的损耗,苏联海军航空兵的喷火保有量也迅速下降,1946年苏联海军航空兵的最后一架喷火PR IV(就是上文提到的约·安·普拉托诺夫座机,注意垂尾上醒目的白色数字“2”和铭文“Meibl”)退役,并移交给设在摩尔曼斯克的北方舰队博物馆,但此后这架珍贵藏品的下落不明。这里脱离海军航空兵谈一下苏联在1943年得到的喷火VB侦察型,该型号侦察机和喷火PR IV结构相似,不过油箱和摄像机性能和数量都有进一步提升。这架飞机没能在海军航空兵中发光发热,而是被送到了苏联空军科学研究院进行了测试。测试的结果还算不错,赞誉不少。但海军航空兵在1942年驾驶喷火侦察机时的那种“不管是德国还是自家,轻松甩开所有战斗机”的豪情已经一去不返。在1943年,随着苏德双方航空技术的进步,喷火V侦察机在中空也只能沦为Bf 109G的猎物,最后算下来也只有高空侦察一条路可走。好吧,喷火V的侦察机型号在高空转转也倒无所谓,也是在执行任务嘛!但如果是战斗机呢?跑到高空看蓝天白云吗?这就要说到在1943年初来到苏联,加入苏联空军的那些“战士”喷火了。一张可能是二战空军爱好者们都很熟悉的照片:1943年,在伊朗准备交付的英国喷火VB,所有飞机都涂上了苏联的红星,但保留了英国的飞机序列号。从1943年初开始,英国开始向苏联提供战斗机型的喷火V,这也是英国首次向他国提供这类飞机,日,“德比”号货轮装载35架喷火VB式抵达伊拉克港口城市巴士拉,此后经由这条路线向伊朗输送援苏喷火的运输持续到了3月末。期间发生过很多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一些喷火在运输过程中损毁,而驻中东和亚洲的英美空军单位(后娘养的)对于这些喷火也是相当眼热,索性在运输至伊拉克时扣押或“移交”了一批……这批飞机都是英国空军使用过的二手货,但在移交给苏联之前,他们都经过了维护以达到相应的技术指标。然而这种“维护”不能想当然的理解为“升级维护”,在“维护”中,一些好部件被拆下来换成次等或者旧货。例如在通讯设备方面,这些喷火的TRII33电台被拆掉,换成了较老的TR9D。当然,战机在接受这种“维护”后,战斗能力只能下降。通过这批交付,苏联空军得到了143架喷火VB,所有的喷火都集中在阿塞拜疆苏维埃共和国首都巴库附近的阿德吉卡布机场,归第25后备歼击航空团(25-й запасной истребительный авиационный полк)管辖。来自前线的飞行员将在这里熟悉他们的新飞机。第一个吃螃蟹的是从高加索前线撤下来的近卫第57歼击航空团,该团自日战争爆发一开始就投入了战斗,长期活跃于苏联南方。1942年先后参加了克里米亚、塔曼半岛、罗斯托夫、库班、新罗西斯克等地的战斗。该团的指挥员亚历山大·阿列克谢耶维奇·奥西波夫中校(Осипов, 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еевич)在此期间因领导得力获得了列宁勋章和红旗勋章。1942年11月,该团将自己的I-16移交给友邻单位后附阿塞拜疆接受新机,经过几番周折,他们最终得以在日开始学习并接受英国喷火V。亚历山大·奥西波夫团长则第一个熟练掌握了喷火的飞行技巧。总的来说喷火证明了自己还算是个靠得住的伙伴,因故障无法飞行的飞机数量从来不超过3-4架。而他们在这一期间掌握英国飞机的过程还算顺利——如果不算开赴前线时发生的悲剧事故的话。日上午,32架飞机准备从机场起飞前往前线,但近卫军中士库拉金(Кулагин)的飞机却一头撞向近卫军上尉福斯托夫(Фаустов)的飞机,两架飞机严重损坏,只能遗弃。然而祸不单行,还有一名上尉的喷火引擎无法启动,同样遗弃在了当地机场。近卫第57歼击航空团所属的“白色538”喷火VB,英国空军序列号EP210,1943年库班前线。该团开赴库班前线后,隶属于韦尔希宁任司令员的空军第4集团军(4-я воздушная армия)所下辖的第216混合航空师,该师下辖航空团和装备如下:近卫第16歼击航空团:美制P-39“空中眼镜蛇”,大名鼎鼎的波克雷什金就在此团。近卫第42歼击航空团:苏制Як第45歼击航空团:混合装备P-39和P-40E近卫第57歼击航空团:装备喷火MKV 该团作为一支重要的增援力量在战役期间被调派给第216师。另有资料称该师还下辖有第765强击机航空团,装备伊尔-2库班空战的苏联一侧已经变成了展示反法西斯同盟国航空工业的一个大博览场:苏联的雅克、拉格和改进的拉沃契金,美国的空中眼镜蛇、小鹰和战斧,甚至还出现了伊-16的身影!这些型号的飞机在数年的空中战斗中已被苏德双方的飞行员所熟知,但当英国“喷火”曼妙秀丽的身姿出现时,却让德国飞行员,特别是那些从西线和非洲调来的飞行员们大吃一惊。法西斯德国空军的王牌战斗机飞行员京特·拉尔回忆说,在遇到“从英吉利海峡穿越3000英里”出现在自己面前的喷火式战斗机时,他惊讶的目瞪口呆!“接下来是英国某飞机制造厂公关女士和我库班方向空军某部全体指战员为纳粹飞贼京特·拉尔点播的歌曲:《前前前世》,请注意收听……”“从你的前前前世为起点……我一直在寻找你的踪迹……循着你的脚步、跨越三千英里,总算找到了这个地方~”(其实配图是喷⑨,扶额)在库班广袤的田野、壮丽的黑海所映衬的天空下,红色喷火们高昂着头,勇敢地加入了惨烈的空战……然后被迅速的击落……在六天的空战里,该团飞行员击落了26架敌机,但苏德战争从不以轻松闲适著名,在凶狠的 JG 3和JG 52联队面前,近卫军的小伙子们也付出了血的代价。斯克沃尔佐夫、米罗年科、库拉金(就是上文中撞坏两架飞机的那位)……飞行员们纷纷牺牲,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是刚刚从航校毕业,这些浑身散发着奶油味的小中士在脖子上拴着铁十字的王牌飞行员面前能做什么呢……可这就是战争,战争不等人啊……在惨烈的交战中,一名杰出的“喷火”飞行员脱颖而出——谢尔盖·谢苗诺维奇·阿扎罗夫(Азаров Сергей Семёнович)一跃成为苏联最优秀的“喷火”王牌。阿扎罗夫上尉在号一天就在莫尔达万斯科耶(Молдаванское)以西和上阿达古姆地区(Верхний Адагум)击落了2架“容克式”(JU-88),紧接着在5月5号和5月6号,他在这两天中一天击落一架“斯图卡”(JU-87)。谢尔盖·阿扎罗夫,这位顽强地活过黑色年,并在这两年驾驶И-16取得3个个人战绩和5个集体战绩的28岁“老”上尉,似乎能在“喷火”上开启一段传奇历程,就像波克雷什金在米格和空中眼镜蛇上所做的那样……但战争是残酷的,光辉的胜利给予人希望,而战争却往往以最残忍的方式粉碎希望——死亡。5月8日,杰出的战斗机飞行员谢尔盖·谢苗诺维奇·阿扎罗夫为了保护指挥员,用自己的飞机挡住了德国飞机的射线,他被德军战斗机击落而亡。一颗璀璨的流星就这样在刹那间发散出最闪耀的光芒,而后陨落不见。到1943年6月中旬,由于“喷火”和飞行员都遭到了惨重损失,第57歼击航空团将剩下的几架“喷火”留在当地后撤往后方整补,并学习驾驶来自美国的“空中眼镜蛇”式战斗机。近卫军飞行员们和“喷火”不怎么愉快的战斗经历就此结束,在这之后,苏军又用“喷火”将第821歼击航空团武装起来,他们此前在1942年经历了一年战斗,驾驶过雅克-1(Як-1)和拉格-3(ЛаГГ-3)。该团在装备“喷火”和接受了相应训练后,在1943年8月加入空军第4集团军的第229歼击航空师、但在8月25号又转入空军第8集团军的第236歼击航空师。但该团使用“喷火”的经历更是一部被坑害的血泪史,报告里写的倒不错,“总的来说,作战可以说是成功的……”好一个成功!就在第821歼击航空团,喷火的可靠性问题变得极其严重:发动机往往在空中就会损毁、冒黑烟,但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情况却是——空中停转!飞行员往往在试图将发动机出问题的“喷火”开回去的时候坠毁和被击落。很多人都因为发动机问题被迫在德军后方弃机,而后和德军的搜捕队来一场大逃杀,历经艰辛才能回到自己人这边。“喷火”带来的黑色乌龙给第821歼击航空团的数据统计带来了一个非常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按常理,一个苏军前线战斗机航空团的飞机损失和人员损失大致为损失3-4架飞机,死伤2-3名飞行员。基本上逢打必挂彩。可在821航空团呢?损失飞机93架……飞行员损失呢?36人!损失2.6架飞机才损失1名飞行员(至于喷火具体在其中究竟出了多少力就不得而知了),看样子喷火对该团飞行员的“保护措施”倒是好得很!很快,9月份该团就将喷火开往后方不再参加战斗,听候处理。同月该团将“喷火”全部退役后开始接受美国“空中眼镜蛇”式战斗机。由于这一段不愉快经历所导致的延误,该团直到1944年6月才再次捞到了参战机会,自此开始该团表现出色,荣获“3级苏沃洛夫”勋章。获得最高统帅部6次表彰,后来还参与了进攻日本的战斗,1952年前往中国驻扎,执行掩护朝鲜北方的任务。那话怎么讲来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喷火V在苏联空军的历史,就这么不光彩的结束了。其余的喷火V被退役封存,只有区区30架被送到莫斯科、列宁格勒等地的防空军慢慢消磨机械小时……1943年,伊朗阿巴丹,准备向苏联空军交付的喷火Mk VB。为什么?在不列颠空战中光彩夺目的喷火式战斗机,却在苏联落了个这么凄惨的下场?飞行员们认为,“喷火”和设计教练机出身的雅科夫列夫的作品“雅克”一样,是相当容易上手驾驶的一架飞机,甚至不需要很多的飞行经验。不错,那么在作战所需的各项性能指标方面呢?在1941年春,喷火V首次在英国上空出现时,其各项性能均优于德国的Bf 109E。同样,1941年的喷火V,其在大部分高度的速度、爬升也与苏军在1941年大量装备的Як-1、ЛаГГ-3、МиГ-3性能相近乃至更优。可喷火V在苏联出现已经是1943年了!任何一个参战国都不会浪费2年时光,他们都在积极地改进现有飞机,并且推出为数不少的全新型号。到1943年夏天,苏联空军的Як-1、Як-7和ЛаГГ-3都安装了新型号的М-105ПФ式发动机,改进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更好、重量更轻(特别是在1943年生产的轻型ЛаГГ-3上)、品质更优。更别说新推出的Як-1Б、Як-7Б、Як-9系列和声名远扬,极具威力的Ла-5系列了。这些飞机在海平面高度比喷火V快50-70公里,6000米以下普遍比喷火V快70-80公里,一些飞机甚至快100公里。此外,苏联飞机在横滚性能和5000米以下的爬升性能也比喷火更加出色,苏德双方的所有飞机在遭遇喷火V攻击时都可以用俯冲迅速甩开喷火。德军那边已经装备了新式Bf 109G和FW 190,在库班地区喷火V经常与Bf 109G交手,德国飞机的速度、爬升、俯冲性能较喷火为优。德国在与喷火交战时通常能掌握交战主动权,他们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进攻和撤退,而喷火V的唯一机会就是制造陷阱让德国人头脑发热,陷入缠斗,利用盘旋性能优势击败对手。不过驾驶理论技术指标与敌人相比据劣势的飞机作战,苏联飞行员有着丰富的经验:1941年他们驾驶伊-16 28和29型能战胜Bf 109E,虽然在理论上,伊-16的这两个型号在3000米高度上比Bf 109E慢100公里。但一些飞行员甚至声称伊-16直至1942年底都未过时。在美国人眼中废物一块的P-40在早期被苏联人当做战斗机对抗Bf 109F和G,后来当做战斗轰炸机用到1944年。飞蛇(空中眼镜蛇)的极速甚至不如Bf 109F/G,但苏联人却一直用到战争结束。大名鼎鼎的波克雷什金“白色100”号P-39Q,这里就不赘述了。虽说苏联飞行员在反法西斯盟军里算是技术精湛,战果颇丰的一个群体,但他们不是什么飞行超人,开什么都能变废为宝。以“弱”胜“强”的事例苏军干的多,但这种事例各国空军都不少。不应当认为这只是俄国人独有的特例,飞机技术指标的优劣固然重要,但如果落入“包线杀人”的怪圈那可就荒谬了。在实际的战斗巡航和空战中,没有人会一直维持在最大速度,飞机的性能也会因为战斗勤务的损耗而下降,从而无法达到设计时的要求和试飞得到的数值。空战中同一高度十几乃至几十公里的速度差距由于“接触”时双方的态势,交战时各种变量的干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以成千上万架飞机作证明的这些例子还不够多吗?理论上的性能差距可能是主要原因,但仅仅这么一项并不是促成苏联人放弃“喷火”的全部理由,不是。那么还有什么原因?等一等,我已经猜到了一些人想说什么,您可以现在把文章拉到最底下写评论。而我也会空几行写出你多半要说的那个“答案”——“苏联地勤维护粗糙/苏联油料标号低/苏联玩不转这么精密复杂的设备……”这些谬论在冷战的宣传战争中,在报纸、书籍、新媒体、网络论坛上万次的传播和灌输,已经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至于相当一部分人在我上面的问题中会不假思索的给出这些答案。如此一来,苏德战争前被戈培尔成千上万次灌输“斯拉夫劣等民族”的德国官兵,乃至元首自己在亲身接触苏联的战争机器后所发出的惊呼和感慨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半野蛮民族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科学成就?”苏联的维护粗糙吗?那海军航空兵的那些“喷火”是怎么在零部件极其缺乏的情况下维持了两三年之久?苏联没有高标号油料?苏联油料劣质?P-39和P-40就是专门为苏联油料设计的?A-20、B-25、C-47也是吗?P-47还没说话呢,人可是要用120+号的燃油,苏联人却保留了上百架油老虎P-47用作高空截击机和轻型轰炸机。……当然,由于这些喷火都是旧货,不出意外,发动机问题一直困扰着苏联人,但这也不是喷火的特例,早期英美转给苏军的二手P-39、P-40的发动机同样不安分,虽然没有大规模的、频繁的空中停转;但其实际功率都比正常指标下降上百马力,最初的艾利逊引擎(V-1710)甚至都达不到手册上标称工作时间的二分之一。50小时是它的上限,甚至更短。执行战斗任务的话通常是10-15次。应该指出,美国人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向苏联提供更多更换用引擎来解决的;而英国人的援助却没有什么售后可言,他们只是在应付差事而已。在前线的“喷火”同样出现了零部件缺乏的问题,近卫第57团的地勤们创造性的将ЛаГГ-3的起落架机轮换给喷火,苏联无线电同样安装在了英国飞机上。约翰:嗯嗯嗯你们好厉害,好厉害(棒读)两相比较,应当给美国人负责任的态度以应有的好评。但也应该注意,由于这个因素,我们也不能强行比较苏联“喷火”和苏联“寇蒂斯”、“飞蛇”的发动机可靠性。更何况,比821航空团接受喷火更早,战斗更多,损耗更大的第57近卫航空团在库班也并没有集中批评“喷火”发动机空中“放炮”的现象(除了该团开拔时发动机报废的那一架,至少我没找到),因此我们对于发动机可靠性的问题兴许应当慎重看待。还有其他原因吗?苏联人放弃“喷火”的原因?有一点可能值得注意,喷火由于自身设计时的缺点,明显没有考虑到最起码的野战机场起降的要求,其起落架并不适合苏联战场上极其常见的、松软的草地机场,间距较窄的起落架导致喷火在这种机场上就像是个喝高但还赖在舞池死皮赖脸不肯走人的醉鬼一样摇摇晃晃,跳着危险的舞蹈,其机翼翼尖常在众人惊恐的目光与地面碰撞……(我似乎有点明白那位库拉金中士是怎么在机场地面上“击落”自己上司的了。)和飓风一样,喷火的重心过于靠前,在机场还会发生“拿大顶”——即机首触地的问题,为此在起飞前的滑行时,需要地勤人员坐在水平尾翼上作为人肉配重。当我们在地面滑行时需要有位机械师或技工坐在机尾以便防止它抬离地面。甚至有位机械师坐在那里飞了一圈。我们有位名叫鲁坚科(Руденко)的机械师,他当时背朝前坐在平尾上没能及时跳下去,因为他的手被垂直安定面的蒙皮卡住了。于是他就坐在那里直到飞行员把飞机降下来。事实上的确也发生过人从尾翼上掉下来摔死的事。这哥们,兴许能拯救世界……同样,有说法称当时“喷火”是苏联所装备战斗机中火力输出的佼佼者:2门20毫米西斯帕诺炮,4挺7.7勃朗宁机枪,单位时间火力投射重量为3.54千克/秒,仅次于Як-9T(该机装备37炮和12.7大口径机枪)的3.78公斤/秒。P-39(37炮+12.7×2+7.62×4):哦Як-9K(45炮+12.7):已阅但很奇特,喷火的火力却是最为苏联飞行员所诟病的因素——武器、武器配置和武器安装位置,每一项都有大问题。1943年,苏联空军的喷火在测试武器。可以看到靶墙中间那一块巨大的火力空白区。先从武器本身开始说起,关于西斯帕诺机炮,这款所谓“二战最优秀航空机炮”(和所谓“二战最优秀冲锋枪索米”真是相得映彰)苏军在年就已经大量接触,并且给予其极高的“赞誉”:西斯帕诺需要令人难以置信的大量维护保养工作。 哪怕有一点点灰尘和滑油阻塞或其它类似的问题,炮就无法开火! 非!常!靠!不!住!好吧,权当这两杆上百公斤重的大家伙在大多数时间里都是个漂亮的摆设,悄然无声地向亚洲野蛮人们展示大英帝国杰出的科学水平。那7.7勃朗宁机枪呢?这玩意儿脱胎于一战时期的设计,各方面性能也远劣于苏联施卡斯7.62机枪。8挺英国勃朗宁都可能无法与4挺施卡斯相比。当然,最主要的问题是,在1943年,.30英寸级别的小口径机枪面对各国战斗机、轰炸机普遍装备的半/全金属机身,防弹风挡、装甲靠背乃至装甲澡盆(IL-2:zaima?)还能干什么?话说回来到了这个年份,似乎也就英国人选无可选,只好忍痛吃屎仍以7毫米口径做机枪主力……?(零战:哦?)可以想象的到,本来就深受发动机出力不足困扰的苏联飞行员面对一堆死重鸡肋,用之坑爹弃之无胆(扔了机枪你打算带着打不响的西斯帕诺搞火焰撞击么?)的那种绝望……苏联飞行员同样非常不喜欢喷火的翼载武器设置,两侧的武器距离机身正中相隔甚远,这样会导致近距离射击时在正中央产生一个2-3米的火力空白,从而出现敌机机身在两道相隔甚远的弹幕中,特别是在机炮射线中毫发无损的尴尬情况。想要用这种武器配置从激烈的狗斗,或者在近距离上(例如哈德曼的“当敌机塞满瞄准具”和萨福诺夫的“看到铆钉才开火”)命中敌人是很不容易的。上述的种种问题,单拿出来一项肯定算不上什么无法克服的大毛病,这些问题在同时期的其他援苏飞机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可当这一切问题都集中在一款飞机上的时候,毫不意外,“喷火”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灾星。更何况1943年苏联在战机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飞跃式的提升,美国援助的P-39“空中眼镜蛇”也在苏联空军和苏联驻美航空设计师的帮助下解决了大部分在苏联战场上受诟病的问题。并且这些美国和苏联飞机都是工厂直销原装版,有着不错的生产工艺、质量可靠。没有二手英国飞机的磨损、老化和可靠性的问题。拥有大量飞机的苏联人终于摆脱了“凑合着过”的日子,有余裕和资格挑挑拣拣,把不趁手的飞机悉数退役。崭新的“飞蛇”(超级飞蛇)还在美国工厂时,就已经刷上了苏联的红星军徽。喷火V在本文中的篇幅算是结束了,不过苏联人和喷火的缘分却没有到此为止。毕竟“租借法案”还在继续生效,尽管有着客观条件的限制和英国人主观上的不情不愿①,但他们还是得老老实实的去履行相应的义务。①:其实这说法也有点问题,由于喷火的产量限制,最新最好的喷火往往装备不列颠本土空军,而苏军基本和英国沙漠空军同时,甚至早于他们拿到喷火IX。年,喷火IX开始抵达苏联,一开始这些喷火IX是淘汰下来的喷火V改装来的旧货,不过很快向苏联供应的都是从英国工厂开出的全新喷火。运抵苏联的喷火LF.IXE,1943年。在战争期间共有1185架喷火LF IX和喷火HF IX运抵苏联。这一千架喷火IX根据发动机、机翼翼型、武器配置和性能表现的不同在数个大类下被苏方划分为9个子版本。不过在苏联空军科学研究院的测试中,这些喷火IX都表现出了很多共同的特性。喷火IX比喷火V设计的更好,优化了气动外形和机翼,装备了更为强劲的发动机,开始安装美国供应的大口径机枪,火力得到了提升。(不过我关心的那门残疾西斯帕诺的情况没提……)喷火比起苏联空军现役的飞机拥有更高的实际和最大飞行高度上限,喷火IX在高空中的性能比雅科夫列夫和拉沃契金的飞机优势明显。唯有米格设计局的那一票已经试飞和服役测试的高空优品方能与其一战。(要是哪位写二战苏联架空小说的话,倒是可以考虑生产一批米格出来,当时米格局已经有几款飞机拿到了空军科学研究院的生产许可乃至推荐。然而前线没需求,后方米格局一心想着赶超记录,对量产的事儿并不上心……)喷火的水平机动性非常优越,这使他成为了近乎无敌的转圈王者。其转弯半径只有235米,相比之下,雅克(具体型号不明)275米、Ла-5是310米、Ла-5ФН为295米、梅塞施密特(具体型号不明)290米,福克沃尔夫340米。然而喷火IX的问题也很严重:在中低空劣于苏联现役各类战机,其飞行时速比Ла-7慢100公里。和Ла-7相比巨大的低空速度劣势表明她比起Як-9У、Як-3、Ла-5ФН也是全面落败。其速度仅能保证不至于被МиГ-3У、Як-9和Як-1、Як-7揍得满地找牙。在低空操纵不便,对飞行员的动作反应迟缓,难以适应节奏激烈的空战。这里八成又是再说爬升,俯冲和横滚问题。由于在实际操作和测试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即便是全新生产的喷火IX也被认为不适于装备苏联空军前线航空兵,不过喷火IX在高空表现出的优异性能倒是很合防空军的胃口。1185架喷火IX中,297架装备了莫斯科、列宁格勒、摩尔曼斯克的数个后方防空军航空团。1945年,防空军第83歼击航空团的喷火IX。剩余的喷火中,一小部分提供给了苏联海军航空兵。黑海舰队航空兵的喷火V在26型巡洋舰“莫洛托夫”号的弹射器上进行实验。还有几架留在苏联空军科学研究院进行各种奇奇怪怪的测试。1945年,苏联空军科学研究院的喷火HF.IX。1945年,苏联空军科学研究院的喷火LF.IX。其余的都被封存、报废。在防空军中服役的喷火IX接受了改装,根据实际作战的需要和喷火在设计,电子设备,武器方面的缺陷安装了很多苏制设备,“伊万·休泼马林”在这段时间内击落了几架骚扰列宁格勒等地的德国高空侦察机。一批喷火IX因其操纵简单(雅科夫列夫:这个我也有)、高空性能优越(雅科夫列夫:……)的特性被改装为双座教练机,以帮助飞行学员熟悉高空飞行。喷火在苏联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虽然这些西线的空中女王在苏联严酷的自然条件和作战环境下表现的并不优秀,说她问题多多也不过分。其性能也被诸多竞争者甩在身后,但她终究还是为卫国战争的胜利,特别是防空军的建设出了一份力。彩蛋:“拉-7”拉沃契金听了沉默,阔日杜布看了流泪。56354 条评论分享收藏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主要发表苏俄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历史,军事相关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海岛奇兵新兵种喷火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