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干活算不算锻炼身体的好处

我爸患有高血压脑梗死需要锻炼身体,每天早晨小跑1小时。如果在工厂或建筑工地上干活算不算锻炼身体?_百度知道
我爸患有高血压脑梗死需要锻炼身体,每天早晨小跑1小时。如果在工厂或建筑工地上干活算不算锻炼身体?
能起到晨跑的效果?
我有更好的答案
适合中国人的体质,而且老少皆宜,最好的锻炼方式是早晨打太极、工地干活和锻炼不一样,因为干活总是追求完成任务,健美要求动作标准,而且要慢,练剑,做操等,晚上散步,太极都是很好的运动,苦力就是能省力就省力;3、瑜伽;2,锻炼是要求达到健身的目的,比如健美和做苦力1、高血压不建议跑步
采纳率:31%
有是有,不过容易受伤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站内检索:
罗甸县2017年百岁老人风采
作者:罗甸县老龄办
来源:罗甸县老龄办
发布日期: 00:57:40
浏览次数:&文章字号:&&&
2015年1月3日上午,位于罗甸县罗悃镇河东村六组的一个农户,110岁的黄雅明老人坐在院墙边,悠闲地享受阳光的沐浴。老人头发花白,精神矍铄。老人虽然耳朵有点背,但眼神很好,见家里来了客人,便微笑着点头打招呼。
&奶奶,您看这是什么?&我们拿着刚摘下的一朵红花大声问老人。&这是菜花。&老人肯定说道。我们在赞赏老人的身体健康的同时,老人的儿媳说:&老人的生活习惯跟我们没有什么不同。&老人平时睡得早起得早,自己洗衣服、洗澡,早些年还能做饭,现在做不了了,但每次都是自己盛饭,从不&饭来张口&。老人特别爱吃甜食,喜欢吃稀饭、面条、青菜,偶尔也吃点肥肉。老人儿媳说,老人几乎没生过大病,偶尔感冒,不吃药过几天就好了。
2、冯旺英&& 勤俭持家的百岁老人
在边阳镇罗沙社区里博沟村住着一位108岁的老寿星&&冯旺英。老人居住在边阳镇水库边上,这里山青水秀,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让人赏心悦目。来到这里让我们真正的感受到了村在林中,林在村中,一派绿色的家园景象。
当我们见到老人时,最令人惊讶的是老人红光满面,神智清晰,精神状态非常好!她还能自己走到家门口晒太阳。
在和老人聊天时,老人告诉我们,他的年龄比丈夫大几岁,刚嫁过来时丈夫还不是那么懂事,干不了重活,每次上山干活,她都替着丈夫,拿最重的农具,凡事都是她替着让着丈夫,久而久之这个家就靠她撑着。老人还说:以前家庭贫穷,孩子又多,总是缺衣少食的,她凭着自己的勤劳与节约把孩子们拉扯大,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的磨难,经历了太多的不容易。现在党的政策好了,日子也好过了,没想到比她小的丈夫却先走了。
老人一生特别喜欢吃糖类食品,能喝酒。到现在为止家中从不间断老人最喜爱的白糖,饭桌上老人还能喝上一两白酒。
老人的这一家人丁兴旺,老人一生共生育了8个子女,如今一共有65口人。谈及人财兴旺,生活幸福,天天过上好日子时,老人高兴的开怀一笑。每一位百岁老人都有自己的长寿原由,但一生勤劳和心地善良是长寿的共同因素。
3、刘李智&&& 一生勤劳身体健康
我们见到107岁的刘李智老人时,很难看出她是位期颐之年的老人。她身板结实、神采飞扬、行动自如,老人还能操作多种炉灶做饭,令人惊叹不已。
刘李智老人1907年出生于罗甸县沫阳镇大井村的一户农家,结婚后,为了支撑这个家,田间劳作、管理菜园、饲养家禽、料理家务样样都能干,当了一辈子农妇,练就了一身好体魄。老人现在居住在该县省级风景区天坑边,四面环山,空气清新,出门不是下山就是爬岭。这里天然食品丰富,如竹笋、野生香菇、板栗等。老人说,山里能吃的野菜,她都吃过,平生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地瓜、不施化肥的蔬菜,没用激素饲养的畜禽,饮用的是山泉水,或许是这些天然清淡的饮食助她身体健康。
老人一生勤劳朴实,热情好客,性格温和,善于纺织。
106岁老奶奶还能下地劳作
&&& 11月19日上午10时许,罗甸的冬日却好似已进入春季了,太阳高照,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会儿就是一身汗。罗甸县沫阳镇江亭村一个简陋的四间民房前,106岁的罗雅月老人坐在门前的晒坝边,帮忙掰着才从楼上搬下来的玉米,准备搅碎当饲料喂猪。老人的腰有些佝偻,掰玉米的手劲却很大。
&&& &奶奶,您多大年纪了?&我们上前问。&100多岁了。&老人的听力还不差。老人的儿子闻言把老人的身份证找了出来,上面的出生时间是日。我们帮忙把几筐玉米提到房屋里,老人又拿起镰刀,戴上草帽到门前的菜园里割猪菜。老人每天坚持早餐后到房屋周围挖地种菜,她说自己不是图挣钱,就是喜欢做劳动,看到全家都吃自己种下的蔬菜,打心眼里觉得开心。老人认为,自己天天做劳动,身体才不会得病。
当我们咨询老人的养生秘诀时,老人的儿子说:&老人每天都要吃大量的绿色蔬菜,这些蔬菜都是自己家菜园子里种的,无公害无污染。此外,老人饮食清淡,平时吃的菜都只经过简单的烹调,没有过多的调料,煮汤时,撒上两三粒砂仁,美味如参汤。另外,老人每天喝&清泉&。原来,在老人住房后山上有一股山泉水从山间潺潺流下,老人每天喝的水就是从山上流下来的泉水,不仅当地村民爱喝这股泉水,每天下午还有许多远道而来的过客们都慕名来品尝该泉水。据说用这泉水泡出来的茶特别清醇甘洌,让人回味无穷。老人也跟我们介绍,她一辈子都没有生过大病,只要一感冒,喝两口山上的泉水,病就没有了。
百年修来好福气
今年107岁的杨老芬老人,性格开朗、待人热情,这也是她身心健康的一个因素。邻居们都说:&老人待人热情,与人为善,田坝村没有一个人不称赞她的,大家都喜欢与她亲近。&
如今,杨老芬老人五代同堂,开枝散叶,一家共有21人。虽然家庭经济适中,但老人却很满足。孝顺的儿孙们让老人体会到大家庭的温馨。大儿子膝下有多个子女,他和儿孙们常来看望老人。老人长期与小儿子一起生活,全家其乐融融,亲情至深。小儿媳妇对老人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
老人儿孙满堂,家庭和睦,安享晚年,村民称赞老人&百年修来好福气&。
喜欢吃清淡食品,瓜果蔬菜。
6、梁六妹& 常劳动好心情是长寿秘诀
家住罗甸县边阳镇过高村拉哇组的梁六妹老人,今年105岁高龄,还能房前屋后拿柴,烧火做饭,成为拉哇组村民崇拜的偶像。问及老人有和长寿秘诀,她笑着说:&经常劳动锻炼,平时保持好心情,这应该就是秘诀吧。&
坚持劳动锻炼。梁六妹老人虽已105岁,但她还能做一些轻微的家务劳动。她的孙子们说:&奶奶虽然年岁已高,但她仍然坚持劳动。&我们平时外出干活,她就在家帮我们做饭、带孩子,料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她说:&农村人不像城里人,活一天就要干一天,除非动不得,不干活哪来的粮食啊!我现在不能下地了,但还可以料理些家务。&
保持平和心态。梁六妹老人温柔善良,平时心情比较好,很少和邻里发生纠纷。寨上的老人们都说:&她脾气很好,我们和她做了几十年的邻居,很少看到她和别人吵架。&和儿孙们更是和谐相处,和蔼可亲,时时洋溢着满目笑容。
梁六妹老人正因坚持劳动、时刻保持一个好心情,近年来没有患过大病,平时就是一些小感冒而已,这可能就是老人长寿的秘诀吧。
7、莫彭氏&& 活动筋骨心宽体胖
&一生劳作不想闲,儿孙孝顺心态好。&这句话可以概括105岁高龄的莫彭氏老人,她一生勤劳、家庭和睦、儿孙孝敬。
1942年嫁到罗甸县边阳镇翁定村的莫老,一生很勤劳朴素。自嫁进莫家后,就和老伴一起担起干活养家的重任。也因苦难生活的磨练,使她一生保持知足常乐、平和的心态。她儿子莫永刚说,母亲总是以自己勤劳的言行教育我们,老实做人,认真干活,日子就会越来越好。
在饮食和作息方面,饮食很清淡,主要以米面和青菜为主,她儿子说,母亲从不挑食,我们做什么,她就吃什么。作息也很有规律,每天早睡早起,一日三餐按时进食。
如今,随着年岁渐长,莫老奶奶眼睛不是很好,行动也不便了,但她总是闲不住,时常拄着拐杖在房前屋后帮助家里扫地、拔草,收拾家庭,使得家里随时保持干净,赢得乡亲们的称赞。
8、刘小仪&& 长寿是干活、锻炼身体
生于1910年6月的刘小仪老人,一生勤劳朴实,邻里和睦,性格开朗,乐于助人。她说:&90年代以前,由于家住边远山村,田少地多,饮食主要以玉米、野菜等杂粮为主。之后,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水稻良种的推广,产量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以大米、蔬菜和肉为主食。&
当问到她为什么长寿时,刘老奶奶笑着说:&你们说什么长寿,我不懂,但我能活到今天,主要是劳动、干活、锻炼身体。&据寨上的邻居说,刘老年轻时,是家庭劳动的主力,上山下田的农活都能做,且速度比别人快,每年她家的每套活路,在她的带领下,都比别人家先做完,且做得比别人家好,收成比别人家高。有时在做完自家的活后,常常帮忙邻里干活,使其赶上农时。
现在她老人家年过百岁,虽然不能下地了,但她在家还是坐不住,经常还到庭院里打理些事,在家扫扫地,做些家务。由于老人勤劳好动,近几年来没有生过大病,身体还很健康。
9、罗雅乱 老人有乐观的心态和开朗的性格
在罗甸县罗悃镇沿河村一栋普通民房里,生活着一位百岁老人,她就是现年105岁的罗雅乱。
罗老奶奶一生十分勤劳,心胸宽阔。即使是现在,老人家仍每天坚持下地劳作,不肯休息。儿孙劝她不要做了,她总是说:&活动活动,筋骨不痛。&乐于助人,经常帮助邻里干活,从不计较得失,时常保持良好的心态。
罗老思维活跃,讲到高兴的时候,总是露出舒心的微笑。据其儿孙介绍,家事、国事,她都关心,作为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老太,贴在家里的墙画,毛泽东等伟人她都认识。
据邻居讲,罗老奶奶作息和饮食很有规律,早上起床后就放牛,到地里看看庄稼,开始一天的劳作,晚上9点多钟就休息了。在饮食方面,爱吃自家种的白菜、青菜等蔬菜,主食以大米为主,平时不挑食,尤其喜欢吃素菜。
罗老的长寿与她热爱劳动有关外,宽阔的心胸更是一个重要法宝。平日里,脸上总是带着微笑,没有什么忧愁和顾虑,即使生活中碰到不顺心事,也是一笑而过。乐观的态度和开朗的性格使老人的生活充满了阳光。
10、蒋金莲&& 人健在不劳动会生病
1911年12月4日出生的蒋金莲老人,家住罗甸县龙坪镇大关村底甲湾组,今年已103岁了。如今,老人家子孙众多,拥有一个幸福的大家庭。
随着年岁的增加,身体的虚弱,现老人已不能独立行走了。身体健康时,老人心态很平和,非常爱勤劳。她说:&人健在,不劳动会生病的。&因此,老人每天起早摸黑下地干活,一天从早忙到晚上,从不想休息。现老人虽然不能行走了,但她的神智还清醒,还可以和家人交流。
在饮食和生活方面,饮食主要以清淡菜为主,特别喜欢素菜汤类,平时还喜欢喝点养生酒。生活也很有规律,一日三餐是老人长期的饮食习惯,从不贪食。
11、杨胡氏& 不挑食的百岁老人
生于日的杨胡氏老人,家住罗甸县沫阳镇跃进村冗布组,现年103岁了。如今,老人由于年岁长,已不能行走了,但神智还是清醒的。
身体健康时的杨老人,特别勤劳好动,是家庭劳动的主力。每天起早就下地干活,插秧种地,样样在行,且做得比别家好、快。自家的活干完了,看到邻里忙不过来,赶不上农时,她还主动去帮忙,让大家一起赶上农忙时节。
在生活方面,饮食很有规律,一日三餐,素食为主,是老人一天的生活规律。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从不贪食、挑食。平时干活疲劳了,喜欢喝点酒疏筋骨。
12、杨雅美桃
百岁老人的长寿秘诀
103岁的杨雅美桃老人是一名民间歌手,如今的她,耳聪目明,思维敏捷,问及保持健康的秘诀,老人说:&豁达的心境,精心调养、多吃素食、多唱山歌,这些都必不可少&。
杨雅美桃老人喜欢吃素菜,特别是山上的野苦菜,这种野菜能苦中回甜、沁人心脾、清肠舒胃,喝了一碗苦菜汤,能让你一天精神爽朗。老人还对我们说:&我喜欢吃苦菜、豆腐、吃杂粮,素菜会让心情变好。&老人还喜欢唱布依山歌,她说平时家里无人时,就哼几首年轻时经常唱的山歌,目的是以锻炼自身精气神为主,默念歌词与呼吸锻炼相结合的一种协调气息的方法,达到了大脑静、心情畅、脏腑动的目的,除了静心养气之外,在精神上也&保养&自己。
13、王& 娥&&&& 生命在于运动
在贵州长寿之乡&&罗甸县茂井镇红屯村的一个布依村寨里住着一位老寿星,她叫王娥,老人从小生活在青山绿水环绕的村寨中,空气清新,环境宜人,门前是一片稻田,放眼望去,真正的称得上是一片田园风光。阳春三月老人喜爱坐在自家庭院里观望田园里生机勃勃的景象。到了秋天,打开大门就看见一大片金黄的稻穗映入眼穴,老人比谁都高兴,满脸堆着笑容。
老人一生生育5个子女,4个女儿1个儿子,其中大女儿和二女儿幼年夭折,这对老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但是老人心胸豁达开朗没有放弃自己的生活,现在老人和儿子居住,儿媳的孝顺,让老人十分的开心。
老人一生心灵手巧,而且特别讲究卫生,她所穿的衣服、盖的被子自己经常拆下来洗,而且衣服和被子所用的布料都是自己亲手纺织的土布,在老人的身上随时都可以看见我们少数民族布依族的特色。
老人一生为人诚实,性格开朗,和相亲邻里相处的非常的融洽,深受邻里相亲的尊重和爱戴。现在老人已是儿孙满堂,每逢过年时节,儿孙们打工归来都会给老人带来老人最爱吃的糖果和零食,老人开心极了。
当你与老人聊天时,她会语重心长的告诉你:现在生活好喽,以前我们是每天粗茶淡饭,一年之中都是吃山里的野菜,油盐淡薄,没有肉吃,想要吃肉啊都得等到过年,所以那时候老人和孩子都期盼着过年。老人现在身体还十分的健康,如今103岁了,她眼不花、耳不聋、神智清楚,饮食正常而且每天都在自己院子里帮着儿媳晒黄豆、剥童子、喂猪等。老人很少生病,从不打针吃药。
14、罗米炜&& 儿孙满堂的寿星
家住罗甸县沫阳镇罗牙村栗木五组,生于日的罗米炜老人,今年103岁了。老人一家人丁兴旺,多代同居,子孙满堂,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大家庭。
罗米炜老人虽年过百岁,但背不驼、眼不花、耳不聋,胃口还好,精神充沛。据老人家说,她每餐还能吃两晚米饭。晴好天气,还上山下地干些轻微活。
罗米炜老人记忆力还好,口齿伶俐。当人们问她小时候的一些事时,她都还记得清楚。现在每天所做的事,她也还记忆在心,当你问他昨天、前天是干些什么事,她还能脱口而出。
罗牙村是我县最典型的长寿村,那里山青水秀。八九十岁以上老人特别多,且身体比较健康,每天都还上山下地干活。目前健在的百岁老人就有3位,是全县百岁老人最多的村。
这个村大多数人健康长寿主要是与环境、空气和长年饮用的水源有着密切关系,村里到处流淌着清澈见底、清凉可口、无污染的泉水。
15、王贵英&&& 养育恩情大唯有至孝报
王贵英老寿星生活在贵州长寿之乡&&罗甸县茂井镇高里村的一个布依村寨里,老人以前住在茂井镇五家坟,一生没有生儿育女,夫妻互敬互爱,过着独自的生活,1959年夫妇两将茂井镇高里村姐姐10岁儿子王华惠抱养与其同住,夫妻有了儿子如鱼得水,非常高兴,儿子王华惠生活犹如蜜罐一般。后来由于高里村居住生活环境、交通等方面较好,在争得二老的同意后,儿子王华惠带着二老一起回到高里村居住。来到这里,由于老人天生性格开朗,为人纯朴,邻里关系非常融洽,回想当初过来的情景老人还沉侵在甜蜜的回忆之中。
老人一生勤劳朴实,勤俭持家,一家生活其乐融融!如今儿子王华惠已儿孙满堂,待老人胜过自己亲生父母,老人很是自豪,当我们在和老人一家聊天时,老人说:我之所以能长寿啊就是这个儿子给我带来的福分,儿子确实说:我今天能儿孙满堂全家幸福也是我这个妈给我带来的福气啊!看见母子的互相谦让我们真是羡慕啊!
16、黄玉如& &&&乐助人 结寿缘
残疾老寿星黄玉如住在贵州长寿之乡&&罗甸县沫阳镇罗牙村,老人生于1912年6月,今年已经103岁了。
罗牙村是罗甸县的长寿村,全村共有村民1413人,其中80&89岁高龄老人20位,90&99岁高龄老人7位,百岁以上老人3位。沿着册山公路往东行,跨过董当大桥前行3公里便到了长寿村&&罗牙。该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在村头有股罗牙泉,人们都把它叫做长寿泉。泉水从山脚下喷涌而出,水清澈而亮洁,供全村老幼饮用。
老人从小在罗村长大,一生育有5个子女,2男3女,孩子们都还健在。老人与小儿子同住。
助人为乐,广善积德能健康长寿,这老人在与我们聊天时常说的一句话。老人说:她从小就有帮助别人的习惯,那个年代没有车,无论去哪里都得走路,尤其是七天一次的赶集,人们都会挑着各自的农产品到集市上去销售换取生活所需物品,老人在去赶集和回家的路上不管遇见谁,不管是年轻的、中年的、老年的她都会帮助他们挑东西,她这种乐于助人,不求回报的行为深受广大村民的好评,老人说:这也许就是我能健康长寿的原因吧!不幸的是老人在83岁那年,上山大柴回来,突然间双眼不停的流泪,慢慢的眼睛就什么也看不见了,一生勤劳,乐于助人的她非常的痛苦,她遗憾的是再也不能劳动了,再也不能帮助别人了。如今老人103岁了,虽然失明了二十多年,但在家人的悉心照料下,老人依然很开心,当我们看见老人时,她还是那么的活泼开朗,有说有笑。
17、杨秀英&&& 闹市中的养生之道
百岁寿星杨秀英居住在贵州长寿之乡&&罗甸县龙坪镇都市丽景小区。
老人一生育有1女,如今女儿和女婿都不在人世,她与外孙女同吃同住,在外孙女他们的悉心照顾下,老人生活得很开心,老人如果不在家带玄孙,每天中午时分,当你就会罗甸老车站附近看见百岁老人杨秀英的身影,她经常到她以前居住的地方,老车站与她的老邻居们聊天拉家常。老人说:现在搬新家了,但还是舍不得老地方,尤其是我的哪些老街坊老邻居,和他们在一起习惯,所以只要天气好我都会来看看他们,和他们在一起很开心。
18、杨昌恒& &&王乃山下忆当年
百岁寿星杨昌恒生长在贵州长寿之乡&&罗甸县龙坪镇六一村,老人一生育有3子,均成家立业,儿孙满堂,现在与小儿子一同居住。
沿着县城迎宾大道往北行驶,一路青山绿水,大约6公里左右就到达六一村,六一村与罗甸巍峨的王乃山遥遥相望,当我们走进老人家的院子,正遇上老人的儿子在修建厨房,老人正在为儿子搬运木棒和木板,看他那使不完的劲,让人不可思议。在和老人聊天时,老人看着巍峨的王乃山谈出了年轻时的感想,老人说:每当我看到王乃山时就会想起当年的王乃战争,鸡飞蛋打民不聊生,到处兵荒马乱,人们不得安宁,苦啊!如今党的政策好,我儿孙满堂了,还搬进了新家,也如人们所说的长命百岁了,真是感谢共产党啊!
19、任罗氏&& 眼不见事心亮堂
百岁寿星任罗氏家住在罗甸县逢亭镇纳闹村,这是一个交通极不方便的边远村寨,从县城出发要先坐2个小时汽车,再坐半小时竹筏,最后还要步行一个多小时才能到任罗氏老人家,由于交通不便,进出的人也少,自然环境比较原生态,村子更像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老人虽然活了百多年,却从未到过县城,而双目在十多年前全部失明,每次说到县城来人看她,她都会对没见过县城的样子表示遗憾。
有人用这么一句话来形容老人&历尽沧桑见识广,眼不见事心亮堂。&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如果窗户紧闭,黑暗会他惊慌无措,绝望恐惧会吞噬掉所有的耐心,变得烦躁不耐。十多年来,任罗氏老人一直生活在黑暗中,没有不甘、没有抱怨,默默的用拐棍走了这十多年的人生路。
百岁老人,活了那么多年,积淀下来的人生感悟和生活智慧是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固然好身体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心态,一颗平常心让他们在一切困难面前能淡定的应对,时间总要过去,谁都无法避免变成一把枯骨、一抔黄土,淡然面对,平静离开,这个世界,来过,很好。
20、黄雅秀&&& 幽默乐呵得长寿
&&& 黄雅秀老人生活在贵州长寿之乡&&罗甸县龙坪镇顶访村,从县城出发,朝着城西开发区驶去,10公里左右即将到达顶访村。在青山绿树丛中这位103岁的老寿星生于1912年5月,女,布依族。老人在村寨里倍受邻里相亲的尊重与爱戴,当你走进这个布依村寨,谈及老寿星时无人不知晓。
&&& 老人一生生育1男3女,如今老伴、儿子和大女儿都去世了,老人和孙子一起生活,依然很开心。
老人一生勤劳朴实,性格开朗,为人友善,邻里关系非常融洽。老人回忆年轻时代与邻里相亲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的日子,老人特别的开心。老人说当时的日子虽然很艰苦,每天都是粗茶淡饭,甚至有时候有上顿无下顿,大家都靠找瓜果野菜、吃荞麦来充饥,吃大锅饭但是大家都很开心。老人还说,现在党的政策好喽,老百姓也过上了好生活,只可惜啊我的老伴和儿子女儿没这个福分享福呀,我就比他们幸福多了,孙子和孙媳妇对我又好,而且每个月县领导还发工资给我,我现在真是享天伦之乐,过神仙日子了,我做梦也没想到共产党会有这么好的好政策呀!老人还开玩笑说:我今年103岁了,晓得还有嘴巴没有,说完老人开心地笑了,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21、王姜氏&& 一生辛劳的老人
百岁老人王姜氏生活在贵州长寿之乡&&罗甸县茂井镇丰井村,老人一生育有2男3女,目前只有小儿子还健在,其他的都不在人世了,老人虽然很伤心但她在小儿子的开导和悉心的照顾下,加上儿孙特别孝顺,所以老人非常的想得开,每天很开心。
从县城出发,向东行驶,沿着千岛湖边一直前行,跨越茂井大桥继续向东行驶3千米便到了丰井村,走进老人家,放眼望去,千岛湖湖光景色便映入眼穴,这里湖光山色,依山傍水,环境宜人,回头望去,老人精神抖擞,尤其是一头乌黑亮泽的头发让人羡慕不已。老人一边和我们聊天一边梳头,老人说:她们以前家里贫穷,买不起不说,关键是也没有什么洗发水,他们都是靠天然的自家栽种皂角来洗发,所以头发一直都不掉,长得很好。不过现在老了,下不了河边,也干不了什么了。老人虽然这么说,但是她老人家还是改不了勤劳的习惯,每天在家里不是剥玉米就是捡柴等等。
22、罗米乔余& 每天还能吃两个苹果的百岁老人
百岁寿星罗米乔余是贵州长寿之乡&&罗甸长寿村罗牙的长寿老人之一,在这山青水秀,溪水潺潺流淌的幽静村落之中,百岁老人、高龄老人尤为较多,这都基于每位老人他们都保持着良好平和的心态,邻里和睦相处,团结有善,互相帮助其乐融融,生活于一种与世无争的境界中。
老人一生勤劳朴实,乐于助人,每天都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在加上老人家门前有一条小溪不分昼夜的在流淌,白天累了、困了,但所有的困乏都会在夜间被这涓涓细流的溪水带走,老人就在这悦耳的溪水声中进入甜蜜的梦乡,让所有的困乏都随着小溪流淌。
老人一生育有2男3女,如今大儿子虽然不在了,但孙子们已成家立业,一家五代同堂,加上儿孙儿媳非常之孝顺,老人特别高兴。老人最喜欢吃苹果,现在老人虽然一百多岁了,但每天都还能吃上一两个苹果,每天吃苹果时老人都会很开心,露出幸福的笑脸。
在与老人聊天时老人告诉我们,今天春节她的大孙子要货新房了,为了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装修房子,老人还在为他们做饭、扫地,忙得不亦乐乎!
23、王小饶&& 温馨一家人
罗甸县龙坪镇六一村生活着两位百岁老人,其中一位就是王小饶老人,初走进老人的家,堂屋里呈现一派忙碌景象,儿媳忙着收拾刚从山上找回来还在留淌着汁水的树干状药材,孙媳则将药材切片放到簸箕里头等着晾晒,而老人坐在一堆猪草前挑挑捡捡,将猪草理顺,再用菜刀切碎,夕阳的余晕从门前大树中漏下,斜照在门边这三代女人沉默而繁忙的身上,交错成影。
客人一到,老人忙停下手中的活儿,招呼大家坐。待她站起来走动,大家才发现老人的脚步略显蹒跚,走出门前梯子需要人扶过,毕竟已经过了百年,一头乌发已然斑驳,牙齿也所剩无几,背脊不如壮年时挺拔,健步如飞变成追忆。慢下来,静下来,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生活的智慧、积淀以及财富。
与老人寒暄过程中,她会一直紧紧握住那个人的手,手上满是岁月及勤劳的痕迹,手心很温暖,像是早年在世的奶奶的双手。老人也听得懂些许汉话,遇到听不懂的或不大清楚的,儿媳孙媳会帮忙翻译,言语间她对政府关于老年人的优待政策很是感激,一直说这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感谢去看望她的每一个人,因为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才能解决她生活的后顾之忧。
24、蒙进妹& &深爱泥土的芬芳
罗甸县沫阳镇沫阳村是一个安静的村庄,百岁老人蒙进妹家也很安静,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儿子儿媳也要出门干活儿,家里经常都只有老人轮椅来回滚动的声音,自80岁开始,蒙近妹的腿脚便不能独立行走,后来县残联为她配备了一把轮椅,天气好时,儿子正好有空会推着她出门,走家串户,晒晒太阳,聊聊天。儿子农忙,她也会自己转这轮椅出来,看看小鸡,逗逗狗。
老人很坚强,坐了二十年的轮椅,行动不方便,但她并不颓废,她总希望多看看这个世界,看看这时代的好,她也深爱着这片土地,尽管行动不便,轮椅滚动在水泥地上,但她的眼睛却都望向两侧那些劳动过的正长着庄稼的田地。
土地是万物的根本,种子遇见土地,破土发芽到蔚然成荫,教会我们敬畏,对于一生与土地打交道农民更是如此,他们热爱生养自己的土地。沫阳往高兰方向路边有一个山洞,老人介绍说解放前这个山洞是用来躲土匪的,当年,中整个寨子的村民只要一听到寨外的狗吠声,大家就一起卷起铺盖,扛着粮食跑到洞里避难,每天晚上都心神不宁,没有安全感,生活很辛苦。
如今这个山洞的故事已经成为了历史,我们已经很难想像那种与土匪进行抗争的生活,百姓不再食不果腹,他们有了自己的土地,开始过着艰辛但心安的小农生活,一代代守着那片土地,他们习惯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传统生活方式。
已经离开农田和农活很久很久,蒙进妹老人却不舍土地的味道,尽管女儿和小儿子都生活在省城贵阳,也愿意接她到城市颐养天年,但她舍不得家乡,这熟悉的草木气息,泥土的味道都让她眷恋不已,她更不想自己埋骨他乡,她想在这片生活了一辈子,看了一辈子的土地上平静地离开,因为这片泥土能让她延年益寿。
25、杨发先 独住不孤独
罗甸县边阳镇打窖村是一个偏远的苗族村寨,从县城出发,大约一个多小时可以到达边阳镇董王社区服务中心,即将到达社区服务中心的一个分岔路口就是前往打窖村的唯一路线,由于小石较多致路面坑洼不平,底盘低的汽车很难行进,开着高底盘车到达村寨需要一个小时左右,路边可以用于栽种作物的土地大多嵌有山石,土壤层很薄,土地较为贫瘠。
到了村中一打听百岁老人杨发先,在坝上玩耍的孩子和年轻人会给指路。老人一生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都还健在,但他一个人独住在老房子里,儿子的平房在老房子下面并与其相接连,问他为什么不与儿子同住,他说老房子是他一瓦一木用自己的双手搭建起来的,如果自己都不住了,缺少人气的房子很容易倒塌,他舍不得啊!
老人不会说汉话也听不懂,所有的对话都需要翻译,尽管听不懂,老人还是会露出充满善意而且爽朗的笑容。他的大门一侧是一大堆的南瓜,老人时常坐在门边将南瓜切细,将瓜子取出,晾晒在老房子门口儿子的平房房顶上,以前生活不好的时候将南瓜晒成南瓜片,等到青黄不接时节,掺上主食,就是一家人果腹的粮食,而南瓜子更是孩子们的零嘴儿。
老人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抽旱烟,一盒烟丝,一根烟筒,盒子和烟筒因常年的触摸和使用已经变得很光亮。手不离烟是很多年的习惯,坐在和自己一样都很老的房门边,深吸一口,烟圈袅袅升起,脸上尽是满足的惬意,悠然自得、顺应天意乃是老人长寿之秘。
26、黄景春 年少我为党做通讯& 老来党为我送温馨
&&&& &革命老区争跨越,长寿之乡展新姿&这是县委、县政府打造长寿之乡的一副宣传标语。
黄景春老人出生在我县凤亭乡(革命老区凤蛮瓦支部)所在地,哪里虽然路途遥远但山青水秀,自然风光优美。从县城出发,沿着高原千岛湖河岸一直前行,一路上千岛湖面不时传来阵阵航船的鸣笛声,在清风的吹拂下让人有一种&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在那蜿蜒的湖岸上大约行驶50公里便到达中共贵州省最早的地下党支部,即蛮瓦支部所在地&&凤亭乡。再继续沿着新农村建设的小康路前行50米便到达黄景春老人家。
老人一生勤劳,身体非常好,每年儿孙们外出打工了,老人还在家里自己种菜养猪等待儿孙回来杀猪过年。
老人谈及过去往事时,还是满腔热情,在1932年蛮瓦支部成立时,老人在哪里当通讯员,也算是为党和国家尽了一份力,他说:如今共产党当家做主了,我们做农民的日子好过了,尤其是对我们老人有那么多的优待政策,党委政府没有忘记我们呀。
老人一生虽然只生育了2个儿子,但现在已经是儿孙满堂一大屋子人了,看见儿孙们每年过年都回来团聚,杀猪过年,老人非常的高兴。
27、黄牙卖&& 勤做农事身康健
百岁布依族寿星黄牙卖老人生于日,是阳历新年第一天,布依族人民很少有过生日的,顺其自然,生死有命,不刻意去纪念是流下来几百年的传统。
老人一生操劳,整天都为了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而忙碌,年逾百岁,却也是闲不住的,喂猪煮饭,挖土砍柴,身体是照样的棒,五十多岁时老花掉了的眼睛80岁之后却又好了,现在穿针引线,缝缝补补都是小菜一碟,有时儿媳还要请老人帮忙穿针。
只剩下一颗牙的嘴时常都是乐呵呵的笑,乐观坚强是坚守了几十年的品质,也是这样有了这些坚强和乐观,才带着一家人挺过经济物资匮乏的年代,尤其是粮食关,多少人走不过来,野菜根、嫩糠、不能吃的植物果实,能吃不能吃的都吃了,挺过来后感谢老天爷,感叹自己还算命大。
如今生活好了很多,从前没见过的不敢想的都有了,冰箱、电视、洗衣机、电话、手机......但老人的身体并没有因为有了便利的条件而惯得懒惰,勤劳是坚持了数十上百年的习惯,常常念叨&不知道这些年轻人怎么天亮了还能睡得着&,语气中满是佩服。
吃食方面,老人很是随便,通常都是有什么吃什么,不挑食,荤素都吃,但不会过量,也喜欢吃甜酒,甜酒煮糍粑,甜酒煮汤圆等都是平时喜欢的。
女性因为特殊的生理特点,对凉的东西都是尽量少碰、少饮、少吃,但黄牙卖老人常年都饮山泉水,不喜欢喝开水,说开水有股她不喜欢的涩感,夏天时也经常用冷水擦洗身体,并不会因此感冒发烧。这些百岁老人长寿的原因是很多因素的综合,但看很多长寿老人,其实很多都是经历生活诸多磨练的,但可能就是这些困难,才让他们面对一切包括死神的时候可以用毅力和坚强去抵抗,不屈服。
28、彭小芳&& 老复退军人的长寿秘诀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老歌,乍听到或看到彭小芳这个名字,所有人都以为这是一位和歌里唱的小芳一样漂亮的姑娘。不曾想这个名字的拥有者是一位走过百年岁月的老人,更是抗美援朝战场上走下来的一名老兵。
19岁走上战场,有害怕有恐惧更有对未来的担忧,无论如何,总算留着生命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罗甸县罗悃镇各化村。当过兵上过战场,曾经和美国鬼子拼过刺刀扭过腰,他对生命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知道生命很脆弱也很珍贵,所以心怀深深的敬畏。
如今年事已高,右眼生疾,很多年轻时轻而易举的事情变得无力,不过好在身体并无其他疾病,吃得香睡得好,每餐还来二两白酒,老人是个有原则、自控能力强的人,吃饭饮酒从不过量,而且性格豪爽干脆,说一不二,家人邻居都很喜欢。
老人终生无子,早年抱养一子,如今老人就和养子一家生活在一起,儿子已年过古稀,但对父亲的尊敬却始终如一,父亲当兵多年,从小就要求他做人要有规矩和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老人对父亲的尊敬里面包含敬畏。
现在老人平时也不干重活,就做做饭,喂喂猪,打扫打扫屋子,都是些轻活儿,也不想老而无用,力所能及就尽量抢着做,毕竟劳作一生,完全停下来也是不习惯,多活动,身不僵,体健康。
29、罗春妹&& 常沟通来心不老
上了一定的年纪,人的动作会变得相对迟缓,反应也比较慢,对外界信息的接收能力逐渐下降,很多老人会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有时对着老人说了很久的话,却不见其有所反应,突然她抬起头来用迷茫的眼神望向说话者,说者只能再说一遍,这是因为很多家人在如何更好地对待老人这个问题上的理解出现误差。
罗甸县沫阳镇董望村的罗春妹老人的家属就做得很好,罗春妹老人家一直都是一个和睦的家庭,孩子们还小的时候,大人们白天出去干活,晚上回到家一家人围坐在厨房的火堆旁吃饭聊天,把一天的见闻分享给大家听,有什么烦恼的事情,大人也不会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不用让他们知道而选择自己解决,他们总是将家里的困难说出来,大家共同想办法,渐而整个家庭形成了互相沟通的好习惯。
如今大人上了百年,孩子们也都走进老年,曾孙都慢慢长大,家里和睦的氛围却从未改变,不管大事小事,回到家之后大家还是围坐一桌摆谈摆谈,开心的大家一起开心,烦恼的事情说出来也轻松很多,虽然老人耳朵不好,但总是对年轻人说的内容很感兴趣,对新鲜事物也充满好奇心,比如说电视里放着的唱着山歌的光碟、手机拍照、以及用收集拍出来她自己的照片,全家人经常有说有笑,印着熊熊炉火,倍感温馨。
很多家庭尤其是缺乏相关知识的农村家庭觉得给老人一个吃得好、穿得好、不用操劳的环境就是对老人最好的优待,所以大家都只在意老人外在需求,而内心的满足甚少关注。但老人因为较少出门、见到的东西也很少,他们只能通过年轻人的叙述才能知道外界正在发生的事情,排解无聊和寂寞。所以,大家多一点耐心,老人就多一份开心。
30、王冬妹&&& 一生劳作健康相伴
&&& 从古到今,健康长寿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它是人们对生命的一种企盼,希望得以几世同堂,共享天伦之乐,历经人生百态,看遍沿途风景。而百岁老人是健康长寿的一种代表,历经沧桑,每个人都有一段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故事。
苗族百岁老太太王冬妹,生在苗寨,嫁到苗寨,很少外出,只听得懂少量的汉话,已经101岁高龄,依然有着硬朗的身体,清晰的思维和脚健的步伐。老人的生活起居和饮食都很有规律,早睡早起不挑食,勤快好动保健康,闲暇时间她会背着背篓到田里,有草锄草,照料田里种的作物,背回一些蔬菜和猪菜,人畜都有吃的了。
最让人感到开心的是老人家那一屋子的玉米,堆放得整整齐齐,错落有致,颜色金黄金黄的,走进屋子就会让人产生一种满足感,感觉再也饿不着,无事的时候,老人就坐在玉米堆里,前后左右都是玉米,一粒一粒的玉米粒就从老人骨节分明、满是老茧的手掌中滚滚而下,二十年前,大米饭不够的时候,玉米成为最重要的主食,如今,小孙孙会撒娇说想吃包谷饭,说包谷反好香,全家也在偶尔吃上一次玉米饭时打开记忆的闸门,共同回想那些年。
一天一天过的就是日子,对于一个一生默默无闻、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而言,儿孙安乐、吃饱穿暖就是生活的全部意义。
31、王老路& 守望那最质朴的浪漫
一世纪,雨雪风霜;一百年,岁月更迭。然,身处大山深处,任外界沧桑巨变,抵不过一家温饱的实在。
生于1914年6月的王老头家坐落在罗甸县木引镇冗林村里,近年修通的乡村公路及政府补贴的乡村环境建设项目的完成,让冗林,一个交通极其不便,经济发展落后的偏远地区,摇身一变,静谧干净似桃源,现代古老融一处。
走进村中,最让村民津津乐道的便是百岁老人王老路和他的妻子,虽王奶奶已去世多年,但他们的故事却是流传至今,被当作村中夫妻的典范,相处的模版。
话说这王老头年轻时是个帅小伙儿,性格更是温和敦厚,娶妻生子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婚后对妻子那是好得没话说,两人几十载的婚姻生活,柴米油盐,愣是没吵过架、红过脸。
王奶奶去世之后,老头却也不见过多悲伤,只是有时会坐在自家门前,抬头看看蓝白相间的天空,望向那一大坝曾一起劳动过的田土,目光深邃而柔和。偶尔也会到田边走走看看,摘摘菜、捡捡柴,回家做做家务,逗逗玄孙,日子不无聊,安静而美好。
32、罗& 元&& ) 朴素旷达成百年之寿
&& 沿罗甸到贵阳的公路乘车一个半小时就可到达边阳镇兴隆村,下车步行100米左右就是百岁老人罗元的家,房屋四周绿树环绕、空气清新、悠闲安静,两棵地瓜树结着密密麻麻的嫩地瓜,等到六月份,地瓜成熟,满树甜蜜的馨香,揉成凉粉,消暑而爽口。
老人一生共养育6名子女(3男3女),最年长的已经七十多岁,最幼也已年过花甲,全家五世同堂。随着年岁的增长,老人行动越发迟缓,但做些简单的家务,比如喂鸡、扫地、做饭完全都不在话下,也愿意尽力地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老人的生活虽不富裕,但很惬意,想吃就吃,想睡就睡,完全随意。难得的是老人睡眠也不错,胃口很好,喜欢吃苦瓜、苦菜等开胃食物,生活中不多言语,更不喜搬弄是非,也许并不知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么一句俗语,但她却用一辈子去践行。
不吵架,少事端,勤劳朴实,她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一生尽着作为一个农民的本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万事不勉强、不刻意,尊崇自然。也许生活缺少跌宕起伏的轰轰烈烈,却也有着细水长流的安静祥和。
33、陆朝兰&& 平和温婉老来俏
1914年7月16日出生,与小儿子一家住在罗甸县龙坪镇环城路龙溪巷的陆朝兰是附近家喻户晓的寿星,老人长着一张瓜子脸,肤色较白,鼻梁挺直,眉目清秀,虽然岁月已苍老百年,依然能从老人轮廓分明的脸上找到当年的俊俏。
老人是一个内秀不聒噪的人,总是安安静静的,看电视是她的一大乐趣,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对电视内容的理解完全不成问题。
问她问题的时候,回答也总是柔柔淡淡的,脸上挂着细细的微笑,让人想到&温柔贤淑&四字。不曾想,老人的人生是饱经沧桑和坎坷,尤其在生育这件事情上。
1937年,辛苦怀胎十月的她终于迎来那一朝分娩,还是个大胖小子,对于观念传统的农村家庭,这是个大喜事,但高兴持续不了多久,生下来就一直哭不停的男孩儿过不了几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世界也跟着暗淡了,接下来她又生了两个儿子,但都不幸早夭,对于一个农村妇女来说,何其残忍!不要说自己如何的心如刀绞,那背后的闲言碎语就足够剜心,加上婆婆的冷淡和责备,更是让她无地自容。
第四个和小儿子的降生让状况得以改善,他们都活了下来,健康地长大并成家立业,让老人宽慰不少。
如今,跟着儿子在县城过着无需操劳的幸福生活,看电视抱曾孙,忆及当年,神色间并没有对老天不公的愤懑和抱怨,一片安然。
34、姚祖成&&& 困苦命中带& 坚毅福寿来
四岁丧父,随之母亲改嫁,&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的悲戚大致说的就是这样了,与叔父一家生活,到十七岁就不得不自行谋生,没有任何基础且长在极其偏远落后的农村,生存的巨大压力让人绝望,看着别人娶妻生子、成家立业,那是满心的羡慕,终于,在而立之年经别人介绍,娶到了一个智障的妻子,生了三个孩子,也算有了自己的家。
这是凤亭乡仁兴村百岁老人姚祖成老人的简略故事,每每说起当年,老人总是泪流满面,然而那时个中的艰难、心酸和困苦却无论如何都没有办法道尽说全。老人也说深陷令人绝望的困境时,也曾想到过死亡,但人不能往后看,更不能让命运压倒,所以必须向前看,这是老人坚强下去的支撑和动力。
好在如今生活水平提高,儿孙的家庭经济状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老人不用再为一粥一饭发愁,尽管过得不太富裕,但子孙满堂,有吃有穿。
面对生命自然的延伸、自然的衰老、自然的消亡,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更是渺小的,既然上天已经让他活过了一百岁,他的心中对生命的厚爱只怀有深深的感激。
35、王老研& 一生与药材相伴的百岁老人
人在山中走,病魔自会除。这是百岁寿星王老研所言。
在茂井镇高里村三组住着一位一生与山中草药相伴的百岁寿星
&&王老研。老人一生酷爱中草药,年轻时,她除了在自己院子里栽种中草药外,还经常翻山越岭到处寻找中药材拿到镇上去买,老人说:在过去的年代里,家庭贫穷,没有什么经济来源,没有上学念过书,自己就凭着一生强壮的身体,一种勤劳朴实的执着精神栽种药材、上山寻找药材,这样既可以补贴家用又可以锻炼身体,同时还发现自己与药材相处时间长了从来不生病,也许是自己和药交上朋友了,病魔怕了,所以就能长寿。
听了老人的一席话,让我们真正的体会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真理。老人仅凭着身强力壮的身躯,在那山与山之间来回穿梭,铸就了一个健康长寿的身体,如今老人一百多岁了,依旧对翻山越岭的回忆恋恋不忘。
现在的人们都在不停的追寻着长寿的秘密,但又有几人能像王老研老人一样在坚持着不停运动,又有几人能相信山中的珍宝&&中草药带给人类神奇效果呢?中国的中草药名不虚传,它有着神奇的药效,既能标本兼治,又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长寿秘诀。
36、邓长妹& 乐观开怀助长寿
&&& 罗甸县沫阳镇民进村有一位百岁老人邓长妹,话说这名字的由来,很简单,她是她们老邓家第一个孩子而且是个女孩,就有了这么个通俗易懂的名字。
小时候老人是个爱笑的孩子,老了就变成了乐呵老太,俗话说得好:&爱笑的女孩运气总不会太差&,所以老人顺利跨过百岁,身体依然康健硬朗,一生与病痛无缘,偶尔一个头疼脑热,睡一觉就好,再不行就房前屋后找找琵琶花、挖棵生姜煮水喝也就没事了。
延续一个世纪的笑容,难能可贵!饱含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更是累积了百年的感悟与睿智。&笑一笑,十年少&,说的不是笑容本身的功效,而是积极向上的信念。发自内心的笑会让人的心变宽,能容纳的东西就增多,无论烦恼、忧愁、压力、苦闷,嘴角轻扬,那翘起的弧度就可以挑起压在心尖难负的生活。
爽朗大笑是邓长妹老人的标签,衬着她豪爽的性格,让人不喜欢都难。即使生活清苦,却甘之如饴,经常背着背篓走到田间地头,拔拔草、翻翻地、割个猪草、捡捡柴,日子充满了干劲。干活让老人觉得自己没有老到毫无用处成为子孙的负担,更是让她越动越灵动,精神状态丝毫不亚于六十多岁的小儿子,干的动让老人吃得香、睡得好、精神足,身体自然很好,每天乐乐呵呵。
记得电影《中国合伙人》有一句经典台词&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皱纹不要刻到你心上&,乐观开朗的邓长妹老人心里没有皱纹。
37、杨秀先&& 母慈子孝至期颐& 乐享天伦好福气
百岁老人杨秀先,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平和以及慈祥,脸上时常都挂着微笑,说话条理清晰,耳清目明,饮食清淡,虽然牙口不好,但能保证一日三餐规律饮食,饭量并不大,一碗米饭加些蔬菜肉食,简单却不失营养均衡。
生长于艰难的年代,老人比任何人都更懂得一衣一饭的来之不易,格外的珍惜,也从小教育儿孙要懂得感恩和惜福。
老人是和年近古稀的小儿子一家生活,儿子儿媳都很孝顺,孙子孙媳在外打工,挣钱养家,每每通电话,总不忘叮嘱父母,奶奶想吃点什么就给她买些什么,不要担心钱的事儿,所以老人房间的零嘴吃食从不曾间断。每次小儿子要外出,不管是随意走走或是劳作,老人总不忘嘱咐儿子要万事当心,问他是否有人陪同,说是要有人作伴她才能放心,正应了那句老话,在母亲眼里儿女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孩子。&老吾老&、&幼吾幼&这是责任也是义务,更是一场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爱的伟大接力。
年入期颐,关于生死,老人看得很淡,总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顺应天命与自然,她很满足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对于早年岁月,老人记得很清楚,在合适的时间,坐在院子里晒着温暖的太阳,兴致来了,老人会娓娓道来年轻在家当姑娘时候的故事、为人妻母的温馨和劳苦、以及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艰辛岁月......说着说着,可能就着阳光已经睡着,云层和树影的斑驳投射到满是时光丘壑的脸上,让人不忍打扰这时间的静谧。
38、何香妹 看世间风景& 阅百年沧桑
距离罗甸县木引镇政府不远的把坝村生活着一位苗族百岁老人何香妹,由于房屋就在马路边,老人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站在门外,手扶栏杆,望着马路上来往的车辆行人,或是眺望对面的田地和山坡。
不知道她是在看风景,还是已经陷入自己的世界。
老人的人生有些波折,经历了两次的婚姻,与第一个丈夫育有四个孩子(3女1男),因为丈夫逝世,她走进第二次婚姻,又育有一子,但第二任丈夫还是没能陪伴她过完这一生,晚年一直与小儿子生活在一起。孩子们虽是同母异父,但因有母亲作为纽带,至今仍相互走动和联系,有空得闲的时候生活在其他村镇的子女也会带着些吃食来看看老母亲,陪她说说话、解解闷。
老人脾气很好,不骄不躁,虽较晚才嫁到村里,邻里关系却一直很和睦,有事没事串串门,说道说道儿孙琐事。岁月如梭,当年一起做针线,一起吹牛聊天的妯娌、伙伴一个个相继都去了,回想的时候不免有些怀念和丁点儿黯然,毕竟子孙再孝顺也不大能有同时代的共鸣,更多的是诉说与倾听。
&最美不过夕阳红&,老人喜欢看夕阳从山间缓缓坠下,那是生命的轮回,也是今天结束的终章,明日开始的前奏,也表示自己又多活了一天,又能期待明早的朝阳,所以老人笑了,如秋菊初绽的淡然,似皱水终平的安定。
39、陆金凤&& 妯娌情深共晚年
&大伯妈,起来吃饭啰!&这样的喊话,每天午饭时间都会从村寨小溪旁金竹林下的农家小院里传来这样的呼唤,这是一位82岁老人黄景先每天都会做的事情,话音还未落,她就会走进101岁老人的床边,叫醒并扶起老人起来吃饭,被叫起的就是百岁老人陆金凤。
她们是两妯娌,亲密胜姐妹。黄景先老人的家早年已经搬到省城贵阳,但老伴的离世让她感到孤单,尤其是所有的亲戚和老朋友都在老家沫阳,而且亦姐亦友的嫂子年迈,腿脚不方便,回到老家还可以相互照应,所以她就回来了。
陆金凤老人膝下无儿无女,和侄子一起生活,侄子一家犹如对待亲生母亲一样待她,多年来悉心照料,因老人腿脚不便,每每吃饭,都必须先将老人扶到饭桌前,大家才能开动,所以尽管没有亲生子女,老人却和其他老人一样过着安乐幸福的晚年生活。
加上弟媳的贴心照顾,老人很满足也很感激,黄景先老人比百岁老人小20岁,同为女性,除了照顾方便之外,因是同辈,有很多共同语言,两妯娌一起回忆从前、一起比较今昔、一起谈论家长里短,黄景先老人长时间在省城生活,见识较多,所说的话题不会单调重复,很多东西陆金凤老人没见过也没听说过,感觉很是新奇,她总是侧着头微笑着认真听黄景先老人生动描述,不时插上一两句,时间就在指缝间缓缓流逝,生活宁静而悠闲。
40、谢腊英 青山环抱空气好勤劳一生寿元长
谢腊英老人生活在罗甸县沫阳镇平岩社区安阳村安阳组,平岩是我县的岩山地区,群山环抱,山高路陡。在很早以前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平岩平岩,前临坎后靠岩,又缺水来又缺柴。谢腊英老人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凭着一生勤劳朴实,造就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如今的平岩,到处是青山绿树,空气清新,环境宜人。
从县城出发,沿着美丽的霸王河岸一直往东行驶大约20公里便进入平岩社区安阳,在哪盘旋的公路上俯瞰安阳,犹如一幅优美的盆景,它地势如盆,绿树成荫,沿着山路盘旋而下盆底便是老人的家。
老人一生育有10个孩子,有7个均未成活,现在陪伴老人只有2个儿子和1个女儿,虽然如此,但老人心态平和,为人朴实。如今看见三个孩子也是儿孙满堂,各自成家立业了,老人非常的高兴。
老人说:她年轻时体弱多病,没有粮食,一直过着比较艰苦的生活,万万没想到能活到现在啊,现在党的政策好了,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儿孙们还能出门打工挣钱,生活越来越好,几乎每天都有肉吃,说着说着老人开心的笑了。
41、王雅铁年幼丧母百岁神智清晰念母亲
& &&&在高原千岛湖畔西南出港码头住着一位百岁老人&&王雅铁,老人原住在龙坪镇五星村坡球,随着龙潭水库的建成和水位的上升,坡球属于淹没区,老人在家人的带领下念念不舍的离开了,搬迁至码头旁的新家。
老人一生勤劳朴实,乐于助人,从小在河边长大,年轻时非常喜欢游泳,到处游玩,现在搬迁了,离河边较远,看不见浪涛滚滚的河水,老人很是不习惯,对孩提时河边的生活总是流连忘返。&
老人现在虽然年过百岁,但神智依旧清晰,说话口齿清楚。老人说:她很小就失去了父母,但对母亲的英容笑貌一直记在心里,很想念母亲。我们在走访老人事,有个女同志刚走近老人,就被老人抓住不放了,老人说这个女孩容貌很像她的妈妈,当她抓住女孩的手时,她显得非常的激动和开心,看到她那开心的笑容犹如回到了孩提时代,依偎在女孩身边,手总是不离不弃,无论我们和她的家人怎么说,她始终不愿松手,最后在家人的一再劝说下,老人最终依依不舍的把手移开了,但从她的眼神中告诉我们她有太多太多的不舍。人们常说:一百岁的老子担心八十岁的儿子,我看这女儿百岁也在思念长眠中的母亲呀!
42、罗依贺 一生辛劳的百岁老人
&&&& 在罗甸县茂井镇兰西村四组住着一位百岁老人&&罗依贺,老人出生于我县长寿村寨董当,成年后嫁到茂井镇兰西村,老人一生勤劳朴实,经常上山采集各种中药材。生活简朴,喜爱吃五谷杂粮,清淡食品。
&&& 老人有追求美好生活环境的理想和愿望,由于当时兰西村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不是很好,老人家最先居住的是茅草屋,后来通过努力老人将茅草屋改建为瓦木建构的房屋,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又将建好的木房改建为砖木机构的大房子。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老人紧凭着一生勤劳的双手又将砖木结构的大瓦房改建为现在砖混结构的平房。老人一生经历了四次建房,从而改变一家人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如今党的政策开放了,居住环境改变了,孙儿孙女们都外出打工了,老人很是开心。
&&& 在和老人聊天时,老人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现在老了,干不了活了,没用了,但我还想多活几年,要看看寨子一天比一天变化,一年比一年建设得更好。老人一边说一边笑。当我们向老人诉说目前党委、政府加强对老年人的优待和关爱政策,把老人当着家中的宝贝供养,老人听了开怀一笑,激动地说:&哎呀,共产党真好呀,感谢共产党和政府喽!我多活几年没问题了。&其实,老人长寿与勤劳和生活目标有关联外,更与党和政府的关怀分不开。
43、甘正禄坚强的百岁老人
在逢亭镇床井村二组有一个被人们称为长命老人,他叫甘正禄,如今老人100多岁了,还是那么的勤劳,总是闲不住,当我们看见老人的时候,他还在庭院里拿着锯子正在锯柴,旁边还放着大斧头,老人动作麻利,看上去力量十足。
我们走近时,邻居告诉我们,老人每天都要在庭院里锯柴,然后用斧头将锯好的木头全部劈开,用来生火自己做饭。
老人告诉我们,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不在了,他跟随着舅舅和舅妈一起生活长大,17岁时,就开始跟随邻居学习做生意,那时是当学徒,没有工钱,只有饭吃。20多岁后就开始独立生活,自己修建房屋,30岁了才成家。
老人一生养育了7个子女,其中有3个年幼夭折,健在的有3女1男,现在二女儿和儿子已经不在了,所以邻里乡亲都觉得老人很坚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命运没有击垮他。目前,老人和儿媳孙子们一起生活,老人一生不喝酒、不抽烟,但非常喜欢糯食。
如今虽然儿子不在了,但儿媳和孙子都非常孝顺,老人每天都过得非常开心,在我们即将离开时,老人还很高兴的说,如今党的政策很好,给予老年人和农民那么多的优待,真是感谢共产党啊!我还要多活10年。
44、蒙雅现双目失明二十年儿孙孝顺当眼线
距离罗甸县城50公里的千岛湖垂钓区&&红水河镇罗暮社区有一位双目失明的百岁老人她叫蒙雅现。老人失明已经20多年了,但她一直健康的活着,这源于家人儿孙们精心的照料和悉心的呵护。
老人一生勤劳,乐于助人,爱唱歌,喜欢出门游玩。老人说:年轻时家庭贫困,生活较困难,现在党的政策好了,生活条件改善,每天都能吃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但就是眼睛看不见了,自从眼睛失明后,自己就失控了,出门也不方便了,所有的起居生活都是女儿和孙儿孙女他们帮我当眼睛,一直照顾我到今天,从不嫌弃我,真是给他们增添了不少的麻烦呀,拖累他们了。从老人的感言中,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女儿和孙子他们对老人的孝顺和精心的护理。
老人一生生育了4个女儿,大女儿5岁时就不在了,如今健在的女儿们都成家立业儿孙满堂,家家都建起了新楼,加上儿孙们又非常的孝顺,老人非常的开心!
45、姚升学隐藏在大山深处的百岁寿星
&&& 放手,让我自己走!这是老人常对他儿子说的一句话。
在边阳镇油海村翁选三组住着一位百岁老人,他叫姚升学,老人精神抖擞,说话铿锵有力,视力较好,行动自如,唯一的缺陷就是听力有点差,每餐还能喝二两酒,用老人的话说:酒每餐是必不可少的。
从边阳镇出发大约5公里就会有一片金色的油菜花映入你的眼帘,让人有了进入世外桃源的感觉,那就是名声远扬的油海村庄,柏油路、农家小院、田园风光一有尽有,沿着盘旋的公路继续前行大约20分钟便到达公路的尽头翁选。但要想看见姚升学老人,还得徒步翻越一座小山坡,即可看见老人若隐若现的房屋,放眼望去只需1秒,步行还需30分钟,便到达姚升学老人的家,当我们快到老人家门口时,发现窗口正站着一位老人正对着我们微笑并招呼我们到家里坐,他就是百岁老人&&姚升学。
老人告诉我们,这里条件不好山高路陡,但是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孙子还养了70多头羊,经济条件也好了,每餐都有肉吃还有二两酒喝,老人非常高兴。老人说:他年轻时,身强力壮,能吃能做,每餐能吃几斤米的饭,同时也能挑一百多斤东西走路到县城,还经常帮助邻里乡亲的忙,每次到县城都是挑着东西去担着一些生活用品回来,一般都是两头黑。
一生勤劳的老人生育了四个孩子,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如今儿女们都儿孙满堂了,他还健康的活着,老人非常高兴,每天他都要在家门口走一走,儿子总是担心他摔倒,每次看见老人起身时都不由自主的去扶老人一把,但老人总是说:放手,我自己走!
作者:罗甸县老龄办
黔ICP备号 网站标识码:
主办单位: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罗甸县电子政务中心
技术支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锻炼身体提高性功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